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四起的同城貨運市場,「後來者」滿幫面臨三大挑戰

2020-12-23 潮汐商業評論

【潮汐商業評論/文】

從大貨車為主的幹線運輸,到麵包車即可的同城貨運,「滿幫」希望全都要,但對於依賴資源積累的物流行業,這樣往往「欲速則不達」。

11月24日,國內最大的車貨匹配平臺「滿幫」宣布完成約17億美金融資,並對旗下的「運滿滿」品牌迭代升級,宣布全力進軍同城貨運市場,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的貨運服務。

至此,在國內同城貨運的「賽道」中,滿幫成為繼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之後的又一「重磅玩家」。

雖然入局時間較晚,但業內對滿幫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早有預期。在拿下幹線物流車貨匹配市場90%的份額之後,還未完成IPO的滿幫需要講出更多的故事吸引資本的關注。

一方面,主打跨省幹線運輸業務的滿幫正陷入貨車司機越來越少的窘境之中,亟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量。滿幫的主營業務就是為貨車司機匹配貨運信息,為貨主提供物流信息服務。

但根據交通運輸部2020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營運貨車數量由1368萬輛降至1088萬輛,下降20%;從業人員數量也由2100萬減少到了1800萬人。貨車司機減少的趨勢,是推動滿幫布局同城貨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滿幫看來,同屬物流行業的同城貨運和幹線運輸或許能夠「碰出火花」。滿幫在幹線運輸業務上的車輛調度經驗,能對同城貨運業務有所幫助,同時,同城貨運業務與幹線運輸業務形成協同,建立公路一站式全產業鏈生態服務系統。

乍看之下,滿幫集團資金充裕、理想豐滿、地位穩固,但進入同城貨運市場,任何物流企業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積累運力資源的過程,這就註定身為後來者的滿幫會經歷諸多「意難平」的時刻。而在此之前,滿幫的同城貨運業務能否在市場整合、用戶補貼、反壟斷監管等「戰役」中存活下來,尚不得而知。

01 貨運需求「大轉彎」市場整合困難重重

雖然有不少「網際網路+物流」企業嘗試在同城貨運市場分一杯羹,但多因無法完成對市場的整合而無功而返。

不同於市場集中度較高的幹線運輸市場,同城貨運的客戶群體和服務場景更加複雜,用戶的個性化運輸需求讓企業很難整合市場。

以客戶群體為例,目前的同城貨運服務主要以B端為主,C端業務只佔一小部分,他們並沒有太高的忠誠度。

很多情況下,貨運需求較多的B端貨主一般都考慮嘗試組建固定運輸團隊或者在私下與司機建立聯繫,實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C端用戶的同城貨運需求通常是搬家或者二手物品轉賣,頻次較低、服務標準不一、司機素質不一,C端用戶「回頭客」較少。

近年來,雖然滿幫通過幹線運輸平臺的經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和人才資源,但到了同城貨運領域,也並不能改變同城貨運需求個性化的特點。

在同城貨運市場,即使是頭部平臺,其市場佔有率也並不高。

據《2020-2026年中國同城貨運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同城貨運的TOP10市場佔有率僅有3.5%。

圖片來源於網絡

站在貨主端的角度來看,經過近年來的悉心經營,貨拉拉、快狗打車在同城貨運行業的品牌影響力遠超滿幫。在一二線城市,貨拉拉、快狗打車成為了不少80後、90後搬家貨運的首選,而這正是品牌先發制人的宣傳優勢。

截至2020年9月,貨拉拉業務範圍已覆蓋352座中國大陸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對貨拉拉而言,其在同城貨運業務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營,奠定了同城貨運的核心品牌地位,同城搬運搬家找貨拉拉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經形成一種定式,司機和客戶基數都較大,具有長期穩定性。

相對而言,滿幫雖然是幹線運輸領域的「王者」,但是在同城貨運市場中,卻是個「一窮二白」的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構建大眾對滿幫的品牌認知。

目前由於行業競爭的白熱化,很多同城貨運APP的業務定位、定價模式都存在同質化的問題。如何整合市場需求,打造差異化產品,這也是留給滿幫的作業,但完成這份「作業」並不容易。

02 燒錢「燒不出」未來

在滿幫完成新一輪17億美元的融資之前,其在2018年得到過19億美元的投資,這17億美元被看作是滿幫IPO之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但這筆錢能撐到滿幫成功上市嗎?

