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橫須賀 劍指東京灣 北洋水師直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

2020-12-11 騰訊網

甲午戰爭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雖然清王朝在面對英法鴉片戰爭中戰敗,甚至圓明園被燒毀,但是說句不好聽的,當時打不過英法不丟人,當時世界上根本沒有能與英法對抗的國家。沙皇俄國和美國都沒有能力與英法一戰,清朝在亞洲仍然是老大的地位。但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卻使得大清王朝顏面盡失,日本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竟然擊敗了清朝,在當時來說對清朝的震撼是非常大的,甲午戰爭有戰術上的問題,也有戰略上的問題,也有兵器不如人的問題,總之,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但是鮮有人知的是,北洋水師也曾經有過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計劃。

北洋水師

在北洋水師成立之初,北洋水師章程的編寫者薛福成就認為一旦與日本開戰,應當派出機動艦艇和日本海軍主力打遊擊,而北洋水師主力直接進攻日本本土,炮打橫須賀、劍指東京灣,日本一旦得知後院起火必然回師來救,此時便可以逸待勞,一舉殲滅日本艦隊。但是這樣大膽的作戰方式遭到了李鴻章的反對,從北洋水師選擇靠近內海的威海衛作為基地,而不是選擇靠近外海的膠州灣就可以看出,李鴻章更多的是把北洋水師當作是保護京師的主要力量,而不是機動作戰的艦隊。這就導致了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一直沒有機會出海作戰,而是在黃海家門口與日本進行艦隊決戰,兩場海戰一次發生在大東溝,一次直接發生在北洋水師基地威海衛。而面對水師覆滅,陸軍慘敗,清廷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絞盡腦汁思量破敵之策。進攻日本本土的方案再一次被拿了出來,不過提出此方案的不是朝中大臣,而是清朝駐英參贊宋育仁,宋育仁認為日本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內部早已虛弱不堪,國庫裡肯定基本空了,如果此時進攻日本本土,或許能夠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果。進攻日本就得有軍艦,但是北洋水師被困威海衛,清廷必須要購置新的軍艦,不過軍艦不好賣,列強表面中立,實際上暗助日本,宋育仁最後想到了南美洲。

宋育仁

咱們今天看南美洲,天天亂七八糟,經濟時常崩潰,窮的叮噹響,當時的南美卻不是這樣,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國靠著出口礦石等資源,掙了不少的錢,加之各國間存在些許矛盾,都買了不少軍艦,其中就有不少巡洋艦等主力戰艦,宋育仁找到智利,反正你這軍艦閒著也是閒著,拉去釣魚太浪費,不如賣給我,你們可以拿錢去買新的,經過他的反覆遊說,智利最終同意賣五艘巡洋艦十艘魚雷艇,解決了船的問題,宋育仁又跑去澳大利亞招募僱傭軍,雖然澳大利亞當時是受英國殖民統治,但是只要有錢,澳大利亞也不管那麼多,宋育仁成功招到2000餘人,等智利那邊的軍艦開過來,這些僱傭軍就開赴北上,奇襲東京。但是宋育仁並沒有與朝廷及駐英公使商議,僅僅向張之洞、劉坤一等人聯絡,並且向銀行貸款籌資,事情傳到駐英公使龔照瑗耳朵裡,龔照瑗嚇得冷汗直流,趕忙上報朝廷,但是當時甲午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清廷早已準備與日本媾和,當然就否決了這一方案。

鎮遠艦

其實就算獲得清廷支持,靠著這些僱傭來的士兵也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何況清軍已經無心作戰,節節敗退。但是這卻能給甲午戰爭提供另外的可能性。整個戰爭中清廷如果認真對待,積極投入,或許就不會導致如此的慘敗。

