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本地黑豬好還是養雜交白豬好?

2020-12-23 天天聊三農

養本地黑豬好,還是養雜交白豬好,這個真的不敢妄下斷語,要結合飼養方式和效益等多方面進行分析。黑豬是我國的傳統品種,在我國已有近五千年馴養史。本地黑豬的繁殖力和抗逆性都較好,性情溫順,能大量利用青粗飼料,比較耐粗飼,並且肉質味感好,肥而不膩,香味十足。但是缺點是生長緩慢,用料較多,屠宰率偏低,瘦肉率少。傳統飼養一般一年左右出欄,現在結合精飼料餵養,一般也得10個月左右。過去我們農村養豬一般都是傳統黑豬,從抓來小豬到出欄一般都是一年多,一年生的黑豬體重僅能達到150斤左右,而仔豬養殖一年能長到200斤就算大豬了。

過去養豬主要是為了積肥,不太重視產肉性能,所以一直沒有更新換代。但是,上世紀後期,養殖從積肥轉向產肉,期生長期長、育肥性差成為致命弱點,所以在西方白豬大舉進入中國後,迅速被育肥快、產肉性能好的雜交白豬替代。雜交白豬,包括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具有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並且適應性較好,無應激敏感現象,易飼養管理。二元雜交豬是簡單的雜交豬,將兩個品種或者兩個品系的豬進行雜交,得到一代雜交種。因為二元雜交豬選擇的母本和父本都是飼養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的豬品種,雜合程度高,所以生長快、育肥效果好,而雜交技術相對簡單,所以在飼養業中應用比較廣泛。

三元雜交豬是選擇三個以上的品種,先將兩個品種雜交得到一代母豬,然後再與第二個品種的公豬進行雜交,三元豬雜交的效果比二元豬更好。常見的三元豬有長白公豬、東北民豬雜交得到長民雜一代,再與大約克夏公豬得到長約民雜種豬。而三元豬可以分為內三元雜交豬和外三元雜交豬。內三元雜交豬是以我國地方品種母與引進的國外肉用型品種公豬雜交所入育的一代母豬,再與引進的國外肉用型品種公豬雜交而生。外三元豬是全部採用外來品種雜交而成。應該說,從養殖效益看,雜交白豬是養豬業的一次革命,大大提高了我國的豬肉產量。但是,由於雜交豬生長較快,從仔豬購進到出欄,一般4個月左右,這種快速育肥所生產出來的豬肉,沒有了傳統豬肉的香味,並且奪飼養過程中過分依賴精飼料,添加劑較多,在日益重視食品安全的今天,傳統黑豬又成為人們追求的新時尚。

從目前豬肉價格看,傳統黑豬的價格起碼比雜交白豬的價格高出三分之一。所以,雖然育肥較慢,但由於飼養方式以散養和餵傳統的青粗飼料為主,所以雖然出欄較慢,但飼養成本比依靠精飼料的雜交白豬並高不出多少,養殖一頭黑豬和養豬一頭雜交白豬所獲效益相差不是太大,只不過是黑豬的飼養周期較長,更新率低。所以,從綜合效益來說,傳統黑豬飼養的效益,還是比不上雜交白豬的效益。但是,雜交白豬的致使弱點是,產仔率較低。所以,如果作為育肥豬,在規模養殖下應該考慮雜交白豬,特別是三元雜交白豬。但是,如果作為母豬飼養,建議飼養產仔率較高的傳統黑豬,或者傳統黑豬與肉用型白豬雜交出來的二元雜交豬。

