裁員、關店潮仍在繼續,時尚品牌正在調整內部結構,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近日,紐約時裝周開幕在即,其他三大時裝周的日程也陸續發布,一些品牌缺席時裝周日程,如川久保玲、Saint Laurent;還有的品牌選擇繼續以視頻的形式發布,如Giorgio Armani及其副線Emporio Armani 2021春夏系列分別以「Timeless Thoughts」和「Building dialogue」為主題,以線上視頻的形式呈現。
具體有多少品牌會舉辦線下實體時裝秀到現在還是個未知數。那麼問題來了,除了打亂時裝周日程與模式之外,疫情對時尚行業造成了哪些影響?
過去的幾個月,縱觀整個時尚行業,很多品牌和大型百貨公司都不好過。以Louis Vuitton、Dior等奢侈品品牌的母公司LVMH集團和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為首的頂級奢侈品集團2020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均在不同程度下滑。而有的小公司則沒逃得過倒閉的命運,大多數品牌均收緊預算,通過裁員、關店調整業務結構進行重組以度過這段經濟低迷期。
全球時尚產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挑戰仍在持續,品牌及創業者們在無奈的同時,仍在想方設法地努力生存下去。
放眼國內,據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
大環境不景氣,關店幾乎是行業中最常見的詞彙,卻也鬧出了烏龍事件。
其一是「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登上熱搜,隨後品牌在官方微博上發布「關於達芙妮集團戰略調整的說明」予以否認,而在這份公告上,還包括聚焦核心業務發展,推出國潮系列「扶搖直上」,隨後官博上釋出相關海報,並發布營銷活動,可憐的是,互動量並不高。
達芙妮集團戰略調整的說明
營銷海報
另一烏龍則是「施華洛世奇將關店3000家」這一話題同樣登上熱搜引發熱議,很快品牌方在致梨視頻的澄清函中表示:CEO羅伯特·布赫鮑爾採訪中,僅提到施華洛世奇將縮減全球3000家店鋪網絡,即關閉一小部分與新戰略不符的實體店鋪以更好優化零售網絡。這一否定新聞又為品牌帶來一波熱度。
施華洛世奇致梨視頻的澄清函
品牌產品大片
造成這兩個烏龍的原因究竟是部分媒體的錯誤傳播及跟風報導,還是品牌的營銷手段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反映出來的是,品牌們的日子不好過是真的。
非常時期,品牌和傳統百貨商店必須要有所行動。過去的一段時間,馬莎百貨對內部架構進行調整,裁減約1000名員工,同時組建新零售管理團隊,以通過數位化運營靈活的管理結構來讓業績儘快復甦;英國服飾品牌Ted Bake則至少減少500個工作崗位,以提升集團的運營效率;以環保聞名的Stella McCartney則進行裁員和重組,並將降低在崗員工的工資,重新評估現有的門店網絡,建立新的批發合作夥伴關係。
歸根結底裁員,縮減預算,調整架構是關鍵。而在國內,各大品牌紛紛發展線上經濟,聚焦直播帶貨,以尋求業績的增長。
與此同時,靈活應變是關鍵,如在疫情期間,以內衣聞名的愛慕,Cabbeen卡賓等品牌紛紛做起了口罩,貢獻社會的同時,還帶動品牌整體的業績增長。
Cabbeen卡賓品牌口罩
愛慕口罩
愛慕內衣大片
不止時尚行業,許多行業都面臨著挑戰與復甦。時尚行業以西方為大頭,相對來說,復甦的過程緩慢了些。但只要有創意和創造力,不求指日可待,希望永遠存在。
PS: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