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50強榜單出爐,成長性最好、研發投入最強、北上資金大手筆...

2020-12-14 和訊股票

  醫藥行業未來能否持續跑贏大盤?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醫藥生物行業整體表現出業績股價齊飛的態勢。截至9月底,醫藥生物指數今年累計漲幅超過44%,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榜第四位。萬聯證券認為,從目前來看,醫藥板塊尤其是之前絕對漲幅較高的部分個股普遍經歷了大幅調整,短期股價風險已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認為板塊迎來配置時點。

  證券時報·數據寶最新發布《A股醫藥行業50強》榜單,從上市公司未來成長性、研發投入、北上資金最新大手筆增持等細分角度,梳理醫藥行業潛力股名單,以饗讀者。

  醫藥行業成長50強出爐

  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性,數據寶從機構一致預測明年及2022年的淨利增速製作醫藥行業成長榜。數據顯示,5家以上機構預測淨利且明年及2022年淨利增速均為正數的醫藥股中,有70多隻個股明年及2022年淨利增速平均值超過20%。排名第一的是美年健康(002044,股吧),明年機構一致預測淨利增速超過8倍,2022年增速超過32%,平均增速超4倍位居榜首。另外,興齊眼藥(300573,股吧)、東阿阿膠(000423,股吧)、康泰生物(300601,股吧)、博瑞醫藥、成都先導、司太立(603520,股吧)等個股未來兩年淨利增速均值均超過50%,分列成長榜第二至第七位。排名第50位的是醫藥行業龍頭恆瑞醫藥(600276,股吧),明年及2022年預測淨利增速分別為27.71%和26.03%,均值26.87%。

  當前醫藥股市盈率普遍較高,不妨引入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來評估公司估值水平。數據寶以今年預測淨利潤折算當前個股市盈率,除以未來兩年淨利增速均值,以此評估當前估值與未來增長情況的匹配程度。

  數據顯示,東阿阿膠、美諾華(603538,股吧)、潤達醫療(603108,股吧)、樂普醫療(300003,股吧)、透景生命(300642,股吧)等個股PEG不足1倍,或凸顯當前市盈率相對未來增速處於較低水平。其中,5家機構預測東阿阿膠今年淨利超過5億元,按最新市值計算折算市盈率不足45倍,該股未來兩年淨利增速均值接近78%。據此計算,東阿阿膠當前PEG為0.57倍。

  6股中報研發支出超過6億元

  對於醫藥股來說,要保證長遠的成長性,較高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中報,恆瑞醫藥、復星醫藥(600196,股吧)、邁瑞醫療(300760,股吧)等公司研發支出均超過10億元,分列A股醫藥股研發支出榜前三;科倫藥業(002422,股吧)、君實生物-U、上海醫藥(601607,股吧)等公司研發支出均超過6億元。此外,華東醫藥(000963,股吧)、康弘藥業(002773,股吧)、健康元(600380,股吧)等50多家公司研發支出均超過億元。

  從研發投入力度來看(研發支出/營業收入),神州細胞-U位居首位,中報研發支出2.89億元,是營收的近1807倍。中報數據顯示,神州細胞-U營收為16.41萬元。另外,康希諾-U、百奧泰-U、君實生物-U等公司研發支出均超過營業收入。

  醫藥行業具備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等特徵,研發投入一旦未能產生效應,可能對企業產生較大的傷害。因此,具備較高研發投入、同時營收較高的醫藥企業,相對抗風險能力也更強。數據顯示,中報研發支出超過億元且營收超過10億元的個股中,海思科(002653,股吧)、恆瑞醫藥、信立泰(002294,股吧)、康緣藥業(600557,股吧)、安圖生物(603658,股吧)等公司近3年中報研發力度均超過10%,且研發力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

  北上資金大手筆增持股揭秘

  醫藥股是北上資金重倉板塊之一,9月底合計持倉超2400億元,佔整體倉位近13%。具體到個股方面,恆瑞醫藥是其醫藥股第一重倉,持股市值超551億元。此外,邁瑞醫療、愛爾眼科(300015,股吧)、藥明康德(603259,股吧)、泰格醫藥(300347,股吧)等個股北上資金持倉市值均超過百億元,雲南白藥(000538,股吧)、益豐藥房(603939,股吧)、華蘭生物(002007,股吧)、智飛生物(300122,股吧)等個股持股市值均超過50億元。

