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嬰兒到成年,接收到了很多的信息,知識,增長了很多的見聞。知道了足夠多的知識後,就要對這些知識,經驗,見解做一定的歸納整理,分辨出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正確的知識見聞,繼續精進,錯的認知就要摒棄。
現在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在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知識泛濫的時代,我們每天從新聞,微博,自媒體上了解到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每個人的見解,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問題的。這麼多的信息如何做好篩選,減去那些沒有用的,只保留那些有用的,有價值的,這是每個人需要有的分辨能力。
剛裝修完的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接著我們就要往裡面添置很多的家具,最後家裡面東西越來越多,很多東西有時候是我們根本就用不到的,衣櫃裡面也堆滿了衣服,很多也是我們不經常穿的,這就是做加法的過程。東西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很好的整理,將會雜亂不堪,這個時候就要做減法了,丟棄那些沒有用的衣服,物品,做好當下的舒服愉悅。有時候,少就是多,精簡生活,精簡人生,摒棄對物質的執念。
現在我們也能很輕鬆的學到各類的知識,雲課堂等各類平臺,裡面的知識很多,如果不加挑選的去學習,將會困惑而無所得。最近看《資治通鑑》,司馬遷,班固,司馬光,還有一些歷史名人,每個人對歷史的評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出發的,所以說有些時候都是很不客觀的。所以說我們在當今這個社會,對於知識了解,如果不做減法,不做篩選的話,將是非常可怕的,將會沒有自己的見解。
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得到,不斷的捨棄,篩選其中的精華,捨棄糟粕,不停進步,不停前進的過程。
對於中國的歷史,很多人都會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人生來說也可以用加加減減,循環往復來形容。探索知識的過程就是做加法,篩選精華,專注,專一的過程,也可以說是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