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化植物油(人造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2021-02-12 亞健康指南朵拉

1 定義

氫化植物油或稱氫化脂肪(英語:Hydrogenated oils),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脂肪,其主要成份與動物脂肪相同,包括氫化植物油為人熟知的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形成的產物。由於常溫下液態的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高溫烹調,為了提高油的穩定度,便以氫化(Hydrogenated)方式加工處理,使其轉為半固態的形式,而成為氫化油。目前市售氫化脂肪中含有反式脂肪,這是一種由於植物油氫化的副反應而形成的物質,其對人體的營養價值仍有一定爭議,然而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對人體健康不利,會增加心臟病(如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

2 氫化

氫化是對自然油脂進行化學改造,在現代的榨油的過程,一般會利用「己烷溶液」對榨油原料進行榨油工作,例如榨大豆油,會先以己烷溶液把大豆內的油脂溶解,再對混合物進行蒸發,把己烷溶液提走還原為己烷溶液重新利用。而得出的就是天然大豆油。而氫化的程序就在這裡開始,先在這些植物油中加入鎳金屬微粒,然後加到攝氏二百度高溫,並保持六小時,同時用高壓泵往油液中加入氫氣。氫分子與不飽和脂肪分子中的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而將其變成飽和脂肪,形成氫化脂肪。這種脂肪的分子結構同天然動物脂肪相同。氫化植物油

對脂肪進行氫化有多個好處:

不易變壞,可作大量儲存,也即意味成本低

熔點較高,化學狀態穩定,方便存放

造出的食物口感不油不肥膩,口感更好

如果氫化反應能夠完全進行,則會得到完全氫化的脂肪;但完全氫化的脂肪往往非常堅硬,沒有應用價值,因此市售的氫化脂肪都是沒有完全氫化的脂肪。氫化反應是可逆的,因而在不完全氫化的條件下,一部分已經氫化過的脂肪分子會脫氫而變回不飽和脂肪。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新的物質,即反式脂肪。

3 別名

由於氫化脂肪是一個敏感的名詞,所以多數食品生產商都會在包裝上,以另一些名字代替氫化脂肪,以圖掩人耳目,以下是部份名詞,都可能是氫化脂肪:

植物人造黃油(Vegetable Margarine);

植物脂肪(Vegetable Fat);

植物起酥油(Vegetable Shortening);

硬化脂肪(Hardened Fat);

植物脂肪和植物油(Vegetable Fats and Oils)

氫化植物油(Vanaspati)

菜油(Vegetable Ghee)

部份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

4 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國家農業受到打擊,用來做糕點的動物油脂供應不足。美國的科學家利用氫化技術,讓植物油具備動物油脂的功能,用以代替當時價格較高的動物油。

以前人們食用的脂肪主要兩類:(1)動物脂肪,例如豬脂、奶脂、羊脂、牛脂。由於飼養技術限制、人們的倫理道德的約束,這類油脂來源有限,相對價格很高。(2)植物油,菜子油、豆油、芝麻油。這類油脂相對來源廣泛、價格也便宜些。但是人們食用的這些天然植物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都是不飽和順式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是人類健康需要的,只要適量攝取,不要貪得無厭,也就是說只吃菜,不喝油,是人類的朋友。但遺憾的是,他們也有軟勒(它們很不穩定,容易氧化、變質,產生過氧化合物、低級的醛類、酮類化合物,有害食者的身體健康,保質期比較短)

20世紀初,德國就有位化學家——威廉·諾曼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給植物油中的不飽和雙鍵提供氫原子,讓它們變飽和,這個過程稱為氫化,這樣製造出來的油就叫氫化油。

但是由於工藝的原因,通常只有部分雙鍵被飽和,有相當一部分順式脂肪酸在氫化的工程中結構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反式。這樣,氫化油就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了。

