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門石窟"——東山石窟"西方淨土變龕"

2020-12-16 中國網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 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盧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陽皇宮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傳入日本後,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東大寺。

龍門石窟的佛教造像藝術除了體現中國化、世俗化的風格以外,還現存有北魏至唐朝時期的外國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裝飾紋樣或受其影響而融合改變的裝飾圖案。這些都是中西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反映,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價值,是中國石窟藝術的「裡程碑」。

龍門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國寶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門石窟"——西山石窟"藥方洞"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
  •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龍門石窟分布在伊河兩岸的崖壁上,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長達1千米。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佛塔70餘座。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今天起,河南5A景區龍門石窟恢復開放!這幾類人直接免門票
    自上個月24日暫停開放並停止一切活動後,龍門石窟發布公布,今天正式恢復開放!關於龍門石窟說起龍門石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位列世界文化遺產,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 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在深圳博物館展出
    龍門石窟大規模開鑿始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經北魏隋唐及此後歷代的營造,兩岸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南北綿延長達1公裡。至今龍門仍存窟龕2300餘座、造像11萬餘尊。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和見證者,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是一座瑰麗無價的藝術寶庫。
  • 世界「三大石窟」首聚洛陽,「聯袂」展現「絲路石窟藝術」的流變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於10月18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 展覽由龍門石窟研究院、敦煌研究院、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辦,洛陽博物館協辦, 此次展覽是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聚首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
  • 疑佛首現身蘇富比拍賣會,龍門石窟研究院:若系被盜望早回歸
    如確屬龍門石窟被盜賣佛首,希望能早日回歸。2018秋季蘇富比拍賣會「瓊肯:中國佛教造像」拍賣專場圖像合集,疑似龍門石窟佛首已「下架」。據大河報等媒體報導,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官網公告上,「瓊肯:中國佛教造像」拍賣專場圖錄顯示的一件唐代佛首石雕引發爭議。出現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圖錄上的佛首。
  • 疑佛首現身蘇富比拍賣會 龍門石窟研究院:若系被盜望早回歸
    原照片下的洞窟注釋有誤)針對疑似龍門石窟佛首現身美國拍賣會,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負責人接受河南日報客戶端專訪時表示——高度重視密切關注 如確屬盜賣文物 希望早日回歸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的「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現疑似龍門石窟佛首」事件,
  • 中國對這座千年石窟的修復,讓義大利文物保護專家點讚
    站在歷史的門口回望千年,能工巧匠的巧奪天工,文物保護工作者「擇一事終一生」的接續奮鬥,舉世矚目的研究保護利用成果,無一不展現著這座中國石窟藝術殿堂的深厚內涵和獨特氣質。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重慶市大足區,走近大足石刻,以其中幾尊標誌性文物為路標,探尋大足石刻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體認大足石刻保護利用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 用英文介紹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部,在伊河兩岸的香山和龍門山上,與雲岡石窟和莫高窟被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南北縱橫1000米,有2300多個窟龕,2800個碑刻,40個舍利子塔,1300個石窟和10萬尊造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風格。The whole statue of Fengxian Temple stands a perfect piece of art, with the statue of Lushena being a fantastic masterpiece.
  • 雲岡石窟文物來閔行了?必打卡!
    雲岡石窟文物來閔行了?必打卡!12月25日,大規模石窟複製「大美之頌·雲岡石窟千年記憶與對話」首次公開亮相,沉澱了1600年歷史的120件文物在寶龍美術館精彩呈現。
  • 城市品牌策劃:龍門石窟旅遊策劃方案—魚躍龍門處,百帝十萬佛!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中國石刻藝術最高峰,佛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窟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批次:第一批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裡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
  • 習近平山西行丨走進大同雲岡石窟
    5月11日下午,來到山西考察調研的習近平走進大同雲岡石窟,實地了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代表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歷史上究竟是誰,把它砸得那麼爛
    北魏孝文帝時期,崇尚佛教,開始修鑿龍門石窟,隋唐時達到頂峰。武則天曾捐出自己一年的脂粉錢兩萬貫修鑿佛像,盧舍那佛便是依據武則天的面像修鑿。要想知道武則天長啥樣,現在不妨買張門票去龍門石窟看看耳朵都有 1.9 米長的盧舍那佛像。宋、明、清也多有修建,歷 1400 餘年,造就了如今中國石窟之最,世界文化遺產。只不過在這千百年中,萬佛之光,時而璀璨,時而黯淡。
  • 克孜爾石窟探幽
    提起中國古代的石窟文化,人們印象最深的是以龍門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為代表的四大石窟。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3D列印雲岡石窟上海開啟巡展,高科技讓文物得以永生?
    「大美之頌——雲岡石窟的千年記憶與對話」正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行,展品包括來自雲岡石窟的120件文物和相關文獻資料、1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與傳統對話的作品,而最引人矚目的,便是由雲岡石窟研究院和浙江大學歷時3年合作完成的國內首個1:1可拆卸3D列印數位化石窟。石窟本身是不可移動的,如何在其他地方通過展覽的方式呈現它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
  • 龍門石窟佛首現身美國拍賣會?蘇富比拍賣行回應
    在2018年蘇富比紐約秋季拍賣《瓊肯:中國佛教造像》高古佛像專場預告圖錄中,一尊唐代佛首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發現  群聊現疑似龍門石窟文物  2018年8月28日,網友陽新在他的古代造像愛好者微信交流群《本古》中正在與群友互動,當他們看到蘇富比秋季這場佛教造像主題專場的拍品預告圖錄後,大家一致對這個佛首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 大名三處古建築文物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第八批國保單位」)相關情況,並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共同答記者提問。開展部門合作,破解保護難題,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繫,共同圍繞文物保護利用所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下功夫,找辦法,出政策,推動文物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深化保護利用改革,讓文物活起來,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採取切實有效的實招硬招,深入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工作,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社會各界參與文物保護,讓廣大百姓分享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