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師-講章文字】林前-13-11-不輕易發怒

2021-02-13 在生命中作王


點擊收聽本次分享錄音

林前-13-11-不輕易發怒

(JP文字組-beloved整理)

 

分享題目:不輕易發怒

 

現在進行的是愛的系列,透過系列的分享,希望大家明白基督的愛,我們在基督的愛裡,活出這美好的品格來。

 

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帶領我們再一次回到你的話語中,藉著你的話語,讓我們重新得力,用你的話語對照我們的生活,更新生活方式,也更新我們的思維方式。知道我們在神的愛中,可以不輕易發怒,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請帶領這段時間,按時分糧給尋求你的人,你知道每一個人心裡的需要,聖靈親自供應給他們。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節: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在十三章提到的是神的愛。如果我們能說很多的方言,有講道的能力,能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卻沒有愛,這一切都沒有益處。對我們無益處,對別人也沒有益處。保羅在這裡告訴我們,要活在神的愛中。在神愛中的人不輕易發怒,因為他的心裡被神的愛充滿了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不會生氣了,是能夠控制得住,他的裡邊充滿了聖靈的平安,就有力量去饒恕別人,包容別人,憐憫別人了,因為我們的主就是這樣的。

 

分享第一點: 神是不輕易發怒的神

 

首先要相信我們所信的神,是不輕易發怒的神,祂不按我們的過錯來對待我們。這句話語的意思是什麼呢?如果神按照我們的過錯來對待我們,用十誡來懲罰我們,我們恐怕早已經都滅亡了,但是神透過耶穌來看我們,透過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贖之工來看我們。即便你有過錯,祂不向你發怒,祂總給你機會來悔改。如果神常常發怒,我們肯定是心驚膽戰的活在祂的面前。但是今天神告訴你的是,藉著耶穌神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祂的面前。

 

看一段經文,詩篇103:8-12節:

8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9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10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11天離地何等地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地大。12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希望大家能把這段經文背過,常常去默想。我們的神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不是說神不會發怒,是不輕易發怒,也不長久責備。我們有錯誤了,自義的時候,祂會責備我們,但不是長久的責備,不是一直責備。也不會永遠懷怒。

 

神會在什麼時候發怒呢?

你走錯路,還自為是的時候。明明是偏行己路了,還覺得自己很正確的時候,神向你發怒不是恨你,而是希望你回頭。就像耶穌對假冒偽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指出他們的問題,並且是很嚴厲的時候,其實不是恨他們,而是希望他們從錯誤的路上轉回。

 

詩篇103:10節,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

 

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不代表我們沒有罪過,我們有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的過失,有很多的軟弱,甚至很多時候還自以為是,可是祂沒有按照我們的罪過待我們,是因為祂是一位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慈愛的神。不是我們夠好,是這位主實在太好了。祂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也不是我們沒有罪孽。

 

每一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已,但是祂沒有按照我們的罪孽來報應我們。卻用祂的憐憫、恩典、慈愛一次一次的領我們悔改。祂是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可以得著祂的豐盛。這是我們的主,是一位不輕易發怒的神。

 

11-12節說,天離地有何等的高,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神說這些話語的意思是,要表明祂特別樂意將祂的慈愛給我們。給什麼樣的人呢?敬畏祂的人,你可以在這裡理解為敬拜祂的人。當舉起我們的手向神敬拜,打開我們的心向祂發出敬拜、讚美的時候,祂的恩典就臨到我們身上了,怕的是人閉了自己的心,偏行己路,神想要賜福給你,你也不肯接受啊。要了解神是不輕易發怒的神,反而常常將祂的慈愛賜給我們。

 

12節也說了,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我們信了主之後,不代表我們沒有過犯,但是神有一個方法,祂可以讓我們的過犯離我們特別的遠,就是東離西有多遠。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長久活在神的愛中,每天領受祂的憐憫、恩典,領受祂豐盛的慈愛,就會離過犯越來越遠,就像東離西那麼遠一樣。反過來來講,當人不認識神的愛,就會陷入到自我血氣之中,遇事的時候特別容易衝動、發怒。

 

給大家讀一段經文,箴言書十九章11,19-20節,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暴怒的人必受刑罰,你若救他,必須再救。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究有智慧。

 

這兩段經文是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這裡的見識,是指對神的認識,對神智慧的擁有。如果擁有了神的智慧,你對神的愛認識得多了,就可以不輕易發怒了,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反過來來講,如果對神的愛不認識,對耶穌在十字架上對你所成就的救贖之工不認識,對神的恩典、憐憫不認識,就很容易活在自我當中,就特別容易發怒。在此我也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情,一個人一點小事就發怒,其實也說明了一件事情,他能力不足。這不是貶義詞,是要正確的認識自己。

 

