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IP電話隨意改 代購小票PS過

2021-01-13 中國網財經

  「從網上找的代購,給孩子買的巧虎牙膏,10塊錢一管。但是聽最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的同事說,這款牙膏在日本起碼要賣到20多塊左右。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真是假,價差這麼大,想到是孩子用的,別冒險,還是扔掉了。」近日,經常網購海外商品的於女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近年來,海外代購母嬰用品成為許多媽媽的新選擇。不少購物網站都推出了母嬰用品的海外代購服務,產品豐富,讓人眼花繚亂。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更成為消費者海外代購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代購渠道不正規、代購產品多假冒偽劣、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專家指出,個人海外代購是一種新型商業模式,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相關部門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來監控網絡代購市場。

  找到靠譜代購

  消費者還須精明點

  奶粉品牌是德國的愛他美,紙尿褲品牌是日本花王,輔食是美國的嘉寶米粉,學步鞋是日本代購來的耐克毛毛蟲鞋……這已經成為不少寶寶的「標配」。

  毋庸置疑,國內母嬰用品的市場需求巨大。據業內人士估算,中國0歲至6歲的育兒市場每年大概有33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的市場容量。事實上,一個家庭從母親孕期開始就進入到母嬰市場的強消費期,母嬰用品的品類更是包羅了保健品、防護服、孕婦裝、護理用品以及嬰兒奶瓶、童車、童裝、專用洗滌用品等。

  各種母嬰電商平臺的海外代購已經鋪天蓋地,朋友圈、微博圈的代購刷屏也是媽媽們最愛看的內容。但當代購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代購者成為一種職業,代購早已不是「幫你買」這麼簡單了。

  怎麼會一夜之間多了這麼多「國際代購」呢?莫非身邊的朋友一夜之間全都移民國外了?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少代購甚至從未出過國。很多中國顧客看到QQ顯示對方在某國,就信以為真,其實,QQ的歸屬地是可以修改的。還有就是手機中顯示來自國外的客服電話號碼,也不能說明對方就在境外,IP電話也是可以隨意修改顯示電話號碼。還有,一些假代購提供的超市小票並不可信,有的甚至是經過PS編輯處理過的。

  對此,有多年網購經驗的呂小姐建議,「要學會看國外的官網,先看看國外的零售價格,尤其是奶粉和母嬰用品,不能貪便宜。還是要了解自己需要代購的商品。例如:你想買巧虎牙膏,你最好知道這個東西實際日元是多少錢,然後換算,如果哪個代購賣得比換算出來的價錢還便宜就不要看了,雖然可能是清理庫存,但誰願意賠錢賣東西。最好要確定幫你代購的公司和個人的確是在國外定居和生活。還有建議物流全程追蹤。」

  同時,有關專家建議,消費者需擦亮雙眼,保持理性的消費心態。在選擇母嬰用品時將產品質量作為選擇的第一依據,不能盲目地迷信外國產品。海淘母嬰產品優先考慮口碑好、售後流程完善的商家。同時,消費者與商家交易時要索取海外購物票據、物流運輸和線上交易的憑據,一旦權益遭到侵犯時,還可通過這些有效的證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遊走「灰色地帶」

  暗藏多重風險

  代購,簡言之就是找人幫忙購買你需要的商品,這些商品或者尚未在國內上市,或者其價格比當地的划得來,然後通過快遞發貨或者直接攜帶回來。

  據了解,海外代購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模式,即海外代購平臺和朋友圈海外代購。海外代購平臺的運營重點在於儘可能多的吸引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賣家入駐。微信朋友圈代購是依靠熟人或半熟人社交關係從移動社交平臺自然生長出來的原始商業形態。

  對於目前海外代購母嬰用品熱潮的根源,有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價格,很多國外品牌在國內購買價格比較昂貴,同等品牌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相對比較便宜;其次是消費者對於國產母嬰用品不是很放心。

  母嬰產品海外代購,不管是通過購物網站代購還是找私人幫忙代購,都涉及商品進出口合法問題。一些代購量過大的私人代購甚至可能是一種走私行為。消費者選擇「海淘」、代購的主要目的是「避稅」,不過對於正常渠道而言,這是一條灰色途徑。

