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離了日語,就不會說話了嗎?

2021-01-18 世界華人網

不管是熱門產品的包裝袋,朋友圈的文案,還是設計師素材庫裡的常用素材……


最近W姐心血來潮,想在微博上搜索一下炸雞的幾種做法,結果卻看見了微博上的一則吐槽。


微博ID為@日本傻事 的網友在微博憤憤道:


現在中國人缺了日語都不會說話了,商品包裝上不加點日語進去都不夠高級了。

日式炸雞塊非要叫唐揚雞塊,雞翅TM非要叫手羽先,蓋澆飯改叫丼飯了,自助餐改叫放題了,出軌改叫浮氣了,色狼改叫痴漢了,燒鳥了,豚肉了,花火了,鍋物了,ののののの了,中國人是病了嗎???


即使我人在日本都不這麼說話啊,我在日本跟我周邊的人說的話轉述給大家,「好好說人話,說日語就說日語,說中文就說中文,別給我兩個夾雜在一起,SB一樣。」

這條微博短短幾天就獲得了過萬的點讚,看見博主的吐槽,我也深有感觸。


這裡先解釋一下,圖片上所謂的「唐揚雞塊」,這裡的「唐揚」是指一種風味,翻譯過來應該是:日式風味炸雞。(翻譯來自評論區科普,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在很多烹飪科普的微博裡,就連很多官博都在使用這樣的表達方式。


但最搞笑的是,日語裡一般帶「唐」的基本十有八九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唐揚げ如果直譯大概是「從中國傳來的炸的食物」類似這種感覺。


這種表達方式實在讓人困惑:炸雞就是炸雞,如果說為了區分,直接說「日式炸雞」不就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現在越來越多的烹飪視頻中開始用日語詞彙代替中文,好像這樣就能更加「高級」一些。



「好多人覺得弄點聽不懂的詞,顯得是進口的高端貨。每次看到貼的唐楊雞塊就莫名想笑。」


「在日華人生活中偶爾這樣可以理解,純粹因為懶。


如果直接按漢字發音念更短就念,互相都明白,在國內裝這個逼有必要嗎?


就算在日華人明明雞翅字更少非要說手羽先,是嘴巴抽筋嗎?」

「真的煩各種商品包裝上動不動就加日語,巨尷尬而且無語。」


評論中有網友直言,這種表達方式:


「仿佛20年前:我這個Team是要做個大case的


很多網友表示,這樣的習慣就跟講話時中英混雜裝X一樣低級。


「他並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裡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裡嵌的金牙。


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裡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




近年來,各種食物的包裝上、餐廳門頭的店名上,標榜著正宗的菜單上……都能看見為了彰顯自己高大上而用的日文詞彙。


有時候越是高端的場所,看不懂的文字就越多。



甚至很多這樣夾雜著日文的表述,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語義。

就連一些來到中國的日本人,在看見類似詞不達意的日語後,都表示接受不能。


▲一位來自日本的網友,在看見中國開設的日料店後發表了動態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作為一個中國人走在國外,看見街邊夾雜著中文和外文的病句店名,你敢進去嗎?


一些店鋪為了流量和高逼格,起出各種句意不通的名字。


還有更多的商家隨之效仿。


▲攝影店鋪門口的簡介


▲網絡出版書籍


▲朋友圈的配文


似乎一切像是一個輪迴。


二十年前,我們喜歡用中英夾雜來彰顯自己的「高級」;如今,我們開始在生活中使用大量的日語。



說到底,是因為太多暴露在陽光下那些世態炎涼的人性,讓有些人對自己的民族基因失去了自信。


說到底,這是因為很多人的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缺乏自信。


好像在某些人的潛意識裡: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的圓。


我們對所有「國產」嗤之以鼻;哪怕世界炮火連天,也依舊覺得國外要比中國好;我們抨擊一切眼前的事物,認為中國的制度存在缺失、一切都太糟了。



所以在網絡上,你能很輕易地看見一些言論:


他們認為看美劇看日劇,就是比看國產劇高級;


去西方國家出境旅遊,就是要比在國內雲貴川高級;


去西餐店打卡拍照,認為刀叉就是比拿筷子高級;


……



我們選擇性地看到了國外的好,忽視了自己國家的優。


深耕在中國民族腦海中的,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民族記憶,還不夠讓我們發自內心地驕傲嗎?


