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故事:口是心非假忠義,趨炎附勢真小人

2020-12-17 酒歌說文

從今天開始,酒歌說文將開闢新欄目,太上感應故事。和大家一起解讀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說書中的故事述人生百態。這是第一篇.

正如太上開篇說的那樣: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明朝多奇葩皇帝,尤其是到了後期,明熹宗昏庸無道,只顧著自己當木匠,把權力都移交給宦官太監魏忠賢。

為了打壓異己,魏忠賢利用權力將那些反對他的人相繼關進天牢,一時間正人君子殆盡,所有人噤若寒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朝廷裡烏煙瘴氣,只剩下一些吹噓諂媚之徒。

魏忠賢雖然隻手遮天,權傾天下,但為人惜才,只要有能力,願意拜在他門下,都會委以重任。

話說當時有兩個新進的進士,一位姓陳,一位姓魏,不管是才華還是口碑都算得上出類拔萃,有很高的聲譽。

這二人既是同窗也是生死之交,曾發誓共同出人頭地,努力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兩人認為既然信奉聖人之學,首先就要做到愛惜名聲,哪怕將來一無所有,也堅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情,為奸佞搖旗吶喊。然而實際上卻又是另外的模樣。

魏忠賢很想將這兩個人招於麾下,為他所用。於是讓人帶著自己的名帖,還帶著很多禮物前去見兩人,開門見山表示,只要願意跟著「九千歲」混,將來要什麼有什麼。

兩人不敢得罪魏忠賢,收下了禮物,但心中各有打算。嘴上說一套,實際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陳生家境貧寒,一心想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眼看魏忠賢給自己拋來橄欖枝,心裡受寵若驚,心想只能被魏忠賢所器重,如果答應必然榮華富貴指日可待,如果不答應,想必也是惹火燒身,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想來想去,陳生連夜寫好了名帖,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魏忠賢門前請求拜見。

很快,陳生被迎進了門,可還沒看到魏忠賢,就看到了一個更加熟悉的人,讓他大吃一驚。

魏生來的更早,畢恭畢敬坐在那裡,同樣等待魏忠賢的接見。

兩人相見,面面相覷,想到之前的信誓旦旦的誓言,頓時羞得滿臉通紅,支支吾吾不知如何開口。

過了良久,魏生長嘆一聲,率先對陳生說道:

「你我雖早已預定好拜在九千歲麾下,沒想到今天連時間也這般湊巧!」

陳生立刻回應道:「可不是,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這個意思呀!」

魏忠賢這時哈哈大笑,說道:「看來上天早就安排好今日之事呀!天意如此,可是妙不可言呀!」

原來,魏生早有投靠魏忠賢的心思,只是一時沒有機會而已。暗地裡早就查過族譜,牽強附會認為自己和魏忠賢是同門同祖。

接到魏忠賢的名帖,魏生內心歡喜,天不亮就出門來到魏府拜見,一見魏忠賢的面,就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頭,如數家珍一般把家譜背了一遍,而後認其為祖父,持孫輩禮。

魏忠賢十分高興,心裡如同明鏡一般,不管魏生是不是自己的本家子弟,但有這份孝敬投奔的心就足夠了。

魏忠賢將兩人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命令設下酒宴盛情招待。酒後還拿出一幅《持衡圖》,讓二人一展才華,題詩留作紀念。

兩人相視一笑,極盡諂媚,大吹法螺,把魏忠賢說成了「千古第一功臣名士」,其文字洋洋灑灑,頗有氣吞山河之勢,很得魏忠賢歡喜。

從此以後,兩人被魏忠賢委以重任,很快就位列三品,手握大權。

因為魏生自認魏忠賢的幹孫,所以權位高於陳生。雖然大家嘴上一團和氣,但暗地裡也有了嫌隙,勾心鬥角。

沒過幾年,崇禎皇帝朱由校上位,將魏忠賢誅殺,其骨幹羽翼相繼落網誅殺。

魏生、陳生見大勢已去,立刻調轉風向,不留餘力地參奏,揭露魏忠賢這些年做下的各種惡事,落井下石。

因為兩人每次上奏聲淚俱下,一副與魏忠賢「不共戴天」的模樣,崇禎皇帝起初也被他們矇混過關,認為他們是忠臣義士。

然而當看到那張《持衡圖》,發現魏生、陳生各種諂媚奉承的詞句,心胸狹窄的崇禎皇帝異常憤怒,認為兩人明明是魏宗賢的同黨,但比其他人更加口是心非,陽奉陰違,最後以「大逆不道」處以了極刑。

編者語:

自古以來,君子和小人就水火不容,評判標準之一就是能否做到心口如一,能則是君子,不能則是小人。

有些人表面上忠君愛國,實際上欺名盜世,所謂見利忘義,陰奉陽違莫過於此。

關注「酒歌說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弘揚傳統文化,感謝一路有你陪伴!