  9月份醫藥股整體出現下跌,申萬醫藥指數跌幅超8%。一般來說,在跌勢中被北上資金大手筆增持的個股,後續跑贏大盤概率較高。數據寶推出9月增持榜,以饗讀者。

  按照9月份成交均價粗略計算,17隻醫藥股9月份獲北上資金增持超億元。其中,北上資金9月份增持恆瑞醫藥逾千萬股,按照9月份該股90.6元成交均價計算,增持金額超過9億元居首。此外,北上資金增持長春高新(000661,股吧)、華大基因(300676,股吧)、康龍化成(300759,股吧)、邁瑞醫療等個股均超過5億元。

  從增持比例來看,紫鑫藥業(002118,股吧)位居首位,北上資金從8月底持股佔總股本0.49%增至2.15%,增加1.66個百分點。華大基因和金城醫藥(300233,股吧)北上資金增持股份佔總股本比例均超過1%,康龍化成、億帆醫藥(002019,股吧)、英科醫療(300677,股吧)、東阿阿膠等個股增持佔比均超過0.7%。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來源:數據寶(ID:shujubao2015)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A股科技龍頭50強全名單出爐 勝率高達80%!
    「科技龍頭50強」公司超八成跑贏大盤 不論是新基建還是新經濟,毫無疑問,科技企業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各細分領域的科技龍頭公司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不可小覷。早在去年12月份,數據寶就首次發布「科技龍頭50強」名單,詳情請看:《A股科技龍頭50強出爐!拿下A股6%市值,機構重倉持有2000億,三年飛出3隻十倍股》。
  • 2020新三板最具成長性TOP100出爐:92家達到轉板上市或衝精選層財務...
    4、科研創新勢頭強:67家屬於戰略新興產業,40家上半年研發費用過千萬。5、受益改革交投活:87股年內成交額放大,46股成交過億元。6、有融資也有分紅:39家年內募超1億元,49家去年分紅超千萬。這是挖貝新三板研究院連續第六年發布該系列榜單。
  • A股:北上資金35億掃貨醫藥龍頭,「藥中茅臺」全名單來了!
    從本月份17號開始,醫藥股集體異動,陽普醫療、長春高新、貝達藥業、恆瑞醫藥、華仁藥業等醫院公司開啟上漲。其實,藥品集中採購目的是擠出中間商水分,也促使藥企降低採購成本和控制各項費用,在減少銷售費用同時加大產品規模擴充與研發投入。
  • 北上資金搶籌醫藥龍頭,業績最猛增超11倍
    銀河證券表示,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醫藥行業將加速向創新方向轉型,創新能力突出,產品線布局廣泛的企業將在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建議持續關注優質賽道龍頭,包括創新產業鏈、疫苗、血製品、連鎖藥店、稀缺屬性、消費升級。
  • 恆瑞醫藥行賄門背後:九成收入靠仿製藥 銷售費用是研發投入兩倍
    來源:斑馬消費日前,恆瑞醫藥因行賄醜聞被送上熱搜。儘管公司已將這口「鍋」甩給員工,但長期存在「帶金」銷售的負面消息,短時間內將難消弭。這家位居全球50強的醫藥巨頭賺錢能力驚人。在2018年開始的醫藥行業「4+7帶量採購」政策背景下,國內仿製藥高利潤時代基本結束,未來競爭要靠自主創新能力。9成收入靠仿製藥2019年,恆瑞醫藥(600276.SH)花費豪奢:開會和推廣支出75.26億元、差旅費支出9.09億元。
  • 中國上半年市值500強榜單出爐 凸顯三點新變化
    統計顯示,本次500強榜單入圍門檻31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提高60億元。整體來看,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企業的入門門檻和平均市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大部分企業市值位於300億-1000億元之間,300億-5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最多,有201家。
  • 新風口來了,龍頭獲北上資金和遊資搶籌,這些股也被重金殺入(附名單)
    北上資金本周淨流入64.94億元,其中深股通合計淨買入52.64億元,滬股通合計淨買入12.3億元。國防軍工獲北上資金重點加倉證券時報·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21個,國防軍工、電子、計算機3個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4%以上,通信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2.94%排名第五。
  • 最強中國科技公司研發榜單出爐!華為千億研發排名第一:世人皆知
    ,也是離不開華為背後的科技研發投入,在近日,又有知名機構正式公布了一份《2020中國TMT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單》,在這份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年度研發投入達到了1316.59億元,佔到了2020中國企業500強總研發費用的12.2%,可見華為公司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但華為也獲得了一定的回報,同時也受到了網友們的稱讚!
  • 北上資金最新調倉路線圖曝光!3隻消費電子概念股獲北上資金重金殺入
    北上資金連續四周加倉汽車行業數據寶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14個。國防軍工、採掘、傳媒等3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增幅在4%以上,其中國防軍工行業本周熱度再起,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最為顯著,北上資金本周末持有該行業8.82億股,環比增加6.24%。
  • 首藥控股入選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
