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年輕時曾主張,欲文明其精神,先強健其體魄,這一說法放到現在仍不過時。當一個孩子面對社會中複雜的難題,尤其是難題的時候,他能否堅強地勇敢面對。家長要培養一個孩子的堅韌性,培養他的堅強意志,體育鍛鍊不失為一個極佳的方法。
很多人在成長的早期比較順利,結果後來上了大學,卻因為畢業論文沒過,因為找對象人家跟他分手,結果自己跳高樓自殺。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感到他很多東西都有了,可唯獨缺了性格中的堅強、韌性。堅強,作為性格的一個種描述,指的是一個人面對挫折時候的不屈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的習得需要父母的有意培養——帶著孩子去做運動。
在孩子五六歲的年齡段,帶著孩子跑步和遊泳。做父母的,尤其是父親,每個周末辛苦一點,早點起,帶著孩子出去鍛鍊。這個目的不是你要鍛鍊,主要是讓孩子鍛鍊,讓他體會體力之苦。性格的堅強,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能夠忍受一些痛苦。
跑步有個什麼特點呢?如果沒有練過,剛開始跑一會你就會覺得上不來氣了。覺得嗓子幹的不行,心臟都要跳出來了。讓孩子參加跑步,第一可以增加他的肺活量。第二,讓他經歷下這樣的痛苦。跑完你可以問他跑步完是不是感到很難受,然後你再告訴他:今後你大了,在你人生的過程當中也會有這種現象,你覺得好像都沒氣了,心臟都會跳出來了。胸口憋得要死,但只要你堅持就沒事。堅持過去以後,這痛苦就會降低。如果你不堅持,你永遠會這樣痛苦。這就是通過實際行動,讓孩子感受痛苦,經歷痛苦,然後獲得知識教訓。關鍵在於有個必須有個大人帶著他做,並給他講明白道理,孩子自己很難領悟到這些道理,只有通過切身體會,藉助把體育鍛鍊比作人生錘鍊,並經成人之口總結出經驗道理,孩子才會理解深刻、記憶深刻。
當然,除了跑步還有一項非常適合的體育運動是遊泳。沒有一個孩子自己願意往下跳,都是被推下去的。孩子回到家裡會向你訴苦:我嗆了好幾口水,鼻子都疼了,我快嗆死了。這時候家長反問他:你不會還活著呢嗎?只要你堅持,就會有人來救你。如果你自己都不努力,都不撲騰,那就完了,直接往下沉。所以家長要學會類比,藉此喻人:人生當中面臨這樣的現象經常會有,只要你堅強,別人才能幫你。如果你不堅強,誰也幫不了你。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正如毛主席所言,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豈能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