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2020-12-23 尕衫憶史

引言

《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鄭玄註:「倫,猶類也。理,分也。

自然界的發展離不開生物的進化繁衍。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了文明社會,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何為回交,為何回交

但凡對生物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必然會知道生物雜交育種,即兩種不同的生物結合誕生「子嗣」。回交恰恰就是「子株」與「母株」中任意一方再次結合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在兩者均具有繁殖能力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讓兩者雜交,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對於這個問題,19世紀的專家給出了回答。他們認為,無論是雜交還是回交,所付出的成本與代價都是巨大的。正常的生物自然不需要回交,但對於那些瀕臨滅絕,或是通過人為手段才能生存下去的生物來說,回交是最好的選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回交一般都是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的。這背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非同一般,因此,當回交失敗後,實驗人員往往會痛心疾首。

植物回交與動物回交

回交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回交,一種是動物回交,其中植物回交又有不同的分支。一類植物屬於一年生植物,他們「不能循環再生」,與親本回交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它們往往選擇與性狀相同的品種回交。另一類植物則與其大不相同。作為多年生植物,它們能夠子本親本間循環回交,所催生的「子嗣」也有很強的安全性。

植物這種通過回交來改變自身性狀的行為近年來深受人們青睞,但動物回交的處境卻恰恰相反。動物回交與植物的回交無甚差別。只是,或許因為近親繁殖容易得病,人類對於動物回交並不是那麼寬容。除卻少部分必須用到回交育種的,例如即將絕種的瀕危動物,其他正常動物進行這種行為時往往會引發爭議。

動物回交既有利也有弊

動物回交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是因為人類將自身的道德標準同樣套到了動物身上。然而動物並非人類。人類作為進化更完全的生物,在文明發展與自我意識方面遠超普通動物。可以說,道德俗成和法律法規這些都只是人類這一特定種族的產物,未生靈智的動物根本無法接觸到我們的所學所想。因此,動物間的回交並不違背道德倫理,相反,它們只是遵循生理本能行事,人類其實無從置喙。

雖然動物雜交並不會產生道德倫理問題,但它有可能產生遺傳病。回交的本質畢竟是雜交,這種繁衍方式往往會使親本中的隱性基因在子本中表現出來。若隱性基因恰恰帶有不好的成分,就可能會為子本帶來遺傳病。

以加拿大無毛貓為例,有些人為了遠離貓毛帶來的困擾,將精緻漂亮的貓與毛髮稀疏的貓放在一起回交,雖然回交的結果很順利,貓咪也成功存活。但由於是近親繁殖,這類貓患有許多遺傳病和不良體徵,例如體溫高熱,無法適應外界氣溫就非常令主人頭疼。任何事情都有兩面,動物回交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使臨近滅絕的生物重燃希望,也可以更好地滿足自身和人類的需求,是利弊均分的存在。