相關焦點

  • 太上感應法(三)
    只要隨緣地用心去想一下中國道教第35洞天桃源山洞,想一下人間仙境桃花源,想一下洞天福地隱士林,想一下清靜的修行聖地九真觀,想一下全真秘庭隱宗堂,想一下玄門九真高功法師謝崇真道長,這就是在接收遙感。如果是面授的善男信女,或者是登記註冊在萬真堂福壽祿位臺者,隨時隨地只要默念一下:神光普照天尊,就可以接收到太上感應的信息能量而有如意吉祥。
  • 太上感應篇 太上道祖慈悲聖訓
    劉金龍善信:法界張三丰祖師降言:《太上感應篇》乃太上道祖親言。可助後世。,用心學習必當受益,禮敬神佛,恭讀太上感應篇必得道祖慈悲加持護佑。太上感應篇  (正版太上感應篇   節選於三教真傳》太上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輕重,以削人祿,祿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 老子《清靜經》及《太上感應篇》全文,一定要收藏!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
  • 《太上感應篇》拼音版(含視頻誦讀示範)
    太 上 感 應 篇   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一心如此,聽命於天,故能久證真位;今勸世人,每日誦太上感應篇一遍,遵以修行,及書寫一帙,日夕瞻視。
  • 不是宋江吳用,此人看似忠義實則真小人
    相比《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水滸傳》總給人一種粗製濫造的感覺,《水滸傳》的世界有種魔幻的感覺,許多故事情節細細思量後,都有不通常理之處,書中的好漢,也都是亂殺無辜的匪賊。橫看豎看,梁山講的都是不忠義而是苦難。書中的人物,都不能光看表面,你看那及時雨宋江,表面上急公好義,出手闊綽,張口就是替天行道,內地裡卻朝思夢想要當個朝廷大官,殺起人來也是心不慈手不軟。智多星吳用更是如此,作為梁山軍事,此人不走正道,偏走歪門,盧俊義就是被他的計謀害上山的。
  • 太上感應篇的故事41
    故事一: 後漢人張湛,為人嚴謹莊重,而且非常的好禮;經常對自己的妻兒,講說為人處世的道理,就好像君王在領導群臣一樣;所以他的妻子也能夠和他互相的勉勵,彼此的督促;因而在鄉裡之中頗有聲望。張湛的榜樣,可以作為教妻教子的典範。
  • 12星座「假生氣」的表現,水瓶座口是心非,雙子座諷刺中帶著曖昧
    在感情中兩個人相處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鬧矛盾,互相置氣,但你要能分清楚對方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才不至於讓矛盾激化,不然你就算道歉都可能是火上澆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12星座「假生氣」的表現都是什麼樣子吧?處女座:還能給你機會處女座無論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都不會給你好臉,但最大的區別就是,假生氣會給你解釋的機會,雖然你說什麼她們都不會聽,但就是要你一個態度。如果真生氣了都不會多看你一眼,更別說給你機會了。
  • 偽君子與真小人!
    任我行自稱是真小人,自稱比嶽不群好。偽君子表面上是君子,人品惡劣,多少還算是有點受道德的約束,而真小人肆無忌憚,無視生命無視倫理。行徑都一樣值得鄙視!世上難養的只有卑鄙的小人或者偽君子!真小人就是小人,表面和內在都很小人。
  • 真正口是心非的人,有這幾個特徵,敬而遠之的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坦誠,而我們最害怕的就是將自己的一片誠心付諸東流,到頭來被「口是心非」的人算計。「人心隔肚皮。」在每個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我們看得見的只有在外的表象,捉摸不透的是每個人的內心,所以真假難分。
  • 【剖析】女人的欲擒故縱,男人的口是心非!
    愛情之中,如果兩個人都真,那就愛他個刻骨銘心,如果兩個人都假,大不了逢場作戲!最恐怖的就是,一個真,一個假,結果必然始亂終棄。大家都認為女人最喜歡口是心非,其實男人才是高手!只是男人的口是心非與女人的欲擒故縱不同。好男人的口是心非是愛的深沉,壞男人的口是心非是愛的謊言!女人說假話,多半是為了促進了解,說男人呆子是愛,誇男人聰明是贊!男人說假話多半是為了欲蓋彌彰,說女人笨卻暗自得意,說女人聰明實則內心惶恐。
