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為代表的西單商圈如何逆勢發展?

2021-01-07 聯商網linkshop

西單商圈南起宣武門內大街,北至靈境胡同西口,東至西單橫二條東側,西至華遠街西側。地理位置位於城市中心,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是北京首屈一指的購物場所,是北京的傳統商業中心之一。

如今隨著人口外遷,城市商圈去中心化已成定局,以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為代表的西單商圈正在進行自我革命,找準自身定位,突出自身優勢。

12月13日,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北京電子商務協會、天津市百貨商業協會、天津市電子商務協會和《新零售百科》共同合作的「京津冀零售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正式開幕。

當天下午,來自京津冀各地的多位零售專家和從業者一同參觀了位於西單商圈的西單大悅城和漢光百貨,西單大悅城招商部副總監王淇和漢光百貨總經理浦嘉嘉隨同進行了講解。

西城:

西單大悅城開業於2007年底,至今已經營業11個年頭。步入成熟發展階段的大悅城在業績上依然保持活力,數據顯示,西單大悅城是大悅城體系中利潤最高的門店,其中2017年銷售額超41億元,客流超2600萬。

西單大悅城的主要目標客群是18-35歲的年輕女性群體。商場共10層,其中1-5層為零售區,6-9層為餐飲區,搭乘電梯從下往上走,整體品類呈現出「由重到輕」的布局邏輯,使得不同年齡區間和收入範圍的消費群都能在大悅城找到適合自己的購物空間。

以餐飲業態來看,6層是商務餐,7層是適合朋友聚會的餐廳,8層是二人食,9層則是小食為主。西單大悅城招商部副總監王淇向《新零售百科》介紹說,「隨著樓層逐漸地升高,我們就把餐飲越往小了去做了,來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2016年,西單大悅城內部對商場進行了大的調整,更替了30%的品牌,2017年,西單大悅城將調整比例提高至50%,同時增加新的業態,以適應年輕人不斷變動的體驗需求。

「查特花園」、「樣街」和「玫瑰園」就是在這次調整中加入的新物種。王淇介紹說,位於6-7層的查特花園佔地超過3000平米,是由原來自營的酒店會議室和餐廳重新改裝而成的餐飲區域,在去年12月份正式開業。查特花園的整體裝修呈現後現代風格,打造出靜謐、高檔的私域氛圍,花園內共有11個餐飲品牌,6層以西餐為主,7層以日本、泰國等亞洲餐廳為主。

王淇介紹說,改造查特花園的初衷是希望將消費者的購物時間拉長,「它的垂直的電梯可以讓它24小時運營」,「所以基本上這11家店的酒水比一般餐廳要多一些」。

查特花園內的餐廳是團隊從三裡屯、亮馬橋、國貿等熱門商業區裡摘選出來的,其中Thai Home是團隊從三裡屯挖來的網紅泰國餐廳,也是目前查特花園內業績最好的餐廳。王淇表示,「我們也是想利用這11家店鋪,把整個西單大悅城的餐飲調性再往上拔一拔」。

位於9層的樣街是為了讓18歲到25歲的年輕群體在大悅城內找到歸屬感。以「潮酷、潮玩、潮食」為主題的樣街納入了許多時下流行的店鋪:扭蛋機、海馬體照相館、樂高主題店等遊玩區域,以及阿甘鍋盔、coco都可、蝦小士等網紅小食。

樣街也引入了一些購物中心不常見的業態來吸引年輕人,比如從南鑼鼓巷引入的塔羅牌店、手帳集市,以及3D拼圖店、電競體驗店等等。

「當時我們這個街區做的原則就是,我們籤合同基本上最長是一年,這樣我們就保證每年不低於30%的替換率,就是為了滿足現在更新比較快的年輕人的需求」,王淇介紹說。

在引入新物種的同時,西單大悅城也在時時根據經營狀況調整商場布局。以五層東區的運動區為例,原本由一些小品牌順次排列,但經營狀況並不如人意。經過調研和協商,大悅城將整一面牆封起來,劃分成了阿迪達斯、耐克、The North Face和FILA等四家國際運動品牌,用更大的商鋪面積和品牌影響力帶動了整個運動區的瀏覽動線。

在B1層的側庭與6層的玫瑰園,是大悅城舉辦展覽、集會等各類活動的地方,如Pop Mart、LIne Friends快閃店、新華社主辦的「請回答2018」靜態展都先後在西單大悅城舉辦,IP自帶的新鮮基因與粉絲影響力為年輕客群時時帶來新鮮感,也盤活了快閃店周邊的商場氛圍。

