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了這個膽經穴位,調理胃病就好了一大半!

2021-01-10 掌門談養生

世上什麼病最難纏?答案雖然五花八門,但其中必定少不了胃病。經常有人說,一旦被胃病纏上,就得跟一輩子。這話也有點道理。事實上,胃病確實不好養,那麼,胃病到底為什麼不好養呢?

其實,從中醫角度來說,這和疾病的傳變規律有關係。祖國中醫從來不會把胃病看作是單獨的病種。胃病的背後,一定隱藏著其他臟腑疾病。其中,肝膽瘀熱、肝氣犯胃,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肝膽主疏洩,主情志。當人情志不遂的時候,肝氣不得舒展,日久容易形成肝膽淤熱,進而橫逆犯胃,導致胃病經久不愈。

這種現象生活中很常見。有胃病的人,如果讓他發火、勞累、操心、焦慮,胃病發作的可能特別大。因此,胃病,可以說是身心疾病。胃病難治,根源在於心結打不開,肝膽之氣不舒。

話又說回來,要想疏肝利膽、愉快情志,也絕非容易的事。這跟人天生的基因和周遭的環境都有關係。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這個穴位叫陽輔穴,經常艾灸這個穴位,可以很好地疏解肝膽,和順胃氣,對調理胃病效果很好。如果再配合梁門穴效果就更好了。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這個穴位的情況。

一、穴位釋義

陽輔,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分肉、絕骨。屬足少陽膽經。陽,指陽氣。輔,為輔佐之意。陽輔名意指膽經的水溼之氣在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懸鐘穴外散而來的溼冷水氣,至本穴後因受外界之熱而升溫上行,本穴如輔佐膽經氣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

二、取穴位置

這個陽輔穴位於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三、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寒熱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馬刀瘻,喉痺,髀膝脛骨搖,酸痺不仁,陽輔主之。腰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痛,不可以款,欬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陽輔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胸脅痛。

《針灸資生經》:風痺不仁,陽輔、陽關。

《醫宗金鑑》:主治膝胻酸疼,腰間寒冷,膚腫筋攣,百節酸疼,痿痺,偏風不遂等證。

四、穴位功能

臨床上以陽輔穴配陽陵泉,三焦經陽池穴,可以升發少陽膽經陽氣。陽輔配合陽陵泉,作用桂枝相似。其實少陽相火,亦與此穴相關,少陽為木,陽輔五行為火,豈非少陽相火?膽經以相火用事,膽經盛則相火亦盛,以陽輔瀉之,陽輔為木中火,正好瀉少陽相火,所以陽輔歷來為清洩膽火的要穴。但若相火不足之膽經虛寒,又可取陽輔溫補之。

穴位功能一:調理胃病

陽輔穴本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有疏肝利膽、和解少陽、疏解肝鬱、通絡止痛的效果。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此穴調節肝膽橫逆、淤熱之氣是有先天優勢的。原來,此穴為經火血,膽屬木,木生火,火為木之子。按照實則瀉其子的說法,刺激陽輔穴,可以和好地傾瀉肝膽之熱,故而疏肝解鬱之功甚高。可以說,用好了陽輔穴,調理胃病就成功了一半。

穴位功能二:局部疼痛

比如說,你突然覺得屁股很疼,走路都受到了影響,這該怎麼辦呢?當然,您的本能可能是先去敲敲疼痛所在的地方,這確實會有所緩解,但過後仍然會很痛。

其實,這個時候你應該去敲陽輔穴,用小保健錘去敲效果就更好。陽輔穴就是專門治療膽經上的局部疼痛或其他不適的。它就等於是膽經上的一個開關,您敲打或者艾灸之後就會發現疼痛好多了。

