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綿綿細雨,滋潤大地,使萬物得以蓬勃生長。
此時,撐著一把傘,漫步在人行道上,多麼具有詩情畫意!
每當雨點打在傘上,仔細一聽,像是跳躍的音符,陪著我們走過一段,只要稍微瀏覽一下周遭的花草,會發現它們更加精神抖擻,葉片變得鮮綠,似乎在仰著頭,捧得雙手,去承接上天賜予的雨潤。
微風吹來,雨會隨風飄灑到你的身上,因此縱然打著傘,可回家後,你仍會發現身上有些雨溼,細細的沾在衣服或是頭髮上,這便是春天的雨。
雨兒雖美,可持續下了幾天之後,到處積水,也許有人開始埋怨了。因為外出必須打上傘,或披上雨衣,一路溼答答的,還有爛泥巴混著雨水。尤其漫步人行道,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地雷」,汙泥四濺,鞋子衣服長褲無一倖免。還可能遭到呼嘯而過的車子,濺起比人高的泥花,一時渾身成為髒兮兮的落湯雞。此刻會想起公德心跑哪兒了?不免也要埋怨起老天爺來,怎麼又下雨了,真不方便!
可細細思索,這些雨,卻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正因為有了它們,莊稼才得以生長,樹木才更繁茂,花兒才會盛開,空氣更加清新,水庫裡的水才得以充盈;讓我們有糧食、蔬菜可以填飽肚子,有瓜果可以品嘗,有藥材可以治病;累了有床可以躺,髒了有水可以洗;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都需要它們的幫助。而人體本身有百分之七十就是由水構成的,沒有了它們,我們將如何生存……
想到這些,此刻,內心是深深的感動,原來它對於我們是如此重要,上蒼的呵護與照顧,在春雨的洗禮中,讓我們更懂得去反思。
炎炎夏日,酷熱使人倍感煩悶,下午時分,通常會來一場驟雨,此刻風起雲湧,烏雲密布,黑壓壓的一片,遮蓋了整座城市,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不多時,聽到大雷轟頂,閃電劃破長空,大大的雨點便噼噼叭叭直打下來,真是痛快利落。但來得猛,去得也快,這就是夏天的及時雨。
一場秋雨一場寒,當炎熱漸漸散去,隨著秋雨的來臨,仿佛悄悄告訴我們:天氣將要轉寒了,請快添上衣裳。於是此時,人們便會添加衣服,隨著一場接一場秋雨的降落,越發讓人感到秋天的寒意,也陪著我們漸漸步入冬季。
冬天,雨兒在南方,是如此的透涼,冷得讓你直打哆嗦,特別當風吹來,夾著寒冷的雨點直打到你的臉上、身上時,會讓你不由自主直打寒顫。更冷些時,貼近地面的它又化為霜,白蒙蒙的一片鋪在草叢間、房頂上,別看它冷若冰霜,有諺雲:「霜重見晴天」,當霜化後的天氣,反而更加晴朗。
到了北方,它便換上了雪白的衣裳,步履輕盈,飄飄灑灑投向大地的懷抱。看那紛紛飄落的雪花,輕輕粘在你的衣服上時,清晰可見它的美麗,可當想摘取下來好好欣賞時,它便消失了。試想,在我們的人生中,又有什麼是我們真正能抓得住的呢?
當成片成片的雪花飄落時,大地瞬間便鋪上了一層銀妝,「瑞雪兆豐年」,預示著將會有豐收的一年!
雨,隨著四季的變化,有著風格殊異的表達方式,有綿綿的細雨,有浠浠瀝瀝的小雨,有傾盆的瓢潑大雨,有強烈的暴風雨,還有帶著電閃雷鳴的雷陣雨,是否還見過那跑雨,從這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一陣雨過又到另一個地方下了起來,似乎像個頑皮的孩子在奔跑遊戲著。
雨,它又有著如此萬千姿態,時而為雲,時而為霜,時而為冰,時而為雪;當滴落下來時,可滋潤花草樹木,同時也能融入長江大河,飛奔而下成為瀑布,滲入地下化為泉水,匯聚在一起,便成為了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雨滴沒有分別,無論是高山平地,花鳥草樹,橋梁房屋,只要有雨,都同等地接受它的滋潤;而又不拘泥於一種方式,百千的變化,不同的形式,卻都在利益著天地間的萬物。
雨,在滋養大地,樹木也在固定著水土的流失,植被將塵土護在了大地上,當雨水到來時,便不會被衝走。當它滲入地下時,樹根與巖石便將它們淨化成地下水,可供我們飲用。
一切是如此的和諧。
可當山洪暴發,當大水淹沒城市,當泥石流摧毀生命,此時,我們是否聽到了它們在吶喊,在怒吼!抗議人類對它們肆無忌憚的破壞?
山坡地的濫砍濫伐,植被草地被刨光了,當我們為了一時的利益而違背自然規律時,短暫的「甜頭」,卻永遠抵擋不住大自然的反撲。
順應自然之道,我們與萬物才能和諧共榮共存,上天已經賦予了我們這麼多寶貴的自然資源,就是我們共同的財富,我們必需懂得珍愛這些無價的天然資源,它是我們生存在大地上唯一代代承傳下去的命脈,當我們繼續再破壞它們時,我們的地球母親,可能會失去控制,導致永難彌補的災難。我們不能不省思!
為了美好的未來,為了後代子孫的繁榮,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愛護自然,愛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吧!
本文敬摘自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北京誠敬仁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www.cheng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