對於近年來線上電商的發展對於線下零售的侵蝕,王淇表示團隊並不擔心,「因為我們通過購物中心來講,它並不是一個只供大家銷售的地方,還是供大家體驗的一個地方」。

為了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西單大悅城近年來也在嘗試更多玩法,「我們叫七二一,零售佔七,餐飲佔二,其它業態佔一;原來體驗佔不到10%,現在大概上升到10%了」,「我們和商戶一起,給消費者更多體驗的空間,來滿足他們體驗的需求」。

百貨:以「化品」為中柱,

駐紮北京西單商圈近20年的漢光百貨如今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現在日均客流量是2、3萬,比以往下滑了20%左右。」漢光百貨總經理浦嘉嘉向《新零售百科》表示。

「因為現在的客流大部分都集中在社區型的購物中心了。」 浦嘉嘉分析了客流減少的原因,「人口外遷,城市商圈去中心化已成定局。」

面對這項難題,漢光百貨找到了應對措施。從2015年開始,漢光百貨開始逐步對每層樓進行翻新升級。「2015年,調整了二層女鞋賣場。我們算是全國第一個做中區統裝造型的,邊店也保持一些有特色的。」 浦嘉嘉介紹,「做中區統裝是為了視覺通透,顯得非常開闊,讓人一眼就覺得牌子特別豐富。後來大家都在學我們中區的風格。」

調整後女鞋賣場的銷售額取得了全國數一數二的業績,「很少有商場像我們這樣女鞋還能做到千萬店的,我們的百麗、思加圖、愛步、73小時、UGG這些都是千萬店。」

2016年,漢光百貨調整了一層的化妝品區,現在化妝品區的面積有3000多平。「以前沒有這麼大,只是現在的一半左右。後來我們覺得化妝品是未來幾年的趨勢,所以就把化妝品的面積釋放了。」

2017年,漢光百貨的化妝品品類以60多個品牌創下超過8.8億的銷售額,登頂百貨化妝品銷售全國第一寶座。「化妝品在漢光百貨整體的銷售額中佔了三分之一。」 浦嘉嘉說在調整前這個數字是五分之一。

漢光的化妝品能做到全國第一,除了品牌全帶來的集合效應,「還有我們的客人信息維護,也就是CRM做得比較好。」 浦嘉嘉介紹,「漢光百貨開闢了美容坊,邀約會員體驗1對1服務,客人用一種化妝品可能三個月後會想復購,我們就會邀約客人再回來。」

2018年下半年,漢光百貨加深了與美妝品牌之間的合作,將一些獨家、限量的活動和服務放在商場中。「例如蘭蔻的無人售賣機,客人掃碼進入漢光的微信購物平臺上,然後機器直接出東西,這也是品牌和商場之間互相導流。」 浦嘉嘉說,「現在漢光百貨的微信平臺已經有100多萬粉絲了。」

化妝品的優異成績為漢光百貨帶來了良性循環的優勢,浦嘉嘉表示「你做得越好,品牌方有了新的牌子之後就越願意跟你合作。像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集團每年都會有新牌子,他們都會先跟我們說新牌子能不能在漢光有位置這樣。」

2018年,漢光百貨調整了9層的餐飲區。「曾經我們的九層全部都是庫房,今年改造出來的美食匯,目前有十多家,比如花家怡園旗下的花鴨鴨,還有越打星這類都是滿足一些隨便吃一口的客人需求的,客單價都在30—50之間。樓下8層是在100、200塊的客單價,比如楊記興臭鱖魚這樣的。」

在工作日的下午,漢光美食匯的座位區有很多人在用餐,旁邊還有一家正在裝修的呷哺呷哺火鍋。浦嘉嘉介紹,「12月底呷哺會開業,他們要做一個新型比較高大上的店,特別不像傳統呷哺的店。」

除了對各個品類區域的升級,漢光百貨還做了一些自營項目。「因為我們也想給客人提供一些不一樣的選擇,打造差異化。」 浦嘉嘉介紹,漢光百貨推出「雜貨集合店」與「咖啡廳」等項目,涉足文創、母嬰、輕餐等多個領域。

根據業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漢光百貨2017年度銷售業績28.8億元,在全國單體百貨中排第14名,同比增長19%左右。

傳統購物中心和百貨在市場的洗禮和消費習慣改變中進行積極調改還是固步自封,西單大悅城和漢光百貨已經給出了答案。

(來源:新零售百科 作者:李暢、李亞男)

