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的進程,實體商業紛紛藉助電子商務升級轉型,尤其在百貨行業中更為明顯。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北京西城區西單商圈三大傳統商場——漢光百貨、君太百貨、西單商場均已 「觸網」升級,希望能夠搶佔多渠道銷售的「大蛋糕」,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也更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渠道購物。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手機、電腦、實體店等多渠道購物者的花費比單一渠道消費者的花費平均高4至5倍。以消費者為中心、全渠道的經營成為零售企業轉型的主流方向。
網際網路轉型成大趨勢
傳統零售業的「網際網路+」目前除了開發電商平臺外,還有小程序、電子會員卡及公眾號營銷等方式。藉助美妝新零售一炮而紅的漢光百貨進行了很多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嘗試,自2017年開始,漢光百貨與騰訊小程序合作,推出集成微信支付功能的新版電子會員卡,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消費者排隊交費的時間,並直接形成積分。
新媒體營銷能夠為傳統商業產生連帶消費,增加消費者粘性。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漢光百貨微信團隊每天都向消費者推送不同的信息,在推送時注重時間節點與推送內容匹配,比如日常工作日會有一些潮流服飾的搭配與信息,臨近周末會更新一些相關活動資訊。同時,漢光百貨的積分也可以直接抵現,讓消費者獲得實惠,同時也增加與百貨店的黏性。漢光百貨表示,通過微信讓消費者更了解漢光百貨,增強商場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而在新媒體上下功夫的不止漢光百貨,位列西單商圈三強之一的君太百貨也善於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營銷宣傳,隨時向消費者傳送商場活動信息。
除了漢光百貨和君太百貨,西單商場作為國內百貨領域最早一批進軍線上業務的企業,也為其他商業項目打下了基礎。隨著傳統電商流量紅利漸失,移動與社交相結合的微商市場成為各電商、實體零售及品牌競相布局的渠道之一,西單商場選擇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結合市場對零售業的需要,率先觸網找尋商機。西單商場於1998年開始嘗試開展電子商務,是北京市國有大型商業零售企業開展網上購物的第一家;2001年建立了西單商場igo5 愛購物網站;2006年與北京商業服務網、北京商務局信息中心攜手獲得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奧運特許商品網上獨家經營權;直至2017年,西單商場將實體店與網店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對原有的運營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升級,最終上線微商城。
多渠道拉升業績
實體商業盲目跟風電商以及移動購物,從風生水起入場到黯然離場的案例不在少數。漢光百貨結合自身運營經驗,提出以「顧客、商品、賣場」三要素為核心的「移動購物」,在今年全年業績中,漢光百貨的化妝品品類以60多個品牌創下超過10.6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全國第一。而西單商場在奧運商品網上特許經營時間內,為奧運特許電子商務平臺30餘萬會員提供商品展示和在線訂購等服務,實現銷售額4300餘萬元,網絡交易遍布全國500餘個城市及地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歲寶百貨2.53億收購江蘇盱眙10幅土地 擬開發住宅及商業
以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為代表的西單商圈如何逆勢發展?
奢侈百貨Neiman需解決債務壓迫 季度利息支出8000萬美元
百貨業輕量化運營是趨勢?王府井再試水自營集合店
朝鮮擬建6520平米百貨店 向國內外遊客售賣免稅品
搜索更多: 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