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八回:傳異功樵夫定拳名李毅虎致力推紅拳

2020-12-13 談詩說文

第十八回 傳異功樵夫定拳名 李毅虎致力推紅拳

上回書說到萬士震傳承自然門,醫武濟世。而令再說一人,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紅拳傳承人,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紅拳》編委。此人姓李名毅虎,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五年生於西安市長安區,擁有大學文化,乃陝西紅拳傳人。

有一首藏頭詩單贊李毅虎:

李生古都習紅拳,毅志非凡高派人。

虎踞龍盤英雄顧,博納天下集大成。

李毅虎武姿

卻說陝西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上曾有十三個王朝建都的長安自古就有「文武盛地」的美稱,這片土地和生活於此之人,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經書寫了輝煌篇章。正是這片土地,孕育了中國古老拳種之一的紅拳。

紅拳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周、秦時期。西周灃鎬盛行「武舞」「角力」,秦時三輔即今陝西關中一帶盛行「手搏」、「擊劍」,長安附近尤甚,並以對練套路娛樂提高技藝。據《史記.張儀傳》記載:「秦人秦聲,舞秦舞擊缶彈箏,擊膊拊髀。」所言即是秦王嬴政打完勝仗後的慶功宴上,武士「擊膊拊髀」,跳拍打舞以示慶賀,此與紅拳演練套路中「放炮」、「十大響」有著同樣的表現形式,與民間流傳之紅拳諺語「擊皮為鼓」也同出一轍。

「擊膊拊髀」體現秦人粗獷豪放,既練了「拍打之功」,又練了「撐斬之法」。紅拳以「撐斬為母」,撐斬是紅拳拳法的精髓。

唐代,紅拳拳法被稱為「唐手」、「角牴」,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可見其時之尚武之風。而唐代郭子儀、薛仁貴等,都乃出自陝西之名將。

紅拳套路,基本形成於唐末宋初,據陝西紅拳師承世代相傳,紅拳得名於陝西西嶽華山。據傳,有陳摶者,生於唐末,原籍毫州真源,即今安徽毫縣境內,入長安考進士落榜,「五代」時隱居華山修道,後周世宗曾請他做官而固辭不授。北宋太宗時賜號「希夷先生」,其所著的《無極圖》現還刻於華山石壁。陳摶為道家崇敬,專稱為「陳摶老祖」。

卻說當年陳摶應舉失意,心灰意冷,便入華山隱居,清修悟道。一日,陳摶碰到一位入山砍柴之老樵夫,見年紀約有七十餘歲,但身體強健,健步如飛。陳摶上前行禮,詢問此地風俗情況,老樵夫簡略告知。以後又經常碰面,兩人也就熟悉了。

有一天,二人相見之後,老樵夫對陳摶說:「此深山之中,常有狼豹出入,吾見汝性善良,然文弱體單。汝與吾有緣,吾願將先輩祖傳之一套拳術招法傳授於你,一則防身,二則對汝修心養性強身健體也甚有益處。不知汝意如何?」

陳摶聽後,不由大喜,將老樵夫請到他隱居之處,以師禮相拜,請予傳授。

老樵夫也很高興,從這一天開始,每天早晨便於華山東峰上,向陳摶傳授拳法。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陳摶學武習拳已數月有餘,已基本掌握和熟練了老樵夫所授之拳法。

一日,陳傳問老樵夫:「師父,您所傳授吾之拳術,可有名稱?」

老樵夫聽後哈哈大笑,道:「先輩祖傳未說拳名。今汝問及,吾見汝有立志修道成仙之心,當是已看破了紅塵。然老夫乃是一凡夫俗子,紅塵中一介百姓,且不思修道成仙,吾所教汝之拳路招法,實僅為當地流行之功法。今汝問得好,此拳應叫何名?依吾看來,既是人間紅塵中之拳法,姑且稱之『紅拳』可也。」

這真是:

自古民間有高人,身在紅塵破紅塵。

紅拳本由樵夫傳,陳摶老祖傳世人。

自此,「紅拳」之名,即在民間流傳。

民間另有傳為宋代將套路稱為「使拳」,把棍術套路稱為「使棒」,陝西方言稱「耍拳,耍棍」,由於關中拳在當時耍得紅火,後被稱為紅拳。

紅拳者,也有豔美、吉祥之意。

所以說,紅拳是土生土長的關中拳,追本溯源,當是起源於周秦,成形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到了清末,有「鷂子高三、黑虎邢三、餓虎蘇三、通背李四」四位武術家是當時紅拳的代表,其中「鷂子高三」影響最大。

