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健身訓練動作,受傷風險機率較高,日常健身中需要謹慎選擇

2020-12-15 肌肉豐收季

導語:對於健身而言,想要真正的健身成功,想要在合理的時間內看到健身效果,那麼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運動項目的選擇,如果我們所選擇的運動項目是適合自己的,不僅有助於肌肉的增長,有助於肥肉的減少,而且還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但是一旦我們所選擇的健身運動項目是錯誤的,那麼有可能會提高受傷的風險,在健身當中,一旦受傷很長時間內都需要修養,從而會影響我們的健身。所以說選擇運動項目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說一下哪些健身動作在健身過程當中受傷的機率是比較高的,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健身的健身小白,那麼在日常健身當中是需要謹慎選擇的。

01了解擊掌伏地挺身訓練動作,需要謹慎鍛鍊

1、擊掌伏地挺身

說到伏地挺身鍛鍊動作,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陌生,在伏地挺身的基礎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其他形式,擊掌伏地挺身訓練動作可以算得上是伏地挺身當中最終極的一個挑戰了,首先需要有速度的要求,其次需要有力量的要求。

該訓練動作確實是一個相對實用的訓練動作,能夠很好的鍛鍊到我們的上半身,但是當我們涉及到更高難度的擊掌伏地挺身的時候,很有可能你的付出會和收穫不成正比。

2、為何受傷風險機率高?

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當中,是需要我們在瞬間爆發出極大的力量的,而且離地面很遠,如果說我們的預判失誤的話,將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並且在進行該訓練的時候對我們關節靈活度的要求會比較高,對手腕的衝擊也會非常大,那麼就意味著想要做好該訓練動作的話,手腕的靈活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3、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什麼?

當然相信每一個接觸健身的人,他們都希望能夠突破每一個訓練動作,所以說如果非常想要挑戰這個動作的話,首先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去進行鍛鍊,其次就是最好選擇在一些柔軟的墊子上或者草皮上,而不是在硬板上去鍛鍊,這樣的話能夠減少對我們身體的衝擊。

02了解負重體側屈,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什麼?

1、負重體側屈

很多專業的健身人士對該訓練動作其實是抱有匪夷所思的態度的,因為該訓練動作基本上在訓練身體方面沒有什麼好處,加入到訓練清單的話也只是在浪費時間。

一部分健身人士認為該訓練動作可以刺激到腹斜肌,但是從訓練付出和訓練收益相結合去考慮的話,其實有很多效果更好更安全的動作能夠讓我們去選擇。

2、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什麼?

如果有一些健身人士仍舊想要堅持去進行該訓練的話,那麼最好我們每次訓練的時候只有其中一隻手握著重物,比如說啞鈴或者裝滿水的水瓶。並且每次只進行一邊的練習,慢慢地向側方彎曲你的身體,然後慢慢地回到起始的姿勢。

