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50年,改變世界的目光 --記中國「眼鏡人」、萬新光學集團董事...

2020-12-12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馬書記上任第二天就到萬新光學來調研,當前是疫情時期,這讓我非常感動。」萬新光學董事長湯龍保很是驚喜,「馬書記的來信,這是對我和萬新最大的精神鼓勵。馬書記在信中肯定了鎮江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正是有了『四千四萬』精神才有了鎮江民營企業家們的成功。在新時代、新形勢之下,我們企業家將繼續傳承、發揚好這一精神,保持旺盛的鬥志,不斷開拓創新,引領企業再攀高峰,共同做強做大鎮江的產業經濟。」

「我們將一手抓好防控,一手抓緊生產,一定要努力把損失奪回來,把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自2月12日復工以來,目前萬新的產能已經恢復到了98%。」湯龍保滿懷信心地表示,「我們今年的銷售目標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1個億達到13億元,力爭14億元。萬新的鏡片產量今年要突破1億片,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樹脂鏡片生產企業。儘管疫情有不利影響,但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

湯龍保的信心從何而來呢?作為萬新光學集團董事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丹陽市眼鏡商會會長……湯龍保身上有著不少職務和榮譽,但他更喜愛「眼鏡人」這個稱呼。「50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做眼鏡,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眼鏡人』,我與眼鏡有情,我對眼鏡有愛。」湯龍保用一句最樸素的話語概述了自己的人生傳奇。從磨片工入行,到帶領萬新光學成為全國眼鏡行業的龍頭企業,他經營的萬新光學從小變大、由弱到強,也是中國製造崛起的一個縮影。

從磨片工成長為廠長

1970年,湯龍保考取了高中,但因家境貧困被迫中止了學業。生產隊長看他家實在困難,便安排他進了隊辦企業——大墳眼鏡廠,做了一名磨玻璃鏡片的磨片工。迫切渴望改變命運的湯龍保,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久便成了出類拔萃的技術工人。1年後,他被提拔為車間主任。

上世紀70年代,隊辦企業還只是計劃經濟不足的「補充」,因為沒有計劃原料供應,湯龍保工作的眼鏡廠玻璃毛片貨源斷了,為了給企業趟出一條生路,他毅然奔赴安徽鳳陽玻璃廠,以自己的技術換取供貨保障。半年的對口扶持,他不僅幫這家企業辦起了一個磨片廠,還保證了自家眼鏡廠的原料供應,並藉此熟悉了玻璃鏡片生產的全套流程。

半年後,湯龍保回到廠裡,又面臨了另一個新問題--堆積如山的眼鏡找不到銷路。他又主動請纓,背著產品,一年內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最長的一次,他在外出差71天,摸清了西北、東北和中南的眼鏡市場;最艱苦的時候,他出差住澡堂、蹲候車室,晚上坐車白天工作;最遠的一次,從上海到烏魯木齊,坐了 86個小時火車,只為了一筆可能存在的訂單。湯龍保至今還記得,「我拿到的第一份訂單,是在新疆克拉瑪依的一個油田,1萬元的平光勞保眼鏡成了眼鏡廠當年最大的一筆訂單。」

驕人的銷售業績,也讓湯龍保從供銷科長一路被提拔至經營副廠長,主管銷售。1985年,企業銷售超過1000萬元,利潤達到500多萬元。1987年銷售更達到了1800萬元,利潤達到800多萬元。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89年境外眼鏡產品如洪水般湧進了中國市場,國內眼鏡行業被衝得一片哀鴻。湯龍保所在企業雖已升格為鎮江眼鏡總廠,但未能在這輪大浪淘沙中倖免於難。這場「暴風雨」導致廠裡產值銳減至100多萬元,800多名員工最後只剩下100多人。1992年,鎮江眼鏡總廠一分為四,萬新公司是其中之一。80多名員工,幾百萬元的債務,資不抵債……帶著對未來的茫然,湯龍保臨危受命,成了萬新公司的當家人。

