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力受損!居然是因為這些常見行為?

2021-02-13 米粒媽愛分享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前兩天幾家好友聚會,閨蜜帶來了她5歲的小外甥女。小姑娘非常聰明可愛,唯一讓人心疼的,就是聽力受過損傷,需要戴助聽器。

閨蜜每次提起來都痛心疾首,全是小時候發燒用藥不當惹的禍!上網查相關新聞,結果讓人觸目驚心。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中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致聾。造成的肝腎功能、神經系統損傷更是難以計數。

身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小心,下面這些行為如果不注意,孩子的聽力極易受損!

用藥不當,首當其衝

央視拍過一個藥物致聾的公益廣告,每次看,都非常揪心難過。

世界的美好,怎能缺少奇妙的聲音?只因父母的疏忽,孩子墮入無聲的世界,而這種遺憾,無法挽回!

姚明,中國無人不知。可你知道嗎,姚明小時候因身體不適,服用藥物後導致過敏,左耳失去了60%左右的聽力。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姚明的父母包括他自己,一直未曾察覺。

直到有次他接電話,將話筒放在左耳,聽不到媽媽說話,還以為電話壞了。換到右耳聽得很清楚,這才發覺…左耳居然聾了?!

藥,用好了能治病。用不好,就變為害人甚至要命的可怕殺手!特別是對孩子而言!

由21名聽障演員表演的節目《千手觀音》,家喻戶曉甚至蜚聲海內外,他們的精湛表演,讓人嘆為觀止。

他們中間有18位,都是因用藥不當導致的耳聾。漂亮的領舞邰麗華,兩歲時因高燒注射鏈黴素,從此失去了聽力。

藥物中毒性耳聾是聽覺系統的慢性中毒,多在用藥1~2周後出現,逐漸加重,半年後趨於穩定。

正因如此,很多家長早期根本無法察覺孩子的症狀,等發現聽力受損時,已經晚了!

想要避免藥物致聾,必須從用藥源頭就加倍注意: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網站(CDC),給出的資料顯示,有超過200種藥物具有耳毒性。

其中,引起聽力損失的藥物是:

大家要重點關注的:(藍框中的文字可以上下滾動查看):

1.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小諾黴素、新黴素、託布黴素、潔黴素等。

2. 非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氯黴素、紫黴素、紅黴素、萬古黴素、捲曲黴素、春雷黴素、裡杜黴素、巴龍黴素、尼泰黴素、多粘菌素B等。

3. 水楊酸鹽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 抗病毒

更昔洛韋、利巴韋林+幹擾素、扎西他濱等

5. 抗腫瘤藥物

順鉑、氮芥、博來黴素、氨甲嘌呤等。

6. 其他

奎寧、氯奎、心得安、肼笨達嗪、胰島素、碘酒、洗必泰等。

所有導致聽力損失、耳鳴以及引起眩暈或頭暈的藥物名單,可以查閱文末的參考連結。

關於兒童正確用藥方式,簡單說幾點:

這些家長必須注意,給孩子用藥是大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中耳炎,損傷聽力的殺手

我們的耳鼻喉是相通的,通過「咽鼓管」相連接,而中耳包括咽鼓管、股室、鼓竇以及乳突氣房。

這樣的構造有個很不好的地方,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可以在各個器官間來回遊蕩。一旦細菌進入中耳,就有可能引發炎症。

中耳炎包括化膿性、分泌性、滲出性和氣壓損傷性等幾種。孩子患了中耳炎,會導致什麼後果?

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耳痛,間歇性耳鳴但不痛。化膿性中耳炎除了耳痛,耳朵內還有黏液、黏膿或純膿性膿液。

下面這些習以為常的行為,都是引發中耳炎的主要誘因:

捏住兩側鼻孔,還用力過大,鼻腔和口腔中的細菌病毒就會因為壓力,隨著氣流倒噴進中耳。

大力擤鼻涕真的很痛,有次我用力過猛,壓力衝擊的耳鼓特別痛。

給孩子擤鼻涕一定要柔和,輕輕按住一邊鼻孔稍用力擤出另一側鼻涕,然後再換另一側。

有人打噴嚏習慣捂嘴,特別是在公眾場合,為了禮貌會捂得很緊。可你知道嗎?這樣細菌和口腔中的分泌物,也會被衝進中耳。

在家裡,無論孩子、大人,打噴嚏不要捂嘴。公眾場合,如果能忍住,去角落或洗手間痛快的打出來。否則輕輕遮一下偏過頭打就行。

小寶寶的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全,喝奶或喝水太急了,都容易嗆著。這時,細菌也很可能隨著液體逆流回中耳。

餵奶時,要抬起寶寶的頭,不能完全平臥,奶嘴孔不能太大。大點之後用吸管杯,用水杯後一定告訴他不能仰頭猛灌。


強烈批判這種行為批判!孩子不想喝藥哭鬧,家長就捏著鼻子灌,孩子鬧騰掙扎時,藥水很容易流進中耳。

有些老人看孩子鼻子有點塌,就習慣性去捏,號稱長大後鼻子就挺了。殊不知,這種行為很可能損傷黏膜與血管!