相關焦點

  • 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是因為北洋官兵貪生怕死嗎?
    戰爭的起因是,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東北,清朝為了防止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所以派兵保護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了由北洋水師兩艘戰艦護送的運兵船,高升號運兵船被日本的浪速艦擊沉,1200多名清軍將士葬身在朝鮮豐島海域。 自此清日戰爭全面爆發,北洋水師主力艦隊齊出,希望在海戰中擊敗日本海軍。然而日本聯合艦隊早有準備,並提前出海尋找北洋水師主力。
  • 偷襲了日本的吳港秘密海軍基地、燒毀大阪灣補給基地
    就在張雲飛離開東京灣的當天下午5點多的時候,一支掛著膏藥旗的艦隊開進了東京灣。沒錯是日本聯合艦隊,由於日本大本營對橫須賀軍港的被攻擊卻毫無還手之力感到十分憤怒,同時又害怕張雲飛來攻擊東京,那面子可就丟大了,所以棲川宮熾仁親王緊急命令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中將率輕傷的軍艦立刻趕往東京灣,驅走或者殲滅南洋艦隊,於是伊東佑亨立刻帶領吉野號、高千惠號、秋津洲號、浪速號、千代田號、橋立號六艦受傷較輕的軍艦稍作補給後便急衝衝的趕來。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1885年10月29日,清朝北洋水師迎來了兩艘「巨無霸」軍艦。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最初從英國購買了6艘「蚊子船」和2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但「蚊子船」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巡洋艦也無法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使用,便產生了購買更強大的戰列艦的想法。
  • 北洋水師真是「紙糊」的?來看看真相
    同時,李鴻章也正想讓自己練成的這支水師亮亮相,於是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率領北洋艦隊前往朝鮮的永興灣一帶巡防,並趁機進行海面操演。北洋水師一出場,立刻收到了震懾的效果——俄國人一下子就老實了許多。考慮到日本在吞併琉球後又把朝鮮列為了下一個吞併的對象,有必要向日本人揚一下天朝的威風。
  • 如果提前十年開戰 北洋水師能不能贏日本海軍?
    事件發生後,北洋海軍教英語的將軍朗威利非常生氣,請求北洋海軍司令丁汝昌炮兵長崎,威脅要「立即打敗日本海軍」,丁汝昌立即問李鴻章,李鴻章壓制此事,指示用外交手段解決,雙方互相補償醫療費用。後來,一些歷史觀察家認為清政府錯過了發動戰爭的最佳時機,而且,如果英國人朗威利不走,北洋水師就能贏得日軍的勝利。
  • 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北洋水師並不是用來奪取制海權、保衛國土的,而只是一些能移動的炮臺而已。這種自己放棄制海權的落後軍事戰略文化和作戰方針,怎麼能不敗?二、北洋海軍的戰鬥力說句公平的話,清政府對海軍建設並不是不重視,花在海軍建設上的錢總共達到了7000萬兩之多,遠超當時的日本。
  • 裝甲厚457毫米:開始戰列艦的前無畏艦時代,北洋水師可惜錯過
    【話說軍世】在無畏號戰列艦出現,戰列艦正式開始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前,世界各國的戰艦發展相當「異彩紛呈」,試圖設計建造站在時代大潮之上的海軍戰艦,但是處於晚清時代的我們,也成立了北洋水師,不過實際上真正引領當時戰艦技術發展的還是當時海上強國:英國,直到海軍假日以前,世界各國造艦大多以英國為參照
  • 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覆滅。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比當時日本海軍總噸位都多。後來日本加大艦艇建造,到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噸位才比北洋水師多了8000多噸,艦炮的數量少了77門。 高級軍官 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並多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