中國生產樹脂鏡片第一人

為什麼中國眼鏡行業會在一夜之間崩盤?企業出路在哪?湯龍保常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苦苦思索。他分析認為,「我們之所以架不住境外產品的衝擊,關鍵在於品質和設計。企業要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必須生產出能與洋貨相抗衡的產品。」

湯龍保橫下一條心,花重金聘請韓國和日本的工程師來萬新指導生產,以求產品提檔升級。當年底,萬新就生產出了可與韓國鏡架一較高低的產品,可是國內市場上卻存有偏見,認為材料無法與洋貨相比,客戶不接受。於是湯龍保做出一個大膽決策:試一試「牆內開花牆外香」,暫時放棄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

帶隊赴香港首次參加國際眼鏡展,湯龍保便旗開得勝,德國客戶當場下訂單。第二年,他又帶隊參加北京眼鏡博覽會,與英、美等外國客商籤下了訂單。從此,國際市場對萬新也敞開了大門。

生於憂患的湯龍保,對市場商機有著敏銳的嗅覺。1993年,他發現樹脂鏡片開始在國際市場熱起來,而國內尚有許多技術壁壘沒有突破。湯龍保帶著技術人員住進廠房,沒日沒夜地搞研發,五官錯位,首如飛蓬。而當時萬新公司研發過程中的產生廢棄鏡片就填滿了一口廢棄10米深的深井和一個大坑。

執著攻堅,勇者無敵!湯龍保終獲成功,成為了中國生產樹脂鏡片第一人!然而國內市場再一次不買國產貨的帳,湯龍保還是去國外闖天下。1995年,萬新銷售達到1500萬元,2004年,更是增長到了2億多元,10年間萬新成為全國眼鏡行業的排頭兵,產品暢銷美國、日本、英國等40多個國家。

科技創新完成品牌塑造

十年一輪迴,國內眼鏡企業開始新一輪脫胎換骨。2003年,湯龍保再次洞察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宣告萬新將「二次革命」,回歸國內市場。過去是在「跟跑」國際眼鏡行業,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如何亮劍?萬新的「二次革命」注重自主科技創新,注重質量管理,注重品牌塑造。

湯龍保利用廣州對市場的影響力,讓萬新從這裡開始產品和品牌宣傳,進而撬動國內市場。萬新還跳過批發市場的中間商,與國內終端市場直接對接,加快「萬新」品牌的滲透,以贏得消費者認可。2005年,「萬新」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在中國眼鏡行業生產型企業中首開先河。品牌的背後,是品質的支撐。2006年,萬新引進了國際頂級鍍膜設備,2007年,萬新推出光變視;2010年,萬新採用了高折射率樹脂鏡片生產材料……一路狂奔,萬新在高端鏡片市場搶佔了「制高點」。

「近年來,連續三年萬新每年投入5000萬元到6000萬元進行智能化和自動化改造和投入,對設備進行提檔升級,擴大企業產能。目前,在萬新的多系列產品中,高折射率的樹脂鏡片、一鏡多用等高端產品,其銷售佔比已經達到40%,利稅佔比達到一半。」湯龍保說:「2019年,萬新的銷售額為12.3億,增長了13%,實現利稅1.2億元。今年,我們將再投4000萬元,上馬一條高折射率鏡片生產線和一個中低折射率生產車間,投產後,日產能將增加26%,達到3000萬片。另外,我們今年還將有6個新品種項目上線。下一個十年,『萬新』還要從更高處謀劃企業的未來!」湯龍保意氣風發。記者 司馬珂

