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習慣於只用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主要是胸部的擴張和收縮,橫膈膜的運動較小。
這樣,呼吸多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進行,肺的下部由於運動較小,時間長了會逐漸形成肺泡關閉,導致肺組織萎縮,甚至纖維化。正因為如此,許多老人很容易得上肺炎。
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
第一,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縮,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減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臟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於舒肝利膽,促進膽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對高血壓病人很有好處。
第四,對安神益智有好處。
腹式呼吸的原則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進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時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縮。
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種叫做順式呼吸,就是在吸氣時把腹部鼓起,呼氣時把腹部縮回;
第二種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過來,吸氣時將腹部收縮,呼氣時再把腹部鼓起。
做腹式呼吸時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呼吸要深長而緩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 15 秒種左右。即深吸氣(鼓起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然後慢呼氣(回縮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
第四,每次 5—15 分鐘。做 30 分鐘最好。
第五,身體好的人,屏息時間可延長,呼吸節奏儘量放慢加深。身體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氣要吸足。每天練習 1—2 次,坐式、臥式、走式、跑式皆可,練到微熱微汗即可。腹部儘量做到鼓起縮回 50—100 次。呼吸過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所謂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為: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只管吸氣再吸氣。然後屏住氣息 4 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 8 秒的時間緩緩的將氣吐出。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
做完幾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會覺得難過,反而會有一種舒暢的快感。實際上測定呼吸時的腦波,可以知道在吸氣時屏住氣息的瞬間則大鳴大放,而且在吐氣時 α 波也持續出現。也就是說,屏住氣息可以使得 α 波更容易出現。
做腹式呼吸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前列腺素的物質,可消除活性養,並且擴張血管的功能。當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動橫隔膜時,它會從細胞內滲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養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個內臟,皆得以受到呼吸節奏的刺激。這種刺激透過神經,做為一種和緩的呼吸節奏的自我調節信號傳至腦,腦在接受這些刺激之後便成為 α 狀態。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馬上就會死亡,呼吸重要到幾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機。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淺呼吸過活 ( 胸式呼吸 ) ,因此只使用到 1/3 的肺,另外 2/3 的肺都沉積著舊空氣。如果運用腹式呼吸法 ( 呼吸意識化 ) 進行呼吸,肺就能夠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夠讓體內充分取得氣的功能,同時也攝取更足夠的氧氣。如此一來,既可淨化血液,更能促進腦細胞活性化。
所謂好的呼吸是在意識之下「緩緩」進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換言之,意識之下既緩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 α 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腦波維持在 12 赫茲以下,就大腦生理而言,就是 α 波最容易出現的時候。
本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或刪除
▼點此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