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與異性之間的感情?

2020-12-16 胡九云云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出現對異性感興趣,對異性表示好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加之現在的孩子由於個性差異,有的孩子性成熟比較早,但他們對異性產生的愛慕之情也不能完全視作早戀。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交往?正確的做法是既不草木皆兵,也不放任自流。

首先,及時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提前告知青春期孩子一些注意事項。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同時,要進行一些適當的性、戀愛、婚姻教育,先打打早戀的預防針。

同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們與異性交往的情感需求,把它視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經歷。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在情感需求特別旺盛的時期,孩子們渴望得到信任、友誼、關心和愛。青春期的孩子有權與異性朋友建立友誼,而這種友誼應該得到家長發自內心的尊重。家長不能因為懼怕孩子「早戀」而限制孩子與異性正常交往,更不能因此採取懷疑一切,打擊一切的態度,把孩子們公開透明的交往逼到了「地下」。

其次,父母可以巧妙轉換孩子的情感注意力。男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上有許多變化,對異性產生愛慕,這是人體發育的一種本能,是孩子告別少年時代經歷的特定時期。當然也有些孩子因身處激烈的競爭之中,渴望能在異性身上得到少許安慰,或者有些孩子受某愛情小說和影視的影響,甚至課本中的愛情故事也令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產生遐想。

那麼,對這些孩子,家長就要「巧遷移」,引導他們把精力轉移到學習或正常的娛樂活動上來。父母要增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儘量多一些和孩子聊天、遊戲、運動的機會。這不僅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還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到緊張的學習上。此外,父母應該營造出民主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可以有表達的空間,有安全感,從而產生傾訴的欲望。

最後,父母應該正視早戀,要把孩子的目光往長遠引導。當發現孩子有早戀的苗頭時,家長不要驚慌失措,如臨大敵,要對孩子進行熱情的幫助,可以告訴孩子:有喜歡的人,是我們的本能也是一種幸運,這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但這種喜歡只能保持在友誼的層面,不能成為「戀愛」,因為你們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年齡階段,生理、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如果因為早戀而荒廢學業、前途也非常可惜的。

此外,父母還可以為孩子們正常的異性交往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鼓勵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大方得體地與異性交往;對於孩子過早出現的「一對一」的異性交往,要給予及時的提醒,幫助孩子守住友誼與愛情的邊界。

很多學生時的感情雖然最後沒有修成正果,但卻是人生的美好回憶和經歷。對於青少年來說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家長要以人生導師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講道理,感情是人生的必修課,從一開始就要正視。切不可胡亂批評,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當然,無論是從「未雨綢繆」的積極層面考慮,還是從「亡羊補牢」的消極層面考慮,家長都要提前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與「性」相關的知識教育。在東方文化背景下長大的中國家長大都羞於與孩子談「性」,但事發證明,這一堂缺失的課是必須要補起來的。而早補絕對比遲補要好得多。

