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用方劑輯錄 十味溫膽湯
【方劑名】十味溫膽湯,出自《世醫得效方》。
【組成】半夏、枳實、陳皮各三兩(各90克),白茯苓一兩半(45克),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熟地黃、人參各一兩(各30克),粉草半兩(15克)。
【用法】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水煎服,不拘時服。
【功效】益氣養血,化痰寧心。
【主治】主治心虛膽怯,痰濁內擾,觸事易驚,驚悸不眠,夜多噩夢,短氣自汗,耳鳴目眩,四肢浮腫,飲食無味,胸中煩悶,坐臥不安,舌淡苔膩,脈沉緩。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血管神經症、抑鬱症、失眠等病症。
【方解】本方即《三因方》溫膽湯減去清膽和胃的竹茹,加入益氣養血,寧心安神的人參、熟地黃、五味子、酸棗仁、遠志而成,故本方無清熱之功,而增補養心神之力,組成化痰寧心的方劑。方中二陳燥溼化痰、健脾滲溼,倬溼去痰消而寧神;熟地黃滋養心血;遠志、棗仁、五味子養心安神,斂心氣止汗;枳實行氣消痰,使痰隨氣下;炙甘草補益心氣,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心,安神寧志,行氣豁痰之功。
與本方在組成、功效相近的方劑有《醫示金鑑》所載「加味溫膽湯」「清熱化痰湯」,《證治準繩》所載「十味溫膽湯」,《六因條辨》所載「清心溫膽湯」,《三因極一病症方論》所載「溫膽湯」,《雜病源流犀燭》所載「清心溫膽湯」。
【現代研究】臨床報導也見於治療震後神經衰弱、膽心症候群、高脂血症、慢性支氣管炎、梅尼埃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慢性腸炎、支氣管哮喘、不孕症、頸性眩暈等證屬心虛膽怯、痰濁內擾的病症。實驗研究表明,溫膽湯具有調節大腦皮層功能作用,調節植物神經而緩解冠狀動脈痙攣,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方歌】
溫膽湯方減竹茹,
加以參地酸棗仁,
再添五味子遠志,
益氣養血寧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