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之後,世界救援力量迅速向日本集結。一位中國籍男子作為志願者也來到了日本,他叫劉強,火燒靖國神社的那位中國漢子。
01
李強,1974年生於上海,1997年大學畢業便進入了英語機構擔任講師。日本3.11大地震之後,劉強以志願者的身份前往了日本福島,負責對日本受災民眾進行心理疏導,這一善舉得到了日本當地媒體的認可,將其稱作為「真正熱愛日本的中國人」。但劉強對於日本軍國主義心理卻的滋味又是五味雜陳。
劉強就出生於抗戰家庭,自己的外婆又是朝鮮人,是被徵為慰安婦來到中國,最終在中國定居。這使得在他的心底對日本軍國主義一直有一種仇恨。
早在2005年的時候,劉強前往日本旅遊,在靖國神社面前高唱新四軍軍歌。但日本人無法聽懂,最終也就不了了之。
02
2011年的12月26日,這一天是劉強外婆的忌日。為了給自己的外婆報仇,也為了為自己的洗刷被日本侵略的恥辱。他開始制定自己的復仇計劃。
在26日的前一天,劉強從市場購買了四個給摩託車加油的汽油桶,塞進備好的行李箱中,並將其從福島帶到東京。26日當天劉強開始勘察地形,開始尋找避開安保的最佳路徑以及逃跑方式。 隨後便返回酒店繪製「作戰方案」,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實施成功並且完美逃脫,劉強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偵查。第二天凌晨時分,劉強便收拾東西出門,在附近的便利店買了一條圍巾,便開始了他的復仇行動。
在到達了靖國神社之前,劉強就已經把汽油罐中的汽油倒入了酒瓶之中。到達靖國神社後,劉強迅速將酒瓶點燃,將點燃的酒瓶扔向靖國神社的木頭柱子上,酒精夾雜著汽油,火苗迅速上竄,劉強略帶欣慰的笑了笑,便揚長而去。
自此劉強的火燒靖國神社計劃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便是逃亡計劃。而他逃亡的第一站,就是韓國。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韓國當年挑釁性地提出了慰安婦的問題,而日本作為報復,68名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這也使得日本將目光投向了韓國,認為韓國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
03
知道此事的劉強迅速在網絡上發表聲明,表示這一切都是自己所為,但無奈的是這並沒有受到韓國和日本方面的重視。為了證明是自己的所作所為,之後劉強又在韓國用汽油焚燒日本大使館的外牆,之後便靜靜地等待警察的抓捕。
韓國人對此行為似乎也頗感佩服。在韓國法院審理此案的時候,韓國官方竟然為劉強聘請了一支堪稱豪華的律師團隊,為劉強的「復仇行動」辯護。最終只獲得了十個月的有期徒刑。
在韓國監獄服刑期間,劉強的復仇行動也得到了監獄方以及獄友的尊重,被視為英雄看待。而日本對此頗有怨念,強烈要求韓國引渡劉強。但韓國以不適用《日韓罪犯引渡條約》將其打發。果然應了一句話:中韓友誼靠日本。
在十個月的服刑期結束之後,劉強被遣返回國,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劉強受到了日本的重重壓力,甚至日本的外交人員一路追到了機場。為了防止突發情況,韓國採取了種種保護行動,最終將劉強送上了回國的航班。
英雄歸來,自然也就得到了媒體了輿論的關注。但這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劉強後來說到:「不用日本人,咱們自己人就把我搞死了。」
劉強回國之後,在上海的自己家休養了兩個月。期間上海外事部門的上門了解情況,媒體也聞風而來,迅速將劉強拉進了輿論的漩渦之中。
由於種種的外界騷擾,父母嫌劉強「丟人」,淨給家裡惹麻煩,家庭關係也就變得一塌糊塗。
劉強本身便是在廣州工作的外語老師以及心理治療師,在回到廣州之後,他被視為了「麻煩製造者」,因此他的工作也就沒有了,同事朋友相繼與其斷絕來往,導致回到廣州後的劉強長時間沒有收入,甚至沒有親朋好友為其開導。
結語
不過確實劉強採取表達訴求的方式有些過激,甚至超過了普通人能夠接受的程度。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強也是一位「抗日英雄」。
最終落得此般待遇,實在讓人不能接受。通過這件事情之後,劉強也認識到了自己的行動的不妥之處,呼籲用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