植物油氫化之後,變成了半固體,性質穩定、不容易變質,而且價格要便宜得多。尤其是後來,人們還發現他能幫助食品改變色、香、味、型等感官性狀,而感官性狀是消費者選擇食物主要手段之一,於是,氫化植物油就這樣發展起來了。

5 應用

在一般加工食品、包裝食品中加入氫化,是一個極度普遍的事情,例如包裝麵包、薯片、餅乾、人造牛油、香脆包裝食品、方便麵、咖啡伴侶中的植脂末、奶茶衝劑中的奶精等食料都會用上這種氫化脂肪。而在很多西方快餐食品中,都會用這種氫化脂肪炸食品的,尤其是麥當勞炸薯條的用油,是近年來才淘汰含有部分氫化脂肪的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不含有膽固醇類物質且相對於動物奶油價格低廉,因此,很多人養成以人造奶油替代動物奶油的習慣。從1910年「植物奶油」問世後,人們用它抹麵包,炸薯條(為了使薯條看起來更白)、炸雞塊,做蛋糕(常見於奶油之中)、曲奇餅和餅乾(尤其是夾心餅乾)、麵包;製作植脂末添加在冰淇淋和咖啡伴侶中,做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熱巧克力。應用

氫化植物油多應用在超市、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用其炸出的薯條、雞肉,做出蛋糕、餅乾、冰淇淋不易被氧化(變質)且風味好。因為它不但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讓糕點更酥脆;同時,由於熔點高,室溫下能保持固體形狀,因此廣泛用於食品加工,特別是快餐行業(如肯德基和麥當勞)。不過現在隨著人們對反式脂肪危害的認識加強,一些餐飲企業也在改進,如KFC放棄氫化植物油,而選擇較為安全的脂肪如棕櫚油等。而氫化脂肪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對人類的健康影響為何,仍有不少爭議,但較多看法及研究都是指氫化脂肪對健康極為不利,有增加心臟病的可能。

6 含有食物

咖啡伴侶、巧克力、珍珠奶茶、餡餅、方便麵、泡芙奶油、蛋糕、奶油麵包、餅乾、油酥餅、快餐等

7 危害

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危害: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進血栓形成;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氫化植物油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促進動脈硬化;增加II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的發病率;影響嬰幼兒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並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良影響。事實上,氫化油對健康的不利遠比畜類動物油大,國外研究證實,經常攝入佔總熱量5%的氫化油,即每天10~15克(相當於100克奶油蛋糕或50克桃酥或40克起酥),就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這是因為植物油脂肪酸多為順式結構,但通過氫化後改變了這種原有的分子結構,變成了反式結構的脂肪酸。

某些未能完全氫化的氫化植物油的化學結構呈反式的鍵結,成為反式脂肪酸,它不具有純天然奶油的營養,而且對人體健康不利。 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酸更大。《TIME》雜誌曾經報導,氫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是人體無法吸收消化的油脂。

雖然它不含有膽固醇,是植物的,但是它會降低我們的好膽固醇,升高壞膽固醇,促進動脈硬化,誘導血栓形成,心臟病的危險就會大幅度上升。調查發現,氫化植物油裡面包含的反式脂肪,每天要是多吃4克的話,冠心病的危險就會上升25%。

對老人則促進慢性病,對於所有的人它會促進腰腹堆積肥肉,促進糖尿病的發生,而且有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危險;對於小孩,它會干擾必須脂肪酸的利用,造成中樞系統神經發育的一些障礙,年輕人可能遭遇生育能力的下降;對孕婦來說,因為胚胎是正在成長發育的狀態,如果把反式脂肪酸結合到孩子的細胞或者系統裡面,它就像一個不合格的零件一樣,會讓我們的孩子的身體變成一個豆腐渣工程,會給他終身的健康埋下隱患。長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產生身體過早衰老的症狀。