  海關總署2010年第54號公告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攜帶擬留在中國境內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含2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菸草製品、酒精製品以及國家規定應當徵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定辦理」。海關總署2010年第43號公告也規定,「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徵收進口稅,但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

  「個人在網上發布信息,幫人代購屬於個人之間的委託代理關係,只要履行正常的海關手續、如實申報即可,商品出現問題一般應由委託人和商家直接協商解決,不屬於對外貿易等領域監管的範疇;經營型網絡代購則極易與相關法律規定產生衝突,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法律風險都很大,同時尚處於國家監管的灰色區域。」有專家認為。

  對此,有不少專家呼籲有關部門專門立法以調整海外代購中的「灰色地帶」。

  同時,海外代購所存在的法律問題中信用問題也是經常出現的,其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信息信用問題、質量信用問題以及支付信用問題。由於跨國支付存在著支付主體虛擬、結算周期較長、監管效力不夠等各類問題,很難保證結算支付活動能夠誠實守信且順利有效地進行,因此給網絡海外代購增添了多重風險。

  不可控因素多

  維權遭遇困境

  國內不少消費者基於對國內母嬰產品安全性的擔憂,將目光投向了海外,代購、海淘等購物方式現在已經成為不少父母購物的經常性選擇。

  海外代購雖然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卻也隱藏著種種陷阱。由於比起普通網絡購物,多出一道「代購」手續,海外代購的不可控因素更多,消費者更難以通過正常渠道來維權。

  儘管目前我國的海外代購日益紅火,但是產品安全和售後服務卻並沒有跟上快速發展的步伐。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為海外代購提供了平臺,然而貨品真假難辨、退換貨以及維權困難等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都讓消費者困惑。在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對記者表示,他們在代購母嬰用品時還是「非常謹慎」。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對國內網絡商品交易已有明確規範,但對海外代購這一類涉外交易,相關部門的監管還不完善。並且,海外代購的環節複雜、隱蔽,很難實施有效監管,而私人代購更無從監管。消費者代購買到假貨卻又得不到保護,根本原因是因為缺少海外代購的具體監管規定,尤其是對於私下的民間代購更是缺乏監管手段。

  同時,海外代購的產品無論真假,消費者在貨物退換和售後服務方面都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目前,尚無針對個人海外代購的專門法規,僅靠從事海外代購的個人自律,導致消費者在購買代購產品時維權困難。在網絡海外代購中一旦發生商品質量等問題,消費者難以直接找到位於海外的銷售方或生產方及時處理。

  由於相關法律的缺失,就造成了消費者維權過程中維權渠道不明晰的局面。目前看來,消費者的維權渠道還主要依賴於行業自治,通過協商進行解決,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海外代購跨境的特點很容易使消費者維權的訴訟成為涉外案件,可能使得消費者處於極其被動且無能為力的狀態之中。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是通過電商平臺或社交軟體上代購的產品,消費者可以維權,但維權成本很高。主要是網上代購屬於異地購買,消費者與經營者相距甚遠,雙方協商不便,而且相關產品的鑑定也比較麻煩。一旦經營者不承認產品有問題,消費者要維權,就必須到經營者所在地的相關部門投訴,而且由於海外代購涉及海外產品,要鑑定也非常困難。

(責任編輯:張明江)