結語

生物回交有利有弊,無論是利是弊,我們都不能偏頗看待。但生物回交畢竟有風險,例如加拿大無毛貓滿足人類喜好的背後是身負遺傳病和種種不良體徵的幼小生命。對此,人類應該及時看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生命的健康發育與茁壯成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中,人類不能缺席,在維護以及挽救生物多樣性時,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方法。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沒有倫理問題嗎?
    人類讓生物的子代和兩個親本之間任意一個進行雜交的過程就稱為回交,在人類自身看來這種做法難以接受,因為這涉及到了倫理道德問題,其實回交也是近親雜交的一種,所以回交的方法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導致後代中的某些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缺陷的基因,並且在性狀上表現出來,因此在人類社會中近親雜交是從科學和道德上不被允許的
  • 動植物的回交會產生問題嗎?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植物通過回交來獲取優質品種的方式很是受人們的喜歡,同時人們為了證明植物回交沒有問題,生物學家就對水稻也進行了實驗。比如甲乙水稻結合產生的後代有可能遺傳兩者好的或者不好的基因。為了能夠得到好的基因,生物學家採用回交的方式把甲乙結合產生的後代與甲或者乙再結合,以此得出更加良好的基因水稻。植物回交育種的方式有時候不是一次回交就能夠完成的,多次回交才能成功。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植物回交呢?
    為了讓動植物能夠更好地服務人類,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育種手段改良動植物的基因,其中就包括回交。生物的回交行為回交是近親繁殖的一種,回交是親代和子代的繁殖,但是在《紅樓夢》中描寫的秦可卿和公公賈珍偷情,並不是回交,因為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真正的回交是有血緣關係的。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回交育種的方法並不是簡單的一兩次就能達到預期效果,其過程通常是比較複雜的,而這種採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種的方法也被稱之為回交育種。
  • 動物都在避免近交,為何人類反而讓它們回交?科學家:無奈之舉
    每每提起近交、回交的話題,有些人就會拿倫理道德來說事。回交是近親繁殖(近交)中的一種,大多數人對於近親繁殖的印象是先天缺陷、畸形、遺傳病。實際上,近親繁殖也有其優勢,比如穩固生物優秀的性狀,在育種方面,回交、近交是一種常用手段。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隻哈士奇,如何得到更多的哈士奇?我們假設全世界只剩下一隻哈士奇,但有很多阿拉斯加,回交可以「變出」更多的哈士奇。
  • 倫理道德的掙扎
    當家庭的倫理同個人的道德認知撕裂的時候,個人對於家庭的歸屬感很低。 認為代孕不倫理的言論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胎兒性別篩選下,代孕媽媽被迫墮胎的事情。 其實核心是孕婦被迫墮胎是否倫理的問題。 從197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指導之下,有多少孕婦多少人次被迫墮胎了呢?幾千萬有沒有?甚至上億?否則中國人口絕不止14億。
  • 動物回交會有什麼後果?
    那麼,回交是怎麼回事呢?簡單來說,回交就是讓親本與其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把輪迴親本進行多次回交,可以獲得理想的結果。舉個例子,有一種小麥的產量較高,抗病能力較強,但這種小麥是高稈小麥,抗倒伏能力較差。為了保留這種小麥所具有的優良性狀,並且改進其高稈缺陷,就需要使其與矮稈小麥進行雜交。
  • 大家|動物倫理,為了人的尊嚴
    這也決定了,我們無法用幾條邏輯原則來完全概括複雜的社會規範系統。想用幾條絕對原則來統攝人類社會的規範體系的做法,本身就是相當激進和幼稚的。大哲學家維根斯坦就曾用「遊戲」來闡釋這一現象:無論你怎樣概括遊戲的概念特徵,你都能找出一個遊戲,不符合這一特徵。在法學界,這一問題已經被充分討論,以唯理主義作指導的歐陸法系,被很多人認為不如注重傳統、靠判例演進的英美法系那樣符合實質正義。
  • 當德希達遇見貓——一種關於動物倫理或「人的自傳」的哲學話語
    德希達為此感到困擾與不安,在貓眼的注視下,他感到了無法抑制的羞恥感,於是,一種關於動物倫理或「人的自傳」的哲學話語由此產生。在這裡,問題的關鍵在於,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德希達裸體的是一隻貓!人有必要在貓的注視下感到羞恥麼?難道長久以來,人不是自詡為「宇宙的精靈,萬物的靈長」而高高凌駕在各種動物之上麼?為在一隻貓面前「產生羞恥感而感到羞恥」,這難道不是一種雙重的羞恥麼?——是德希達過於敏感,還是在這裡會引申出更為深刻的論題?這與他所說的「人的自傳」有什麼關係?這種困擾德希達的貓的「注視」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 這種蘑菇皮革不僅環保還能解決動物皮革引發的倫理問題