結語雖然說在健身領域當中能夠讓我們所選擇的健身動作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不能盲目,因為有些動作可能會弊大於利。一旦選擇的動作是弊大於利的動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健身時間。所以希望每一位健身小白在選擇訓練動作的時候,不妨先去了解一下該訓練動作的一些基礎常識,已經在健身領域當中只有選擇了正確的健身動作,才能避免我們在健身中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徒手健身並不都是安全的,這幾個動作,可能隱藏著高受傷風險
    在家進行鍛鍊確實比較省時間,也確實比較有趣,而且他們認為徒手訓練效果更好一些,也不需要藉助任何的器材,但是在家裡進行徒手健身的話也是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的。不是所有的動作都是訓練效果又好又安全的,接下來給大家說的這兩個動作,如果稍微不小心的話,就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運動傷害,作為健身小白需要了解一下。
  • 對於弊大於利的訓練動作,你了解幾個?正在健身中的你需要了解
    今天在這裡小編主要給大家說到的是訓練動作的選擇,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健身領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一旦動作選擇錯誤,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容易出現運動傷害。可以說如果你是健身小白的話,那麼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健身領域當中那些弊大於利的訓練動作,當我們想要進行該訓練的時候,需要謹慎選擇。
  • 健身訓練時,這3個動作風險大,最好不要出現在你的菜單中!
    在健身房中,有形形色色的人,那麼自然也有五花八門的動作了。那麼,是不是每個動作對於我們的訓練都有好處呢?其實有一些動作對於人體來說,是伴隨著風險跟損傷的。健身的時候,我們應該以安全為主,摒棄一些風險高的訓練動作,而不是所有動作都照單全收。你要有所捨棄,才能提高健身效果。
  • 健身時,幾種力量訓練模式,你該怎麼選擇?
    健身時,幾種力量訓練模式,你該怎麼選擇? 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 訓練的動作節奏,以及動作強度,健身的你應該如何把控?
    導語:當你真正的接觸了健身領域之後,你就會發現一個真正完整,真正標準的健身不只有做到健身動作就足夠了,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去出發。比如說動作是否是適合你的,組間休息動作的節奏,動作的強度,動作的熱身,拉伸鞏固訓練都屬於健身領域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我也想要真的在健身當中長久的發展,看到效果,我們這些方方面面都是應該了解到的,那麼今天在這裡主要以動作的節奏和動作的強度為主,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兩者我們應該如何做。
  • 健身初學者的必修指南,掌握這7個訓練動作,變成健身達人
    下面的這七個訓練動作全部是健身訓練的基礎動作,這些動作都屬於複合型動作,只有掌握這些基礎健身動作,才能促進自身的肌肉強度,為之後更加高強度的健身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熟悉這些動作的要領以及反覆去練習是你成為健身達人的最佳途徑,在健身的同時也要制定合理的飲食規劃以補足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也要進行適當的休息使自己的身體得到緩衝,結合這兩個建議去合理健身,那麼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身的肌肉強度和身體素質會得到全面提高,並且你不會在平時的訓練中容易受傷。
  • 不要以為徒手健身很安全,這3個常見動作也隱藏了高受傷風險
    在家進行健身鍛鍊確實很有趣,而且也比較好上手。徒手健身不需要任何器材,效果也不錯。但在家裡做徒手健身的時候也要注意有一些動作並不總是又好又安全。下面這三個動作稍微不小心就會造成運動傷害。如果你想通過限制身體下放的深度來保護你的肩膀,那麼在縮短運動範圍的同時,也會減少這個動作對上半身肌肉組織的刺激。這真是一個雙難的選擇。不過我們可以利用別的器材來做這個訓練,比如使用雙槓或者是吊環。
  • 4個健身動作很危險,特別容易受傷,不要輕易去做!
    在健身過程中,誰都希望自己的健身效率能夠提高,但很多時候,往往是越著急,就越容易導致健身效率低下,並且還容易受傷。影響健身效率最大的因素是持續性訓練,長期堅持健身,那麼健身效率肯定會提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個很大的因素會導致你的健身效率低下,那就是安全性。
  • 健身基礎知識:自由重量訓練和固定器械訓練
    而使用機械訓練,有動作限制,一臺價錢昂貴,一般人根本不會買來放在家裡,只能去健身房才能使用。二、自由重量訓練  是沒有機械輔助的軌道,而是靠啞鈴、槓鈴就可以獨立完成的訓練。自由重量訓練的好處就是能夠作大幅度、多角度的活動訓練,可以按你的鍛鍊意志做任何移動。例如:胸、肩、背、腿、腹都有訓練方法,而且非常廣用!
  • 居家健身如何避免受傷?你的訓練空間有5平方米嗎
    這幾個月,不少人養成了在家健身的習慣。「健身房人員複雜,多少還是有一些風險,自己在家跟著APP訓練或者拿著以前教練給的一些訓練菜單,在家裡練也有效果。」這是不少居家健身者和澎湃新聞記者說出的共同感受,「而且在家裡即便是自重訓練,也可以上強度,感覺也不會有什麼受傷風險。」
