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奧數時代 如何練就數學思考力?

2021-01-12 騰訊網

奧數之殤

先說一點題外話,何為奧數?

奧數,即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前蘇聯自1934和1935年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布加勒斯特舉辦。

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奧數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範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指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奧林匹克數學的學習與選拔,能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大賽名次之人更是鳳毛麟角。

奧數和奧運相類,追求的是思維上的更高、更快、更強,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奧數競賽與升學掛鈎,特別是與小學升學掛鈎,確實是不夠公平的,畢竟,如果「小升初」看的是體操成績,也沒有幾個孩子通過流血流汗就能成為李寧、李小雙。

在從前的奧數培訓教育中,多數孩子面對超高難度思維訓練時,因為能力不足而遭遇的挫敗感、無力感、自我懷疑、學習興趣的喪失等一系列問題確實存在,那麼這種學習便是得不償失的。

其實,奧數之殤並不在奧數項目本身,而在於它曾經具有的功利性功能,孩子被逼迫著學奧數,並不是為了思維的訓練,數學興趣的激發,而是單純地以短時高效的方式接受灌輸,記憶解題技巧,爭取比賽得獎的機會,以達成升學目的。這種機器化的學習抹殺了孩子一生對數學的激情。

那麼,奧數要被妖魔化,被遠離嗎?

禁奧之後的選擇

某種程度上,禁奧或許反而能讓奧數已更健康的狀態進行。

怎麼說,這就好比上文提到的體操,為爭奪世界奪冠去推行全民練體操固然不可取,但對於喜歡的孩子來說,從小多練練,強身健體也還是好的。

奧數以及相關的數學拓展性思維訓練也是同理。如果孩子喜歡,它能夠提供給孩子的是並不只是對深奧數學的探知,更多的是對思維多元的訓練,而避免了填鴨式的單向思維模式。

要知道,在小學的奧數之中,體現更多的是數學中的巧思、靈活、多變以及滲透其中的數學之美。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的鍛鍊,孩子獲得的腦力訓練不僅僅在數學方面,而是對全科化的學習均有意義。然而,重要的在於學習的方法和尺度,在於孩子的思考力、學習力以及興趣。

其實,奧數是給那些對數學、對思維訓練學習有興趣的孩子搭建的一個舞臺,正像我們給那些對英語、對美術、對音樂、對舞蹈有興趣的孩子搭建舞臺一樣,是家長能提供給孩子的一種有益於身心的選擇。因為奧數包涵了發散思維、收斂思維、換元思維、反向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立體思維等等二十幾種思維方式。

平心而論,數學知識點的測試在縱深上可以全面考察一個孩子的思考力的(小學知識點挖掘出的難題,家長也未必會),因此,禁奧之後,對於家長而言,反而可以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態,嘗試幫助孩子培養數學思維力。

知識本身比知識點重要

根據早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皮亞傑理論,幼兒主要靠表象來進行思維,他們的認知幾乎都處於「感知運動階段」或者「前運算階段」,然而本世紀近年的新皮亞傑學派則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與研究發現修正了這一理論,它指出不同的孩子在不同領域的認知差距自幼就非常明顯。

譬如,一個在讀寫方面有困難的孩子,並不一定不是繪畫或音樂的天才,而一個自幼擅長數學的孩子也不一定在其他領域同樣擅長,兒童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在學前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所以,從幼兒似乎蒙昧的玩耍探索中去發現他可能的潛質和專長是父母的一門功課。

那麼對於有一定數學天賦或者家長在孩子的思維培養上有一定訴求的孩子而言,學前階段,特別是在兒童6歲以前的發展速度又是比任何其他一個階段都要快的,在6歲以前,兒童的個體差異性極為明顯與突出。

那麼,如何輔助孩子達成數學思維訓練的提升呢?這裡要引入「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在早教領域,為學者們所熟悉的維果斯基提出了這一理論,用以描述「兒童在成人幫助下可以達到的狀態」以及「兒童在沒有人幫助下可以達到的狀態」之間的區別,而有效的教學就應該在兒童學習的最近發展區發生。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的有效參與是必不可少的。

簡單而言,花朵不是無心隨意開放的,有關的溫度、水分、土壤、氣候等本質的規律必然存在,否則人類憑什麼是萬物之首呢?凡事有個因果,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也是一樣,是一個有很多因成就的果。不少家長要的是果,但孩子如何抵達呢,其尋求的路徑或許是補習、做題、練習等,但其實這些表面的一時的成績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不過是可以炫耀一時的花拳繡腿罷了,智力或者說思維的啟蒙是有方法、有規律的,一定要有人主動去幫助去激發孩子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之後孩子才能自己去完成很多的事情。而數學思維的形成也自有一套訓練法則。

比如說,任何人學習新的東西都有三個基礎模式:觸覺模式、聽覺模式、視覺模式。而試錯屬於觸覺模式,其實是學習中不可迴避的重要環節,對於孩子尤其如此。很多父母和老師只是通過視聽手段簡單地告訴孩子一些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希望孩子掌握得快一點,再快一點,其實是省略了探索的過程,剝奪了孩子自然的發展步驟,最後即使學會了一些知識,也是沒有過程的,容易遺忘的。這並不是數學思維建構的有效方式。