    據外媒報導,來自一個國際材料科學家團隊的一篇新文章指出,一種由蘑菇衍生的生物質製成的類皮革材料可能比動物皮革或其塑料衍生品更便宜,與此同時在環境上更具可持續性。幾千年來,人類一直使用動物製作皮革。最近,隨著對大規模畜牧業的倫理關注的增加,皮革生產的環境成本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 尖銳的生物藝術一直在挑戰人體禁忌和道德倫理
    或許這是生物藝術所能達到的正面的倫理認識。》的文章裡,作者奧利維亞·梭倫指出:關於生物藝術品還存在一個與道德倫理相關的問題:當展覽結束後,這些活體組織將被怎麼處理?因為活體組織不能回到實驗室中,只能消滅,這就涉及到道德標準的思考。法國藝術家保羅·德沃圖說:「現在的很多生物藝術品,都需要通過幹涉生物自然生長,甚至通過基因改造來完成,這將挑戰藝術家的倫理和社會成熟的底線。」本雅明在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表示,在機械複製時代,藝術的「靈光」已開始消退。
  • 代孕是醫學、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
    美英法代孕法律規制的倫理思考作者:席欣然、張金鐘摘要:代孕,自從其問世以來便飽受倫理爭議。應當一禁了之還是包容開放?如何規範才是最佳抉擇?以美、英、法為代表的世界各國對代孕採取了不同的法律態度,其伴隨的倫理法律問題已不容迴避。
  • 代孕生子挑戰社會倫理道德
    「如果想要個孩子,怎麼也得花個20萬左右吧,代孕中介費用這一塊,僅僅佔其中的一小部分」,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的中介機構現在有幾十名代孕媽媽,一年時間裡代孕成功的大概有200~300例,這個數字在全國「同行業」裡比起來,算不上什麼,「像在北京的大型的代孕中介,一年下來怎麼也有五六百例成功的。」 按照現在假設的9萬元代孕佣金,韋先生還提醒道,這筆錢並非一次付清。
  • 2020年全球氣候劇變,關注生態倫理道德,或許地球才會有更多生機
    蝗蟲肆虐魔幻的2020年還在繼續,面對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問題,人們也意識到守護「地球村」刻不容緩。關注生態倫理道德,或許地球才會有更多生機。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應當遵循的道德關係,所以倫理道德經常合起來用。在過去人們認為倫理道德只存在人與人之間,忽略人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為求快速發展經濟,大肆破環生態環境,目前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
  • 家庭倫理道德與疾病的關係
    魏大夫主講:家庭倫理道德與疾病的關係
  • 幸福和道德是等價的嗎?歐洲人的「功利主義」道德觀影響深遠
    接下來,我們分享三種主流的道德哲學理論:邊沁和穆勒的功利主義;康德的義務論;亞里斯多德的德性論。英國哲學家傑裡米·邊沁一般被認為是功利主義的創始人,他在《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中提出了著名的:最大幸福原則。簡單來說,功利主義贊成或者反對某些行為,都是根據行為帶來的利益相關的,具體來說,行為增加還是削弱建立人的幸福感。
  • 倫理道德
    1、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會有倫理關係。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網絡選修課程學習通app工程倫理答案-工程倫理章節測驗答案1.11科學革命意味著下列哪一項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BCDA、工程倫理規範僅僅關注的是工程運用中出現的典型的、特定的、易發生的倫理困境B、工程倫理規範只對可以預想到的倫理困境提供了如何避免「錯的」行為或選擇C、多元價值訴求下單純依賴工程倫理規範進行道德選擇的滯後性和局限性D、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
  • 代孕的倫理問題辨析
    不孕困擾著家庭,影響到夫妻關係和生活品質,還可能衍生出社會問題。代孕是當女方無法懷孕分娩時,不孕夫婦能夠得到有血緣的子女的惟一方式。但是,代孕把傳統的生(基因)、育(孕育)、養(養育)合一的生殖方式分解,由於基因母親、孕育母親、養育母親的分離,出現了「誰是母親」的倫理與法律問題,還產生了「子宮工具化」、「子宮商品化」、「生殖商業化」、「買賣嬰兒」等倫理爭議。
  • 為了利益,人類讓貓媽媽和小貓回交,寵物育種到底有多罪惡?
    1966年,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一位貓咪愛好者家中繁殖了一窩小貓,其中就有一隻毛色稀疏的小貓。貓主人立即意識到這隻貓的可以作為一個新品種,為了獲得更穩定的性狀,貓咪的主人讓這隻貓和貓媽媽進行回交,培育出了一種沒有毛的貓,也叫作加拿大無毛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