    日前,第十二屆(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榜單基於醫藥企業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創新成果三個維度全方面進行評選,最終確定了100強企業。其中,首藥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藥控股」)入選。
  • 平安證券--生物醫藥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醫保控費為行業主旋律...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藥行業2020年表現強勢。截至2019年12月11日,醫藥板塊上漲42.90%,在所有一級行業排名第4位。醫藥行業在疫情中成為資金重點配置方向。在疫情下,正常醫療活動受限,行業增速放緩,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季度迅速恢復。
  • 第四批藥品集採倒計時 醫藥行業將加速創新轉型
    鼎臣醫藥管理諮詢總經理史立臣表示,藥品集中採購目的是擠出中間商水分,促使藥企降低採購成本和控制各項費用,在減少銷售費用同時加大產品規模擴充與研發投入。藥企也對集採政策和自身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一方面藥企在加速向上遊原材料端整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集採主要針對仿製藥端,也會刺激藥企加快新藥研發,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創新領域。
  • 科技一哥突發利好 北上資金9億猛烈加倉!
    科技一哥突發利好,北上資金9億猛烈加倉!8000億巨頭遭最強拋售 摘要 【外資掃貨股名單來了!科技一哥突發利好 北上資金9億猛烈加倉!】北上資金本周淨買入中國平安金額為最高,其次是立訊精密、伊利股份。周五,立訊精密公告收購緯創兩家子公司從而進入iPhone代工領域。
  • 4家藥企新晉全球500強榜單,中國藥企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首先醫藥產業需要合併同類項,實施兼併重組,提高產業規模,減少同質化競爭,把企業做大;其次用獲得利潤,去集中經費搞研發,把企業做強」,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王宏廣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時表示,中國藥企要想做大做強,兼併重組不可或缺。
  • 23家華發投資企業以高成長性入選投資價值榜單
    近日,中國投資業內兩大權威評選活動先後公布結果,23家華發集團投資企業獲高度肯定,強勢入選大健康、人工智慧等多個類別50強榜單。在「2020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Venture50)評選活動中,華大智造、聯影醫療、小馬智行、海和藥物、高誠生物等榮登風雲榜50強,華大智造、博雅輯因、高誠生物、海和藥物、聯影醫療、唯邁醫療、小藥藥、亦諾微榮登大健康行業榜50強,優必選、憶芯科技榮登硬科技行業榜50強,明略科技、小馬智行、數坤科技、九章雲極榮登人工智慧/大數據行業榜50強,e籤寶、分貝通榮登企業服務行業榜50
  • 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榜124家
    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出爐 中國企業入榜124家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8-12 10:18:24 備受矚目的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日前正式發布
  • 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營收上中石化排名居首 研發投入上華為居首
    IT商業新聞網9月28日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今日發布 「2020 中國企業 500 強榜單」。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一,在科技行業,華為第 11名,阿里巴巴第 34名。
  • 2019年度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榜單發布
    推薦閱讀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8月7日,由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贛江新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管委會承辦的2019年度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榜單發布會在南昌成功舉行。
  • ...製造業100強、創新100強榜單出爐——實體根基更實 創新活力湧流
    昨日,江蘇省工商聯聯合省有關單位發布2020江蘇民營企業200強、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和創新100強。相比以往,今年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擴容到200家、增設創新100強榜單,這傳遞出了哪些重要信號?企業做大做強,百強榜單適時擴容連續多年發布全省民營企業100強後,今年我省發布民營企業200強。「廣大民營企業持續做大做強,榜單適時擴容,更能全面反映江蘇民營經濟發展的最新態勢。」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顧萬峰介紹,榜單以2019年度企業的營業收入排序。
  • 上海醫藥入選高盛「長期增長」50股榜
    近日,高盛投資組合策略研究部發表報告,以銷售、盈利、估值等標準,首次從全球2300隻個股中選出有長期增長潛力的50隻股票,包括23隻美股,14隻中國上市企業個股和13隻其他地區個股,入選的企業均顯示了強勁、穩健及未來可持續的收入增長能力。作為中國醫藥產品製造及服務市場領先的一體化醫藥企業上海醫藥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