「鷂子高三」為清末陝西三原陵前鎮高家堡人,生於公元一千八百十二年,幼名寶童,號明春。進入武林界後,改名高佔魁,世稱「飛腿鷂子」。因在家中行三,故又稱「鷂子高三」,乃是紅拳高家門開派大師。

這「鷂子高三」幼年隨兄練武,先後拜鄰居楊青、三原清麓寺園淨長老、耀縣郭存志及北寺馬殿二僧習陝拳。成年後出遊南北各省,遍訪名師,曾從河南丁文慶、山東王師、山西楊師、江南汪師、湖北溫氏、河北何氏等習練少林、通臂、花拳、猴拳等,精於猴拳,深得技擊精髓,即隻身遍遊,冀、魯、豫、湘、鄂、蘇、川、甘、晉等地傳紅拳十餘省,功夫超群,技擊拳勇,因腳踢號稱「拳打陝甘兩省,腳踢蓋世英雄」的四川馬黑子而聞名於世,冠絕一時。用至晚年,高佔魁返回陝西,集各家之長創立了以「撐補為母,勾掛為能,化身為奇,刁打為法」的陝西高家拳,亦稱高派,為陝西諸路拳術之最。自此,紅拳高家門盛行於陝西。

高佔魁於公元一千九百零四年去世,享年九十二歲。

這正是:

一代武俠高佔魁,鷂子高三美名揚。

紅拳從此有高派,盛傳陝西震武行。

李毅虎武姿

卻說李毅虎自幼尚武崇文,少年時拜長安紅拳名家楊天成之徒曹印武為師,習紅拳十大盤功(筋)大小紅拳炮捶等基本拳械。

曹印武生於公元一千九百十六年三月,陝西省長安縣(今西安市長安區)大兆鎮北新莊人,十一歲時拜王家溝的紅拳大師楊天成習練紅拳十大盤、大小紅拳、四把捶、粉紅拳、四門捶、排子手等拳套路。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年十月至公元一千九百三十八年,曹印武在西安陝西省國術館習武。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在西安紅旗機械廠、陝西石油器材廠、三公司、農建司等地方傳授紅拳。主要教四把捶、粉紅拳、四門捶等拳路。

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八年,曹印武參加十三縣運動會並榮獲第一名。後因國生亂象,受到衝擊,武術器械兩次被沒收,一些武術資料丟失,其中包括楊傑所寫的紅拳拳法,至為可惜。

亂平之後,曹印武得以平反,一心專注於紅拳的傳承與發展。

公元二千零十年十一月,曹印武去世,享年九十四歲,其主要徒弟有李毅虎、柳成賢等。

這真是:

曹好應生入武行,印識紅拳功底扎。

武名起伏艱難處,忍擊抗衝傳拳法。

再說李毅虎,學生時代隨曹印武、徐合良等習紅拳打手排子、炮捶、連手捶、燕青掌、四門捶、四把捶、六趟、八步、提攔刀、燕青刀,鞭杆、行劍、雞腿龍爪手、龍擺尾等功法拳械。

李毅虎為中國首部百集武術門派紀實長篇《發現武林·尋找江湖》武術顧問,西安市長安區武術協會高級顧問,任長安傳統武術培訓基地、長安潏河武場教練兼外聯宣傳部部長,西安印武紅拳培訓中心主任等職。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二年十月在北京國防科工委服役期間,隨甘肅蘭州戰友陳國等習甘肅地方拳,隨北京地方名家李天傑、吳春林、李宏斌、李天民等習八卦、尚派形意、心意、八極、劈掛等諸多拳種。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三年七月,李毅虎參加全軍運動會,獲紅拳炮捶一等獎、鞭杆排子一等獎。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一月至一千九百八十七年六月,任一零九團技術營武術教員。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二月,李毅虎與北京拳友李天傑等在北京昌平創辦了昌平縣武術培訓中心、為地方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八月,李毅虎參加國防科工委系統運動會,獲紅拳燕青掌一等獎、八卦掌二等獎。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六年七月,李毅虎參加北京市武術比賽,獲紅拳連手捶一等獎、燕青刀一等獎。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七年十月,李毅虎調回地方後利用工作之便,拜訪各地紅拳前輩、傳人、愛好者等,學習並整理拳譜、筆記、談話記錄等,慮心向前輩們求教學習交流,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武技水平。十一月,拜武當趙堡太極名家原寶山為師,習練趙堡太極小架,後又隨郝風東繼續深造學習。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年三月,李毅虎先後隨師兄弟們成立了武館、武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擔任副校長、教導處主任、總教練、宣傳部部長等職,為企事業單位、公司、大專院校培養了大批安保人員。