在數學思維的學習訓練中,孩子一定要有機會參與、動手、體驗,在這些行為中孩子才能夠漸漸吸收許多東西,會在生活或遊戲中,在家長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獨立的思考。通過遊戲或生活情境的導入,依靠自己的知識和多元化的思考來解決問題,達成任務,而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或者加深對數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雖然每個個體所能吸收和感受領悟的東西存在差異,但可以確定的是,都會有所助益,比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底下聽的傳統幼兒園、小學的教學模式要有效得多。

家長往往繞不開一個誤區,總想讓孩子提早學會一些東西。其實,孩子,特別是在學前階段的幼兒,具體可以掌握多少知識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激發了多少興趣。如果單純灌輸大量的知識反而失去了求學和讀書的樂趣,那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要尋求一種方式,讓孩子可以在玩中學、在學中想,讓孩子陶醉在過程的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和探索性之中,即使有一天這些小小的知識可能被遺忘了,卻形成了孩子對知識追求的渴望和良好的學習與思維能力。這種思維習慣是獨立的,甚至是獨特的,而不是千篇一律,一個套路,一個模子雕刻出來的思維。

一個孩子最紮實的資本並不是奧數奪冠或者哈佛畢業,而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探求未知的熱情,這才是可以受益終生的。

如果你喜歡本文,或許你還會喜歡

作者簡介

Kay,培飛思維數學特邀專欄作家,對教育有深刻研究,尤其兒童數學啟蒙、思維建構見解獨到、新穎。家有4歲半女兒一枚。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牛津大學碩士畢業,現供職於國內某著名媒體。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大秦網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的孫子僅10歲,他的奧數題目我都做不來
    王文湛教授表示,自己的孫子10歲,準備上小學5年級,有一天孫子拿著奧數班的卷子過來請教他,王文湛教授看到題目之後才發現,即便他是數學教授,即便他認為自己的數學水平還不錯,竟然做不出10歲孩子的奧數題目。
  • 國際數學大賽第六,怎麼了?中國奧數不行了?
    治理「全民奧數」有錯嗎?奧數培訓到底該怎樣拔出真尖子?領隊:看作鍛鍊機會 沒有刻意追求成績第十一屆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網站提供的名單顯示,這次中國團隊有6名選手參賽,另外還有領隊和副領隊各1人。6名中國參賽者中,沒有人獲得金牌,4人獲得銀牌,1人獲得銅牌,1人獲鼓勵獎。團體排名中,美國隊第一,中國隊排在第六位。
  • 數學老師直言:六年級吃透這份奧數題,考試必定「驚豔」全班!
    數學老師直言:六年級吃透這份奧數題,考試必定「驚豔」全班!小學數學成績有這樣一個公式:高分=基礎知識+考試技巧+數學思維,其中數學思維是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都會學習奧數的原因。
  • 國家副總督學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奧數#近幾年一提到數學,奧數一定是緊隨其後的,奧數成風,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的讓孩子去學,但是結果卻是孩子越來越討厭數學,對其避之不及。奧數是什麼?「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項賽事,由國際數學家教育專家命題,其難度遠遠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所以奧數的實質並不是給小學以下的孩子學習。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去追尋奧數,總是期望著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奧數走向一定的巔峰。現在很多的奧數班都極盡的宣傳自己有多厲害。
  • 初中數學跟不上,與小學沒學「奧數」有關嗎?數學老師告訴你答案
    所以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數學,很多家長們都重金報名了「奧數班」。很多小學生在升入初中以後,成績都會有些許程度的下滑,特別是在數學考試的成績上,大部分學生都跌倒在了初中數學身上。這時候有些家長就開始後悔,後悔自己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沒有給他報名「奧數班」,那麼初中數學成績跟不上,與小學沒上奧數班之間有關係嗎?
  • 「10歲孫子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
    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發現之前很火的奧數班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當然這和每個地方的具體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不少地方都出臺了新的規定,要求停辦奧數班。什麼是奧數?其實就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很多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完之後,並沒有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只是知道它是數學的一種。
  • 一年級數學奧數思維訓練題,讓孩子早練習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好
    如果你的孩子讀一年級,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練習一年級數學奧數題, 因為讓孩子練習奧數題,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計算能力, 所以讓一年級的孩子練習奧數題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的。
  • 淺談英語新加坡奧數-古北夢樹
    古北夢樹-英語新加坡奧數數學教育家克萊因有過這樣的描述:「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奧數全稱叫「奧林匹克數學」 ,稱呼起源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體現了數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奧數體現了數學的巧思、靈活、多變與其中滲透的數學美學。今天我們談的新加坡奧數其實是合了中國數學的精髓和英國美國等西方數學的優勢,可謂是中西合璧,強強聯合。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10歲孫子的奧數題,有的連我都不會做