神為什麼不輕易發怒呢?有一個原因就是,神的能力實在是太大了,不輕易的發怒,不跟我們一般見識,有很多的人不認識神,指著老天罵鼻子,說老天不公平啊,說老天爺怎麼……怎麼樣,辱罵天,辱罵地,可是我們的神也沒有立刻出來報復他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神有見識,不輕易發怒,祂看到人這個樣子,更願意人能夠認識自己,迴轉過來。

但是有些人臨死的時候都不肯認識神,反而在人生活著的時候,常常對著老天咒罵。我們的神可能就是笑一笑,說:不跟你一般見識的,我等你一百年,看看那個時候誰還在。

 

祂的能力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需要發怒。就算我們都不在了,祂依然還在,祂為什麼要發怒呢?祂的能力過大的時候就不需要發怒了。

 

在此,我給大家講一個聖經當中的小故事,便於大家理解,讓你知道,如果擁有了神的恩典、神的憐憫的時候,就不會輕易的發怒了。這個人是在律法之下的,做事情還是比較極端的,我們就當一個小故事聽一聽就行。

 

聖經當中有一個人叫以利亞,能力特別大,他當年對著亞哈說:這幾年如果我不禱告,天就不會下一滴雨。然後就走了,整整三年半的時間,以色列地區一滴雨都沒有下,百姓們過得非常的苦,王也知道是先知以利亞搞的鬼,四處派兵去找,要把他會抓回來。以利亞坐在一個山上,可能正在默想,有一個五十夫長,帶著五十個人就找到了以利亞,說:神人哪,你趕緊下來,我的王要見你呢。你想,五十一個人對一個人。五十夫長的口氣一定不會太好,都知道是以利亞把他們害成這個樣子,現在要把他弄回去。當時以利亞說了一句話:我若是神人,願耶和華從天上降下火來,燒滅你和你那五十個人。

 

弟兄姊妹想想看,當時的五十夫長說話可能非常的衝動,非常的有怒氣存在其中,講話不好聽,但是以利亞並沒有生氣,以利亞並沒有跟他對罵。以利亞輕鬆的說出了一些神的話語,那五十一個人就被從天上而來的火給燒滅了,兩次都是一樣。

 

透過這樣的一段經文,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一個人能力足夠大的時候,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人,怎麼對待他,都不會生氣。恰恰是半瓶子晃蕩的人,沒有能力的人,特別在意自己的自尊,自己的榮耀,別人說他一句,心裡就特別的難受,就能發怒,其實他是不認識自己。

 

應該認識的是神眼中的我們,世人對你的評價,特別是錯誤的評價,根本無需在意,他們說的話又不會成就,你幹嘛非得用發怒來回應他們呢?特別是當別人誣陷你、定罪你、辱罵你的時候,他特別期待的是你有強烈的反應,說你一句話,你能夠生氣一個月,甚至半年都睡不著覺,那說明他已經達到他的目的了。但話說回來,如果你有見識,有神的愛充滿在你心裡邊,就不會輕易發怒,你面對他的定罪辱罵,根本就不在意,失敗的是你的仇敵,失敗的是攻擊你的人。

 

箴言書十九章11節的後半節就說,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我們想想有多少次是活在怒氣當中。那個人說完之後就離開了,可是他說的話語卻存在你的心裡邊,讓你常常發怒、失眠、健忘、生氣。其實寬恕人的過失,你知道他有口無心,或者就算是刻意對待你的,你饒恕他,這就是你自己的榮耀了,這是箴言。神是不輕易發怒的神,祂希望我們能活出祂的樣子來,也是一個不輕易發怒的神的兒女。

 

再來看一下,箴言書十九章的19-20節提到了暴怒的人,這個人脾氣特別的不好,會臨到什麼樣的事情呢?一言不合就發怒,就生氣,甚至就開始動手,這樣的人必受刑罰。

 

如果你想救這樣的人一次、兩次是不夠的,必須多次去救他,因為他總是陷在自己的網羅當中,總是一衝動就幹錯事,一衝動就血氣上來,做完事情了,又後悔了,暴怒的人常常活在刑罰當中。如果想救這樣的人,必須有強大的忍耐心。

 

20節告訴我們,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究有智慧。

 

這裡講的是你擁有神的智慧。希望大家領受從神而來的愛,不要做一個輕易發怒的人,要有智慧,常常活在神的愛中。因為一個人發怒的時候,特別容易做錯事情,顯出的不是智慧,而是愚昧。想想看我們有多少次,血氣一上來,腦子裡一混亂之後,衝動做事情,有多少次是正確的呢?