相關焦點

  • 膽經不通,全身都堵!刺激這個穴位,可立即疏通!
    膽經不通,全身都堵!刺激這個穴位,可立即疏通!這個穴位就是肩井穴, 肩井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可主治高血壓、中風、乳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肩酸痛、頭酸痛、眼睛疲勞、耳鳴、落枕、頸項肌痙攣等症。
  • 腿痛,可能是你的膽經在痛,趕緊疏通這兩個穴位吧~
    請用手或是刮痧板,刮拭大腿小腿外側如果感到疼痛難忍,那麼也請注意啦!其實腿痛往往是您的膽經出現問題,發出了危險信號!不誇張的講,腿痛就是膽經在痛!也就是說,這裡有一股陽熱之氣,將膽經的水溼氣化、蒸煦,最終形成了天部陽氣。可見,這個穴位有很強的益氣、散寒、去溼之能。一般來說,在治療腿部疾病,尤其是疼痛性的、屈伸不利的疾病時,環跳穴常常扮演重要角。
  • 這個穴位,調節膽經氣血,四兩撥千斤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它就是位於我們肩膀上的肩井穴。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為什麼肩井穴有如此美譽?這要從它所屬的足少陽膽經說起。
  • 關於膀胱經和膽經穴位的解說療效:
    大腿到臀部這段由兩條經絡來管理——膀胱經和膽經,膀胱經主管代謝水分,膽經負責代謝油脂,如果這兩條經絡阻塞不通了,體內的水液和油脂代謝不出去,堆積此處便形成贅肉,顯得臃腫。經常按摩從臀部到腳外側這段膀胱經線路,從上到下,按摩時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時痛感越小。
  • 這個穴位是最好的養胃保健藥,常常艾灸不受胃病困擾!
    俗話說「十胃九病」,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可胃的健康常常被我們認為是每個人的通病而嚴重忽視,即使出現問題也不知道如何調養,很多人因此成為胃病「接班人」。殊不知,胃是我們人體第一個接觸外界的消化系統,因此一旦出現某種狀況,那麼胃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
  • 膽經不能隨便敲,敲錯反傷身
    後來她就聽別人說,某某的胃病是敲膽經敲好的,她就按照別人說的樣子自己敲膽經,剛開始一兩個禮拜效果還是不錯的,人也精神了,吃飯也香了,可是再後來越敲越沒有效果了,胃又恢復了原樣,不是疼就是脹,再後來就又增加了失眠的毛病,整夜整夜心煩、興奮、睡不著覺,這才來門診讓我治療。同樣是敲膽經為什麼有的人效果就比較好,而她反而越嚴重了呢?
  • 膽經一通,萬病無蹤! 1 個穴位通肝膽, 5 大疾病全搞定!
    在這裡,我們給大家推薦一個穴位,這便是——陽陵泉。用好這個穴位,我們的肝膽就不愁不暢了。    這個穴位,還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合治內腑」,腑臟有病,我們第一個就找合穴。所以說,一些膽囊裡面的疾病,比如膽囊炎、膽結石等等,用陽陵泉穴治療就非常好了。  同時,肝膽互為表裡。陽陵泉能調膽,則必然能調肝。所以,陽陵泉也是養肝的大穴。對肝經失調帶來的很多問題,比如口苦咽幹、寒熱往來等,可以用陽陵泉來調治。  所以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陽陵泉」。
  • 膽經大藥房(下):疏通膽經這個地方,腿腳就利索了(附膽經疏通手法)
    而大腿這裡是氣血最足最寬敞的地方,所以,我們經常講要敲膽經,具體敲的地方,其實就是風市穴。而且有中風症狀的,也可以找風市穴;包括腿腳不利索,偏頭痛,口苦口乾等的。但是如果說風市穴治失眠不能用敲打法,越敲越有精神,而要用灸刮法。
  • 身體側面的痛苦,都找膽經
    膽經循行(點擊看大圖)膽經從外眼角的瞳子髎穴開始,沿著頭部側面、脖子側面、上身側面、大腿小腿側面,一直走到腳側面,在第四腳趾上的足竅陰穴結束。因此,關於膽經的「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路新宇老師概括得很經典:「凡是身體側面的痛苦,都要調理膽經。」
  • 膽經堵,全身堵!艾灸這一穴位可疏通膽經淤阻,關鍵還能緩解膽囊結石
    中瀆,這個名字有點意思。中,是指中焦;瀆,就是臭水溝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說,在人體中焦也就是膽囊的位置有一個容易堵塞的臭水溝。中瀆穴就是專門清理這個臭水溝的一個穴位,古人將治法隱藏於穴名之中,以傳承其效驗,真是用心良苦,令人讚嘆。
  • 艾灸強力健胃三個穴位,調理腸胃有奇效!
