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本地黑豬好,還是養雜交白豬好,這個真的不敢妄下斷語,要結合飼養方式和效益等多方面進行分析。黑豬是我國的傳統品種,在我國已有近五千年馴養史。本地黑豬的繁殖力和抗逆性都較好,性情溫順,能大量利用青粗飼料,比較耐粗飼,並且肉質味感好,肥而不膩,香味十足。但是缺點是生長緩慢,用料較多,屠宰率偏低,瘦肉率少。傳統飼養一般一年左右出欄,現在結合精飼料餵養,一般也得10個月左右。過去我們農村養豬一般都是傳統黑豬,從抓來小豬到出欄一般都是一年多,一年生的黑豬體重僅能達到150斤左右,而仔豬養殖一年能長到200斤就算大豬了。
過去養豬主要是為了積肥,不太重視產肉性能,所以一直沒有更新換代。但是,上世紀後期,養殖從積肥轉向產肉,期生長期長、育肥性差成為致命弱點,所以在西方白豬大舉進入中國後,迅速被育肥快、產肉性能好的雜交白豬替代。雜交白豬,包括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具有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並且適應性較好,無應激敏感現象,易飼養管理。二元雜交豬是簡單的雜交豬,將兩個品種或者兩個品系的豬進行雜交,得到一代雜交種。因為二元雜交豬選擇的母本和父本都是飼養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的豬品種,雜合程度高,所以生長快、育肥效果好,而雜交技術相對簡單,所以在飼養業中應用比較廣泛。
三元雜交豬是選擇三個以上的品種,先將兩個品種雜交得到一代母豬,然後再與第二個品種的公豬進行雜交,三元豬雜交的效果比二元豬更好。常見的三元豬有長白公豬、東北民豬雜交得到長民雜一代,再與大約克夏公豬得到長約民雜種豬。而三元豬可以分為內三元雜交豬和外三元雜交豬。內三元雜交豬是以我國地方品種母與引進的國外肉用型品種公豬雜交所入育的一代母豬,再與引進的國外肉用型品種公豬雜交而生。外三元豬是全部採用外來品種雜交而成。應該說,從養殖效益看,雜交白豬是養豬業的一次革命,大大提高了我國的豬肉產量。但是,由於雜交豬生長較快,從仔豬購進到出欄,一般4個月左右,這種快速育肥所生產出來的豬肉,沒有了傳統豬肉的香味,並且奪飼養過程中過分依賴精飼料,添加劑較多,在日益重視食品安全的今天,傳統黑豬又成為人們追求的新時尚。
從目前豬肉價格看,傳統黑豬的價格起碼比雜交白豬的價格高出三分之一。所以,雖然育肥較慢,但由於飼養方式以散養和餵傳統的青粗飼料為主,所以雖然出欄較慢,但飼養成本比依靠精飼料的雜交白豬並高不出多少,養殖一頭黑豬和養豬一頭雜交白豬所獲效益相差不是太大,只不過是黑豬的飼養周期較長,更新率低。所以,從綜合效益來說,傳統黑豬飼養的效益,還是比不上雜交白豬的效益。但是,雜交白豬的致使弱點是,產仔率較低。所以,如果作為育肥豬,在規模養殖下應該考慮雜交白豬,特別是三元雜交白豬。但是,如果作為母豬飼養,建議飼養產仔率較高的傳統黑豬,或者傳統黑豬與肉用型白豬雜交出來的二元雜交豬。
綜上,規模育肥型養殖,應該選擇雜交白豬,特別是外三元雜交白豬。如果是散養豬,或者是飼養母豬,應該選擇傳統黑豬,或者傳統黑豬與肉用型豬雜交的二元雜交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