  • 西子緒的《幻想農場》太上頭,靈異美食作,假狐狸精和絨毛控超可
    西子緒的《幻想農場》太上頭,靈異美食作,假狐狸精和絨毛控超可。本期向大家安利一部日常純愛,《幻想農場》人設超可愛,明明是龍偏裝狐狸精,還很純情,遇到絨毛控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假的狐狸精VS四分之一龍血統的混血絨毛控人類,超可。
  • 真小人與偽君子之辯
    真小人與偽君子之辯作者:轅固小生從古至今,對於中國人來說,小人與君子的區分,在西方來看,如同魔鬼與上帝的差別,而我們當然是抵制小人,熱愛君子的。但小人如果成真,似乎大家還覺率性可愛,而君子一旦作偽,便令人無法接受,因此二者的為禍程度也相當不同。
  • 今日成語-趨炎附勢
    【成語】趨炎附勢 【拼音】qū yán fù shì 【英文】fawn on the rich and 【成語故事】 宋真宗時,聊城人李垂考中進士,先後擔任著作郎、館閣校理等官職。
  • 道家骨儒家衣,一個故事詮釋「正人君子」
    最近讀經典《太上感應篇》,在說到正人君子,就用一個故事詮釋了這個道理。古時候,有個名叫周景的人,為人放浪形骸,任性傲慢,自認為已經通曉世間之事,看透人間冷暖。頗有些「世人皆醉,唯有自己獨醒」的意思。此人和現在的「公知」很相似,每日不是批評這人沒有素質,就說那人應承擔責任,各種謾罵諷刺;即便即使遇見別人做好事,也會度以小人之心,站在陰暗角度,批評對方別有新意,沽名釣譽。合著全天下除了他,就沒有一個好人。
  • 正統道藏正一道《洞真太上上清內經》修真秘符
    經名:洞真太上上清內經,約出於南北朝或隋唐。假託元始天王命太上大道君筆錄,言誦九天諸真名諱及佩符法。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上清高真元始天王,時與五老上帝、九天真王、十方大聖眾、無極至真諸君丈人,同於赤明世界□陵舍中,坐香園之中,長桑之下。天王回駕,諸天降席。
  • 鬼谷子:這六種人是勢利小人,千萬不可深交
    在功利主義大行其道的世代,小人屢見不鮮,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吃過小人的虧。我們可以不識人,但是不能不識小人;我們可以不防人,但是不能不防小人。在小人沒有陰你之前,他往往不是你的敵人,甚至偽裝成友善的面孔,贏取你的信任,潛伏在你身旁。
  • 小人藏不住的3個特點,關鍵時刻會害了你,聰明的你一定要發現!
    小人是最難纏的人物,碰上小人就有一種甩也甩不掉的感覺。他總是會在暗處攪你的局壞你的事,讓你咬牙切齒卻又無從下手。不少人都碰到過小人,有些人被坑害後還能東山再起,有些人卻再難翻身。所以每個人都討厭小人,都害怕小人出現在自己身邊。
  • 玄門領道師弟子常見的兩種小人
    行道中的小人之:立堂師為什麼今天要講到小人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在捋堂,翻堂,調堂的時候發現的。有一些玄門弟子在找到立堂師在為他人安立仙堂之後,發現了一些插仙的問題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仙門咒語。行道中的小人之:香客很多人口是心非,當然,這裡所說的小人並非有什麼特別的壞心思,只是有些小嫉妒而已,這種可以說是假小人。但可怕的是有一些人不僅口是心非,更是口蜜腹劍,嘴上說得好聽,其實內裡窩藏陰謀,只是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將你吞噬,只為了取而代之。而這種口蜜腹劍的人可稱為真小人。
  • 宋江假借「忠義」二字為其名利汲汲營營,《水滸傳》以「忠義」明褒...
    然而雖然全書重在突然宋江的「忠義」二字,但其實本人卻不被作者所待見的,比方說作者給予宋江的外貌特徵描寫:「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這哪有主角的光環,與現在的小說主人公高富帥等形象相差那真是離了十萬八千裡了啊。另則還對宋江身高作了了闡述「身軀六尺」,這又黑又矮典型的「矮窮矬」,跟武大郎真可謂有的一比。
  • 太上玉清謝罪登真寶懺
    太上玉清謝罪登真寶懺太上曰:若有男官法身、女官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