業內人士分析,在同城貨運市場,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和滿幫的「補貼大戰」以悄然打響。

比如滴滴,對司機端,滴滴貨運除了免30天的平臺服務費外,司機在線時間滿2個小時或4個小時還可以得到獎勵;對用戶端,滴滴貨運也有各種立減券在發放。有力的補貼讓滴滴在開城首日,訂單量就突破了一萬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時,貨拉拉和快狗打車也進行了相應的補貼,比如:在貨拉拉平臺上註冊的司機,每完成兩單就可以得到20元或者25元的獎勵;而且貨拉拉也會向用戶提供立減券和充值返現等優惠服務;在九月份貨拉拉還特別啟動了「2020金秋拉貨節」,拿出一億補貼用戶和司機,來刺激市場。

對滿幫而言,要想在這場補貼戰中生存下來,既要做好「血拼到底」的準備,也要學會「精打細算」。畢竟,活下來的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都是極具實力的競爭對手。

對比同樣入局較晚的滴滴貨運,滿幫並不具備滴滴這樣的流量優勢和品牌知名度,且滴滴的核心業務早已實現盈利,在融資和現金儲備方面也更具優勢,滿幫需要在補貼等其他方面付出更多,才能求得一席之地。

幸運的是,17億美元的大額融資或許足夠讓滿幫燒錢一段時間,但能否撐到IPO有待驗證。

03 反壟斷下的「陰影」

2017年11月,在雙方投資人的撮合下,貨運調度平臺運滿滿和貨車幫完成了戰略合併,滿幫集團正式誕生,一舉拿下車貨匹配市場90%的市場份額,但統治行業多年後,反壟斷監管的陰影正籠罩著滿幫的發展。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2020年11月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市場壟斷地位」、「二選一」等情況明確說明並進行監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滿幫市場份額高,在行業話語權重,擁有很強的定價權。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滿幫與貨車司機用戶因為相關的利益問題而關係緊張。

2018年6月,滿幫旗下運滿滿在安徽合肥和浙江金華,曾試點調整軟體功能,導致物流商無法與司機直接電話聯繫,引起物流商和司機的不滿。

事實上,在滿幫統一幹線運輸江湖的過程中,其做法與客運市場的滴滴如出一轍。

在滴滴發展的早期,通過幫計程車司機接單,站穩腳跟後,利用專車和快車等項目分走了計程車公司的蛋糕。滿幫也按照這樣的發展邏輯,通過與物流商的合作,實現了貨車司機和貨主信息資源的積累,在拿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之後,最終實現對行業的壟斷。

數據顯示,目前滿幫平臺認證司機超過1000萬,認證貨主超過500萬。早在2018年底時,其在車貨匹配模式下的幹線物流領域佔據市場份額已達90%。

然而,在通過壟斷地位拿下定價權,並對用戶完成「收割」之後,如今的滿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

滿幫前任董事長王剛曾表示,希望滿幫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力調度平臺。或許,這種期待是基於滿幫過去的表現,從幹線物流車貨匹配市場的壟斷者,到同城貨運的後來者,滿幫面臨的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等已發生巨大的變化,強敵環伺之下,滿幫這一次不能犯錯。

