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冬病」最適宜「夏治」?如果有以上這些,照著做就對了!

2021-02-14 劉氏臻芝堂

飲食之法:多吃薑

不論是生薑還是乾薑,都有很好的溫中散寒的功效,入脾、胃經。所以夏天多用姜,可以暖胃醒脾,散寒化痰,緩解虛寒引起的腸胃不適。

比如生薑豬肚湯,用生薑250克切薄片,豬肚一個,將薑片塞入豬肚中,文火慢燉至豬肚熟爛,把豬肚撈出切片再放回湯中,加鹽、胡椒或香菜等調味即可。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面黃體瘦、乏力等比較適合。

二、呼吸系統問題

主要症狀為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易感冒、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

一般在冬天容易發作的感冒、哮喘、鼻炎等,大多是因為體質陽虛、體內陰寒太盛所導致的,遷延不愈,年年復發。如果能利用夏天的外熱調養好陽氣,到冬天時這些呼吸道問題就不會輕易復發。

夏治之法:養陽

三伏灸對呼吸道問題尤其有效,因為其中使用的大多都是溫熱養陽的中藥。此外,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泡腳、曬太陽、適當運動等方法養陽。

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洗鼻,可以幫助提升鼻腔適應能力,預防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問題。

洗鼻時,用雙手捧水至一個鼻孔處,將水由鼻孔吸入,由嘴巴吐出。冷熱水交替,兩側鼻孔交替,既可以清除鼻黏膜表面的汙物和過敏原,也可以鍛鍊鼻腔黏膜適應能力。

上述關於消化系統問題,呼吸系統問題均可採用梅花灸調理..

梅花香療法   

"有諸內,必行於外」、「病藏於內,證形於外」

    梅花香是共和國名醫——劉俊岑老先生,在五千餘年艾炙方法基礎上,結合幾十年臨床及現代科學生產的一種外用產品,它既能治病又能尋診。點燃香在體表燻療8—10分鐘後,患者有痛癢感或膚色變化,醫生可據此而辯證施治。本藥香以全天然中草藥研製而成,因形似梅花,故名梅花香。

由十幾味名貴中藥材製成的按中藥的升.降.沉.浮,陰陽五行配伍,「天地五」藥香。在臨床使用中,梅花香的穿透力能順利貫通全身經脈,迅速止痛集尋診,治病於一身,還能順經絡尋找體內深藏幾十年的隱患,使之提出皮膚之外,讓肉眼看見病灶大小,被患者譽為「不是B超,勝是B超」。梅花香療是通過點燃的梅花香產生的香力與藥物的作用在患者皮膚上方,循經絡順時針圈療,刺激人體一定穴位,患病部位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平衡,使其當補則補,當瀉則瀉。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目的。

八大功效:

梅花香效果表現:

1.患者如有病症,使用時,在對症燻照時,會出現皮膚發紅,患者有明顯刺痛感。這說明找對病症,產生了效果。

2.從患者刺痛感和皮膚發紅情況,也可發現患者潛在的患病情況,以便早期診斷進行診治。

作用功能:

本藥香以人體經絡為傳導,經體表穴位為重點,採用經氣與人神之氣相結合的外治方法,經透穴快,穿透力強,無痛苦,坐臥位均可的特點發揮其療效。經貫通經絡,行氣活血,止痛,平衡陰陽,調整髒肺氣機,搜風活絡,通關利竅,保健美容,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為主要功能。

香灸用法

這個香一般在香療院由專門的香療師給顧客施香,施香時顧客可坐可臥。不過,自己在家也完全可以使用。香灸療時可分別運用溫和灸療、雀啄灸療、順時針旋轉灸療法。

1.溫和香療:對準施灸部位,在距皮膚3釐米左右的高度進行固定燻灸,使施灸部位溫熱而不灼痛。一般每處灸5分鐘左右,至局部皮膚稍顯紅暈為度。

2.雀啄香灸療法:在施灸穴位皮膚的上方約3釐米處,如鳥雀啄食一樣做一上一下的活動燻灸,而不固定於一定高度。一般每處燻灸3-5分鐘。注意向下活動時不可燙及皮膚,及時磕除燒完的灰燼,移動時不可過快過慢。

3.順時針旋轉香灸療法:在施灸部位的上方約3釐米高度,根據病變部位的形狀做速度適宜的上下,順時針螺旋旋轉燻灸,使局部3釐米範圍內的皮膚溫熱而不灼痛。

特別注意:

