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藥行業2020年表現強勢。截至2019年12月11日,醫藥板塊上漲42.90%,在所有一級行業排名第4位。醫藥行業在疫情中成為資金重點配置方向。在疫情下,正常醫療活動受限,行業增速放緩,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季度迅速恢復。醫藥製造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醫藥工業收入增速承壓,但2020Q3已明顯好轉。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增速達到24%,在全部板塊中排名第五。疫情影響下,醫藥行業業績增長分化較為明顯。其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零售和生物製品板塊表現突出,為板塊增長帶來動力。控費仍為醫藥行業政策主旋律。
2020年,醫改繼續推進,我國老齡化加劇帶來醫保支出大幅增長,控費仍為醫藥政策的主旋律。目前藥品帶量採購已實施三批,成為常態化工作,集採品種量增價跌趨勢明顯。今年國家層面的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在冠脈支架中率先開始,未來或將在更多品種中展開。控費的前提下,在醫藥行業中尋找結構性機會至關重要。隨著帶量採購的開展,仿製藥生命周期和天花板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1)具有真正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和器械值得長期關注;2)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型醫療的需求在快速增長;3)特色原料藥這類仿製難度大、附加值高的原料藥品種成長性凸顯。該板塊免疫控費政策,成長性好,推薦關注。
投資建議:維持「強於大市」評級。2018-2020年,行業政策方向已經明晰,我們預計2021年仍然處於行業政策密集推廣的階段,建議迴避受政策壓制領域,堅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高景氣細分龍頭。
主線一:創新產業(300832)鏈,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以及審批環境的改善,中國藥品與器械迎來自主創新的收穫期,同時激活了CRO、CMO等相關外包產業鏈,重點推薦:恆瑞醫藥(600276)、凱萊英(002821)、藥石科技(300725)、博騰股份(300363)、微芯生物、科倫藥業(002422)、智飛生物(300122)、華蘭生物(002007)、邁瑞醫療(300760)、心脈醫療;
主線二:消費型醫療產業鏈,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定增長,我國居民對醫療衛生領域的需求逐步提升,消費型醫療在我國的需求不斷釋放。消費型醫療為自費產品,有自主定價權,免疫控費政策,重點推薦:通策醫療(600763)、愛爾眼科(300015)、正海生物(300653);
主線三:特色原料藥,帶量採購政策為特色原料藥領域帶來機會,隨著產品線的持續豐富,產業鏈格局的重構,板塊的成長性逐漸清晰,重點推薦:司太立(603520)、富祥股份、華海藥業(600521)、天宇藥業、普洛藥業(000739)、同和藥業(300636)等;主線四:特色細分領域,該領域一般具備高壁壘、市場競爭格局好、政策鼓勵、免疫醫保控費、成長性良好等特點,如核醫學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重點關注:東誠藥業(002675)、阿里健康。
風險提示:1)政策風險:不排除帶量採購等醫保控費政策推出節奏超預期;2)研發風險:醫藥研發投入大、風險高,相關企業存在研發失敗風險;3)市場風險:市場周期性波動可能會對醫藥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