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生物醫藥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醫保控費為行業主旋律...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藥行業2020年表現強勢。截至2019年12月11日,醫藥板塊上漲42.90%,在所有一級行業排名第4位。醫藥行業在疫情中成為資金重點配置方向。在疫情下,正常醫療活動受限,行業增速放緩,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季度迅速恢復。醫藥製造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醫藥工業收入增速承壓,但2020Q3已明顯好轉。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增速達到24%,在全部板塊中排名第五。疫情影響下,醫藥行業業績增長分化較為明顯。其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零售和生物製品板塊表現突出,為板塊增長帶來動力。控費仍為醫藥行業政策主旋律。

  2020年,醫改繼續推進,我國老齡化加劇帶來醫保支出大幅增長,控費仍為醫藥政策的主旋律。目前藥品帶量採購已實施三批,成為常態化工作,集採品種量增價跌趨勢明顯。今年國家層面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在冠脈支架中率先開始,未來或將在更多品種中展開。控費的前提下,在醫藥行業中尋找結構性機會至關重要。隨著帶量採購的開展,仿製藥生命周期和天花板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1)具有真正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和器械值得長期關注;2)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型醫療的需求在快速增長;3)特色原料藥這類仿製難度大、附加值高的原料藥品種成長性凸顯。該板塊免疫控費政策,成長性好,推薦關注。

  投資建議:維持「強於大市」評級。2018-2020年,行業政策方向已經明晰,我們預計2021年仍然處於行業政策密集推廣的階段,建議迴避受政策壓制領域,堅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高景氣細分龍頭。

  主線一:創新產業(300832)鏈,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以及審批環境的改善,中國藥品與器械迎來自主創新的收穫期,同時激活了CRO、CMO等相關外包產業鏈,重點推薦:恆瑞醫藥(600276)、凱萊英(002821)、藥石科技(300725)、博騰股份(300363)、微芯生物、科倫藥業(002422)、智飛生物(300122)、華蘭生物(002007)、邁瑞醫療(300760)、心脈醫療;

  主線二:消費型醫療產業鏈,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定增長,我國居民對醫療衛生領域的需求逐步提升,消費型醫療在我國的需求不斷釋放。消費型醫療為自費產品,有自主定價權,免疫控費政策,重點推薦:通策醫療(600763)、愛爾眼科(300015)、正海生物(300653);

  主線三:特色原料藥,帶量採購政策為特色原料藥領域帶來機會,隨著產品線的持續豐富,產業鏈格局的重構,板塊的成長性逐漸清晰,重點推薦:司太立(603520)、富祥股份、華海藥業(600521)、天宇藥業、普洛藥業(000739)、同和藥業(300636)等;主線四:特色細分領域,該領域一般具備高壁壘、市場競爭格局好、政策鼓勵、免疫醫保控費、成長性良好等特點,如核醫學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重點關注:東誠藥業(002675)、阿里健康。