綜上,規模育肥型養殖,應該選擇雜交白豬,特別是外三元雜交白豬。如果是散養豬,或者是飼養母豬,應該選擇傳統黑豬,或者傳統黑豬與肉用型豬雜交的二元雜交豬。

相關焦點

  • 養黑豬和白豬哪個掙錢?黑豬比白豬好嗎?——閻溝黑黑豬
    養黑豬和白豬哪個掙錢?黑豬比白豬好嗎?養殖黑豬和白豬哪個賺錢呢?在懂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充分的了解黑豬與白豬才能分辨出哪個最適合我們。黑豬與白豬都是屬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豬肉,但是相對來說,現在市場上白豬肉要比黑豬肉多得多。從市場豬肉就可以反映壓制白豬的人還是比養殖黑豬的人多得多的。首先我們看黑豬與白豬有什麼不同。黑豬的生長周期是12-18個月左右,才能長到150斤左右,而白豬的生長周期只有4-6個月,就可以長到200-300斤。
  • 黑白PK|黑豬和白豬,誰是生娃達人?
    對養殖散戶來說,養白豬真的很賺錢。白豬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資金回籠快!(6個月就能達到200多斤)白豬飼料吸收及轉化率高,長再肥也能瘦肉多過肥肉母豬繁殖性能好,8個月就可以配種,一次產仔10-11隻而黑豬嘛,養殖散戶們表示真心不想養...
  • 遼寧鐵嶺昌圖縣男子養黑豬,一年銷售額2600多萬元
    昌圖黑豬,又叫遼寧黑豬昌圖型,具有肉質好、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力強的優點。一頭成年的昌圖黑豬,體重能達到300斤以上。遼寧鐵嶺昌圖縣的康莊,子承父業、回家養殖昌圖黑豬已經14年了。當時,村裡養黑豬的人已經很少,原因就在於黑豬沒有白豬好賣,養殖成本反而比白豬高。白豬養5-6個月就可以出欄,瘦肉率高,價格也低,在市場上更受消費者歡迎。而昌圖黑豬長得慢,需要一年才能出欄,肥肉多,飼養成本高,價格也高。
  • 關於散養黑豬和圈養白豬,你知道他們的區別嗎?
    尤其是豬肉,儘管它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是人們對豬肉還是知之甚少,雖說黑豬和白豬同屬於豬,但是「豬」和「豬」之間畢竟還是有區別的。目前豬按照地域可劃分為以下品種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裡岔黑豬、八眉豬等;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華東類型:皖南黑豬、楊山黑豬;
  • 散養黑豬到底為什麼這麼好吃?
    禁止出口的國寶「黑毛豬」其實是一個總稱,在中國所有的豬種裡,長黑毛的黑豬佔多數,大名鼎鼎的梅山豬、二花臉豬、楓涇豬、嘉興黑豬等都是黝黑黝黑的(它們因地域分布關係也經常被叫作太湖豬),其他品種諸如東北古老的品種民豬,在成都平原上生活了1800年的成華豬等,也都長著黑毛。
  • 黑豬、白豬差的不僅僅是顏色!
    黑豬在我國已經馴養了近5,000年,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不同地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黑豬品種,我們熟悉的品種有:萊蕪黑豬,東北民豬,陽新黑豬,豫西黑豬,裡岔黑豬,雅南黑豬,皖北黑豬等等。黑豬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野外生存,耐粗飼料,肉質好, 但是,它們生長緩慢,屠宰率低,瘦肉率低,黑豬的「一慢兩低」特性使養殖成本非常高,直接影響其經濟效益,隨著上世紀我國從國外引進了生長速度快,周期短,瘦肉率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白豬品種,黑豬的養殖規模就開始不斷縮小,到現在,黑豬只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有少數的養殖。
  • 中國豬的歷史變革:從黑豬到白豬,我們得到和失去了什麼?
    因2018年的非瘟疫情,讓中國人在吃豬上的壓力增加,豬肉價格也在瘋狂上漲,很多人抱怨吃不起,可節日到來後,大家還是願意購買豬肉。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感慨,如今的豬肉口感不如從前,回想上世紀80年代前的豬肉,吃起來比較香濃,讓人吃了後回味不已。而那個年代,普遍都是黑豬,可到了21世紀農村已經看不到了。
  • 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
    的確,無論是經典的86版《西遊記》,還是近些年重新拍攝的《西遊記》,亦或是其他涉及豬八戒形象的《大話西遊》《寶蓮燈》《春光燦爛豬八戒》等等等等,凡是出現的豬八戒形象都是白白胖胖的,沒有黑臉的。那麼,為什麼在劉寶瑞相聲裡,豬八戒的形象是黑臉呢?
