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進行支撐身體和懸垂之類的運動。如果幼兒不進行這樣的活動,其握力便得不到提高。
有報告稱,幼兒的握力大小(雙手握力)與體能相關。握力大的幼兒的體能更好。從我們身邊的例子也不難看出,握力大的成人的體能也很好。
在做單槓遊戲之前,一定要認真做活動手腕、活動肘關節等準備活動。在遊戲中,即使感覺要掉下來,也千萬不能鬆手。另外,運動中不要閉上眼睛。
▶ 握法圖解
·正手:手的距離比肩稍寬一些。
·反手:手的距離與肩同寬。逆向向上拉時,將手指再彎曲些能更加握緊。
·猴子手:體操競技中的女運動員使用高低槓時的技能(不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包圍單槓的握法。中國叫「半握法」)。因此,若是已成習慣動作,說不定有些幼兒較能適應此方式進行單槓運動。為了不讓「鐵棒不離開雙手」這個意識減弱,請使用正手或者反手並牢牢握緊單槓。
① 不倒翁蟲
手臂彎曲,將身體往上抬,下巴停留在靠近橫槓的位置,努力維持靜止10秒鐘。幼兒間可相互競爭,在遊戲中提升手臂的支撐能力。
② 交叉手不倒翁蟲
將手臂彎曲到最大限度,並用交叉手的方式懸垂在單槓上,努力維持該姿勢。手部握橫槓的方式不限,以頭部最靠近單槓的狀態下維持動作。幼兒熟悉動作後,可嘗試前後、左右搖晃。或者以一隻手為正手,另只手為反手等方式。若是幼兒無法堅持超過5秒,則證明該幼兒的腕力不足。
③ 邊吊單槓邊以腳猜拳
用兩手支撐在單槓上。老師可站在幼兒前面以普通的方式猜拳,幼兒則以腳進行猜拳,可自行決定猜拳順序、幾場定勝負。
④ 曬棉被的顛倒感覺
讓幼兒用腰部夾住單槓,形成類似曬棉被的姿勢。可讓幼兒2人1組,同時在兩個單槓上分別進行曬棉被的動作,並以此姿勢進行猜拳遊戲。
⑤ 忍者向前翻
在單槓上雙手支撐並將手伸直,向前翻並小心不要撞到頭部,倒立達頂點後再慢慢把腳放下回到原始姿勢。做這個動作時,手絕對不能放開單槓。讓幼兒挑戰看看是否可以像忍者一樣靜悄悄地從單槓上下來。
註:本文圖文知識來源:《幼兒體育指導教程》,來自日本幼兒體育學會,精講教法、學法、技巧、評價方法,還有百例幼兒體育運動。
— END —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