相關焦點

  • 喜訊| 萬新光學集團董事長湯龍保榮獲鎮江市人民獎章
    11月17日,「鎮江市人民獎章」授予大會在鎮江市影劇院召開,萬新光學集團董事長湯龍保被授予「鎮江市人民獎章」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專注眼鏡製造,打造全國最大樹脂鏡片生產基地,為我市的眼鏡產業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 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來丹複評,複評小組蒞臨萬新光學實地考察
    10月14日,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來丹複評。中國眼鏡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戴維平、中國輕工聯合會手工藝產業部處長蔣雯等一行人組成的專家複評小組前往萬新光學集團等眼鏡行業代表企業、國家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博物館進行實地審查。
  • 國產大廠,樹脂鏡片領導者——萬新光學,實力展現!
    萬新光學集團副總裁歐陽曉勇萬新光學集團副總裁繼2019年入選省級小巨人企業後,今年江蘇萬新光學有限公司再度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示!(SAC/TC103/SC3)在廣州召開,萬新光學集團有限公司榮獲1985年~2020年全國眼鏡標準化工作突出貢獻獎,眼鏡行業全國共三家企業獲獎,分別是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卡爾蔡司光學(中國)有限公司以及萬新光學集團有限公司。
  • 全球最大鏡片生產基地生存實錄——萬新光學在疫情當下的應對之策
    全球最大鏡片生產基地生存實錄——萬新光學在疫情當下的應對之策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王海平編 輯丨李博導讀:近日,江蘇萬新光學集團總裁湯峰接受了南方報業集團旗下權威商業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
  • 喜訊| 萬新光學成為眼鏡行業首家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
    萬新光學集團成為全行業首家獲得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的企業!江蘇省首家獲此資格的民營企業!  10月9日,以江蘇省職業能力鑑定中心主任蔣洪衛為首的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評估專家組,對萬新光學集團申報的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項目進行了現場評估。
  •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蒞臨萬新光學調研指導
    近日,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省委副秘書長、省委黨建辦主任尹衛東一行蒞臨萬新光學集團調研指導,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及有關部門領導陪同調研,萬新光學集團董事長湯龍保、總裁湯峰進行了接待。任書記一行來到了無塵MR生產基地和全自動加硬加膜車間,對防控措施落實、復工復產情況、產品性能以及市場佔有率進行了細緻地考察,對萬新先進的生產設備、規範化的操作、整潔的生產環境及細緻全面的防疫工作表示了肯定,並鼓勵大家再接再厲,奪取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雙勝利。
  • 蔡司,依視路,豪雅,明月,萬新,天鴻......等鏡片品牌?
    依視路集團,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鏡片十大品牌,世界知名眼鏡品牌,1849年創立於法國,世界視光領域的專家,全球最大的視光企業之一,中國最大最先進的樹脂鏡片生產基地之一創始於1849年的法國依視路集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視光企業之一
  • 世界近視眼鏡十大品牌排行榜
    下面小編整理了《世界近視眼鏡十大品牌排行榜》,供大家參考。1、蔡司卡爾蔡司德國鏡頭專門企業,且是製造照片和膠片鏡頭的世界級企業之一。卡爾蔡司鏡頭的歷史是1890年,總部位於德國奧伯科亨(oberkochen)的蔡司是在光學及光電子學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一家全球性的國際化公司。
  • 鏡片十大品牌榜中榜,眼鏡鏡片-近視鏡片-樹脂鏡片,鏡片排行榜<2017>
    2012 年,蔡司在上海設立創新與研發中心,進一步推動中國區的長期發展。"We make it visible." 蔡司為你開啟認知世界的全新方式——這是我們對世界的承諾,也是全體員工孜孜以求的目標。蔡司全球蔡司是全球光學和光電行業的技術領導者。全球24000多名員工在2013/14 財年創造了42.87億歐元的業績。
  • 鎮江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央廣網南京12月4日消息(通訊員郭蓓蓓 平之 記者景明)「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中國。」這是江蘇省丹陽市高速公路入口處的一塊廣告牌標語。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 AI+光學技術,用眼鏡讓色盲患者重新看到世界的色彩