 

是不是弟兄姊妹,要不斷地領受從基督而來的愛,常常活在神的愛中,就不必常常發怒了。當你被聖靈充滿的時候,可以輕鬆就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左右了。

 

箴言書16:32節說了,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制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人最難戰勝的不是你的仇敵,而是自己的內心。如果被神的愛充滿,就可以輕鬆的制服己心。弟兄姊妹,這是需要神的智慧,需要從神而來的力量的。有見識的人對別人的表現,其實是他的涵養和素質。

 

主耶穌對那些釘祂十字架,還有譏笑祂的那些人,沒有對他們怨恨,甚至懇求父神說,父啊,饒恕他們,因為祂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司提反在面對那些,用石頭打死他的眾人也說了一句話,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弟兄姊妹,在這樣的生死面前,人能夠制服己心,那一定是被神的愛充滿了,是被神的憐憫充滿了才能夠做到的。主耶穌寬恕世人,是因為知道世人的無知,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司提反為那些打死他的人懇求,是因為他看見了天上的榮耀,他是在神的愛中,在神的榮耀當中的。

 

很多人之所以常常發怒,不願意饒恕人。說難聽點是沒有見識,或者沒有能力,心胸才會如此狹隘。人越是充滿神的愛,人就越憐憫,越有包容,越有赦免別人的心。當一個人越充滿神的智慧,他就越有節制。他是活在神的安息當中所以不會輕易被血氣所控制。

 

分享第二點:怒氣並不能成就神的義,只能顯出人的愚昧

 

箴言書14:29節說,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得了一個紫茶壺,非常的珍貴,他特別的喜歡這個壺,像寶貝一樣放在自己的床頭。有一天晚上,不小心將紫茶壺蓋打翻在地,醒了以後大怒,說壺蓋都沒了,留著這個壺有什麼用?抓起壺「嗖」的一聲,扔到窗外。

 

天亮了以後才發現,原來壺蓋掉在鞋上了,完好無損,一氣之下把壺蓋踩得粉碎,說,壺我都扔了,要壺蓋有什麼用?沒想到,等他出門的時候,發現昨天晚上他扔的茶壺被扔到了樹枝上,卡在那上面去了,完好無損。

 

弟兄姊妹,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那個人當時能夠克制住心中的怒火,等一等,緩一緩,靜下心來,就算他當時覺得壺蓋可能碎了,覺得非常的遺憾,但會把壺給收起來,結果完全不一樣。最終因為憤怒徹底的毀掉了自己所愛的之物。

 

我們人生當中有多少次也做了這樣的事情呢?本身事情沒那麼糟糕,可是因為自己心裡有怒氣,導致事情越來越糟糕,所以要制服你的心,其實比攻打天下還難。

 

無論是在商業,是在學業,還是在家庭生活上,人都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而遭受失敗,這樣的失敗是一次一次的,都是因為脾氣造成的。如果能夠活在神的愛中,就可以輕鬆的控制血氣,這就是巨大的聰明。

 

如果覺得不能控制自己的時候,怎麼辦呢?可能世人說也想控制啊,可是沒辦法啊。我現在告訴你,在主裡邊有非常輕鬆就容易做到的辦法,那就是方言禱告。當沒有辦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想發怒,用方言禱告。

 

比如說,孩子特別惹你生氣,想一巴掌呼他的時候,用方言禱告。比如丈夫惹你十分生氣,你想跟他對著罵的時候,用方言禱告,與其讓你的嘴說出咒詛的話語,不如讓你的喉嚨發出方言的聲音,就可以輕鬆控制你的脾氣了。也許事態就會發生扭轉。

 

弟兄姊妹,因為一個人經常發怒,就會失去控制,可能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人在盛怒之下,特別容易被魔鬼利用,不信主的人也知道衝動是魔鬼啊。因為憤怒的情況下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但事後又後悔莫及。弟兄姊妹,我已經把方法告訴大家了,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就多用方言禱告,就可以輕鬆勝過壞脾氣了。

 

箴言書29:22節說,好氣的人,挑起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這段話語很有意思,說一個經常容易生氣的人,挑起爭端。這是什麼意思呢?假如有一個人惹我生氣了,而我又是一個特別容易生氣的人,那個人離開之後,我就去找第三個人,說他可不是東西了,他怎麼樣,怎麼樣…

 

會把這個人沒有的事情也給編出來,這就挑起爭端了。甚至還會在這個人面前說,別看他平時對你那麼好,那都是假的,他背地裡怎麼說你呢。無中生有就是這麼來的,人在生氣的時候才容易無中生有啊,在暴怒的時候才會多多犯罪。

 

弟兄姊妹,看到人在怒氣當中,別輕易相信他所說的話,有很多的水分在其中,他可能就是想挑起爭端。不要做一個常常發怒的人,要常常活在基督的愛中。

 

箴言書22:24-25節,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如果一個人,一點小事就能夠暴怒,要離他遠一點。箴言書上說的是不可與他來往。我不管大家能不能理解,我只按著神的話語來教導。既然聖經上說了,一言不合就生氣,甚至暴怒,甚至動手的人,你不要跟他來往,儘量的遠離他。