相關焦點

  • 百貨集聚!西單大悅城一家獨大!漢光百貨如何轉型?
    那麼,坐落在這一區域的漢光百貨,是如何隨著北京西單商圈的轉型升級積極做變革文章?面對各種「零售+」新業態,它又是如何應對的?   01   西單商圈——首都傳統市中心   漢光百貨、民族大世界、西單明珠、西單商場一字排開,商業氛圍濃鬱業態,卻接近飽和。
  • 北京西單商圈謀求轉型發展 漢光百貨等當變革先鋒
    2016年10月10日,以「德之傳承」為主題建成的西單商業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西單也是全國著名商業街區中第一個建立商業博物館的商業區,通過商業溯源、牌匾文化、誠信為本、歷史傳承等板塊,全面展現了西單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的變遷和發展。   同時,北京西單商圈還加強商業街區管理。
  • 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等商業地產突圍中年之殤
    據一份研究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排名前20位的商場中,包括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君太百貨這三家西單大街的商業巨頭就佔據了三位。表面上看,這裡永遠不缺少客流。但所有的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都將遇到它的瓶頸。「隨著供給側改革逐步推進,所謂的存量市場,也就是核心地段優質商業,自身的相對調整期到來。我們也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調改型客戶。」
  • 北京漢光百貨、君太百貨、西單商場「觸網」升級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北京西城區西單商圈三大傳統商場——漢光百貨、君太百貨、西單商場均已 「觸網」升級,希望能夠搶佔多渠道銷售的「大蛋糕」,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也更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渠道購物。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手機、電腦、實體店等多渠道購物者的花費比單一渠道消費者的花費平均高4至5倍。以消費者為中心、全渠道的經營成為零售企業轉型的主流方向。
  •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漢光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小雨:西單商圈...
    原標題:西單商圈品質提升 重在升級存量商業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作為西城區的標誌性商圈,西單商圈的品質提升工作一直在持續。1月2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漢光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小雨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將西單商圈中的存量商業升級是提升西單商圈品質的關鍵,同時,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西單商圈的品質提升。   王小雨表示,在西單商圈有著大量的存量商業,例如西單明珠商場、西單華威大廈等,這些存量商業的升級轉型是西單商圈提升整體品質的關鍵。
  • 西單老地標中友百貨將正式更名為漢光百貨
    原標題:西單老地標中友百貨將正式更名為漢光百貨   2013年6月16日,北京中友百貨宣布更名為北京漢光百貨,以全新的本土百貨品牌形象重新出發。同時,漢光百貨將進一步調整品牌、提升服務與賣場硬體環境,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愉悅的購物體驗。
  • 重走老商圈(五)|時尚西單 是過去還是未來?
    大商場是西單商圈的主力軍,街區缺乏特色街鋪,難以實現點面結合,導致西單的可逛性正在逐步減弱。  定位趨於雷同 既有亮點已淡化  漢光百貨、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在西單商圈裡左右為鄰,原本分別憑藉著美妝體驗、年輕客群、中高端百貨等極為鮮明的定位,擁有者各自忠實的用戶群體。三者之間的差異,巧妙地滿足了不同層級消費者的訴求,更是讓西單成為眾多消費者逛街的首選商圈。
  • 主題:定位趨於雷同,北京西單商圈既有亮點已淡化
    大商場是西單商圈的主力軍,街區缺乏特色街鋪,難以實現點面結合,導致西單的可逛性正在逐步減弱。定位趨於雷同 既有亮點已淡化漢光百貨、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在西單商圈裡左右為鄰,原本分別憑藉著美妝體驗、年輕客群、中高端百貨等極為鮮明的定位,擁有者各自忠實的用戶群體。
  • 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在售4款太陽鏡存安全隱患
    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在售4款太陽鏡存安全隱患來源:聯商網2019-05-22 15:285月22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了對市場上銷售的部分太陽鏡的質量調查情況。結果顯示,被測試的50款太陽鏡樣品中,不符合率為34%。