鼻腔自身防禦功能降低,增加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還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擠壓,通過咽鼓管侵入鼓室引發中耳炎。

不管是小寶寶還是大孩子,家長帶著遊泳時一定要注意別嗆水,而且儘量戴耳罩。

否則池水趁機通過鼻腔-鼻咽-咽鼓管的途徑侵入中耳,導致細菌感染而發炎。另外,池水還可直接流入耳朵,感染耳膜,進而株連中耳。

爸爸經常在家吞雲吐霧,孩子很可能患上滲出性中耳炎,尤其是2~6歲的孩子。

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對孩子嬌嫩的中耳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使中耳內分泌的黏液增加、變稠,也使咽鼓管不通暢,從而造成中耳內積液,聽力隨之下降。

時間長了,黏稠的積液會造成鼓膜粘連,發生傳導性耳聾。

患上中耳炎,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特別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如果發現孩子異常哭鬧一定留意,否則耽誤病情造成聽力受損,父母得後悔死。

給孩子掏耳垢,是個壞習慣

很多人喜歡掏耳朵,自己掏不夠,還要給孩子掏。感覺一大塊叮嚀掏出來,超有成就感~

你是舒服了,可稍有不慎,孩子就可能受傷。

金屬挖耳勺很銳利,掏的時候容易刮傷耳道,如果不小心被外力碰到,更可怕…直接刺傷鼓膜。

棉花棒也不行,掏的過程中棉花很可能粘在耳道內,還容易將耳垢越推越深。不僅沒掏出來,反而堆成一塊(醫學上叫叮嚀栓塞)。

孩子耳道本來就窄,一大塊東西堵住,聽力能不下降?如果棉花粘在耳道深處,甚至粘在鼓膜上造成感染,更麻煩!

耳垢有三大作用,你造嗎?

潤滑保溼:避免耳道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一定的抗細菌、抗真菌作用。

耳道還能自排自潔,大部分人的耳垢都可以自行排出,咀嚼的動作也會促進耳垢外排。

沒事反覆亂掏耳朵,反會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就算沒影響聽力,也會引起耳道溼疹。

沒有明顯症狀不要掏耳垢,如果孩子說有疼痛、瘙癢的感覺,甚至聽力下降,抓緊去耳鼻喉科。

真需要掏,也讓醫生來幫你,安全,而且掏得更乾淨!

親孩子,不能太用力…

寶貝這麼可愛,當父母的總忍不住親幾口~誰能想到,愛的親吻如果太用力,也會傷到孩子的耳朵。

看完這個新聞,簡直無語…媽媽是用了多大力親女兒?

醫生提醒家長們,耳朵是人體的弱保護部位,特別是孩子的耳朵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傷害。

家長與孩子親密接觸時,一定注意自身力道和接觸的部位,避免對孩子造成不自知的傷害。

聽力損失的10個跡象

上面講了極易損傷孩子聽力的一些行為,對於聽力損失的10個跡象,家長也一定要留心!發現不對,趕緊去醫院檢查。

參考資料:

https://www.cdc.gov/nceh/hearing_loss/how_do_i_know_if_i_have_hearing_loss.html

https://dxy.com/question/1886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38949/ (所有耳毒性藥物名單)

米粒媽有話說:

我以前一個同事,右耳聽力損失了30%左右,就是中耳炎惹的禍。

她1歲時有段時間總哭,父母心大,覺得小嬰兒愛哭很正常,煩了還拍她幾下。誰知越哭越厲害,就算吃飽睡足還是鬧。

抱去醫院檢查,直接被醫生訓了一頓!孩子中耳炎這麼嚴重,很疼,當然使勁哭鬧,你們做父母的太粗心了!