 

為什麼呢?你不會勝過他的怒氣,反而會被他影響。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一個經常生氣、發怒的人,你想勝過他怎麼辦?你的怒氣比他更大,比他更狠。他呢,生氣了就傷害別人,你生氣就傷害自己,那他就離你遠點了,他就在你面前服軟了。弟兄姊妹,這是非常危險的啊,離這樣的人要遠一點。

 

在生活當中,親子教育其實也是這樣的,父親經常拳打腳踢的對待兒子,這個兒子長大以後,也會成為脾氣暴怒的施暴者,這樣的家庭一代一代,就延續了暴力的詛咒,就會把咒詛傳下去。

 

同樣的,信靠主的男人,如果能夠常常向神去禱告,活在主的愛中,就可以把這份愛也傳遞下去,會把咒詛變為祝福。經常看到一些人脾氣暴怒,會發現他的身體也不好,因為怒氣傷肝,這在五行裡面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肝火太旺的人一般脾氣都不太好,那反過來也是一樣的,脾氣不好就會傷到肝氣。

 

也許說這個人其他方面都不錯,但是他說了,就這脾氣,人無完人嘛,這發點脾氣算什麼呀。如果不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很難改變。其實這樣的人,只不過是給自己常常發脾氣,找了一個合理的藉口而已。

 

我們要意識到這不是好事,對己、對他人都沒有益處。如果你是一個經常發怒的人,建議你用方言禱告,常常去默想基督的愛,這對你自己的身體,以及你的生活都是極大的幫助。當然了,如果說你不認為這是個問題,那麼我也幫不了你了。除非有一天你意識到,這個不太好,要尋求神幫助自己改掉,神就可以幫助你了。

 

弟兄姊妹,我是要告訴大家,發怒,不是好事情。神的話語告訴我們了,其實發怒是缺乏愛的表現。原文當中的意思是:愛是不輕易發怒的。當一個人活在愛中,就不會輕易發怒了,因為在愛中表現出來的是溫柔,是節制,對嗎?

 

弟兄姊妹,今天你若意識到這是個問題,那麼就多多的領受從基督而來的愛吧,因為我們發怒的時候,根本就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只顧著自己痛快了。保羅說了,如果你被基督的愛充滿了,就不會輕易的發怒了。因為你會顧及到別人的感受。愛是付出,是包容,是為了別人得益處。而你在基督的愛裡的時候,你也不會輕易發怒了。

 

可能有人說了,那你的意思是,我們連生氣的權力都沒有了嗎?不是的,我從來沒有說過你不要生氣,只是告訴你不要常常發怒。神給了我們情感,我們有時候確實會生氣,會發怒,但是不要常常發怒。可不可以生氣呢?可以。不要把一些律法的東西用在自己身上,說,你是基督徒,不能生氣,不能罵人,不能發怒。聖經上從來沒有這麼說過,只是說不要常常這樣,不要暴怒,對嗎?

 

有時候被世人欺負了,說:你還是基督徒呢,你怎麼能夠生氣呢?

你說:是啊,我還是基督徒呢,我怎麼會生氣呢?我怎麼這麼悖逆呢?我怎麼這麼不榮耀神呢?

 

你錯了,神從來沒有說過,你不可以生氣,生氣不是罪。關鍵是生氣之後不要犯罪。生氣之後不要一直發怒,因為如果一直發怒,就活在控告定罪當中,就給魔鬼留了地步了。

 

看一段經文,以弗所書四章21-27節:

21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22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23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24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新生活的守則25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26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27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這段經文說得非常清楚。如果你們今天領受了基督的教訓,學了祂的真理,就要學像主耶穌,不要像過去的我們一樣。過去我們總是要講誰對,誰錯。別人這麼對待我,這麼誣陷我,我憑什麼不能生氣?明明是別人的錯,我為什麼要饒恕他?這是過去行為上的罪人。罪人的特點,就是過去舊人活出來的樣子,這個舊人,是因為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了,是以自我為中心,是別人侵犯了我的利益,侵犯了我的尊嚴,他憑什麼那麼說我呀。特別在意自己的尊嚴。

 

前面我也給大家講過了,如果你的能力夠大,被基督的愛充滿了的時候,已經不在乎別人如何對待你了,因為說簡單點,生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生氣,實際上是拿別人的錯誤在懲罰自己。不知道這樣講你們能不能理解呢?

 

如果別人冤枉你,故意讓你生氣,千萬不要上當。如果生氣了,那是不是在拿別人的錯誤在懲罰你自己呢?如果別人說的是正確的,更不能生氣了,你需要做的是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幹嘛要生氣呢?所以無論別人怎麼對待你,都不必生氣,以至於暴怒,完全沒有必要啊,對不對弟兄姊妹?