我國對氫化植物油的使用尚無明確標準。如果在配料表上注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起酥油」「精煉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煉植物油」「食用植物油」「植物精煉油」「精煉棕櫚油」等字樣,可能就意味著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當然並非氫化植物油一定含有反式脂肪。另外,咖啡伴侶的主要配料「植脂末」也是「氫化植物油」,珍珠奶茶中乳香的主要來源也是「氫化植物油」。

8 中國現狀

被大量運用於食品工業的氫化油,也就是俗稱的植物奶油,被專家列入人類食物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隨著氫化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威脅人體健康的事實真相被發現,現在不少歐美國家已經開始對氫化油封殺、叫停。但在國內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氫化油的情形。

*****************************************************

近日,電視媒體關於「氫化油危害堪比殺蟲劑」的報導引發軒然大波。2010年11月11日,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就此召開情況說明會反擊稱,上述報導中羅列的事例很多本身就是「偽事實」,是極端不負責任、誤導消費者的報導,氫化油不等於反式脂肪酸,消費者對國內品牌企業生產的相關產品可以放心食用。植物奶油

上述報導中受訪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主任陳君石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也明確表示:該報導誇大宣傳,氫化油絕不是毒藥,其危害沒有傳說的那麼嚴重。

氫化植物油不等於反式脂肪酸

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表示:消費者不必談「氫化植物油」色變。現在消費者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氫化植物油」即植物奶油、起酥油等,並不能和反式脂肪酸完全畫等號,經過工藝改進的氫化植物油可以降低反式脂肪酸,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酸。二是應該限制食品中「反式脂 肪酸」的含量,但並不是要禁止使 用氫化植物油,在美國、丹麥等也未出臺限制使用氫化植物油,僅是建議居民日均反式脂肪酸攝人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

以製作糕點為例,酥皮、起酥等均需要酥油來起酥,過去人們通過熬製豬油、牛油等動物性油脂來烹製。由於擔心存在於葷油中的膽固醇可能會對心臟帶來威脅,上世紀80年代,氫化植物油開始在中國食品加工業使 用,植物油因高溫不穩定及無法保存等問題,從國外引進了氫化技術,有研究表明高溫脫臭後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1%至4%。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膳食、營養與慢性病》中建議.以每天攝取2000千卡熱量的人為例,每日攝取的總脂肪應為66克.飽和脂肪酸22.2克,反式脂肪酸2.2克以下.

專家闢謠:但是中國專家闢謠多數起反向作用,其原因為什麼?大家應該明白,比如專家闢謠轉基因食品無害 結果歐美證明轉基因是有危害的。食品監管與食品製造的所謂專家,肯定會說他們的產品是好的