    所以胃病的發生趨勢越來越年輕化。 市面上各種胃藥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面對這些品種繁多的藥品,你能了解它治療的到底是哪種胃病、有什麼副作用嗎? 其實,真正安全的「健胃三劍客」就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因為我們的穴位都是雙向調節的,寒的熱補,熱的寒涼,最終的目的就是達到一個均衡的方向,保持胃的健康。
  • 什麼適合敲膽經最好?敲膽經的最佳時間
    一般敲膽經是敲位於大腿外側的膽經,經常敲可以使腿部膽經通暢,排毒順暢,使腿部脂肪代謝加速,達到減肥瘦腿的目的。調理臟腑氣機敲膽經可以調整臟腑的氣機。熟話說肝膽相照,肝與膽的關係密切,敲打膽經能夠條暢肝臟氣機,使氣機暢達,臟腑氣機的升降就會趨於有序。
  • 膽經:這3個地方最易堵,膽經一通,全身輕鬆!
    膽經從頭走足行身旁,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可以概括成:凡是身體側面的問題,都要調理膽經。比如,兩鬢白髮;面部眼角位置長斑;膽經沿線問題,偏頭、肋下、腿、腳踝、腳疼或冷等。膽經既容易存鬱氣,也容易受寒,所以疏理通膽經能理氣、排寒。膽經上最易堵的3個穴位,您猜猜是哪裡?
  • 一個穴位通膽經,暢通全身之氣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它就是位於我們肩膀上的肩井穴。
  • 回顧三焦經的七個穴位,開啟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
    ;翳風是治面癱、耳疾的局部重要穴位;耳門是專治耳疾的穴位;絲竹空是治頭痛、眼疾的穴位。簡單回顧了下三焦經,下面我們開始學習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瞳子髎位置非常顯眼,在外眼角邊,在外眼眶邊緣。用針要小心,不要扎到眼球了,可以用按摩,禁止艾灸就是了。
  • 胃病的艾灸調理成功經驗分享
    首先要明確的是,胃病辯證屬寒證和虛證的,艾灸效果特別好。我剛學完艾灸那年,讀大學的兒子在學校生病,因為臨近放假還有各種考試,不想回來,就在當地醫院檢查,做了胃鏡,診斷是慢性胃炎,開了很多藥吃。然後終於放寒假了,帶著他一個考進醫學院的高中同學給他寄的西藥,說要吃兩個月西藥,然後才能用中藥調理。感恩那位同學,還有我的一些朋友,感謝!我比較傾向於中藥,但也只能順其自然。徵得他同意後,立即試用艾灸調理。當時也不懂辯證,只學了個艾灸,什麼毛病都想到用艾灸嘗試。
  • 健康課堂:敲膽經的最佳時間
    敲膽經的注意事項時間晚上11點以後不可以再敲。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氣血進入膽經的時候,敲膽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對身體不好。利用白天的時間敲膽經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條腿只要幾分鐘,有時候忘記了也沒有關係,用不著太認真。
  • 時間醫學-----足少陽膽經
    我們這次課開始正式講經絡穴位。我們從膽經開始講起。為什麼經絡書上一般是從肺經開始講,我這裡卻從膽經開始講呢?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份,通常意義上的一年的開始從正月開始。正月是寅月,寅對應膽,所以我們這裡講課就從膽經開始講。膽經的全稱叫做足少陽膽經。這個經絡的名字是有點含義的。這裡的「足」,指經絡經過腿腳部。
  • 【土郎中養生】敲膽經的最佳時間 敲膽經有副作用
    這個和我國中醫裡面的子午流注的規律是相符合的,下面給出人體最佳的活動時間表,多人稱人體最佳黃金時間表!敲膽經的最佳時間 陳玉琴敲膽經 敲膽經的副作用敲膽經的最佳時間中醫哲學主張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
  • 這個穴位,按一按、捏一捏會緩解身體疲勞,疏通氣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老話叫做膽經堵,全身堵。足少陽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從足部延伸到頭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廣泛。這樣就意味著,膽經是我們人體中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膽經上有一個穴位,按一按、捏一捏會緩解身體疲勞,疏通氣血。膽經上的肩井穴,就有一兩撥千斤的作用,可以一穴來調節膽經氣血。自我按摩方法:一手搭於對側肩頭,用中指指腹按揉肩井穴,或用中間三指指腹按揉肩井穴區。按揉的手法要均勻、柔和、滲透,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