 

這段經文裡面告訴我們,要把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那就是用新人的思維,用新人的樣式來生活,你是穿上新人了,新人是披著基督的義袍啊,那是有神的形象,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簡單來講,要像耶穌一樣活在世界上。有人說了,可是明明是別人冤枉我的,讓我生氣,我為什麼要饒恕他呢?饒恕別人不是釋放別人,是釋放你自己。耶穌裡邊沒有恨,沒有苦毒和抱怨,祂裡邊一直都是自由的,一直都是充滿神的愛的, 我希望大家活在自由當中,不要活在捆綁當中,要活在基督的愛裡邊,那麼你穿上了基督,就讓基督的真理充滿你,讓基督的教導充滿你。你說做不到,我剛才告訴大家了,用方言禱告,常常去默想基督的愛,這就是聖潔的生活

 

25-27節說,過去的我們是活在謊言當中,我們明明知道別人說我們是錯的,我們還是接受了,還是生氣了。你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我們是互為肢體的。

 

別人招惹你了,讓你生氣了。可以,但是不要因為生氣而犯罪,就是不要跟他對罵,不要被苦毒充滿你的心。你可不可以生氣呢?再次強調一下,可以,但是不可含怒到日落。這句話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根據當時以色列百姓的計時方法,是到下午六點左右,就應該到第二天了,在窗戶的外面綁一條白繩子,如果從窗戶裡面往外看,看不見這根白繩的時候,就已經到了第二天了。

 

創世記裡面神的計時方法是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二日。計時方法是從下午日落了以,後就進入第二天,然後接著往前計時了。我們是從晚上開始計時,是從十二點開始計時,還是不太一樣的。

 

神告訴我們不可含怒到日落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將你的生氣帶到第二天。可不可以生氣呢?可以。但是當天生氣就可以了,不要帶入第二天,要知道新的一天有新的恩典,有神新的供應。既然是新的一天,就要以新的來開始,用喜樂的心,用期待的心,用期待神恩典的心開始新的一天。

 

如果不知道神的這個愛,把生氣帶到第二天,第二天的一切都被你破壞了,破壞的不是自己,不是別人的心情,破壞的不是別人的恩典,是破壞掉了自己的祝福,弟兄姊妹,可以生氣,但是不要帶到第二天。可惜的是,好些基督徒不但生氣到第二天,甚至一個月之後,一年之後,依然還在為那個人說過的一句話而生氣,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不要輕易發怒。神希望你活在祂的愛中,而不是活在生氣當中,不是活在怒中。人常常發怒,是會出問題的。

 

給大家講一點生理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姊妹們,如果說姊妹們經常生氣,生悶氣,就糟糕了,這個氣如果在上半身,脖子附近會出問題。如果這個氣是在心裡邊,憋得上半身都難受,乳腺方面會出問題。如果有時候生氣,氣得肚子疼,婦科方面就會出問題,你們可以去查乳腺方面的疾病、婦科方面的疾病,特別是像那些子宮肌瘤,或者那些子宮癌等等,這樣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愛生氣。而且生的不是短氣,是很久很久的,脖子方面,像甲狀腺方面的疾病,也是一樣的。你也許會說,你怎麼這樣講呢?其實這就是上了魔鬼的當了。

 

神不讓我們含怒到日落,因為對我們的身體,對我們的情緒,都沒有任何的益處,這是給魔鬼留了地步了。魔鬼到底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呢?那就是讓你想起那個人說過的話,讓你常常回憶起來的是,某個人怎麼對不起你,結果你的氣越生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裡面充滿了氣,身體能好嗎?但是我讓你們今天想起來的,不是人怎麼對待你,就算人是惡意對待你,也不要在意,饒恕他們,你的心裏面只可充滿神的愛,別的咱就不要充滿了。

 

別人對你的定罪、誣陷,、控告,不要放在心裡,阿們!這是神希望我們過的生活。不要生氣,一生氣就給魔鬼留下地步。魔鬼是讓你想起,那個人不但這麼對你,還在背後說你什麼。你知道嗎?人在暴怒當中想像力無限啊,會把一個善良的人想得無比的可惡,這都是自我定罪啊,很可怕的啊,所以生氣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分享第三點: 不輕易發怒的力量來自主耶穌的愛

 

一點小事都發怒,說明了一點,這個人缺乏神的愛。他想通過聲音大來表現自己,遮蓋自己的軟弱。你會發現,他所發怒的事情,其實正是他的軟弱之處。你指出他的問題,他馬上就暴怒了,正說明這是他的軟弱之處。反過來也是一樣,別人說了你一點事情,你馬上就發怒、辯解,甚至攻擊別人,這就說明這正是你的軟弱之處。如果發怒有用,神就不要用祂的愛來充滿我們了。遇到事了,先禱告,安息在神面前,不要動不動就吼叫。如果吼叫有用,驢將統治世界。