「潮汐商業評論」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滿幫入局同城貨運,一個「坑」都不能少
    滿幫此次入局同城貨運,其實也不難理解,從幹線拓展至同城是滿幫原本業務延伸的一部分。滿幫方面稱,從長途幹線業務進入同城業務的優勢在於,公司在長途幹線上已經積累豐富的運營和匹配經驗,可以快速複製到同城業務上:「滿幫有海量的物流行業用戶,全國物流貨源需要同城配送車輛進行提貨和送貨。
  • 滿幫強勢入局,同城貨運市場再起波瀾
    李亞楠中國汽車報近日,滿幫集團在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補充17億美元「彈藥」後,將以「運滿滿」為品牌大舉進軍同城貨運市場,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貨運服務。經過數年激戰,同城貨運市場看似格局已定,實則暗流湧動。
  • 麥肯錫解讀中國公路貨運市場:滿幫、福佑卡車等平臺顛覆整車運輸
    麥肯錫指出,中國公路貨運市場正在經歷階梯式整合:快遞和快運市場規模最小,但集約化程度最高;整車市場規模最大,玩家包括滿幫(Full Truck Alliance)、福佑卡車(FOR-U Smart Freight)等數位化平臺;而大票零擔和城配尚處於群雄逐鹿的階段。
  • 滴滴押注、滿幫攪局,同城貨運新戰役
    而就在半個月前,滿幫集團完成新一輪融資並宣布進軍同城貨運業務,給這個今年異常熱鬧的行業又添上一把乾柴。前有老玩家貨拉拉、快狗原地盤踞,後有新玩家滴滴、滿幫相繼入場,同城貨運行業出現新一輪洗牌。總的來說,同城貨運這個市場夠大、夠藍,留給了網際網路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這個市場很散、很亂,留給了參與者巨大的挑戰,無論是誰想要整合這樣複雜的市場,好比鐵牙啃鋼餅,需要硬碰硬的實力。
  • 同城搬家貨運「蛋糕」如何吃?亂象怎樣治?塑造品牌、重構供需市場...
    同城貨運是個誘人的產業。無論是今年滴滴、滿幫攜巨資跨界入場,還是老牌企業貨拉拉、搬運幫、快狗打車等暗暗較勁,都足以證明其巨大的市場潛力。而《2019年同城貨運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的,遠超計程車司機7倍、高達1500萬同城貨運的司機人數,似乎也表明這一行業不僅誘人,更利民,實實在在為很多人解決了就業難題。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貨運平臺跨界混戰加劇前幾天,滿幫宣布獲得最新一輪17億美元融資,從幹線業務強勢加碼同城業務,並宣布運滿滿為其同城貨運品牌。一直深耕於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的滿幫,其實早有跨界跡象。其中,天津滿運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蘇滿運軟體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本次宣布強勢入局同城貨運的滿幫集團正是隸屬於此公司的主品牌。
  • 同城貨運兩家死對頭,滴滴、貨拉拉,正在壟斷市場!
    在「嘀嘀打車」示範效應和國家網際網路戰略實施雙重動力推動下,社會資本蜂擁湧向貨運行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同城貨運市場更是社會資本重點投資對象,據不完全統計,2012至2016年期間我國先後湧現了近200家從事貨運相關業務的網際網路平臺。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同城貨運獨角獸們為搶1.5萬億蛋糕要打...
    有知情人士向媒體表示,滴滴貨運正在籌集3-4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或將達到20億美元。11月底,貨運業「滴滴」滿幫集團也宣布完成17億美元融資,還高調宣稱「要將融資的一部分用於進軍同城貨運領域」。 這三位玩家中,貨拉拉是早已立足國內外市場多時的行業霸主,而滴滴和滿幫都是在今年才正式宣布殺入同城貨運賽道。這場「三國演義」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 滿幫貨運大數據:增幅超500% 螺螄粉「走紅」
    滿幫貨運大數據為你一一解析。最大增幅超500%,雙十二制霸消費榜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今年螺螄粉銷售量同比去年增長明顯。1月螺螄粉銷量因過年有所回落,而後迎來爆發式增長,2月至7月平均增幅達320%。廣西、浙江、安徽成為雙十二購物節期間螺螄粉三大發貨地,主要送往廣西境內、廣東以及浙江境內。廣西問鼎第一,電商助力銷售眾所周知,廣西是螺螄粉的主要產地,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在螺螄粉五大產地當中,廣西一省銷售佔比達84.62%,以絕對優勢位列第一。
  • 拿下「網絡貨運」牌照,順豐也要和貨拉拉們搶生意了!
    而拿到這張「網絡貨運」牌照,對順豐而言,就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通往貨運市場的通行證。值得一提的是, 早在2018年9月,順豐便在北京地區上線了順豐打車業務,提供貨運網約車服務,主打大件快遞、同城貨運和同城配送。