    在小學階段,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奧數班,並認為孩子學了奧數,以後數學學習會更輕鬆。而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奧數則是「數學難題」,但近幾年來,奧數好像在逐漸變質。前不久,一位來自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講座中就談到了這件事。
  • 為什麼要學數學?數學思維有多大用處?孩子學奧數有用嗎?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應該有不少家長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陪孩子做數學題或者玩數學玩具時,孩子總會問「為什麼要學數學」,「用計算器不行嗎」這樣的問題。不可否認,如果不從事與數學緊密相關的行業,表面上看來,數學似乎用處真的不大,遇到問題手機、電腦都能解決。其實,道路、交通、建築、網際網路、醫學……生活中目力所及之處皆數學,全部的科技發展也從數學出發。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強大的數學思維上。所以說,必須學數學,「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真的!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冠,而數學思維加持著數學能力。
  • 奧數「聖火」在長沙點燃!455位「數學新星」上演巔峰對決
    該賽事在中國數學會的指導下,一直致力於數學人才的挖掘與培養,為對數學充滿濃厚興趣且有志於推動數學學科發展的海內外青年參與數學學術國際交流創造機遇,搭建橋梁。本屆大賽由中國數學會主辦,湖南省數學會和長郡中學承辦。(長郡中學學生在開幕式上進行校本課程展示。)
  • 他是數學奇才,以滿分獲國際奧數金牌,前途光明,但結果很意外
    但下面要講一這位天才少年,高中時就打敗眾多國際競爭對手,以滿分的成績獲得國際奧數金牌;隨後被保送過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後又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前途一片光明……
  • 育兒研究所丨小學幾年級開始學奧數最合適?
    1956年,在華羅庚和蘇步青等人的倡導下,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寧波等城市分別舉辦了中學生數學競賽,這是奧數在中國的開端。 隨著中國選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連獲佳績,以及我國五大學科高中聯賽成績與推免保送高校制度的奠定,全民學習奧數的風潮漸起,有關「天才」「神童」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奧數在升學中的作用被部分培訓機構誇大,逐漸演變為被官方緊急喊停的「瘋狂奧數」。
  • 後奧數時代,以結果為導向的頭腦奧林匹克(OM)成為教育新風向
    如果奧數是要孩子算1+1=?那麼「頭腦奧林匹克」則是要求孩子們算?+?=2奧數有標準答案和算法過程「頭腦奧林匹克」則注重以結果導向,不設標準答案而今到了「後奧數時代」小升初到底考什麼?如果孩子在小學時能夠擁有「頭腦奧林匹克」的比賽獲獎證書,既培養了孩子的綜合素養,又可以多一塊有含金量的敲門磚,在「後奧數時代」不失為最佳選擇。
  • 難題大全:歷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題+奧數題,培養邏輯思維
    奧數競賽想必同學們都不陌生,奧數考查的點更加注重解題方法和思維,以及答題的技巧,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基礎良好的情況下去進行的。對於高考數學的壓軸題,其實主要也是一道綜合性考查大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邏輯思維和解題方法,與奧數有些相似。
  • 奧數到底有用嗎?吳老師帶你們認識下奧數冠軍出身的大師們
    報導聲稱:讓人詫異的是,這位因為在「概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傑出成果而獲得菲爾茨獎的數學大師,竟然說他從來沒上過奧數,也不理解中國小學生拼命學奧數的做法,他認為那些太難、太刁鑽的題目,很可能傷害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 孩子應不應該學奧數,先分析利弊綜合考量,決不能「隨波逐流」
    當代家長會給孩子報考很多補習班,其中奧數也是深受家長的喜愛,深受大家的追捧,所以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提前學習奧數,多接觸奧數,因為奧數可以開發學生的大腦還可以提高學生數學的底子。相信很多人對「奧數」這個詞並不是陌生,學習奧數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思維邏輯訓練,目前典型奧數類型分別有:濃度問題、行程問題、分數巧記、邏輯推理等等。孩子應不應該學習奧數?
  • 奧數競賽該參加嗎?浙大院士、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答案,家長可參考
    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呢?每年都有家長為此問題傷透腦筋,尤其是小學生和高一學生的家長。網上也有不少的文章討論這個問題,可是多數泛泛而談,很少看到權威人士的見解。數學家又是如何來看待該不該參加奧數競賽這個問題呢?一起來看看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已入職浙江大學的青年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的答案。
  •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作為數學教授這種「套模板」的題,我做不出來
    學奧數有必要嗎?說到奧數,相信很多的家長都還是比了解的,在家長眼裡會奧數的孩子都很厲害很聰明,然後有經濟條件的家庭就會把孩子送去奧數班,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變得聰明出色。雖然現在已經明令禁止私下開奧數班,但很多家長還是會想盡辦法要孩子會,現在的孩子本來就已經要學很多東西了,已經很難了,那還要必要繼續學奧數嗎?
  • 奧數唱罷,劍橋登場
    奧數,簡稱IMO,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競賽活動,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出題範圍超出了國家義務教育水平,難度遠遠超過了大學入學考試。多年以來,中國代表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優異,舉世矚目。如我們所知,任何奧林匹克賽事的選手們,首先要天賦異稟,其次要刻苦勤勉;若想在競賽中拔得頭籌,還需要專業性指導以及一點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