公元二千零十年三月始,李毅虎參加各種武術賽事、調研、培訓等活動,均獲優異成績。

李毅虎醉心於中華傳統武學、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追求、廣泛吸取傳統武學文化之精華,挖掘、整理、傳承著中國傳統武學文化。

公元二千零十五年九月,李毅虎應「中華真功夫」系列項目組邀請,出席「中華真功夫」系列項目啟動儀式暨中國首部紀實功夫電影《尋找真功夫》新聞發布會,即二零一五武林大會,代表武術界在大會上發言,並做紅拳排子鞭杆演示。

公元二千零十六年六月,李毅虎參加中國古武當國際武學交流大會、被大會組委會授予「武學名家」稱號;同年九月二十九日,應邀出席了第十屆國際武道聯盟在陝西華山召開的《華山論劍國際武林大會》,並做現場名家表演;十二月十一日,被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授予「二零一六年度紅拳保護傳承工作先進個人」;在第二屆中國紅拳非遺保護論壇上,論文《紅拳與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榮獲二等獎。

公元二千零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六日,李毅虎赴北京、深圳、香港、澳門、珠海參加「真武堂」第一屆國際綜合功夫大賽系列活動、獲「武術精英」獎;十一月八日,被珠海市嶺南禪武道研究院聘為「紅拳傳統文化研究員」;十二月十七日,被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評為二零一七年度紅拳傳承工作「宣傳突出貢獻獎」。

公元二千零十八年五月,李毅虎被西安市碑林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二零一七年度碑林區優秀平安志願者」稱號;同年七月七日,在第三屆中國紅拳非遺保護高峰論壇上,論文《淺述紅拳的健身與養生》榮獲二等獎。

公元二千零十九年一月十八日,李毅虎在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年終總結表彰大會上,被評為「二零一八年傳承推廣紅拳先進個人」;十二月被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授予「二零一九年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紅拳保護、挖掘、傳承先進個人」稱號。

公元二千零二十年三月十六日,在中國亞洲非遺工作委員會武朮研究院及「一帶一路」中國武術非遺關愛健康大型系列公益行「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活動中,李毅虎被組委會授予「建康大使」榮譽稱號。

李毅虎注重挖掘中華武術實戰技法與武術的養生功能、遍訪國內武學名家、廣泛地與他們開展實戰教學交流、檢驗自己所學、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功理功法實踐與教學水平。

在武術教學中,李毅虎對傳統武術博擊有較深的研究,並提倡大力開展傳統武術博擊的訓練與研究。工作之餘,先後寫有《紅拳與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紅拳的養生與技擊》、《紅拳與紅拳文化》、《紅拳體系內容與技法特點》、《淺述陝西武術的發展》、《尚派形意技法初探》、《紅拳先輩楊天成》等論文,在全國各大武術雜誌《武林》、《博擊》、《中華武術》、《少林與太極》、《全球功夫》、《全球功夫網站》、《中國武術在線》等發表有關武術功理功法論文五十餘篇。