學習外來文化是件好事,但是這不該以炫耀為目的。


W姐覺得,那些說話夾雜著外語,盲目跟風的國人,真不見得有多麼「高級」。


什麼時候讓中文走出國門,成為一種潮流。


讓全世界的外國人都學習說中國話,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做到文化輸出的中國人,才是真正的高級。

相關焦點

  • 潘妮妮:離開日語詞彙,現代中國人真的不會說話了嗎?
    【文/ 潘妮妮】 在網上你會時不時——可能隔一年兩年——看到一說法,說中國的現代語言離了日語,我們沒法講現代語言;或者再誇張一點,「現代中國人離開日本的翻譯,沒法說話了。」當這句話一扔出來,網上另一群人馬上就會懟過去,說「那你日本人離開中國古籍,也沒法說話」。最後變成大家互相槓起來,沒有辦法形成一個有效的討論。
  • 盤點中國人日語發音的八大誤區
    日語的語音以簡單著稱:音少,沒有拼讀,聲調簡單,對我們來說可謂小菜一碟。但事實上中國人的日語發音卻存在許多問題。即使那些自信滿滿的日語高手,他們的讀音也未必經得起推敲。不信的話,大家先看下面兩個問題:1、「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三個詞的聲調分別是什麼?2、「こと、もの、人、時」後續助詞「が」時分別怎麼念?先思考一下再看答案吧!
  • 同文不同義:日語對於中國人來說真的容易學嗎?
    中國人學日語的這份自信,在某種程度上也和日文中包含諸多漢字這一事實有關。然而,雖然中日之間的語言有著大量的相互滲透,但因為種種原因,許多日語中的漢字與漢語中的漢字「同文並不同義」,在歷史上也給中國人理解日語製造了許多障礙。而進入20世紀以後,日文的文體更是開始走向言文一致,日語中的漢語詞比例逐步減少。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漢字在日本沿用至今,在「常用漢字表」中,目前收錄了2136個字。
  • 日語好學嗎?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日語好學嗎?這是不少人都會問的問題。只看字面,懂中文的人理所當然能理解,這是在問日語學習是否容易,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很容易誤解為「喜歡學習日語嗎(日本語の學習は好きですか)」。但是如果把這句話寫成「學習日語容易乎?」,相信大多數日本人都能準確理解其意了。
  • 不會日語去日本旅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常常聽說許多日語大神多次去日本遊玩,談笑風生,留下許多美好回憶,那麼不會日語去日本旅遊能有這麼美好的回憶嗎?首先我們得看看你是怎麼個玩法了。如果玩的地方限於東京城裡的商業區、迪士尼,大阪的心齋橋道頓堀,USJ,札幌的著名景點,導遊手冊上推薦的著名飯館等等的話。
  • 日語是世界最難學的幾種語言,中國人:這和漢語有什麼區別嗎?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些年一直都很致力於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而近段時間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推廣日語。甚至有很多的日本人都想要讓日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只不過很可惜失敗了,失敗的理由是很多人覺得日語非常難學。
  • 中國新娘在日本:有人日語很好 基本不和中國人來往
    「在一些日本人眼裡,這些一句日語都不會講的中國女人之所以要下嫁給一個日本鄉下男人,就是因為錢。」一位旅日華人說。在方正縣,下嫁日本的行為也被說成「犧牲我一個,幸福一家人」。  「這一評價未免片面,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2001年嫁到日本的大連新娘王宏偉說。
  • 怎樣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
    不過學日語的人是個例外,一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只要把它讀成日語就可以了。那麼怎麼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呢?大致有以下兩種讀法。傳統讀法:漢字音讀眾所周知,漢字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所以現在日語中的漢字還保留了類似於漢語的讀音方式,這叫做「音讀」。比如「天」讀作「てん」(ten),「海」讀作「かい」(kai)。
  • 學不會日語有多好笑?光塑料日語就夠我笑一年了
    漢字一線牽,珍惜這段緣你看看韓語,只看得到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的我天天看也看不懂;你再看俄語,除了看懂個顏文字oдa你還能看懂啥;最後再看日語,哦上帝啊,多麼親切的漢字!一看就是要去散步啊!一瞬間成就感爆棚恨不得明天跑日本散步去。而且日語發音對中國人來說也很簡單。日本人會發的音你會,日本人不會的你也會!