相關焦點

  • 與異性交往就是早戀?家長不要會錯意,青春期孩子更需要恰當引導
    而很多父母也知道與人交往的重要性,但同時又擔心孩子在與異性交往中會產生不良後果,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會陷入早戀,害怕早戀會影響孩子學習,害怕早戀會影響孩子生活,害怕早戀孩子會犯錯誤,孩子處於青春期這個敏感的時期,父母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父母正確的引導就更為重要了。
  • 正確導青春期孩子與異性相處
    作為父母,當孩子對於與異性相處產生困惑和困擾的時候,要更加積極地引導孩子與異性相處,也要幫助孩子與異性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經營好人際關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當異性提出不合理的請求時,父母還要教會孩子拒絕。一直以來孩子接受的都是樂於分享的教育。實際上,隨著不斷的成長,學會拒絕對於孩子而言同樣至關重要。
  • 孩子這個年紀會說謊,父母應該高興,學會正確引導你的「匹諾曹」
    每個小孩子都是單純且天真的,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當孩子開始說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生氣,小匹諾曹需要正確引導。案例:四歲的丸丸不怎麼愛吃飯,每次媽媽哄丸丸吃飯都要花好一番功夫,丸丸每天都拿著個玩具熊玩來玩去的,吃飯也是帶著它。
  • 孩子早戀怎麼辦?要進行正確引導,做到這幾點再也不用發愁!
    目前來看,有八成以上的早戀行為都與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關係破裂有關,防止孩子出現早戀,應該從家長做起,還有很多孩子是因為家長不與自己進行溝通交流,所產生逆反心理而進行報復性的早戀,大多數早戀發生原因都是因為家庭破裂或者父母關係惡劣才發生。
  • 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在於父母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正確引導
    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善於教導,也會變成和常人無異,而一個先天資質一般,但是卻得到良好引導的孩子,在後天會爆發出與常人不同的特質。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呢?父母的思想怎麼傳達給孩子呢?四川的張家已經42歲了,張家是個高齡產婦,她的孩子只有7歲。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感情豐富,易於衝動進入初二的少年,變得不愛講話,往往把真實的思想隱蔽起來。開始追求自由平等,看待問題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喜歡家長的過多幹涉。開始尋找同伴友誼,一旦遇到自己信得過又理解的同伴,就會把心扉完全敞開,無所不談。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
  • 如何訓練狗狗正確地和孩子互動?作為主人,我們也要學會引導孩子
    孩子和狗狗之間的安全互動,是每一個愛狗的父母所希望的。主人們可能已經知道了所有關於防止被咬傷的知識,了解不要把小孩子和狗狗單獨留在一起,甚至可能在狗狗的身上做過兒童保護措施。雖然你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學會如何對待狗狗,但孩子行為的不可預測性在現實中不一定會如你所願。
  • 學會「情感引導式教育」,和孩子正確相處
    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教育孩子這是父母需要不斷去學習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而作為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提到了不同類型媽媽的特點,不妨一起看看你是哪一種類型的媽媽。1.
  • 面對婚姻中出現問題,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婚戀觀?值得父母深思
    傳統的家庭教育觀念中,對於孩子愛情方面的事,大多數家長都會表現得比較含蓄,不願直接表達。這樣看來,很多人對於正確的婚戀觀,沒有準確的標準。愛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成長與父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父母日常的感情好,為人處世也能處理得恰到好處,那麼孩子也會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 青春期男孩看色情圖片,父母正確引導是關鍵
    還有就是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對生理變化產生了好奇心與求知慾,有了對異性的想像,甚至會產生性幻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越來越旺盛而引起的,這是遵循身體生理變化的規律而已,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需要科學、正面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性,並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 怎麼引導孩子喜歡正確的卡通人物
    喜歡模仿這些人物的語言、行為的孩子也很多。但是,這些卡通人物除了可愛,也有不少缺點。日前,幼教專家指出,模仿是幼兒的一種正常表現,也是激發他們想像力的一種動力。但如果不能幫助孩子分辨各種形象和人物的優劣,那麼就可能使孩子染上一些不良的習慣。因此,孩子模仿卡通人物,家長應該加強正確引導。
  • 孩子不願學習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很關鍵,培養好學寶寶不是問題
    寶媽很心急,私信詢問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完成自己的作業呢?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遇到過孩子不願意去學習的情況,這個時候找到孩子不願學習的原因,糾正孩子錯誤的心態,正確引導孩子十分關鍵,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
  • 孩子情緒暴躁不受控制?他們的情緒管理,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
    沒有哪一個孩子生來就是暴躁的性格,之所以會變成這樣,無非是因為這幾個原因:家長性格暴躁。我們常說:孩子表現出的每一個反應就是父母的縮影,當父母習慣了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小朋友便會認為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於是自己也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
  • 孩子:我是從哪裡來的?父母的避而不談,只會增加孩子受傷機率
    但是接下來,他們被孩子的「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裡的」的問題,打擊的措手不及、節節敗退,於是也選擇了糊弄孩子。之所以會如此,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父母對性教育難以啟齒,覺得羞憤、尷尬。這是由於我國的國情決定的,事實上,不僅是父母,學校對學生的性教育也是不及時、不科學的。究竟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呢?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那麼今天我們就和家長們聊一聊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的梳理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更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1、客觀地看待負面情緒; 首先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負面情緒,畢竟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心情不好,想發脾氣的時候。
  • 家有青春少男少女父母,異性同學交往是鼓勵還是阻止?
    甚至有時候借著打掃衛生的這個時機去看看孩子的日記,或者是有沒有什么女孩子送給孩子的賀卡禮物之類的。  這些孩子是在該與男孩子和女孩子交往時期,因為父母嚴格管教,剝奪了孩子與異性朋友交往的機會,從而喪失了孩子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各種經歷和能力。
  • 孩子輸不起,什麼都要第一名?這些繪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直到一次畫畫比賽,我終於贏了小艾,可是小艾好像並不在意,還專門跑來祝賀我,我突然明白了些什麼……這本書巧妙地展現了孩子天生想要贏的本性,同時也告訴孩子「我們不可能總是贏」這個事實,引導孩子學會正確面對比賽失利,學會感受比賽過程,學會努力迎接挑戰,勇敢面對失敗。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青春期的孩子出了問題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楊永龍:嗯,那她的父母是怎麼對待她的呢?豔俊:頭一次出完事家來,就是沒敢說什麼,就是說你和他跟本不可能,以後得做個好孩子,就過去了。過了有一個月,又一個晚上沒回家,我們都出動了,沒找著。最後她爸爸發信息說,再不回家就和她斷絕父女關係。她收到信息後,回家了。結果他爸媽把她狠狠地說了一大頓。
  • 戀愛中孩子需要如何提高認知,加強意識,樹立正確戀愛觀
    一次無意識的交流,發現孩子戀愛了,但是也試著和孩子交流,但是很牴觸,還很生氣、還要吵鬧,甚至不吃飯,家長不敢和孩子交流情感相關的問題,一方面,擔心因為感情影響學習,另外一方面擔心孩子不能理智地對待生活,做出不正確的選擇。家長很焦慮,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應該如何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