此正是:周秦英雄蓋天下,唐宋豪傑自當仁。紅拳代有高俠士,名揚四方有傳人。

欲知下一位武林人士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三回:彈腿拳名揚天津衛,張洪有古稀展神功
    長篇紀實《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三回 彈腿拳名揚天津衛 張洪有古稀展神功上回書說到楊德民受業名師,身懷絕技,為人低調,待人真誠,授徒不輟,輕名淡利,每天除了教學生練武,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武術的研究上,稱得上是一位武林豪傑,武術名師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四回:太極合梅花螳螂拳,姜慶德創建德明館
    長篇紀實《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四回 太極合梅花螳螂拳 姜慶德創建德明館上回書說到老武術家張洪有年逾古稀不讓少年,仍然活躍在傳統武術的推廣、弘揚、參賽、教學等舞臺,書寫著彈腿拳的傳奇。當時,有同縣趙格莊名叫宋子德者住在煙臺,乃是當時煙臺極有權勢之人物,因排行老二,人稱宋二爺。這宋二爺也是好武之人,慕名拜姜化龍門下學藝。萊陽縣由格莊另有一位羅漢拳和地功拳名師李丹伯,字仲祥,也在煙臺教拳。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七回:曲佔斌收徒傳太極 李四通大賽奪冠軍
    第七回 曲佔斌收徒傳太極李四通大賽奪冠軍上回書說到高志東習武不懈,傳武不怠,傳承姚氏詠春,繼承家族武術,堪稱一方武林豪傑。表過不提。只是這些家丁,平日裡多少有些仗勢,加之武林門戶之見,難免就和一些綠林好漢存有衝突和矛盾。楊露禪在張家教書半年有餘,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後面角門小屋裡休息,忽聽得見後花園內有異聲傳來。這楊露禪本是練武之人,因而稍一辨聽便知是刀劍之聲,定是有人用刀槍器械在械鬥。楊露禪隨手拿起三尺菸袋,向後花園去看個究竟。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三回:痴少年辭鄉學武藝李小欣傳承形意拳
    第十三回 痴少年辭鄉學武藝 李小欣傳承形意拳上回書說到葛琳少年時拜伏虎寺瘋尼為師,學得峨眉鷹虎拳等高深功夫,傳承羅門武術,教授中外學徒,成就非俗。這一回要說的是,河南省新安縣石寺鎮李村人士,姓李名小欣,又名李建欣,乃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八年生人,為河北形意拳第七代傳人。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十七回:自然門傳世百餘年,萬士震醫武承心願
    第十七回 自然門傳世百餘年 萬士震醫武承心願上回書說到,饒銀娟傳承家學,自創「鳳凰雙劍」,被稱武術世家飛出的「金鳳凰」。這一回,說一說自然門傳承人的故事。有一首詩寫得好:萬門尋宗徐祖始,士氣高膨心五傳。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七回: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
    第二十七回 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上回書說到,詹廠慶致力於八卦掌之承傳與弘揚,堪稱新一代尹式八卦掌傳人之領軍人物。這一回所要說的,乃是天津市寶坻區人士,「京東拳藝社」創辦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北派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趙文龍。一首藏頭詩單說趙文龍:趙氏自古多才俊,文有宣簡武有雲。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三回:秉家學傳承子母掌,劉忠雲稱俠平型關
    第二十三回 秉家學傳承子母掌 劉忠雲稱俠平型關上回書說到賴寶珊少年曆盡磨難,然習武痴心不改,拜名師習技藝,傳承龍形太極拳。李生梅將其畢生所學彙編成五十四套,連同「新子母綿掌」古譜、拳論、手稿等全部傳於他關門弟子、「新子母綿掌」第二代傳承人李起雨。李生梅於公元一千九百五十三年去世,終年六十一歲。這真是:子母綿掌有傳奇,中華武林開一枝。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五回:崆峒山道家元聖地,陳兆坤傳承武醫術
    第二十五回 崆峒山道家元聖地 陳兆坤傳承武醫術上回書說到董亞生為將稀有武術蛇鶴太極拳傳承發揚,打破世代單傳門規,廣收弟子。這一回,來說一說崆峒山道家隱蹤門傳人陳兆坤。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鍾離,故而附會為漢代人。《歷代神仙通鑑》、《續文獻通考》等書稱,鍾離權,複姓鍾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鹹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後也得道成仙。
  • 《雞龍仙女傳》樵夫和仙女的愛情故事?明明就是來搞笑的!