  • 不會日語也能玩轉日本
    日本通用的語言為日語,各地都有方言,口音不一樣,和我們中國是一樣的,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日本人的英語讀寫能力不錯,但是口語真的有點奇怪。東京的英語普及度會相對好一點。在東京可以嘗試開口先說中文,因為打工的中國人很多,不行再換英語。無論如何,不要嘗試和40歲以上的人用英語交流。
  • 浙江人說話為什麼聽著像日語
    撰文 | 莓本句出品 | 浪潮工作室同時去過日本和浙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是我的錯覺嗎?為什麼浙江話聽起來這麼像日語?這的確不是你的錯覺。操著某些方言的中國人,在學日語時有著額外的屬性加成:這個日語詞的發音,跟我家鄉話簡直一模一樣啊!
  • 中國人容易誤解的日語漢字詞!千萬別按字面理解,弄錯了很尷尬!
    中國人學習日語自帶的一種優勢,但經常也會變成劣勢很多的詞,看漢字就能猜到大致的意思,但這也會使我們在學習中弄錯其中的意思許多日語漢字詞彙和中文詞彙形同意不同,看起來差不多卻又差之千裡今天Tokei醬為大家列舉了一些,下次不要弄錯了哦!
  • 日語語法丨中國人的名字用日語應該怎麼念?
    不過學日語的人是個例外,一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只要把它讀成日語就可以了。比如說:王力宏 ワン・リーホン章子怡 チャン・ツィイー這樣讀的時候,就是直接按照中文讀音改成片假名。日本人也越來越多採用這種讀音方式,提倡尊重對方的本國名字,讀對方本國名字的發音。
  • 日語閃爍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日語閃爍讀音是罵人的話嗎
    日語閃爍什麼梗?閃爍用日語發音其實在中國人聽來就是罵人的話,因為它的諧音是nmlgb,目前,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梗,簡單來說,日語閃爍就是nmlgb,貌似這個梗的出處是來自於王菠蘿,知名主播,小夥伴們認識嗎?  日語閃爍什麼梗  日語閃爍發音大家試著聽一聽?
  • 日語:我們不會亂用「さようなら」,那日語的再見怎麼說
    幾乎,「さようなら」是最出名的日語了吧,可是當我們真正開始學日語的時候,老師都會特別告誡我們,「さようなら」不是隨便哪個【再見】時刻都能用的【再見】。那麼,日語裡面平日裡怎麼說【再見】呢?那麼客人離店的時候說什麼呢?這個時候,我們的回答就有點不統一了,畢竟那個時候不怎麼接觸日本客人,就算常駐的日領館的客人,有時候也是點頭示意(淺鞠躬)。於是董事長爺爺(那時候他六十歲了,我們才二十出頭)說,如果是餐飲部,客人離開餐廳的時候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就可以了。
  • 中國人日語作文大賽參賽學生數量首次突破萬名
    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日本僑報》報導,日本僑報社8月11日在東京發表了參加歷屆中國人日語作文大賽的參賽者統計,從2005年的第一屆到今年的第七屆,一共有1萬3515名中國學生等參加比賽,大學生參賽者首次突破萬人,500多人獲得包括「日本大使獎」在內的各種獎項。
  • 中國人的家庭矛盾,多數都源自於「不會好好說話」!
    就不能省著點,讓我和你爸少為你操點心嗎?」原本笑容滿面的表妹低下了頭,委屈地走進了房間。而我卻看到舅母正喜滋滋地捧著那束花,小心翼翼地插進家裡漂亮的花瓶裡,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舅母不是不喜歡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兒的心意,不過是用錯了表達方式,本能地訴諸於諷刺和打擊。這就是很多中國家長的做法,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卻是打擊、挖苦和諷刺。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不會呀,我沒有良心!日語怎麼說?
    渡部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渡部建是日本人,那我們吐槽他就免不了用日語,說中文也怕水平低下的他聽不懂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這句話該怎麼用日語說呢?你的良心不會痛麼?日語就是:心が痛(いた)みませんか。遇見日語,遇見你!「小龍貓學日語」今天要說的語法小知識!
  •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製作中,官方很會說話,雜誌採訪有亮點!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製作中,官方很會說話,雜誌採訪有亮點魔道祖師的中文廣播劇,刷新了多項國內廣播劇的播放記錄。三季的總播放量,早就已經破億。,魔道祖師還成功走出了國門,成為了國內第一部有日語版廣播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