    當一位患有色盲症的父親帶上色盲矯正眼鏡,他的世界第一次變得如此五彩斑斕。在一位YouTuber的視頻中,記錄了一個男孩首次帶上色盲矯正眼鏡感到疑惑的第一反應。「那是藍色嗎?!」,「花瓣中間是什麼顏色?哦!是奶油色!」當他們第一次戴上眼鏡時他們通常會因為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而激動到哭泣。他們向孩子一樣辨認一個又一個物體的顏色。
  • 2020年中國眼鏡鏡片行業白皮書
    中國眼鏡受眾群體規模龐大近視患病率將超過50%,且呈現低齡化趨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超過50%,且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兒童及青少年本就是近視高發人群,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又進一步加劇了學生近視發生率。
  • 一個眼鏡大王的傳奇:從到克拉瑪依油田賣護目鏡開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 單珊 沈超 丁一涵"改變世界的目光"。走進湯龍保的辦公室兼會客廳,這幅字便映入眼帘。現年66歲的湯龍保兼任丹陽市眼鏡商會會長和萬新光學集團董事長,也是中國生產樹脂鏡片第一人。
  • 市委書記致信萬新光學董事長引起廣泛反響
    很多人既感嘆於市委主要領導主動致信企業家的務實作風和親商意願,也為湯龍保五十年如一日專注鏡片生產與企業發展深深感動。有觀察認為,一紙書信情真意切,在給人以信心和期待同時,背後還有著一座城市的情感導向、價值取向乃至發展方向。演繹過鄉鎮企業傳奇,孕育出「四千四萬」精神,歷來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
  • 「2015年度中國鏡片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依視路)依視路的使命是「通過提供適合不同人群的鏡片,讓所有人看世界更美好。」依視路起源於1849年法國巴黎,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依視路專注於眼用光學領域,鏡片完全融合人類視覺和光學科技,是世界視光行業的領導者。持續創新一直是依視路的核心基因。1959年依視路創造了樹脂鏡片和漸進鏡片,在全球擁有超過5600多項專利,並連續三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有創新力的公司之一。
  • 盤點世界七大名牌眼鏡
    依視路(法國)依視路起源於1849年法國巴黎,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依視路專注於眼用光學領域,鏡片完全融合人類視覺和光學科技,是世界視光行業的領導者。在全球56個國家有50700名員工,460個車房,銷售網絡遍布全球115個國家。但是其缺點就是價格太高了。尼康(日本)日本產。
  • 愛普生發布VM-40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光學引擎賦能AR智能眼鏡產業
    在剛過去不久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AR行業全球領先科技創新企業愛普生以「智慧眼界 賦能未來」為主題,在大會現場發布了愛普生第四代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VM-40,及其在遠程指導、教育展示,娛樂觀影等多場景中,應用光學引擎方案方面的創新解決方案。
  • 霞飛諾集團發布全新2017年春夏光學眼鏡系列
    如今,全球有超過63%,即4.5億人口需要進行視力矯正,但約2.5億人仍未進行矯正:全球市場對光學眼鏡的需求快速增長,其中70%的眼鏡市場份額集中在光學眼鏡上。  現在的光學眼鏡已被理所當然地看作一件時尚配飾和個性物件。尤其是在推崇個性的當代,日常配飾代表了佩戴者內在的獨特性格與風格靈感,而配飾類型的多樣化以及設計風潮的交疊更新也表現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江蘇丹陽: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著「眼」靚名片 「鏡」中看世界
    目前,丹陽年產鏡架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年產鏡片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是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目前,丹陽從事眼鏡生產及相關配套的工貿企業2000多家,擁有中國最大的樹脂鏡片生產企業萬新集團,中國最大的隱形眼鏡生產企業海昌公司,中國最大的眼鏡網絡銷售企業淘鏡公司,以明月光學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眼鏡企業正在茁壯成長。2019年,眼鏡行業實現進出口4.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13%;完成開票銷售80.5億元,同比增長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