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溫膽湯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經典方劑,在經方大家葉橘泉老先生的手中,更是將一首溫膽湯靈活化用成解決十餘種疑難雜症的百變良方。
處方組成
竹茹6~12g,茯苓9~15g,半夏6~12g,枳殼6~12g,陳皮9~15g,甘草3~9g,乾薑3~6片,大棗2~4枚,水煎服。
圖:陳皮
頭暈目眩,噁心欲吐,焦慮不安,驚悸不寧。虛煩不眠,夜間多夢。動則出汗,體重倦怠,食欲不振。舌質偏紅或紅,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1.梅尼埃病。
2.高血壓病。
3.腦動脈硬化性痴呆症。
4.心律失常。
5.冠心病所致的心絞痛。
6.心臟神經官能症。
7.抑鬱症。
8.精神分裂症。
9.頑固性失眠。
10.慢性胃炎。
11.胃/十二指腸潰瘍。
12.帕金森病。
13.小兒夜啼。
神經體質,體格中等或略胖。容易緊張驚悸,失眠不安。
孕婦或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或禁用本方。
1.梅尼埃病 本方加鉤藤、澤瀉、茯苓。
2.高血壓病 本方加白菊花、連錢草、決明子。
3.腦動脈硬化性痴呆症 本方加遠志、丹參、石菖蒲。
4.心律失常 本方加全瓜蔞、鬱金、天竺黃。
5.冠心病所致的心絞痛 本方加丹參、山楂子、鮮魚腥草。
6.心臟神經官能症 本方加玉竹、硃砂、龍骨。
7.抑鬱症 本方加酸棗仁、夜交藤、珍珠母。
8.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馬寶、鬼箭羽、景天三七。
9.頑固性失眠 本方加酸棗仁、珍珠母、龍齒。
10.慢性胃炎 本方加麥芽、砂仁、玫瑰花。
11.胃/十二指腸潰瘍 本方加木香、川楝子、白及。
12.帕金森病 本方加鉤藤、厚樸、靈磁石。
13.小兒夜啼 本方加山楂肉、貝母、雞內金。
圖:雞內金
姚某,女性,40歲,幹部。1970年2月初診。
患者自訴數月前下放到五七幹校以來,由於政治審查等問題的幹擾,情緒一直處於低落狀態。自覺胸悶心悸,不思飲食,嘔吐呃逆。失眠嚴重,且常在睡夢中驚醒。白天焦慮不安,頭重頭暈,身倦乏力。月經不調,乳房作脹。症狀嚴重時情緒悲觀絕望,甚至厭世。幾個月來體重減輕了十來斤。
患者在五七幹校中心醫務室內科就診,服藥及接受理療後未見顯效,因而轉來中醫科。診見患者體格中等,沉默少言,表情緊張,腹部臍周較硬,按之稍有壓痛。舌質偏紅,苔白膩,脈弦滑。
先從疏肝解鬱著手,方選柴胡疏肝散。患者服用7劑後自覺頭重頭暈略有好轉,食慾亦有增進,但是胸悶心悸、嘔吐呃逆、乳房作脹、焦慮不安、夢中驚醒等症仍較顯著。考慮到患者乃屬膽胃疏洩失調,改用清膽和胃法,投以溫膽湯加味:
竹茹9g,茯苓12g,半夏9g,枳殼9g,酸棗仁12g,夜交藤12g,陳皮9g,甘草3g,乾薑3g,大棗3枚,水煎服。囑患者先服3劑。
二診:患者服藥3劑後,自覺胸悶心悸、嘔吐呃逆、乳房作脹等症有顯著改善,焦慮不安,夢中驚醒之症亦有明顯減輕,囑再服溫膽湯加味7劑。
三診:此次藥後患者諸症皆失。為鞏固療效,仍囑繼續服用原方。
患者前後共服溫膽湯加味六十餘劑。經隨訪患者1年,未見復發。
登場書籍
(↓因微信公眾號平臺系統波動,圖書信息有時可能會出現無法顯示的情況,此時可通過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了解圖書詳情)
本書原名《臨證直覺診斷學》,是葉橘泉先生最為重視的著作。臨證直覺診斷(辨證、辨病、辨體質)是中醫大夫的經典辨證模式,書中記錄了葉橘泉先生在臨證直覺診斷中常用的76種重要處方,其中包括經驗方、經方、時方,每種處方的後面列舉了著者臨床治療的醫案。
中醫書院購書連結——
本文選自《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葉橘泉◎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全部圖片為出版社在攝圖網購買的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