    最近文彩元和尹賢敏主演的《雞龍仙女傳》開播了,原本以為這種仙女這種題材會很受歡迎。可是卻意外地收視率和話題度都不是很高。不過我抱著好奇心還是去追了一下,畢竟對這種奇幻題材還是非常感興趣噠。說實話,對於這個劇的男主角,我了解的幾乎為零。
  • 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華三川人物作品選
    2020-12-21 12:07:59 來源: 致力聊娛樂 舉報
  • 大國榮耀·當代中國傑出藝術人物:陳建新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詩人,收藏家,國家高級美術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賓禮藝術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會員兼藝術顧問,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 《雞龍仙女傳》姜美娜:以「小巧玲瓏+可愛」的「點順」首次登場
    《雞龍仙女傳》中姜美娜(音)以活潑可愛的小貓「點順」(音)首次登場,就俘獲了劇場觀眾們的心。本月5日,通過新鮮的素材和愉快的故事出發的tvN新月火劇《雞龍仙女傳》中,以母親宣玉南(高鬥心/文彩元飾)的女兒, 守護在她身邊的可愛小貓「點順」(姜美娜飾)登場的姜美娜,小巧玲瓏的外貌和可愛的魅力為該劇增添了活力。
  • 咚漫獨家連載《雞龍仙女傳》漫畫,邀你墜入奇幻愛情世界
    咚漫一直致力於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漫畫內容,此次《雞龍仙女傳》漫畫國內只在咚漫獨家正版免費連載,保證給讀者回饋最優質的閱讀體驗。《雞龍仙女傳》更將以穩定的頻率保持更新節奏,每周一、周三、周五在咚漫平臺準時上線,開啟人神之間的奇妙愛情旅程。699歲的仙女竟搖身一變,成為鄉間咖啡師?!
  • 一部首次公開的武林秘籍:讀《廉讓堂太極拳傳譜精解》
    武禹襄與李亦畬、李啟軒一部首次公開的武林秘籍一一讀《廉讓堂太極拳傳譜精解》李新方>說來也是機緣巧合,聽說《廉讓堂太極拳傳譜精解》一書正式出版了,想馬上請一本,先睹為快,可由於疫情的原因,書店多日沒有開業了,只好等等,今天上午卻收到一個快遞,打開一看,正是此書,真是喜出望外,原來是武林朋友李博倫先生賜寄的。
  • 童話故事改編,奇幻愛情劇《雞龍仙女傳》首播,WINNER的他也推薦
    由文彩元和尹賢敏領銜主演,《我是金三順》導演執導,根據童話故事「仙女與樵夫」改編自同名漫畫的奇幻愛情劇《雞龍仙女傳》日前開播,第一集5.6%的收視率也打破了TVN月火劇的首集收視紀錄。值得一提的是,WINNER成員金秦禹在播出日發推:「tvN出大事了 怎麼辦呢」,綜合大眼哥以前曾表達對文彩元的喜愛,以及推特與《雞龍仙女傳》的播出時間重合,可以確認是幫忙宣傳推薦這部劇啦~結合目前播出的兩集內容來看,該劇的故事情節相對簡單~挑剔的男主鄭教授(尹賢敏 飾)和自己的學生(徐志勳 飾)因為回鄉下的家中,偶然碰到一個開在半山腰的「仙女茶坊。」
  • 美洲虎拒絕對衝傳手雅尼克-恩加科維的交易請求
    美洲虎收到了不少交易雅尼克-恩加科維(Yannick Ngakoue)的請求,但沒有一個讓他們滿意。美國時間周三,根據NFL Network記者報導,美洲虎收到了多個交易這名衝傳手的方案,但沒有一個包含足夠籌碼。根據報導,其中一個方案包含一名職業碗級別球員,但美洲虎認為這名球員不適合自己的體系。
  • 古今故事:義虎救樵夫
    樵夫打柴樵夫定了定神,開始打量洞裡的情況。不打量還好,這一打量,樵夫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只見洞穴裡面躺著兩隻老虎崽子。樵夫雖然心裡害怕,但也無計可施,只能坐在洞裡等死。傍晚時分,母老虎馱著一隻麋鹿回到了洞穴。母老虎看到樵夫,似乎有點詫異,馬上開始咆哮了起來。這一咆哮,聲音震耳欲聾,樵夫差點沒嚇暈過去。樵夫面如死灰,冷汗直流,心想小命這次肯定是要交代在這了。母老虎停止了咆哮,掃了掃樵夫身後的小老虎。
  • 《武林掌故》策劃編輯:影視中的武林被神化了
    當然,他們在創新時,往往保守秘密,傳內不傳外。這是舊時代武林門戶、流派得以生存所必須的,但這並不能否定武林的創新性。它在總體上是強調創新和發展的。現在,武林中有多少絕招,有多少新兵器、暗器,誰也說不清楚,而且還有許多新的東西不斷被創造出來。  我認為,我個人所概括的上述五點武林文化特點,應該沒有大錯。
  • 《如懿傳》的人物關係圖
    由汪俊執導,流瀲親自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的清宮大劇《如懿傳》日前隆重開播。作為《甄嬛傳》的續作,《如懿傳》一開始就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人物關係乾隆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謂個個出身不凡、才姿出眾!
  • 港漫《溫瑞安群俠傳》人物角色大介紹,原來都是狠角色,誰是第一
    司徒劍橋在創作期中也是想在舊有人物中求變,所以在人物性格及造型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務求可以賦予每個角色新的生命。《溫瑞安群俠傳》是司徒大俠從畫以來涉及最多角色的一套作品,加上故事架構有一種亂世中的大江湖味道,所以大堆頭的浩瀚場面將會不斷展現,是一項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