  • 健身受傷越來越多原因離不開這2點!
    在我身邊有人不斷的去糾結一個動作標準不標準,難道動作不標準真有那麼大風險導致受傷嗎?在我看來這個概率沒那麼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實我們很多健身的動作像臥推深蹲這種,其實這些動作都是非常古老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有100多年幾百年的歷史了甚至上千年,在很多古希臘的奧運會裡面就可以看到臥推,深蹲這種比賽的項目,而且這些動作都是非常生活化的都是非常可以被還原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彎腰撿東西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硬拉的動作,還有像蹲起動作也就是健身當中的深蹲,這些動作都是經過漫長的歲月,有無數運動科學的專家所驗證過適合我們普通大眾的。
  • 【健身】常見有氧訓練器械簡介
    在健身房,常見的有氧器械有這麼幾種:跑步機,橢圓儀 ,固定自行車(坐姿固定自行車、室內單車團體課程),臺階機(踏步機),划船機(商業健身房中不太常見,是Crossfit Box 的標配器械) 一、2、雙手輕握器械把手,能保持身體平衡即可,將身體過分放在器械扶手上,會使訓練強度降低。3、整個練習過程中都應該保持全腳掌接觸橢圓機踏板!抬起腳後跟(踮腳踩踏)會增加踝關節的不穩定性,增加其受傷風險,也會增加膝關節的受傷機率。4、在沒有教練監控或者沒有特殊的訓練要求時,只能向前踩踏,不要「反方向踩踏」!
  • 健身訓練容易受傷怎麼辦?如何恢復訓練?這4大要點要記住
    導語:假如你正在健身,那麼一定或多或少會受到傷害。可能是因為衝壓重量時沒有憋住,可能是因為沒有防護措施導致臥倒,可能是因為拉力過大造成下背部受傷等等。但受傷並不可怕,也不必因此而放棄訓練,訓練是一輩子的事。有些傷病也會讓你自我反省,接下來的訓練你會更加小心。但是當你從傷病中恢復並重新開始訓練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談談為什麼會受傷。
  • 減肥小白怎么正確開啟健身訓練呢?附上幾組簡單居家動作
    你去健身房是否只會進行跑步鍛鍊,對其他訓練一無所知呢?其實,健身鍛鍊並不是只有跑步訓練,跑步之前我們可以進行力量訓練。而正式訓練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熱身訓練,才能降低受傷風險。科學的健身流程可以提高減肥效率,讓你瘦得更快。
  • 健身初學者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健身「動作」
    該做什麼動作 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需要做有氧、無氧配合訓練。無氧能夠消耗大量熱量,有氧可以提高人體心肺功能,幫助訓練。但具體比如說鍛鍊胸肌,那我們訓練的重心就應該是胸部肌群,如胸大肌、胸小肌等,相應的動作應該是槓鈴臥推、拉力器夾胸、伏地挺身、引體向上等動作,在健身計劃中就要多增加幾組鍛鍊胸部肌肉的動作。
  • 新手健身從哪裡開始訓練?從這4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健身效率
    初學者進入健身房,不知道怎麼做,他們會模仿一些資深的健身選手進行一些重量訓練。但是這種盲目的做法,容易受到傷害,有些新手還會被周圍人嘲笑動作不夠標準,這應該如何?至於有些人去了健身房只是按自己的方式來,去跑跑步,踩踩單車就算健身過了,時間長了,就喪失了想要去健身房的動力。
  • 健身不要忘了拉筋,能減少受傷的機率!
    健身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為了減肥,為了健康生活,健身成為了當下人們非常喜歡的一個項目。很多人在健身的期間,卻忘了一項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拉筋。其實拉筋和拉伸屬於同一個範疇內,健身前後拉拉筋,會減少受傷的機率。古雲說的好: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 健身訓練當中,徒手健身成了首選,以下幾個徒手動作慎選
    導語:居家訓練動作永遠是健身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現在人們生活節奏非常快,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去健身房。那麼對於這一類人群而言,想要很好的健身,就必須選擇一些訓練效果比較好的徒手健身動作。徒手健身確實是相對好一些的,但是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為了自身的安全,以下這幾個較危險的徒手訓練動作要慎選。
  • 35歲以上中年人健身,對於這幾件事情,務必要注意到
    當我們的年齡過了35歲之後,再健身的注意事項方面就會多很多,接下來就給大家著重說幾個。望在今後的健身歷程當中,能夠注意到這些。 但是對於中年人而言,儘量選擇周一練習胸部,周二練習背部,周三練習肩部,周四練習腿部周五練習手臂這樣的分化訓練。降低一定的健身頻率,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 健身課堂 I 4個動作訓練大腿後側肌肉
    腿後側的肌群十分重要,他是我們人體重要的發動機之一,不管是任何我們跑,跳,蹲都需要它的強大貢獻。在足球比賽中,最常見的受傷就是大腿後側拉傷及撕裂。而很多人長時間的腿部訓練精力只關注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做了太多深蹲弓步蹲的動作,這樣很容易導致我們的腿部肌力不平衡發展,腿後側和腿前側股四頭肌屬於「對抗肌群」,如果你的腿後側長期過於薄弱,肌力不平衡,勢必會帶來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