  • 滴滴進軍貨運:在杭州成都招募貨運司機 需考試再上崗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滴滴進軍貨運:在杭州成都招募貨運司機,需考試再上崗滴滴招募貨運司機。5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在滴滴貨運官方微信服務號上看到,滴滴正在杭州和成都招募貨運司機。根據滴滴發布的「滴滴貨運司機預熱招募信息」,滴滴貨運是滴滴出行2020年推出的為貨主提供的運輸服務產品。
  • 滿幫貨運大數據:增幅超500%,螺螄粉或成新版方便麵
    滿幫貨運大數據為你一一解析。最大增幅超500%,雙十二制霸消費榜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今年螺螄粉銷售量同比去年增長明顯。1月螺螄粉銷量因過年有所回落,而後迎來爆發式增長,2月至7月平均增幅達320%。廣西、浙江、安徽成為雙十二購物節期間螺螄粉三大發貨地,主要送往廣西境內、廣東以及浙江境內。廣西問鼎第一,電商助力銷售眾所周知,廣西是螺螄粉的主要產地,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在螺螄粉五大產地當中,廣西一省銷售佔比達84.62%,以絕對優勢位列第一。
  • 同城混戰,貨拉拉拉來33億「援軍」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貨拉拉除了公布融資消息外,其實還透露了一個信號:現在的貨拉拉已經不是一家單純的網際網路+物流的同城貨運平臺,而是一家業務涉及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的網際網路物流商城。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 同城貨運競爭加劇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 同城貨運競爭加劇 出處
  • 【熱點】「貨運版滴滴」貨拉拉醜聞纏身 同城貨運平臺急速擴張存憂
    同城速運其實擁有很大的市場,但是管理平臺對於服務意識的真正提高,企業文化的提升,乃至運營細節都還需要考驗。」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提出。 快速擴張屢觸監管紅線 資料顯示,貨拉拉於2014年進入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市場(Lalamove),是一家從事O2O同城、即時、整車貨運業務的「網際網路+物流」企業,創始人兼CEO為周勝馥。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一鍵呼叫到在平臺註冊的附近貨車,完成同城即時貨運。
  • 貨運市場大變天?貨拉拉遭遇強敵,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現在貨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早些時候貨拉拉貨運服務推出來的時候,差不多屬貨拉拉一家獨大。可是近些年來,貨拉拉的口碑漸漸下滑,很多用戶都對貨拉拉貨運服務褒貶不一,而現在隨著更多的貨運對手加入市場,貨拉拉的江湖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貨拉拉是在2014年就進駐市場,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打開了市場。
  • 申請註冊「中通同城」商標 中通快遞打什麼算盤?
    要知道,順豐、韻達在同城配送領域的品牌分別是在自有品牌的基礎上以「順豐同城」、「韻達同城」自居,儼然更易於樹立自有品牌的形象。「中通同城」商標是才浮出水面,但早在3年前,中通快遞便開始試水同城配送業務。
  • 優信再賣業務給58同城,二手車行業面臨變革
    58同城CEO姚勁波表示,二手車拍賣為二手車流通的關鍵環節,58同城吸收二手車拍賣業務能提高賣車效率、縮短賣車周期,同時增加二手車市場的車源流入,有益於提高58在二手車行業的地位。另一方面,隨著二手車電商行業投資熱度冷卻後,二手車平臺依靠「燒錢」模式搶市場的方式無法持續,在受到疫情和二手車行情不濟的雙重打擊後,優信「斷臂」,也能緩解資金壓力「自救」。
  • MorningCall: 新能源汽車面臨三大挑戰
    補貼政策協助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在吸引、培養並積累了一定的用戶群體後逐步離場;之後市場形成競爭並自我調整;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市場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其次是國家層面的政策性方針。世界幾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和中國都正主導著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中長期內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正面的導向。
  • 58同城即將退市,「神奇的網站」為何不再神奇?
    這家公司在過去收購了安居客和中華英才網,吞併了強大的競爭對手趕集網,拿下了85%的市場份額,坐上了同城服務第一把交椅。除了58同城網站,公司旗下還有房產信息平臺安居客,二手平臺轉轉,家政服務58到家以及同城貨運快狗打車等產品。然而,58同城貪大求多,讓細分領域後起之秀趕超。雖然吞併了強大的對手,收服眾多小弟,但走上高位黯然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