相關焦點

  • 海外代購提供的「購物小票」你信嗎?
    原標題:海外代購提供的「購物小票」你信嗎?   「除了LV手包、Tiffany項鍊等奢侈品,我們家越來越多的生活用品也都選擇從海外代購回來,如化妝品、奶粉、牙膏……」時尚達人沈小姐在微信上曬起了自己的海外代購品,還附帶上各自的「購物小票」,以驗明商品「正身」。
  • 朋友圈代購暗藏風險,這些代購騙局的內幕你必須要知道!
    朋友圈代購暗藏風險,這些代購騙局的內幕你必須要知道!可你知道這些海外代購可能也暗藏風險嗎?近日,市民小賀因擔心同小區「韓國代購」回國後未被隔離,便向警察救助。對此,不少網友調侃道:「得知韓國代購從未去過韓國,心底立馬踏實了!」假代購的套路有哪些?1.物流造假有兩種方法進行物流造假,一是直接修改物流信息,這樣即使是從國內發貨,消費者查詢的發貨地點也是海外。
  • 想買海外商品,選擇朋友圈代購靠譜嗎
    海外代購平臺的運營重點在於儘可能多的吸引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賣家入駐,而微信朋友圈代購是依靠熟人或半熟人社交關係從移動社交平臺自然生長出來的原始商業形態。追根溯源,消費者選擇代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價格,很多國外品牌在國內購買價格比較昂貴,同等品牌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相對比較便宜;其次是消費者對於國產的用品不是很滿意,更青睞一些國外的品牌。
  • 漲姿勢|「海外代購」陷阱多 代購小票支持驗貨全都不靠譜
    漲姿勢|「海外代購」陷阱多 代購小票支持驗貨全都不靠譜  olivia chan • 2019-07-09 09:45:25 來源:前瞻網 E1717G0
  • 海外代購有小票也不一定是真的 購物單據幾毛錢就能買一張
    ,海外代購成了她的新選擇。  王女士說,她選擇代購的時候非常謹慎,在與多家做海外代購的網絡商家接觸之後,她最終選擇了一家她認為比較可信的代購賣家,因為這位賣家每次在幫她代購的時候,都會通過視頻電話或者微信全程直播購買過程,這讓她感覺比較可靠。
  • 海外代購商品「山寨」多多 專櫃不提供驗貨服務
    「山寨」購物發票泛濫  在「海外代購」的圈子裡,購物發票和小票向來是被全球代購賣家用來力證其貨品「血統」正宗的。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山寨購物發票和小票竟然也在一些大型網購平臺上架。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不少網店均能提供 「Hermes愛馬仕」等專櫃的專用購物小票,並可根據要求指定列印內容。
  • 【曝光】海外代購"魚目混珠" 假貨市場 "代購"隨處可見
    看來這款代購的雪地靴確實有問題,失望的小王決定退貨,和商家一番糾纏之後,終於得到退貨地址,不過往返的郵費要小王自己承擔,白搭了時間和金錢,禮物也沒有送出去。而更讓小王無法理解的是,這款號稱海外原裝代購的雪地靴,從發貨地址到最後的退貨地址竟然是福建的某個鄉鎮,這裡和海外代購有什麼關係呢?
  • 網曝奢侈品代購騙局 10元打出假小票LV愛馬仕最多
    原標題:熱賣「假小票」撐起奢侈品代購騙局 10元輕鬆打出小票   一直以來,海外購物小票曾被消費者認為是避免假貨的最佳憑證,但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網絡上驚現海外代購假票據,從10元到40元不等的高仿假小票可以輕鬆仿冒中國香港、新加坡、法國專櫃票據,在一些交易平臺上,假小票業務出現集團採購的現象。
  • 歐洲奢侈品代購(法國巴黎代購/義大利米蘭代購/英國倫敦代購/德國代購)途徑是什麼?
    (包括美國代購、澳門代購、奧地利代購、澳大利亞/澳洲代購、紐西蘭代購、瑞士代購、臺灣代購、紐西蘭代購、加拿大代購等)所有品牌裡,一定不可能有折扣的品牌只有chanel和LV,尤其chanel哪怕走退稅渠道也一次一個人只能退一件,所以不可能低價代購。再說愛馬仕,這牌子本身是跟chanel和lv一樣沒有折扣的,但是特別的地方在於他流氓的銷售政策,也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配貨政策。
  • 海外代購「坑多水深」 你海淘時中過招嗎?
    另外,海淘還存在支付風險。海淘時,因信用卡資料由國外網店保管,且國外信用卡支付系統交易無需密碼,傳輸過程中可能在各環節被「偷窺」,號碼被盜的風險。 有媒體報導,「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全球海外代購網絡平臺』已經建起了一條非常隱秘的代購產業鏈,他們以非常神秘的角色隱藏在代購店鋪的背後,一頭控制網上代購店鋪,另一頭則從國內『A貨』生產廠家處集中拿貨、囤貨」。  很多海外代購商家承諾提供海外購物小票等購物票據,這被消費者認為是避免假貨的最佳憑證,但是這種票據卻花幾元就能買到。
