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反映,在長沙各大商圈,商家拉客現象十分嚴重,有的拉客族在遊客拒絕後依然不依不饒,已經影響到了一些市民的出行體驗。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記者展開了調查。
- 1 -
五一商圈拉客族地鐵口守候
遊客拒絕後依然跟隨
拉客令人反感市民稱有損城市形象
推銷項目多為免費美容體驗
「送充電寶」瞄準年輕人群
上午十一點長沙黃興步行街已經遊客如雲,記者觀察到,在長沙黃興步行街的地鐵口,有四五個中年男性手中拿著宣傳單,對剛出地鐵準備來此逛街的遊客進行介紹。一名穿著綠色棉衣,帶著耳機的男性遊客剛出地鐵,就遭到了一名拉客族的圍堵。
在聽到了銷售人員的推銷後,男子搖頭拒絕。但是這名穿著黑衣服的男子不依不饒,一路跟隨進行推銷。遊客只能轉身走向另一個方向,幾個來回之後才得以走脫。這些拉客族除了向從地鐵口出來的遊客推銷,也會瞄向一些路邊等待朋友的遊客。
這名穿著灰衣服的拉客族抽著煙,走向了一名站在的女性。這名女性看到拉客族後,馬上轉身拒絕,但拉客族沒有放棄。隨後這名女性低頭看手機不予理睬,拉客族似乎有些生氣,又走到女性面前進行推銷,見對方始終不理睬,又打量了一番離去。記者觀察到,這些拉客族瞄準的都是年輕人群,大部分人都是不予理睬直接走過。然而只要停下腳步聽了拉客族的介紹,再次拒絕後,拉客族基本都會不依不饒的跟隨推銷。
記者街頭採訪發現,對於這種拉客行為,市民幾乎都是持反感態度。
近幾年長沙成為深受網友喜愛的網紅城市,每到節假日遊人接踵,很多長沙市民認為,在遊人如織的商圈,這種拉客行為十分影響城市形象。
記者走訪大型,長沙五一、德思勤等大型商圈都有拉客族的影子。大多數都是免費美容,贈送充電寶之類的商家推銷。
- 2 -
「清顏堂」免費洗臉中途收費
小夥背上8800元貸款
半威脅半洗腦式遊說 顧客難招架
男子遭「拉客」免費體驗 後續花4200元
手機錄音曝光「拉客」套路
這些拉客族推銷的免費服務是否真實呢?20歲的小張,剛從重慶來到長沙。一周前,他和朋友在黃興路步行街散步時,被拉客族拉到一家美容機構,原本是免費做面部清潔,最後他卻在美容院辦理了8000多元的貸款。
20歲的小張剛剛來到長沙工作,一周前,他陪朋友到步行街買特產,一出地鐵口就被拉客族攔下。
這張紙條是清顏堂三選一的專業祛痘體驗券,宣稱新店開業可以免費為其做面部清潔。然而小張在簡單的洗臉後,被工作人員告知面部皮膚存在嚴重問題。
有些擔心皮膚情況的小張隨後做了一個200元的面部護理,然而做完後工作人員又向其推銷其了另一項服務。
小張:他說他們有個紅藍光祛痘的,8800的套餐,我當時就說不想搞。他說你可以貸款,一個月就五百你省不下來嗎,我說省不下來,後來不知道怎麼,就搞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面部護理,走出店門後,小張手機上多了一個軟體,並且背上了8800元的貸款。然而小張查看軟體上的貸款金額發現,金額還不止8800元。
小張:一個月500元,一共24期,我一看不對啊,這都一萬多了,我問他們,他們說還有一部分利息給銀行。
與小張有相同遭遇的還有李女士的男友,李女士的男友在休息期間到德思勤買花,想給她一個驚喜,卻被拉到了這家清顏堂消費了4200元。
李女士介紹,男友在明確拒絕後續項目後,清顏堂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產生了開機費用。整個過程,都被她男友用手機錄音記錄了下來。
工作人員:這種不願意做的,你要和他說清楚,我們開機費都產生了,這個錢只能扣你的了,你一個月工資這麼點,我也不好意思扣。你這樣我沒辦法入系統了,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你這種顧客,體驗效果這麼好,你還不同意。
記者發現,在明確表示不想繼續服務後,清顏堂的工作人員都會繼續勸說,並建議工作人員貸款支付。
- 3 -
記者被拉入店內消費 進店後贈品變體驗
未經允許開始消費 兩工作人員輪流勸說
支付部分金額脫身 上報主管部門調查
進入店內體驗後,顧客大多迫於美容師的反覆勸說,無奈支付費用,這種街上以免費體驗名義拉客,進入店內半強迫消費的行為合規嗎?
小張和李女士男友都表示只要進店開始了體驗,之後就會騎虎難下。店內是如何一步步讓本不想消費的市民,購買上千元的服務呢,記者也進行了暗訪調查。記者來到黃興步行街,剛剛走出地鐵口,就迎來了一名拉客族。
然而記者進到店內索要免費產品時,工作人員卻改口了。
工作人員:不是產品,你聽錯了吧,是免費面部清潔,三選一的免費服務。
一名工作人員帶領記者進行免費的面部清潔體驗,隨後又用機器進行檢測,表示臉部皮膚存在問題,又對記者進行了免費的局部清潔。
局部清理後,工作人員開始向記者推銷其他項目套餐,這時來了一名自稱高階的工作人員,繼續勸說記者購買套餐。
工作人員表示,套餐需要做兩次,記者不用擔心費用問題,這是記者還在沉默之際,工作人員已經將機器打開,開始操作。
然而記者還未同意購買套餐,工作人員卻表示套餐已經開始了。隨後工作人員就將二維碼伸到記者面前要求記者支付。
工作人員:你今天先給一百吧,剩下老師幫你墊著,加你微信你有錢再還。
記者:我沒有錢。
工作人員:現在年輕人都用花唄,你開通了嗎。
記者:我沒有。
工作人員:我們項目都做上了,這裡都是有監控的。
在幾番討價還價後,記者支付了48元才得以離開。在免費體驗過程中,工作人員卻已經開始了付費項目,這種行為是否合規?
目前,記者已經將情況
反映給了相關部門
對於此事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編輯、剪輯 | 蝦妹
審核 | 水各 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