 

看一段經文,雅各書一章19-21節:

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21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這是雅各給我們的勸勉。弟兄們,怎麼樣才能不輕易發怒呢?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想發怒的時候,在裡面先禱告一會,禱告完了,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其實要慢慢的說,也就不動怒了。雅各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不要一下子「噌」,血氣上來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要慢慢的動怒。

 

二十節說了,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發怒並不能證明你就是真理。吼叫也不代表就是正確的。人的怒氣並不能顯出神的義。什麼才能顯出神的義呢?安息、慈愛、不輕易發怒才能顯出神的義。你看耶穌,別人怎麼樣對待祂,都施以慈愛報應,這才能顯出神的義和人的惡。如果別人罵你,你也罵別人,顯不出神的義。別人誣陷你、控告你、定罪你的時候,你依然能說,神祝福你們。心裡邊一點都不生氣,這就顯出了神的義。

 

21節說了,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

 

就是把過去的那套東西,容易生氣、容易發怒、容易暴怒的那些東西放下來,就像那是舊的衣服,要脫下來。人之所以還會發怒,是因為覺得自己被冒犯了。但你要想著,過去的你已經死了,現在是基督活著,別人罵的那不是你,那是罵耶穌呢,不要生氣,要存著溫柔的心去領受那栽種的道。

 

所以弟兄姊妹,當你們要生氣的時候,不妨聽一聽正確的道,或者用方言禱告,其實這個道能救你,生氣並不能解決問題,但是你聽道,你禱告是可以救你,能解決你的問題的。阿們!最後來看一下,如何才能有力量不輕易發怒呢?或者說不發怒,那我們能做什麼呢?別人誣陷我了,我生氣了,該怎麼辦呢?

 

看一段經文,提摩太前書書二章8節,這是對弟兄的勸告,我願男人無憤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

 

男人想發怒的時候怎麼辦?不要生氣,也不要跟別人爭論啊。人在生氣之前,首先是跟別人發生了爭論。我一直勸大家,不要跟別人爭論。如果這個人明明是錯的,非得跟你爭論他是正確的,那就讓他贏好了。

 

中國過去有一位非常大的思想家叫孔子。有一次看到他的學生在跟別人爭論。這個人其實是挺無知的,非得說一年就三季,孔子的學生就說,錯啦,一年是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那個人就說三季。兩人爭的是面紅耳赤,差點發怒要打起來了。正好孔子就到了這倆人的身邊,這學生一看老師來了,就說,來問一下我的老師這個問題。孔子這學生就說:老師,你說一年有幾個季節?我說是四季,他說是三季。孔子說,三季。那個人就樂呵呵地走了。

 

只剩孔子和他的學生,他的學生就非常不理解說:老師,明明一年是四季,你為什麼說是三季呢?孔子就說了,你沒看到那個人嗎?全身都綠了,他只有春夏秋三季,你幹嘛非得跟他爭論呢?如果他認為是三季,你就說三季就行了,沒有必要跟他為這事爭論、發怒。

 

這就是智慧的所在,我想,神給我們的智慧遠超過這些了,我們不要跟別人爭論,更沒必要因為爭論,而發生憤怒生氣的事。如果別人說,這就是這樣子。你說,ok,那就這樣的,能平息憤怒這是多好的事情啊,為什麼非得爭個輸贏呢?就算你贏了,也輸了呀。別人罵你一頓,你就舒服了?所以說,弟兄們,不要發怒,也不要跟別人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

 

提摩太前書二章11節是給女人的,姊妹在生理構造上,女人其實更容易生氣,更容易發怒,因為她特別在意別人怎麼說她,怎麼評論她,那麼神給女人,給姊妹們也有勸告: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的順服。

 

祂告訴男人的是,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告訴女人的是安靜、聽道,順服就行了。其實跟上面的道理差不多。如果別人跟你爭論的時候,你說,ok,你是正確的。就不會發生爭執了。我們心裏面還是挺憋屈的怎麼辦呢?男人是舉起聖潔的手禱告。女人是需要用正確的信息,更新自己的想法,就是要沉靜學道,就是不斷的聽道。

 

我也是經常給姊妹們這樣的勸告。她說,今天丈夫這麼對待我,孩子不聽話,都快把我氣瘋了,晚上都睡不著覺了。我告訴她聽我的講道,其他的事先放下,對錯先放下,讓你的心裡邊不再被怒氣充滿,而被神的道充滿就行了,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弟兄姊妹們,不輕易發怒的力量是來自主耶穌的愛,你在聽道的過程中,明白了基督怎麼看你,明白了耶穌如此愛你,就不會在意別人如何錯誤的評價你了。阿們!

