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什麼病最難纏?答案雖然五花八門,但其中必定少不了胃病。經常有人說,一旦被胃病纏上,就得跟一輩子。這話也有點道理。事實上,胃病確實不好養,那麼,胃病到底為什麼不好養呢?
其實,從中醫角度來說,這和疾病的傳變規律有關係。祖國中醫從來不會把胃病看作是單獨的病種。胃病的背後,一定隱藏著其他臟腑疾病。其中,肝膽瘀熱、肝氣犯胃,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肝膽主疏洩,主情志。當人情志不遂的時候,肝氣不得舒展,日久容易形成肝膽淤熱,進而橫逆犯胃,導致胃病經久不愈。
這種現象生活中很常見。有胃病的人,如果讓他發火、勞累、操心、焦慮,胃病發作的可能特別大。因此,胃病,可以說是身心疾病。胃病難治,根源在於心結打不開,肝膽之氣不舒。
話又說回來,要想疏肝利膽、愉快情志,也絕非容易的事。這跟人天生的基因和周遭的環境都有關係。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這個穴位叫陽輔穴,經常艾灸這個穴位,可以很好地疏解肝膽,和順胃氣,對調理胃病效果很好。如果再配合梁門穴效果就更好了。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這個穴位的情況。
一、穴位釋義
陽輔,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分肉、絕骨。屬足少陽膽經。陽,指陽氣。輔,為輔佐之意。陽輔名意指膽經的水溼之氣在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懸鐘穴外散而來的溼冷水氣,至本穴後因受外界之熱而升溫上行,本穴如輔佐膽經氣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
二、取穴位置
這個陽輔穴位於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三、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寒熱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馬刀瘻,喉痺,髀膝脛骨搖,酸痺不仁,陽輔主之。腰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痛,不可以款,欬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陽輔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胸脅痛。
《針灸資生經》:風痺不仁,陽輔、陽關。
《醫宗金鑑》:主治膝胻酸疼,腰間寒冷,膚腫筋攣,百節酸疼,痿痺,偏風不遂等證。
四、穴位功能
臨床上以陽輔穴配陽陵泉,三焦經陽池穴,可以升發少陽膽經陽氣。陽輔配合陽陵泉,作用桂枝相似。其實少陽相火,亦與此穴相關,少陽為木,陽輔五行為火,豈非少陽相火?膽經以相火用事,膽經盛則相火亦盛,以陽輔瀉之,陽輔為木中火,正好瀉少陽相火,所以陽輔歷來為清洩膽火的要穴。但若相火不足之膽經虛寒,又可取陽輔溫補之。
穴位功能一:調理胃病
陽輔穴本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有疏肝利膽、和解少陽、疏解肝鬱、通絡止痛的效果。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此穴調節肝膽橫逆、淤熱之氣是有先天優勢的。原來,此穴為經火血,膽屬木,木生火,火為木之子。按照實則瀉其子的說法,刺激陽輔穴,可以和好地傾瀉肝膽之熱,故而疏肝解鬱之功甚高。可以說,用好了陽輔穴,調理胃病就成功了一半。
穴位功能二:局部疼痛
比如說,你突然覺得屁股很疼,走路都受到了影響,這該怎麼辦呢?當然,您的本能可能是先去敲敲疼痛所在的地方,這確實會有所緩解,但過後仍然會很痛。
其實,這個時候你應該去敲陽輔穴,用小保健錘去敲效果就更好。陽輔穴就是專門治療膽經上的局部疼痛或其他不適的。它就等於是膽經上的一個開關,您敲打或者艾灸之後就會發現疼痛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