1.藥香療法使用方法簡單易行,人人均可掌握,經濟安全,收效快捷。

2.當病灶部位,疼痛或腫脹消失後,應堅持 3-5 使用天,以鞏固療效。

3.本藥香一經點燃,其表面溫度高,因此在施香過程中應注意力集中,避免灼傷皮膚。

禁忌症

l.嚴重的糜爛、創傷面,不能直接燻照,可在周圍及遠端經穴燻照。

2.對肝膽病患者燻照時,不能在肝區上燻照,會造成嚴重疼痛,只能在肝及膽經和督脈上重點燻照後,配合消瘤膏(現更名為平消康福膏,店內有售),效果更佳。

作用範圍

梅花香療對各種如:頭痛、牙痛、各種關節疼痛和溼痛、腰酸、背痛、四肢麻木、關節炎、肩周炎、奇癢等有緩解疼痛和祛寒止癢的作用;

對胃腸功能不良者,有促進胃腸蠕動,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在美容方面,能達到排毒養顏、減肥、祛斑、祛暗瘡的效果;

對痛經、宮寒、月經不調、腎陰虛、四肢冰涼等有很好效果;

而且還有消除疲勞、提神健腦、保健養生、長壽健身之功效。

三、婦科問題

適合冬病夏治的婦科問題,主要也是寒性痛經、月經不調等。夏天通過溫熱中藥的調養,可以很好地緩解以上婦科問題。

夏治之法:溫熱中藥茶

想要除寒氣,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些溫熱的中藥,比如紅糖大棗薑茶。

做法:用大棗10顆,切片;生薑一小塊,切片;紅糖適量。先將棗片和薑片加水煲好,水沸後加入紅糖再慢火熬煮3分鐘即可。

中藥熱敷療法

  騰寶是劉老先生針對常見婦科病、疑難雜症等,發明的一種安全有效的臍療法。此藥包精選十八味純天然中草藥配伍而成,通過對藥物封包(布包),在蒸騰藥物,使釋放的中草藥藥氣,通過臍部進入細胞間質,迅速散部於血液中,作用於人體的十二經絡之交匯部(胞中),其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和皮肉筋等。使皮之浮絡,孫絡之穴孔,跟自身經脈的陰陽虛實,吸納藥之四氣五味,調節人體之升降沉浮,達到陰陽平衡,調解內分泌、活氣血補虛實,調理常見的婦科疾病等。

  

騰藥可調理範圍:

1、婦科疾病:宮寒痛經、月經不調、腎虛腰痛、盆腔炎、附件炎等,還可以與婦寶寧配合使用治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放於小腹和八髎穴各一個效果更好;

 2、強健脾胃:可用於調理小孩子脾胃不和、茶飯不思、鬧肚子;

 3、補  腎:可用於男性腰疼、前列腺炎等;

 4、局部疼痛:可用於膝蓋、肩胛等位置的疼痛。

功  效:

溫經暖宮、祛風散寒、活血化淤、通經絡、軟堅散結、理氣止痛、調理氣血、調節內分泌。

用  法:

將藥包放在籠屜上氣蒸30分鐘(像蒸包子那樣,放多點水,開中火,以免乾鍋),然後趁熱將其包1-2條幹毛巾裡,熱敷局部,毛巾可一層層去掉,直至溫熱取下,不能到非常涼了再拿下來,這樣寒氣又容易進去。每日1-2次,每包藥可以反覆使用15-20次。

四、其他痛症

包括頸椎病、肩周炎、腎虛腰痛、風溼寒痛等症狀。

中醫認為,寒主痛,風寒、溼邪都會加重骨傷病痛,夏天的時候,人體毛孔疏鬆、血液流通順暢,這時候使用驅寒的藥物或方法可以有效地祛除體內的風寒、溼邪,減輕關節骨痛。

夏治之法:熱敷痛處

除風溼、強筋骨,可以在夏天的時候用熱水燻蒸,或是熱敷痛處,加快痛淤處的血液循環,可以預防病痛冬天復發。

燻蒸或熱敷時,可以用生薑、肉桂、艾葉等提升功效,這樣的方法同樣適用於預防凍瘡。

進行冬病夏治調養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少吃生冷,保持充足的睡眠、樂觀的情緒,適當進行鍛鍊,這樣才能讓調養效果事半功倍。

真元熱寶:

「電加熱騰寶」是由劉俊岑老先生的長孫,劉氏醫藥集團第三代傳人劉輝先生,在原「騰寶」的基礎上對中藥配伍進行改良,通過超微粉碎技術配合碳纖維加熱絲技術,使其在使用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最大藥效。方便快捷安全無輻射,成為現代亞健康人群的首選。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適應哪些病?今年貼敷時間公布
    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今年三伏時間為,初伏:7月13日-7月22日,10天;中伏:7月23日-8月11日,20天;末伏:8月12日-8月21日,10天。長久以來,人們在三伏天降溫防暑、跟著節氣養生治病。中醫專家提醒:三伏天養生要把握三個原則:冬病夏治,合理鍛鍊,科學飲食。 加載中...
  • 入伏|三伏天這些「冬病」迎來「夏治」好時機 中醫專家支招特色...
    體弱多病的老老少少,都能接受「冬病夏治」嗎?「冬病夏治」必須規避哪些誤區呢?本期,我們就聽聽中醫專家的詳細解答。陶紅主任介紹,所謂冬病,是指好發於秋冬季,或者秋冬季節容易加重的一些疾病,在中醫範疇內,這些屬於虛寒的或者陽虛性的疾病,我們稱之為冬病,所謂夏治,即趁著夏季陽氣升發,皮膚腠理開洩,著手驅寒除邪。那麼具體怎麼進行夏治?就是趁冬病在夏季有所緩解的時候,通過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辦法,通過一些內服中藥、外用藥物或者針灸和艾灸等等,以防止這些冬季的舊病復發,或者減輕它的症狀。
  • 三伏天這些「冬病」迎來「夏治」好時機 中醫專家支招特色調理方
    三伏天處於陽盛之時是調理這些「冬病」的好時機三伏天中冬病夏治是每年都有的慣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陶紅在這個時節的門診中常常碰到「熟面孔」,她告訴記者,很多每年都堅持來做治療的慢性病患者,他們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不錯,順時養生的「冬病夏治」究竟有著怎樣的奧秘呢?
  • 名醫直播 | 宣麗華:夏季養生-冬病夏治三伏貼火熱預約中...這幾類人要注意了!
    點擊下方預約按鈕中醫,講究提前預防疾病,所以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一直推崇的療法。我們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判斷你是否需要冬病夏治。打開冰箱冷藏室,如果你明顯感覺冷或者關節有刺痛感,有陽虛的表現,那麼你就需要冬病夏治。
  • 馮妮、侯帥:7月16日入伏,冬病夏治三伏貼正當時
    三伏貼有什麼作用?哪些人群、哪些疾病適合三伏貼調理?《健康鹹寧》節目邀請鹹寧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馮妮醫生、侯帥醫生聊聊 冬病夏治三伏貼知識↓↓↓嘉賓介紹馮妮 鹹寧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醫師,醫學碩士。
  • 冬病夏治,讓亞健康轉向好的調理方法​
    今年7月11日開始就將進入三伏天,三伏天地面以上最熱,地底下最寒,所以井水都是涼的!人類也是屬於自然界的一種生物,必定脫離不了大自然的規律!所以人在三伏天體質特徵跟自然界一樣,體表浮熱,體內卻是一派陰寒! 所以老祖宗才會教導我們「冬吃蘿蔔夏吃薑,賽過醫生開藥方」!
  •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臨床選穴原則及機理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的臨床選穴原則及機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肺病科  宋秀明  主任醫師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是在「冬病夏治」理論指導下,利用三伏天天氣炎熱、人體氣血暢通,藥物能在人體特定穴位更好的滲透、吸收的特點,敷以辛溫散寒逐溼化痰的藥物療法。穴位敷貼這種中醫治療疾病的外治法,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經絡學說,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在人體相應的腧穴上,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敷貼,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冬病夏治,摩力聖匯溫泉養生掀熱潮
    夏季溫泉養生,有醫學理論根據。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有提到:「春夏養陽」「長夏勝冬」,說的是春夏之季,人體的生理表現為以陽氣生長為主要特點;而「冬為陰,夏為陽」,在長夏時節,人體陽氣常勝過冬天。
  • 中醫調理話養生冬病夏治三伏貼 專家:不可自行盲目敷貼
    這些宿疾可在陽氣旺盛而未發病的夏季,尤其是在三伏天,通過中藥敷貼等方法進行治療和調理,以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症狀和病情,從而促進其康復。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具體到今年來說,是從7月16日開始進入初伏,7月26日進入中伏,末伏是8月15日開始,這幾十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貼三伏貼的最佳時機。
  • 駐馬店市中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穴位敷貼正當時