 

最後看一段經文,猶大書一章20節: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猶大要在這裡告訴我們什麼呢?世人常常是私下去議論別人,常發怨言,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毀謗人、諂媚人等等,還有譏誚人,都是隨著自己的私慾而行的。我們在世界上生活,不能指望周圍的人都是高素質的人,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明白基督的愛,活在你身邊,這個不現實。

 

那些人分門結黨、屬乎血氣、常常發怒,甚至有時候攻擊你,你怎麼辦呢?神不是讓那些人全部消失,是要提升你,而且給了你方法,你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那就是聽道,聽正確的道,聽基督的道,明白基督對你的愛,明白基督的眼中,你是寶貝,你是聖潔的,是公義的。

 

你要明白這個,明白之後在聖靈裡禱告。很多人總是期望,主啊,你改變我周圍的人,其實神是要改變你,讓你不受他們的影響和幹擾。怎麼辦呢?多聽講道,多在聖靈裡禱告,實際上就是方言禱告。

 

21節也告訴我們,你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

 

也就是說,你所聽的道給你信心,讓你明白基督的愛,這樣的道你應該多聽。如果你聽了道了,讓心裡更煩躁了,讓你覺得誰都不是好東西,那就別聽那樣的道了,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那些分門結黨的道,那些讓人常常產生懷疑,產生糾結,產生定罪,就別聽了,要保守你自己常在神的愛中。

 

我一直建議大家不要亂聽,原因就在這。有些人說,我聽那個誰的講道,心裡邊可難受了,聽了之後,覺得沒有一個好東西在這世界上,那你不聽不就行了嘛,這不是很簡單嗎?弟兄姊妹,那為什麼非得把自己放到那裡面去呢?

 

你說:這一段時間可恐怖了,晚上老是做惡夢。

我說:你幹什麼了?

他說:看鬼片了。

你不看不就行了嘛。

可是我想看啊。

我說:好吧。

 

你想看又想活在平安當中,這不是很矛盾嗎?你不看不就行了,其實這不是很簡單嗎?你要聽正確的道,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就可以活出豐盛的生命來了。

 

這是今天神要告訴我們的。如果你活在神的愛中,被神的愛充滿了,就不輕易發怒了,不輕易發怒,是因為你裡邊被神的愛充滿了,你裡面充滿了憐憫,充滿了慈愛,充滿了神的恩典,一直都活在神的愛中,完全不願意去發怒,不願意離開基督的這份愛,這就是不輕易發怒的秘訣,常常保守你的心,別亂聽,別亂領受,就不會輕易發怒了,感謝讚美主!願弟兄姊妹常常活在神的愛中,被基督的愛充滿!感謝讚美主!

 

一起來禱告:

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藉著這樣的話語,保守每一個弟兄姊妹,我們所信的神,是不輕易發怒的神,祂不按我們的過錯對待我們,常常給我們機會悔改。雖然有很多時候,我們埋怨神不公平,甚至咒詛神,但神仍然不跟我們一般見識,因為祂是充滿慈愛的神。

 

主啊,你把這份慈愛、這份憐憫、這份恩典,充滿在聽道人的心裏面,讓我們被這樣的恩典充滿,也就不會發怒了。我們可以生氣,但不讓它進入第二天,因為新的一天,有神豐盛的恩典,有神新的祝福,我願意活在你的愛中,請讓你的愛充滿我,請賜給我一顆心,讓我不受周圍這些人的幹擾,仰望耶穌基督的恩典。感謝讚美你!你以豐盛的恩典充滿在我心裡,我也是別人祝福的管道,一切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如果你在閱讀時發現錯別字,請在文章下方給我留言修正,神祝福你