  • 國內知名商業項目賞析|北京西單
    清末民初時,滿人貴族多居住在西北城,之後北洋政府與國民政府的許多機構,也都設立在西城附近,為滿足這些人的需要,西單一帶的飯館、百貨商店及攤販,就越來越多了。改革開放後,西單的商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大發展。八九十年代,中友百貨等商業項目先後開業,奠定了今天西單的商業格局。
  • 北京:西單商圈周末人潮湧動,網紅甜品奶茶店前排起長隊!
    2020年5月16日,北京,北京西單商圈內,眾多市民趁周末假期前來購物遊玩,街頭人潮湧動,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北京君太等商場內,各種網紅甜品奶茶店前排著長隊,不過,因疫情暫停營業數月的電影院則仍然關閉,等待開業。
  • 西城區領導檢查西單商圈疫情防控
    近日,西城區委書記孫軍民來到西單商圈,走進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漢光百貨、西單明珠市場、華威大廈約飯街以及老佛爺百貨,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檢查西單商圈各商場冬季疫情防控情況。
  • 北京西單商業區整治天際線之後:紅色為君太百貨,藍色為漢光百貨
    北京西單商業區的漢光百貨位於西單路口的東側,以藍色為牌匾的底色,牌匾拆除後,藍色代表漢光百貨。北京西單商業區的君太百貨位於西單路口的東側,以紅色為牌匾的底色,牌匾拆除後,紅色代表君太百貨。北京西單商業區整治天際線之後,君太百貨和漢光百貨已經沒有大字的牌匾,但是顏色的標誌卻十分清晰:紅色代表君太,藍色代表漢光。
  • 漢光百貨更名一周年 重新定義「西單購物第一站」
    6月中旬,位於北京西單商圈的知名百貨品牌漢光百貨將迎來正式更名一周年紀念日。作為北京時尚百貨代表的漢光百貨,其前身「中友百貨」一直是北京年輕消費者心中的時尚地標。更名後的一年時間中,隨著對購物環境的全面升級、大量輕奢品牌的入駐、嘗試移動購物及O2O模式的布局,漢光百貨不斷的向消費者傳遞著全新的、年輕化的品牌感受。
  • 疫情下走訪西單商圈:餐飲店放空門影院封樓,大悅城日客流量不足千人
    除大悅城外,位於西單商圈的君太百貨、漢光百貨情況也大同小異,商場內店家大門緊閉,開業櫃檯僅有一名導購,餐飲門店大多處於停業狀態……西單大悅城半成門店大門緊鎖 工作人員多於顧客位於西單大悅城一層的蘋果門店,一改往日人滿為患的景象,目前該門店處於停業狀態,門口公告顯示,該門店將關閉至2
  • 2018中國好門店參評巡禮:北京漢光百貨
    營業面積不足4萬平米的北京漢光百貨,於1999年開業,位於著名的西單商圈,曾首創「返券促銷」和「36小時不打烊」等經典營銷手段,開行業之先河。《聯商網》發布的《2016年全國單體百貨業績排行榜》中,漢光百貨以22.05億元的成績入圍TOP30。有業內人士向《聯商網》爆料,2017年漢光百貨的年銷售額大約是27億元,同比增長了19%左右。
  • 到北京買時裝,你喜歡西單百貨還是skp?
    一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主要有王府井百貨大樓、東安市場、西單百貨商場、前門大柵欄商業街為主的服裝購物商場,王府井百貨大樓、西單百貨屬於傳統高端服裝,東安市場和大柵欄屬於中低端休閒服裝。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的時裝市場不斷推陳出新,逐漸產生了線上傳統低端服裝消費、線下中高端時尚時裝消費的全新格局,形成了今天的兩大主流時裝商業圈:西單商業圈和朝陽商業圈。西單商業圈是在西單百貨基礎上發展而來,包括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漢光百貨、華威大廈、老佛爺等,西單大悅城尤其受到年輕白領一族的鐘愛。
  • 區委書記孫軍民「四不兩直」檢查西單商圈疫情防控
    12月19日,區委書記孫軍民來到西單商圈,走進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漢光百貨、西單明珠市場、華威大廈約飯街以及老佛爺百貨,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檢查西單商圈各商場冬季疫情防控情況。
  • 西單商圈將用三年完成業態調整
    1月5日,北京市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發布會透露,未來三年,西城將著力推動西單商圈更新,以西單大悅城為首的各個商場、店鋪都將完成業態升級,打造青春時尚風格,整體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西城區商務局局長袁利表示,未來,西單商圈將引進更多休閒娛樂和體育健康類等業態,通過政策引導,實現原有業態騰籠換鳥。新業態入駐後,商戶和企業根據現有狀況升級改造。其中,西單109大樓將升級為以商務餐飲、城市服務和科技、會議住宿為主打的新型綜合大廈,還將引入高端婚慶展示等服務內容。
  • 疫情下走訪西單商圈:餐飲店放空門影院封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疫情下走訪西單商圈:餐飲店放空門影院封樓,大悅城日客流量不足千人(商場林立的西單北大街車流稀少 何青漢攝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何青漢 北京報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