可憐小小的她有苦說不出…聽力受損,無法恢復。

聽力損傷不可逆,而且很多都是從小開始,因為症狀輕過程慢,難以發現。

用藥安全、生活習慣,外力因素都要注意。孩子玩電子設備如果用耳機,一定要買兒童專用安全耳機,限定最高分貝的那種,保護聽力。

養娃不易,只有我們小心再小心,他才能少受傷害!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3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3-10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廖彩杏100本精講課 已團5300+份

RAZ自然拼讀王牌課 已團4300+份

劍橋哈佛思維導圖課 已團3800+份

美國小學科學課 已團1300+份


加我個人號(milima101)獲取飛屋環遊記+神偷奶爸+馬達加斯加+玩具總動員+睡美人等動畫電影資源,最適合學英語的55部熱門動畫佳作!

加了任何米粒媽個人號都可以獲取,不用重複添加哈

相關焦點

  • 每5人中就有1人聽力受損?耳機,是社恐神器還是傷耳利器?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3月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顯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
  • 請呵護寶寶耳朵,一旦聽力受損,除了聽不清,還會有這些語言障礙
    保護嬰幼兒的聽力很重要。根據聽力障礙發生在兒童語言習得前或後,可將聽力障礙兒童分為學語前聾和學語後聾兩大類。學語前聾兒童因為聽覺信息輸入通道受損,無法建立順暢的聽覺語言連接,無法獲得語言;學語後聾兒童雖然是在獲得語言後才發生聽力障礙,但因為語言交流過程中缺乏聽覺反饋,也會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本文將從語言理解、語言表達、溝通交流等多個方面講講聽障兒童的語言問題。
  • 人的聽力何時開始退化?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生命健家庭百科
    隨著年齡的增長耳朵的聽力會有所下降,特別是生活中的一些老年人,他們因為年齡的關係讓自己容易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人的聽力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會退化,怎麼防止自己的聽力快速退化,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採取一些能夠保護聽力的措施,是能夠延緩聽力衰老的。人的聽力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退化?
  • 兒童聽力有可能因此受損!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市場上唱主角的,仍是按照舊國標生產的庫存玩具,這些玩具有可能成為孩子聽力潛在的「殺手」。有市民擔心,市面上銷售的舊國標玩具仍可以在市場上合法銷售一段時間,但是,這些玩具沒有套上新國標這個「緊箍咒」,可能聲響「超標」從而存在影響聽力的隱患。對此,記者進行了幾組試驗。在有關專業人員陪同下,從市面上在售的玩具中,隨機挑選了5款聲響玩具,其中既有按新國標生產的,也有按舊國標生產的,使用噪音測試儀進行測試。如果以新國標作為評判標準,有3款玩具測出的分貝數超過了85分貝這個限值。
  • 人的聽力從什麼時候開始退化?
    而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耳朵的聽會有所下降,特別是生活中的一些老年人,他們因為年齡的關係讓自己容易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所以很多人就比較好奇,想知道人的聽力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會退化,也想知道怎麼想要防止自己的聽力快速退化,其實在日常只要採取一些能夠保護聽力的措施,是能夠延緩聽力衰老的。
  • 聽力下降別再甩鍋耳機 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這些耳毛細胞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一旦失去了就無法恢復;長時間處於過大音量的環境中,會對耳毛細胞造成很大傷害,對我們的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連續超過8個小時接觸85分貝以上的播放音量,耳毛細胞就會出現受損,引發暫時性的聽力損傷,可以通過休息和治療得到改善;當播放音量大於100分貝且持續超過1小時,耳毛細胞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聽力開始受損;而當音量超過110分貝時,耳毛細胞死亡,長時間暴露在這樣的噪音環境下,將會失聰。
  • 專家:這六種發育行為疾病讓孩子難入學!第三種最常見,男孩居多
    齊魯網健康頻道8.12日訊(通訊員 秦偉)孩子能夠順順利利入學也是多少家長心頭的頭等大事,但是一些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卻成了孩子順利入學的絆腳石,那麼什麼是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呢?哪些發育行為疾病影響孩子學業?下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代傑來告訴我們。
  • 戴耳機上網課影響聽力?耳鼻喉科專家:遵循一個原則
    昨天是全國愛耳日,你的聽力還好嗎?  前天開始,孩子們都上網課了,有些家長在擔心孩子視力的同時,又開始擔心孩子的聽力了。原來,不少孩子喜歡戴著耳機上網課。  引起兒童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先天性耳聾中60%與遺傳因素有關,也有的是因為出生窒息、低出生體重、早產和黃疸等出生時的併發症導致,還有些嬰兒期及兒童期患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耳毒性藥物引起等。  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李華偉指出,長時間大音量使用智慧型手機、MP3等個人音頻播放設備,也會引起聽力損失。