    隨著氣溫的升高,又到了每年冬病夏治的時節。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們明白,最好的特效藥就是我們自己。唯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才能抵抗住病毒的侵襲。
  • 三伏天養生有道 冬病夏治好時節
    《黃帝內經》「天人相應」的原則講的人們在這段時間,身體的陽氣也是最盛的,因為自然界陽氣最盛,人的身體也是陽氣最為充沛,氣血最充盈的時期。因此在這段時間可以治療因為寒邪或陽虛,或者氣血不足等病因所導致的疾病。在這個時間治的話,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冬病夏治」的原理。
  • 最適合夏天的食物竟然是它,冬病夏治離不開!打死也想不到
    大多數人會說,吃涼拌菜、冰西瓜、綠豆汁啊,聽起來似乎沒毛病嘛,但實際上,最適合伏天的食物絕對不是冰食冷飲,而是熱食!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也是中醫認為的「添陽」的最好時機。而寒邪非常容易損陽氣,讓整個人變得倦怠無力。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樣會侵襲體內,損害身體。
  • 三伏天即將到來 中醫專家:「冬病夏治」可嘗試三伏貼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充分利用此時進行治療,可未雨綢繆,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冬病夏治」是我國中醫特色療法,以「秋冬養陰,春夏養陽」為原則,結合「灸法」,在相應的人體穴位上進行治療,增強抗病能力,達到標本兼治、防病治病的目的。「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季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疾病。
  • 又到一年敷貼時 專家提醒:冬病夏治雖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對於某些寒性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腹瀉、關節冷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等而言,冬病夏治可以通過夏季提前的預防和治療,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症狀和病情。      2020年的「冬病夏治」正處防疫特殊時期,為防止人流聚集,保障患者就醫安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對「冬病夏治」作了整體調整、升級,鼓勵大家採用預約就診和在家線上學習敷貼的模式。
  • 傳統中醫冬病夏治:艾灸隔姜灸隔鹽灸溫針灸拔火罐兒總有一樣適合你
    豫北某縣城一家艾灸館內,一名醫生給病人做中醫艾灸,冬病夏治。(王子瑞 攝)中醫艾灸,冬病夏治。夏季三伏天氣炎熱、人體毛孔大開、艾草的藥性更容易滲透的有利時機,對特定的穴位進行溫熱刺激,使得身體氣血循環加快,腠理宣通,驅使體內風寒、溼邪外出,起到扶正祛邪、「冬病夏治」的作用。
  • 冬病夏治真的人人適合嗎?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冬病夏治的最好時節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養生觀念的重視,諮詢「冬病夏治」的朋友們越來越多:「我適合冬病夏治嗎?」 「該如何治療?」 「婦女兒童如何正確調理?」
  • 」冬病夏治「正當時,跟著金施美養出好身體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
  • 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就要再等一年了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中的特色療法,通俗而言,就是「冬天好發的疾病,選擇在夏天治療」。「冬病」是指冬天容易發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類疾病,這些疾病發生的根本,在於寒邪強盛和陽氣受損。「夏治」是指夏至後三伏天期間通過中醫傳統方法生發陽氣,培本固元,以驅散至夏未退之寒邪,恢復陰陽平衡,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減少其在秋冬季的發作次數或減輕發作程度,乃至不再發病,這就是冬病夏治。
  • 夏季養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今天有請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張峻分享《夏季養生有哪些妙招》。如果病症稍微嚴重一點或者伴有腸胃不適,比如噁心、想吐、胃口不好、大便拉稀,這時候可以吃藿香正氣軟膠囊或者是保濟口服液,還可以喝些綠豆湯、西瓜皮煮水,這些都有助於清暑的。特點二:冬病夏治一、冬病指的是什麼呢?
  • 一九已至,冬病冬防,三九貼、食補走起!
    三九貼的適應症和禁忌有哪些?專家: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住院醫師徐朋飛「三九貼是我們用辛溫的藥物貼敷到特定穴位上,達到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杜先生患有支氣管炎多年,從2015年至今在治未病科連續進行冬病夏治、三九貼敷等中醫特色療法,如今咳嗽、哮喘等症狀明顯減輕。「我很受益,過去咳嗽厲害時得打消炎針,最厲害的一次連續打了12針。貼敷這幾年氣管炎發病次數明顯少了,症狀也輕了,很管用,少遭了罪。」杜先生表示會堅持貼敷,鞏固治療效果。哪些人不適宜貼服三九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