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中醫發展史要追溯到夏商西周時期,從那個時候形成雛形開始,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演化,經過無數人的嘔心瀝血,至今,中醫已經成為醫學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國中醫發展史上,出現了很多位能夠對中醫發展起到重大影響的人物,如扁鵲、華佗、張仲景、葉桂、宋慈、李時珍等等,而我們今天重點講述的是華佗。
成就上存在的「可疑之處」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 、「外科鼻祖」,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並且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了五禽戲。
麻沸散類似於如今我們使用的麻醉藥,在手術前讓病人服下麻沸散,不久後病人便會昏睡過去,直到手術完成後才會醒來,痛苦很小。而五禽戲則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和神態,來舒展筋骨,暢通經脈,起到健體、養生的效果。
說到麻沸散,經過現在科學分析,其中的原料卻是十分奇怪,因為在當時,很多原料根本不是我國中原地區所能夠見到的,而這些原料的產地恰恰是印度、波斯一帶。
五禽戲同樣存在可疑之處,其中除了一些動作是模仿動物的形態和動作外,還有一部分動作與印度的瑜伽非常的相似。
名字上的「可疑之處」
關於華佗中的佗字,在翻查典籍可以發現,它其實是一個音譯字,沒有確切的含義。但是佗字在天竺(古印度)卻是極為常見,並在天竺的梵文中有著重要意義。
同時,佛教從天竺開始傳入中國的時間也是東漢末年,所以,天竺人來到中國也就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同樣,日本弘前大學醫學部麻醉科教研室松木明知指出,波斯(古稱安息,今之伊朗)國人經「絲綢之路」而東漸,華佗即經此路而遊學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經絲綢之路入中原有據可依。李白一首詩歌曰:「胡姬貌如花,當爐笑東風。」所言的「胡姬」就是波斯人。據此,松木明知先生推斷:「歷來被認為中國人的華佗,實為波斯人。
治療過程中的「可疑之處」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 、「外科鼻祖」,由此可見,他的外科造詣有多麼高超,而外科手術的功底不可能不經過積累,或是借鑑前人的經驗而直接達到如此的高度。
如今華佗已經逝世幾千年了,華佗的貢獻我們到現在還在受益,而對於他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天竺人或波斯人,真的那麼重要嗎?#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