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月懷胎的結束,準媽媽們最大的疑問就是生產方式,很多女性為了保持身材選擇剖宮產,但是剖宮產都會留有刀口,到底是應該選擇橫切還是豎切?怎樣剖才能更好看?更易於恢復呢?
其實不論是橫切還是豎切,都各有利弊:
橫切:橫切的刀口被稱為「美容切口」,最大的優點就是恢復後刀口不會很嚇人,而且橫向的傷口在起身俯身時不會太疼,腹部脂肪層厚的產婦也更容易恢復。但是缺點是手術進行比較困難,麻藥量和手術時長都是問題,比豎切出現意外的概率更大。豎切:相對來說,豎切的手術時間會比較快,因為豎向的刀口方便醫生操作,採用局部麻醉即可。但是豎切的刀口不好看,而且恢復期會比較疼,如果打算剖二胎刀口會更難恢復。看過橫切和豎切的優缺點,想必很多準媽媽已經想好了自己的生產方式,愛美的媽媽肯定會選擇橫切,害怕手術出現意外的媽媽肯定會選擇豎切。但是,醫生一般是不會進行豎切的,橫切才是主流剖宮產方式。
01為什麼「橫切」是主流?醫生解釋:不僅是為了美觀
有過剖宮產經驗的寶媽應該都會發現,醫院的剖腹產手術刀口一般都是橫向,在剖腹產剛開始流行時刀口的方向往往是根據手術醫生的習慣來定的,後來歐美國家流行「十字架刀口」,也就是橫切,認為對媽媽的腹部美觀傷害更小,其實不僅是從美觀角度考慮,而是為了產婦著想。
「橫切口」是主流
「橫切口」最早是從以色列流傳過來的,一開始採用三針縫合法,肚皮上留有6個針眼,隨著技術的不斷研發,現在流行「美容縫合」,只會留下2個針眼,改進後的橫切法對寶媽的好處良多:
首先,切口的位置比較靠下,對胃腸部的刺激比較小,手術後產婦能更快地進食和哺乳。
其次,切口是按照人體皮膚走向,縫合後更為美觀,不容易留下疤痕,較少產婦術後對身材變化的負面情緒。
「豎切口」只發生在緊急情況下
調查數據發現,橫切口的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遠大於豎切的概率。
醫院在保全母子平安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選擇豎切,只有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比如子宮畸形、胎兒巨大、局部分離困難、難產等。
無論寶媽選擇了哪一種,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展示著對寶寶的愛意。想要術後儘快恢復身材,不能只靠開刀方向,還應該注意產後護理和修復。
02不管是橫切還是豎切,產後的精心護理都不能少,準爸爸們一定要牢記
相對順產來說,剖宮產的媽媽更需要家人進行護理,防止產後抑鬱的發生,寶寶的爸爸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疤痕瘙癢要重視
剖宮產的刀口比較深,恢復時間也比較長,結痂後的2-3周傷口會變暗紅色,這是傷口增生的表現,隨之而來的就是傷口瘙癢,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的情況下,一定不能用手去撓,及時詢問醫生用適當的藥物緩解傷口瘙癢。
2)不要過早揭結痂
大家都知道,平常有小傷口結痂時不能揭,揭掉就容易留下疤痕。
剖腹產的刀口比較長,更不能提前揭結痂,不僅容易刺激傷口留下疤痕,被陽光直射還容易造成色素沉著,長成難看的黑疤。
3)保持刀口的清潔
有時間的產婦可以在術前洗一次澡,防止身上的細菌感染傷口,選擇舒適透氣的衣服,避免傷口處浸入汗漬,術後7天左右再洗澡,洗澡時最好選擇淋浴方式。
4)飲食要注意順序
有些老人為了產婦及早下奶,盲目地給產婦進補,卻容易留下疤痕。
除了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能吃,還應該減少蛋類、豆類、高糖分食物的攝入,因為術後產婦有一個排氣過程,這些食物易引發胃脹氣。術後的飲食順序是6小時內不進食,6小時候可以吃流食,24小時後可以進半流食,48小時後可以吃稍微硬一點的食物。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推薦一:寶寶愛扯襪子是因為熱嗎?原因和想像不一樣,光腳走的好處要看透
推薦二:寶寶臀紋不對稱有啥隱患?這種情況要儘早排查,警惕髖關節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