大家應該參考歐美科學家科技研究結果為依據「因為歐美科技比較發達,特別是歐洲」

不管專家如何說有害無害,不是自然的食物肯定不好。

出於養生觀點:選擇自然天然食品,儘量不吃人造化學食品。

相關焦點

  • 奶精/奶油/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食品添加劑之害
    另外,咖啡伴侶的主要配料「植脂末」也是「氫化植物油」,珍珠奶茶中乳香的主要來源也是「氫化植物油」。食品中,無論是叫「代可可脂」,還是叫其他五花八門又十分洋氣的名字例如「植物奶油、植物黃油、精煉植物油、植物奶精、起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麥淇淋、植脂末」等,其實都是用氫化植物油(或為主)做成的。
  • 氫化植物油被指侵蝕健康 青島廣泛使用危害嚴重
    氫化植物油被指侵蝕健康  危害不可小覷  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油脂,包括人們熟知的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它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加入氫催化而成。經過氫化的植物油硬度增加,保持固體的形狀,可塑性、融合性、乳化性都增強,可以使食物更加酥脆。
  • 油的禁區——氫化植物油
    但沒有料到的是,不久便發現,儘管富含飽和脂肪的天然黃油消費量有所下降,但常吃人造黃油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卻在飛速上升。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人造黃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在作怪。反式脂肪酸存在於動物脂肪及奶製品中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本來就是人體細胞膜中的正常成分,而氫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卻是一種異類。反式脂肪酸是油脂通過氫化處理後的產物,因為天然的順式結構被人為的異化成了反式結構,故得其名;它的構型很奇怪,它很容易凝固,它沒有任何健康作用,人體根本不需要它。
  • 氫化植物油是什麼?
  • 零食中美麗化身的惡魔——氫化植物油
    我們在餅乾、蛋撻、蛋糕等配料表上往往看到這些美麗的名字---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精煉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煉植物油、食用植物油、植物精煉油、精煉棕櫚油、反式脂肪等字樣,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氫化植物油。Q3氫化植物油有哪些危害?
  • 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5種食品添加劑,與癌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多數人對於食品添加劑比較熟悉,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了食品添加劑的參與,食品也變得色香味俱全。即使是不起眼的食品,在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下,也會搖身一變,讓您看了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零食中美麗化身的惡魔——氫化植物油
    我們在餅乾、蛋撻、蛋糕等配料表上往往看到這些美麗的名字---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精煉起酥油、植物起酥油、精煉植物油、食用植物油、植物精煉油、精煉棕櫚油、反式脂肪等字樣,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氫化植物油。Q3氫化植物油有哪些危害?
  • 人造奶油的成分是什麼_揭秘人造奶油的危害!
    因為不少蛋糕用的都是人造奶油,人造的奶油吃多了,對身體非常不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人造奶油的危害有哪些吧。當我們在吃餅乾、麵包時,在我們沉醉於蛋糕時,我們就要面對奶油的誘惑。你可知道這些奶油都是通過人工製造而成的,因此被稱之為「人造奶油」,又稱之為植物奶油。植物奶油一般都是由植物油、鹽、水、奶粉、砂糖、香味等多種添加劑調和而成。
  • 植脂末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第二位成分是「氫化植物油」,也就是大豆油或菜籽油經過人工催化加氫形成的一種半固態油脂。第三位成分是酪蛋白酸鈉,後面則是三類食品添加劑:穩定劑、乳化劑和抗結劑。很多人聽說過植脂末危害身體。可是具體是什麼危害還是模糊。現在我們來了解, 什麼是植脂末。  植脂末又稱奶精,是以氫化植物油(是對身體危害很大的一種產品)、酪蛋白為主要原料的新型產品。
  • 你以為蛋糕麵包中危害健康的只有人造奶油嗎?
    無論人造奶油還是動物奶油,本身都使用了一些添加劑(當然是國家許可標準以內的)。所以,很多人號稱的「所謂無添加」應是在製作過程中未使用添加劑。我們可以看到,人造奶油中是沒有奶製品成分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即人造奶油)之外,還有一些奶油。比如:稀奶油:原指是牛乳的脂肪部分,它是將脫脂乳從牛乳中分離出來後而得到的一種O/W型乳狀液。但也普遍把動物奶油與人造奶油統稱為稀奶油。無水奶油:原指以乳和(或)奶油或稀奶油(經發酵或不發酵)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不小於99.8%的產品。是一種黃油。
  • 【烹飪小技巧】認識「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蛋糕、夾心餅乾、蛋黃派、冰淇淋、奶酪等等這些都是含有奶油的食品,很多消費者很難分辨是天然奶油還是人造奶油,雖然消費者協會發布奶油消費警示,要求蛋糕製造業界在生產蛋糕奶油時標明是「天然奶油」還是「人造奶油」,但是不管選擇哪一種,我們都要了解它對我們的健康影響。
  • 人造奶油並不可怕,看完你就安心了.