  • 一場疫情,再次撕開假「海外代購」的遮羞布
    「正品代購、接受驗貨、境外物流、專櫃小票」,在國內外價差的誘惑下,「海外代購」這種不出國門、購遍全球的消費方式,已然成為一種時尚。代購店主購自原產地的純正「洋貨」,專櫃小票齊全、物流信息完備,且宣稱可以「專櫃驗貨」,聽上去很美啊。
  • 代購的套路真不少 民警提示:4種方式遠離詐騙
    人在國內定位在國外 物流憑證都是假的朋友圈代購 有些全靠演技真真假假 眼花繚亂 騙局您看好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各種海外代購日益活躍,如今誰的微信朋友圈沒有幾個代購賣貨的?可你知道這些海外代購可能也暗藏風險嗎?
  • 山寨代購大起底 小票印表機竟是罪魁禍首
    【PConline 深度報導】從名牌包、化妝品、電子產品到進口食品,商品的地區差異,使得海外代購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時尚。對於英語好,膽子大的海淘客來說,既要質量好,又要便宜,是絕對不會讓代購從中間賺到一分錢差價,但對於動手能力比較差,看了又眼饞的用戶來說,只能花錢買省心。
  • 海外代購存在風險 不要迷信洋保健品
    疫情當下,提高自身抵抗力顯得尤為重要,於是越來越多的「海淘控」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從國外購買保健食品。在百度上輸入關鍵字「海外代購保健品」進行搜索,相關結果約有356萬個,足見其火爆程度。海外保健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緣於其身上的「純天然」、「無副作用」等標籤。然而,國外保健品也是魚龍混雜,消費者不要盲目迷信「洋保健品」。
  • 朋友圈代購有些全靠演技 真真假假眼花繚亂騙局您看好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各種海外代購日益活躍,如今誰的微信朋友圈沒有幾個代購賣貨的?可你知道這些海外代購可能也暗藏風險嗎?近日,一位北京市民因擔心同小區「外國代購」回國後未被隔離,便向警察報警。然而不到兩小時,社區民警就回復了該居民:這個在鄰居群裡的「外國代購」並未出國。
  • 海外代購真真假假 消費者小心被「坑」
    舉報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裡都有海外代購
  • 你看到的「海外代購實拍」可能是在中國鄉鎮
    美國代購、購物小票為證、專有身份卡……賣家的一系列承諾讓劉莉開始心動。收到背包時,看到齊備的購物小票、包裝和身份卡後,劉莉更是對產品深信不疑。「小羊皮的皮包不應該這麼硬啊。」閨蜜的一句話讓她開始心生疑惑。可是購物小票等都在手,還能是假貨嗎?網絡平臺中,正品代購、海外代購正成為賣家的「金字招牌」。
  • 朋友圈代購再曝驚人內幕:1元假香水貼個標賣200塊,「代購小票」全是批發偽造!
    回想自己也曾關注過代購造假的問題,小兒科的比如虛擬定位到國外:「海外代購的採購小票,網上就能批量做」既然是從海外代購,買家要採購小票也是很謹慎了。為了讓買家深信不疑,在化妝品造假鏈條中,採購小票造假已經非常成熟了。在網上,香港、韓國、歐洲等代購熱門地的小票應有盡有,小票上的產品代碼還可與假冒標籤相匹配。
  • 【擴散】揭「海外代購」黑幕:仿名牌偽小票維權難
    據統計,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800多億元,比2012年增長117%。但記者也發現,在海外代購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魚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種種亂象。不少看上去很美的海外代購,其實另有玄機。  北京的王女士因為工作很忙,平時很少有時間逛商場,為了給孩子買到既放心又便宜的的嬰兒食品,海外代購成了她的新選擇。
  • 和同行交換小票、避開上海海關……電商法實施後仍有代購逃稅現象
    如今,電商法已經實施近7個月,對之前從事代購的人影響如何?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儘管電商法的實施對一部分代購者產生了限制作用,但仍有少數代購者通過各種伎倆逃稅。為多帶貨改頭等艙或商務艙在北京幹了多年代購的李軍偉(化名),始終不願意放棄3個微信號裡的眾多客戶,他選擇繼續做代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