點擊左下方的閱讀原文收聽本次講道錄音

相關焦點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7-凡事忍耐
    林前-13-17-凡事忍耐(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凡事忍耐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你預備這美好的時間,我們透過話語來認識你,你的話語是真理,是生命,帶著權柄。哥林多前書第13章第7節的內容,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今天分享最後的一個凡事忍耐。其實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以及凡事忍耐,這些都是在神的愛中的,都有一個特點,不是無底線的,是在神話語的原則和範圍之內。對一個人不是無底線的包容,也不是沒有尊嚴的包容。我們在凡事上相信某一個人,也不是沒有智慧的相信。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13職分和恩賜的搭配使用
    林前-12-13職分和恩賜的搭配使用(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職分和恩賜的搭配使用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8-31節: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豈都是使徒嗎?豈都是先知嗎?豈都是教師嗎?豈都是行異能的嗎?豈都是得恩賜醫病的嗎?豈都是說方言的嗎?豈都是翻方言的嗎?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5-凡事相信
    林前-13-15-凡事相信(JP文字組-beloved整理)我們現在進行的是愛的系列,分享的題目:凡事相信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讓我們共同領受你的信息。哥林多前書13章第7節,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阿們!凡事,是指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相信。相信什麼呢?如果把凡事相信的對象變成了人,很多時候我們說了,不行,這樣做下去,遲早會身敗名裂、受傷。今天你要凡事相信,目光不應該在人的身上,因為人是不斷的變化的。有一位不變的,那是我們的主耶穌。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2-愛是激發所有能力的核心驅動
    林前-13-2-愛是激發所有能力的核心驅動(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愛是激發所有能力的核心驅動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三章2節: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上次我們提到了愛和恩賜的比較。愛和恩賜哪個更大呢?恩賜是好的,但是愛心是更好的。愛心是推動所有恩賜的源動力。這次要提到的是職分。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6-愛是不嫉妒
    林前13-6-愛是不嫉妒(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 愛是不嫉妒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嫉妒,希臘原文要表達的意思是: 為了某個人的雄心壯志而熱血沸騰。描繪的畫面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沉迷於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完全無視別人的感受和需要,這就是嫉妒的畫面。
  • 林良:愛是不輕易發怒
    後來林良也做了父親,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他始終牢記著這句話:愛是不輕易發怒。  他面對三個女兒總是充滿耐心。《小太陽》中有這樣的記載:星期天答應帶老二去看一場《流浪一匹狼》。她也答應讓我把書房的門鎖上,趕快把稿子寫完再出門,不來吵我。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8-藉著吃與主有份
    林前-10-8-藉著吃與主有份(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章16-24節: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 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你們看屬肉體的以色列人,那吃祭物的豈不是在祭壇上有份嗎?我是怎麼說呢?豈是說祭偶像之物算得什麼呢?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林前-13-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題目: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從這個系列開始,我們就要講愛的系列。我們會一段一段的給大家來分享保羅給我們所講的這一重要的意義。今天我們分享的是,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可能我們要分兩集來分享。今天主要來分享:恆久忍耐。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6-1你是新人,不可按過去的方式生活
    林前-6-1你是新人,不可按過去的方式生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你是新人,不可按過去的方式生活一起來做禱告:阿們哥林多前書六章1-11節: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嗎?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嗎?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嗎?何況今生的事呢?既是這樣,你們若有今生的事當審判,是派教會所輕看的人審判嗎?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恥。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7-2基督徒可以離婚嗎?
    林前-7-2基督徒可以離婚嗎?(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共同來分享你的話語,我們願意按你的話語去生活,用你的話語,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指導。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0-5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5
    林前-10-5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5(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以色列人是我們的鑑戒 (5)——不要試探主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章9節:也不要試探主,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第十章有很多都是一節經文,但實際上說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我們需要透過查考舊約相關的經文,看一看這一段當中所描述的是什麼。這段也不要試探主,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這是民數記裡邊,關於以色列百姓,在曠野被火蛇所咬的那一段故事。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
    林前-12-6-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屬靈的恩賜-6-權能性恩賜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哥林多前書十二章7、9、10節:12:7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12:9-10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 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阿們!
  • 哥林多前書13章:愛的頌歌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11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12我們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
    林前1-2耶穌是我們的主(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耶穌是我們的主我們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時間,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分享你的話語。讓我們透過這樣的經文,明白耶穌基督的恩典,能夠把你的話語用在生活當中,也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對我們有何等的幫助。
  • 任老師講道文字-林前-7-4保羅對單身的觀點
    林前-7-4保羅對單身的觀點(JP文字組—beloved整理)一起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美好的時間,一起分享你的話語,願你的語,能成為我們生活當中隨時的幫助,也解開我們在生活當中所遇到的一些疑惑。
  • 哥林多前書13章
    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9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10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1-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
    林前13-1-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JP文字組—beloved整理)分享的題目: 愛是推動所有屬靈恩賜的源動力一起來禱告:天父,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麼美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話語。今天分享的經文是從哥林多前書十二章31節到十三章1節: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哥林多前書的十二章講了屬靈的恩賜。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哥林多前書02屬靈的人與屬血氣的人A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哥林多前書02屬靈的人與屬血氣的人【人拒絕接受保羅的福音,根本原因是自我中心,這是人罪性的本質。救恩是聖子買來的,但這是聖父的計劃。福音信息的中心是基督之死,這是父神旨意的一部分。就算是釘耶穌在十字架的人,也不在赦免以外,若不是他們死不悔改。但只憑人的理性,不能領受神的奧秘。】
  • (講章)美麗的利百加
    「還是處女,」預表教會如同貞潔的童女,要獻給基督(林後11:2)。「未曾有人親近她,」預表教會向著基督的存心是純一清潔的(林後11:3)。 三、美在大方有禮 「僕人跑上前去迎著她,說,求你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