    傳統意義上說,人造奶油其實就是普通的食用植物油通過一定的加工手段(氫化),模仿奶油的各種特性而形成的產品。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一些人造奶油的危害,會增加心臟病危險,使血脂異常,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誘導血栓形成,導致糖尿病,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的健康。其實這所有的危害都是來源於植物油氫化過程中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氫化為什麼會產生的反式脂肪酸,這個要從氫化的原理說起,這裡不贅述),所以相關產品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 有什麼危害?奶茶和油炸食品不能多吃的原因!
    沒錯,就是他的孩子和年輕人們愛吃的零食,比如薯片、炸薯條、珍珠奶茶、人造奶油、西式糕點。那麼反式脂肪酸的源頭又是什麼呢?其實反式脂肪酸來自這些食品使用的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油脂,通過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加入金屬催化劑通入氫氣而成。
  • 德江乳化劑食品添加劑廠家
    添加劑不等於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只是添加劑的一種。一些不法商人使用化工原料或當做食品乳化劑來使用;蛋白精、三聚氰胺以及硫氰酸鈉在乳及乳製品中的添加。眾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中,三聚氰胺並不是食品乳化劑,而是水泥添加劑、塑料添加劑和塗料添加劑,此外還有革皮水解物和β-內醯胺酶(金玉蘭酶製劑)在乳製品中的添加。在麵包、蛋糕、蜂蜜麻花、蛋黃派等許多食品中的乳化劑超量使用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 吃了那麼多奶油 你知道天然奶油與人造奶油的區別嗎?
    然而,在奶油選擇上卻正好相反,從牛奶裡提取的奶油才是天然的奶油,而植物油脂氫化合成的是人造物。近年來,由於人造奶油呈固態能做出更多花樣造型,價格又低於天然動物奶油,而且保質期長易存儲,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然而它的口感風味和營養價值卻遠比不上天然奶油。
  • 植脂末的危害
    隨著氫化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威脅人體健康的事實真相被發現,現在不少歐美國家已經開始對氫化油封殺、叫停。但在國內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氫化油的情形。 雖然反式脂肪酸可以使食物的味道、口感更好,但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危害巨大,卻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當脂肪酸的結構發生改變,其性質也跟著起了變化。
  • 吃了那麼多奶油,你知道天然奶油與人造奶油的區別嗎?
    一般來講,蛋糕中使用的奶油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然奶油,一種是人造奶油,這兩種奶油在品質上有很大不同。以往的概念裡,一說到植物的往往給人以天然、健康的印象,一說到動物的,會容易想到的是油膩、肥胖。然而,在奶油選擇上卻正好相反,從牛奶裡提取的奶油才是天然的奶油,而植物油脂氫化合成的是人造物。
  • |零食|甜味劑|防腐劑|添加劑|反式_網易親子
    工業生產來源主要是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產生的人工反式脂肪酸。研究發現人工反式脂肪酸似乎會對心血管造成有害影響。反式脂肪酸的過多攝入,可能會導致總膽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大幅度降低,這些都可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冠心病的發生率,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的發生也可能與此有關。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要求不應使用氫化油。
  • 請告訴你身邊的朋友少吃人造奶油 反式脂肪酸的4大危害
    不飽和脂肪酸根據碳鏈上氫原子的位置,又可以分成兩種,如果氫原子位於同一側叫做順式脂肪酸;如果氫原子位於兩側,就叫做反式脂肪酸。  食物的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動物產品和某些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櫚油和可可油),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植物油和海產品,其中橄欖油、菜子油、花生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危害很大?減少油炸食品就可以了?闢謠
    很多人說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危害很大,但是你知道反式脂肪酸分為天然和非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嗎?它們對人體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同時很多人覺得只有油炸食物才含有反式脂肪酸,但真是這樣的嗎?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一些專家提出異議,認為來自於反芻動物的反式油酸不應該包括在TFA的定義內,因為這種TFA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以通過去飽和而轉化成共軛亞油酸。目前普遍的結論是這類天然的TFA對人體的危害較小。非天然的TFA主要是指由油脂的氫化,油脂的精煉、儲存和食品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反式脂肪酸。這類TFA是對人體有害的,能夠導致人體發生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