  風險提示:1)政策風險:不排除帶量採購等醫保控費政策推出節奏超預期;2)研發風險:醫藥研發投入大、風險高,相關企業存在研發失敗風險;3)市場風險:市場周期性波動可能會對醫藥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中泰證券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創新創造價值 尋找醫藥中的...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泰證券醫藥行業政策變革持續、疫情常態化時代下,創新診療手段談判、常規用藥和耗材帶量採購、醫保控費等政策將持續深化,行業結構性調整長期存在,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維度創新才能帶來持續機會
  • 醫藥行業 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維持...
    機構:華創證券評級:推薦2021 年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自 2018 年底國家醫保局系列新政推行以來,醫藥行業的新一輪迭代已經歷時兩年的時間。在新的產業環境下,我們認為:1)短中期建議板塊投資向化學發光、分子診斷、POCT 等集採壓力小、進口替代空間大的領域傾斜;2)長期來看,創新和國際化亦是器械領域對衝控費壓力、龍頭企業向大市值公司成長的最終路徑。此外,2021 年建議重點關注疫情後醫療新基建對大型醫療設備等領域的拉動。
  • 快訊: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 豐原藥業漲停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吳珊見習記者楚麗君1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拉升,截至10:00,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位列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前列,行業內超六成個股上漲,其中,N立方漲32.04%,
  • 醫藥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
    一類疫苗是免費接種的疫苗,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醫保控費壓力小,受益消 費升級預計或將有較好的增長前景。在經歷了 2016 年山東疫苗事件和 2018 年長生生物事件之後,2019 年 12 月 1 日新的《疫苗管理法》正式實施,行業監管日益趨嚴,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展望 2021 年疫苗行業的投資,我們認為,主要投資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大品種的放量。
  • 買茅臺等於買黃金、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
    —地產白酒的突圍之道》《白酒板塊的估值體系重構—從消費品到消費品》《五糧液—估值溢價之源》長江證券團隊醫藥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2020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後政策時代,醫藥行業新的長牛周期開啟》《海外藥企2019財報深度研究:剝離或併購、只為聚焦創新藥業務,重磅產品快速放量》中信建投證券團隊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集採重塑仿製藥競爭格局 重視創新及醫保免疫方向
    原標題:醫藥行業專題報告:集採重塑仿製藥競爭格局,重視創新及醫保免疫方向   機構:西南證券
  • 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叢林法則 創新者生存 維持「買入」評級
    原標題: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叢林法則,創新者生存,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廣發證券
  • 平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改革政策醞釀產業機遇 布局兩大行業
    原標題:【平安策略】 策略配置2021年度策略報告:收斂和醞釀 摘要 【平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改革政策醞釀產業機遇 布局兩大行業】展望2021年,市場整體預期收益率預計收斂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不畏浮雲遮望眼
    但 1978-1983 年,住院時間基本保持不變;直至 1983 年之後,醫院為適應 DRG 控費 的影響,不斷提高管理能力,使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提高床位使用效率。以眼科為例,專科眼科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近視雷射手術、視光、白內障等業務,由於醫保控費等原因,白 內障業務受影響,但高增長的雷射手術和視光業務主要為自費業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我們預計目前愛爾眼 科的醫保收入佔比為 25%左右,伴隨消費升級、高端屈光和白內障手術佔比提升帶動的客單價提升,公司的消 費類業務佔比將持續提升。
  • 長城證券--醫藥行業周報2020年第50期:醫保談判落地,行業配備價值...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截至2020年12月25日,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報收12037.96點,累計上漲1.10%,跑贏滬深300指數0.25個百分點。  近期英國新冠疫情強烈反彈,增加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國內雖然多地也出現零星病例,但我們認為在當前的防控體系下,國內疫情再度爆發的可能較小,醫療秩序井然有序,對行業整體影響有限。  2020年醫保目錄談判落地,影響行業的短期利空消除,尤其是經過前期較長時間盤整,板塊整體上有望進入配備價值區間。  整體上來看,醫保控費趨勢不變,集採降價仍將延續。
  • 醫藥生物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投資主線,長受益+快復甦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在 28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2020Q1 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總營收為 3841 億元,同比增速下滑 7.8%,但表現好於整體醫藥製造業水平和大部分行業,體現了醫藥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
  • 北海國發海洋生物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北海國發海洋生物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碼:600538 公司簡稱:國發股份  2019  年度報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方財富證券,何瑋)核心觀點◆ 美國:專利懸崖是利劍,唯有創新向前行。2020 年市值 TOP20 的美國 醫藥公司中以大型綜合性企業居多,也有專科型重磅企業。一些醫藥 業態近年快速增長,如提供醫保福利服務與信息化的聯合健康、機器 人輔助微創手術領域的直覺外科、以及動物保健公司碩騰,近 5 年市 值實現 2-3 倍的增長。
  • 醫藥生物行業2020年投資策略:或科技屬性偏強、消費屬性偏弱
    (如需報告原文請登錄未來智庫)寫在前面:與其他策略報告不同之處:市場上的年度策略報告基本大多分析行業的基本面,主流基本看好創新、服務等,從長期角度來說我們同樣是認可的。我們的策略報告多了一個時效性維度,第一部分,從宏觀政策環境帶來的市場投資風格因素要講一下 2020 年怎麼看。第二部分,重點闡述近期醫藥政策對醫藥產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投資機遇。我們的文章不長,數據整體嚴密性也未必好,但是這是長期浸淫在醫藥投資領域的老兵與市場和醫藥產業共呼吸的一些感受。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聚焦四大主線
    圍繞以上變化,我們總結 2021 年的四條投資主線及核心公司:主線 1:疫情不改醫改核心,藥械創新仍是唯一出路。主線2:DRG+DIP多元控費時代開啟,尋求主動控費下受益板塊。醫藥行業在這種背景下,目前誕生了一批進展較為領 先的創新藥企業,它們主要可分為兩類:(1)以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為代表 的傳統企業轉型新藥研發;(2)以創新立足,通過自主研發或 License-in 的初創企 業,代表企業包括港股上市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和基石藥業等。前者在產品的市場 化銷售上駕輕就熟,而後者則在研發激勵上更完善。
  • 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叢林法則創新者生存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廣發證券評級:買入核心觀點:醫保支付領域改革仍在深化,帶採、談判常態化,行業亟待創新轉型。高值耗材集採應客觀看待,已被集採品種的中標企業可通過以價換量獲得院內市場,可能的骨科若大規模集採,將有利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幫助國內龍頭公司快速打開院內市場。集採品種外的創新品種將迎來機遇,重點關注藥物球囊、TAVR、神經介入、醫療機器人等領域。非醫保部分蓬勃發展。
  • 2021年醫藥投資策略:「賣水人」醫藥外包屬於長期優質賽道
    牛牛君敲黑板: 1、CXO醫藥外包行業解決藥企兩大痛點:新藥高成本和低回報、縮短研發時間。另外,CXO醫藥外包領域屬於醫藥政策的免疫賽道,不受醫保、集採等影響。 2、藥明康德是全球藥物發現 CRO 龍頭,在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極具統治力。
  • DRGs點數付費落地浙江 藥企如何適應醫保控費新形勢?
    DRGs從此前的30個城市試點到如今的省級和市級層面逐漸推開,不僅意味著醫療機構付費改革的深入推進,也將給醫藥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在醫保控費的新形勢下,醫藥企業必須直面現實,改變在院內市場的營銷方式,以「巧」制勝,多施與溫情,將更多的手段放在配合醫院提高用藥、管理水平上,徹底放棄「帶金銷售」。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關注創新、消費型醫療及其他特色領域
    (報告來源/作者:平安證券,葉寅、倪亦道、韓盟盟、李穎睿)一、 行業回顧:大幅跑贏指數,板塊分化擴大1.1 整體市場表現情況醫藥板塊走勢較好,疫情中剛需性凸顯。這三大問題導致我國仿製藥領域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因此成為國家醫保局成立後實施醫保控費的主要發力方向。醫保局借 鑑了此前上海市帶量採購的經驗,適時推出國家版的帶量採購。目前帶量採購已實施 3批,成為常態化工作。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招商研究團隊判斷未來大類資產走勢如下:看多非美貨幣匯率,包括人民幣和商品貨幣;看多大宗商品,尤其是與新經濟相關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看多黃金;看空債券,特別是非美國家的債券價格;看多新興經濟體權益資產,尤其是中國權益資產。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從全球視角看「中國資產」,「中國資產」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