  • 中國豬的歷史變革,從農村的黑豬到歐洲的白豬,我們失去了什麼?
    不過隨著國家對豬肉市場的投放力度,現在的豬肉價格還是有所回落,但也在25元一斤左右。到十元時代的豬肉價格,恐怕還是很遙遠。中國是人口大國,我們國家的豬肉消耗,一年可以達到5500噸。在全球各個國家裡面,我們國家消耗豬肉量,也佔據了全球的一半,就連出欄的生豬量也達到了7億多頭。就這樣的規模,也讓豬肉在我們國家供不應求。
  • 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從鄉下黑豬到進口的白豬,我們經歷了什麼?
    往前數四十年,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養幾頭豬,等到過年時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大肉了,八九十年代走親戚串門拎著一串豬肉也是很有面子的。可是自從2018年爆發非洲豬瘟之後,我國普通人民吃豬肉的壓力驟然增加,尤其是去年豬肉的價格已經逼近牛肉!
  • 中國黑豬越來越少,明明本地豬更好吃,為何外國豬成了「東家」?
    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從80年代開始,中國人平時吃的豬肉已經不再是中國的本地品種了,絕大多數都是進口的。包括英國的大白豬、丹麥的長白豬和美國的杜洛克豬等等。其實我們現在最常見到的大白豬大都是外國的品牌,而真正中國本地的豬種其實是黑豬。只不過,近40年來,因為外國豬種的大規模引起,中國的本土豬種變得越來越少了。
  • 新時代的一股清流 散養在山裡的豬寶寶
    說起豬肉,大家應該不陌生,自古以來,豬肉就是我們餐桌上無法缺少的食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吃上一口豬肉更是覺得很是香甜,但是現在工廠化養殖使速生豬、泔水豬、冷凍豬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幾乎已經找不到好吃的豬肉了,這些工廠化養殖出來的豬肉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和我們印象中滿園飄香的豬肉不太一樣,當我們想在家人或者朋友面前大展身手的時候
  • 10年前農村遍地跑的黑豬,如今為何變成白豬?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要知道,以前中國家家戶戶養的都是黑豬而不是白皮豬,黑豬才是中國的本土豬。老一輩的都清楚,本土黑豬養上一年才能養到100公斤,但是黑豬肉豬油多,味道獨特,細膩但不油膩,香嫩可口,這才是最純正的中國豬肉。特別是炒回鍋肉的時候,挑選的必須是香嫩爽脆的四川成華豬,連李劼人在小說《死水微瀾》裡都在回味這種黑豬的味道: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豬肉都要來得嫩些、香些、脆些。
  • 水清莊家庭農場散養黑豬,還你豬肉本來的味道(視頻)
    水清莊家庭農場的黑豬是野豬與黑豬的雜交品種,今年是第七個年頭,產品不多,貨真價實。為了保證充足的營養,除了散養,農場還定時給黑豬們飼餵麥麩、玉米面、草糠、小魚等原生態飼料。普通豬的飼養主要以飼料為主,5-6個月出欄,缺乏運動;而黑豬出欄要達到18-24個月以上,周期長、運動量大,肥瘦相間,肉呈玫瑰紅色,風味獨特,所以肉質口感差別巨大。
  • 黑豬進去白豬出來,豬還沒反應過來毛就沒了!
    黑豬進去白豬出來,豬還沒反應過來毛就沒了!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食材,很多人都說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見過殺豬宰豬的場面,將一頭活豬殺掉,然後把他的肉分成一塊塊的。這全程下來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通常需要5~8個人合力才可以把一頭大豬給拿下。脫毛神器!
  • 白豬怎麼養肉才好吃?
    白豬就是國外良種豬與本地豬或者是國外豬品種的雜交種,生長速度快,但是必須以精飼料飼養,如果按照本地傳統的養殖方法,生長比較緩慢,有的時候還趕不上本地豬。肥豬由於生長快,豬肉含水量高,而且有一股腥臭味,白豬怎麼養肉才好吃?
  • 到底養品種牛還是養土牛,好呢?
    養牛人都很糾結,到底是養品種牛還是養土牛呢?品種牛雖然能長成大牛,但是價格太高,土牛價格雖然低,但長的慢而且還長不大。這就使養牛人進入了兩難的困惑。針對這個問題,簡單說說這個問題,澀腸康希望能對養牛的朋友們有所幫助,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