  • 聽力下降別甩鍋耳機!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來源:中關村在線】許多人沉浸在噪音環境中而不自知,導致聽力健康逐漸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種聽力受損的情況也在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正在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傷風險。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研究認為,超過85dBA的聲音持續接觸超過半個小時以上,就會聽力暫時性的下降;如果持續接觸,就可能會出現永久性聽力損失。以下是一些常見場景的聲音強度。噪聲會引起聽力下降是不是危言聳聽? 並非如此。 為什麼噪聲會損傷聽力? 聽力受損之後還能恢復嗎? 我們耳朵內部處理聲音的器官叫耳蝸。
  • 女子常年吃胃藥,身體不好反差,最後居然肝臟受損最嚴重
    最後實在沒辦法去醫院做檢查,發現自身的胃部居然已經嚴重受損。對此,醫生告訴王女士之所以胃部會這麼不好,主要是因為吃了太多藥,導致肝臟被藥物刺激,嚴重受損。一、兩種可導致肝受損的食物1、黴變食物食物發黴後會出現黃麴黴素,這種物質對肝臟的損傷非常大。
  • 風溼性關節炎對聽力的影響
    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伴發的聽力損失類型以感音神經性耳聾最為常見,發病率可達25-75%,其次為傳導性耳聾,混合性耳聾最為少見。 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
  • 聽力科普 | 聽力損失的分類
    耳朵不同部位的異常會導致不同類型的聽力損失,而不同類型的聽力損失所導致的聽損程度及言語分辨能力也有所不同,所採取的治療和康復措施也會不同。所以明確聽力損失的性質和程度是確定治療幹預方案的關鍵。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下聽力損失的性質。
  • 這些耳機對孩子的聽力和健康,家長都忽視了!
    因為疫情影響,孩子們開啟了「雲上課」的模式,為了避免幹擾,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戴上耳機。的確,孩子戴上耳機後有助於隔絕噪音,提高專注力,更容易進入狀態。但當我聽說5歲寶寶因不當使用耳機,造成不可逆轉聽力受損的事件,才開始關注這一問題。
  • 什麼在影響孩子的視力?了解孩子用眼時的錯誤行為,預防視力受損
    其實孩子的視力下降,眼睛受損,並不全是手機的錯,更多時候,是使用手機的方法不對,錯誤的用眼行為,會直接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而手機強化了用眼的錯誤方式。一、為什麼越來越多家長擔心孩子的用眼問題?眼睛不僅僅是人類心靈的窗戶,還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渠道。
  • 初中高中英語聽力常見句型
    英語聽力是中考,高考的重要題型,佔據很高的分數。因此熟悉英語聽力中常見句式以及習慣表達,有助於更快,更好的理解聽力材料,提高英語成績,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一: 建議類句型建議是聽力考試的一個重點方向,考生需要理解建議的內容,建議的態度即接受或者拒接建議。考生應該掌握一些常見的建議句型,以便在聽力過程中把握建議的內容及說話者對建議的態度:Why don`t you…?
  • 兒童顎裂與聽力
    顎裂的小朋友因為上顎有缺陷,軟顎的肌肉發育和分布均不正常,先天性咽鼓管周圍肌肉發育不良,導致咽鼓管功能異常,所以經常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問題產生,而且比無顎裂的正常小朋友更容易發生。根據統計,一歲左右的顎裂患兒,分泌性中耳炎的比例高達95%以上,是常見的併發症。
  • 您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聽力損失嗎?
    為什麼同樣是聽力下降,但是採取的聽力幹預措施卻不一樣呢,有的人戴助聽器,而有的人植入人工耳蝸呢?這些問題要從聽力損失的分類開始說起…… 聽力損失的分類有哪些,又是按照什麼標準進行劃分的呢?對於聽友們來說,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聽力損失的類別,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呢?以上這些問題,小編都會在下面的文章中一一解答。
  • 耳朵像被塞住了,真的就是聽力受損了嗎?
    因為,如果東西很深,黏在鼓膜上,自行掏可能會捅破鼓膜,建議趕緊去醫院看醫生。這種通常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中耳炎或是過敏造成的。我們頭部有七孔,分別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病毒和細菌會從這些地方進去體內。其中最容易進入的是嘴巴和鼻子,接著是眼睛,而耳朵因有鼓膜的保護,所以病原不太容易從此進入。
  • 護膚小學堂|「爛臉」是因為你的肌膚屏障受損了!
    經常說「護膚是女性一項一輩子的事業」,因為,只有你「爛臉皮」了,才會體會到,好好護膚的重要性!說實話,我實在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仙女,對肌膚知識匱乏超出我的想像。好多仙女給我的感覺就是,這麼久了還沒弄清楚「肌膚屏障」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