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流行,讓不少人不得不長期待在室內,即便你認為自己有很強的防曬意識,在每次短暫的出門前都會塗防曬霜,也很有可能踏入這個躲不過的防曬誤區:忽略室內防曬。
美國健康網站LiveStrong近期報導,不做室內防曬所帶來的風險級別遠比你想像的高:如果把「夏日戶外暴曬」定義為10級風險,把「深夜曬月亮」定義為1級風險,「室內不抹防曬霜」相當於4或5級風險。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多元性皮膚病學和頭髮疾病主任Oma Agbai博士說:「室內防曬對於預防皮膚癌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現在這種人們都不常出門的時候,畢竟太陽發出的紫外線可以穿透大多數房屋和汽車的窗戶。」
七成UVA會穿透玻璃,影響深層皮膚
Agbai博士介紹,紫外線分為UVA、UVB、UVC和UVD四種類型。其中,UVA和UVB能夠穿透大部分玻璃進入室內,並穿透皮膚,對皮膚下的不同結構造成影響。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說法,UVB會影響皮膚的淺表層、破壞皮膚細胞內的DNA,是造成曬傷和皮膚癌的主要原因。
杜克大學皮膚科診所的皮膚病學家Tarannum Jaleel博士表示:「 UVA射線也可能導致皮膚癌,除此之外,UVA照射還會造成膠原蛋白的分解,從而導致皮膚下垂、皺紋增多等光老化現象。」
避免陽光直射將減少暴露於UVA的風險,所以當陽光從窗戶照射進來時,請關閉百葉窗或移動到其他太陽照不到的區域。
警惕室內照明設備,1小時藍光照射即可造成皮膚損傷
會對皮膚構成威脅的不僅只有太陽光,電子設備或LED照明燈發出的藍光,一樣會對皮膚造成嚴重損傷。
Agbai博士說,藍光可以穿透皮膚,增加自由基的產生,而這些自由基會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導致衰老。一項發表在《生物醫學物理與工程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短短一小時的藍光照射就會造成皮膚損傷。
為了減少藍光對健康造成的有害影響,請選擇「暖白色」而不是「冷白色」或「日光」燈泡。也可以為電腦屏幕貼上藍光濾鏡或下載屏幕調色應用,以減少這些人造光源散發出的藍光。
選擇使用SPF值大於30的廣譜防曬霜,並及時補塗
待在家裡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擺脫防曬霜的困擾,相反,你應該把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膚塗上防曬霜。
Agbai博士說:「如果有皮膚裸露在空氣中,如臉、耳朵、脖子、胸部和手臂,請將防曬霜塗滿皮膚,並揉搓讓它形成保護層。」
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也很重要,「我們應該選擇SPF值至少為30的廣譜防曬霜,以阻擋UVB和UVA和部分藍光,」Agbai博士說,「在防藍光方面,含有氧化鐵的防曬霜表現更好,因此這種防曬霜更加適用於有日曬斑斑或黃褐斑的色素沉著過度人群。」
在塗抹頻率上,美國皮膚癌基金會建議長時間處於戶外環境時,需要每兩個小時重新補塗一次防曬霜。而在室內時,可以適當延長補塗防曬霜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