  • 北洋水師巨炮對準長崎港,揚言要蕩平日本島——晚清的工業化成果
    軍工方面,雖然在英美列強面前還是柔弱可欺的小姑娘,但是在小弟日本面前還是可以有裝一下大姐大的派頭。在這一年夏天,北洋水師耀武揚威的開著四艘如山一樣的軍艦定遠、鎮遠、威遠、濟遠進了日本長崎港,水兵上了岸就到妓院去給日本貢獻GDP了。自高自大的北洋水兵因不願排隊和日本浪人大打出手。帶傷回艦的水兵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懣,就把巨炮對準了長崎港,揚言要一戰蕩平日本島。
  • 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為何會敵不過日本
    排水量三千噸以上的軍艦,日本海軍有八艘,北洋海軍只有兩艘。北洋水師手裡大多數軍事裝備是不如日本的,能戰的只有兩艘鐵甲巨艦——鎮遠號和定遠號。這兩艘船的噸位有絕對優勢,定遠艦的兩門305毫米巨炮,更是日本艦隊懼怕的對象。
  • 北洋水師更恥辱一幕:六艘新軍艦向弱敵屈膝,1900年比甲午還不堪
    其中,北洋水師在大沽口之戰中的屈膝投降,更是海軍史上最恥辱的一幕。這次事件的不堪程度,更甚於1895年劉公島的北洋水師投降事件,後者至少經過了長時間的奮戰。
  • 如果不是慈禧回絕,這個猛人也許就殺到日本,直指東京了
    當時,他非常憤慨戰爭的失敗,積極地準備著軍隊,又要將戰火引到日本本土去。奈何李鴻章等位高權貴者極力阻攔,計劃最終泡湯,他也在此後不久被貶職,錯過了成為民族英雄的機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而與戰鬥部隊不同的是,作為北洋水師最高領導人的李鴻章卻選擇袖手旁觀,希望在戰鬥中「保存實力」。如果當時他判前幾支艦隊去增援,戰爭的結果也不會是中方失敗。失敗後,作為亞洲最大國家的清帝國屈辱地同日本人籤訂了《馬關條約》,同時賠付2億兩白銀,相當於日本十幾年的全國收入。
  • 清政府能造軍艦,李鴻章為什麼非要拼命買船裝備北洋水師
    甲午海戰的時候,北洋水師也就列裝了這麼一艘國產艦。原因就是福州船政造得其他軍艦,李鴻章看不上。中法海戰時,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原因就是鐵脅木殼船真得幹不過法國軍艦,拉出去就是送死。所以,李鴻章看不上也有看不上的理由。
  • 北洋海軍覆滅後,一美國人穿中國海軍軍服自盡:來世再做中國人
    他既是勇敢的武士,又是溫和的紳士,他迫於濫命和強敵作戰而一敗塗地。及見大勢已去,盡畢生最後的職責,為了麾下將士的生命而與敵籤約,這是他自己的決定。然而,人生處處是意外,憑著技術,他為清朝培養了一批北洋海軍軍官,並提議創辦威海水師學堂。34歲那年,馬吉芬原想回國,卻遇上了中日宣戰,他給父母的信寫道:這個國家始終以仁慈對我,遺棄他們可恥。
  • 日本人拍攝的甲午戰爭照片流出-還原真實的甲午戰爭之黃海戰役
    第一步:侵佔中國的臺灣;第二步:徵服朝鮮; 第三步:侵佔中國的東北和蒙古;第四步:徵服全中國; 第五步:侵佔亞洲,稱霸世界2、列強方面:列強對日本的侵略採取默許或縱容態度,成為日本實施其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 裝備先進火炮,人口是日本11倍,清朝還是打不過日本
    而我們周圍的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為何如此強大的清朝晚期卻打不過日本呢?而當時日本的總人口也就4000萬左右。大清的人數是日本的10多倍。另外當時清朝的軍事綜合實力為世界第八,清軍人數大概100萬左右。日本軍人數大概為24萬左右,差不多是清軍的五分之一。
  • 北洋海軍定遠鐵甲艦炮管晾曬衣服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提起甲午海戰和北洋海軍,人們總是很沉痛,近幾十年裡,關於中國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原因,有很多論述,一個令人耳熟能詳的事例就是「大炮晾曬衣服」傳說,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大炮晾衣服這件事表明北洋海軍紀律鬆懈,軍紀敗壞、毫無戰鬥力。然而,這其實是虛構謠傳的段子。
  • 日本叫囂全民玉碎?美軍急忙修改作戰計劃,準備徹底摧毀日本
    那些瘋狂的軍國主義者可不在乎國民會不會活下來,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通過一次殘酷的本土決戰,讓美軍在日本的土地上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為了減少傷亡而準許日本有條件投降。為此,日本人不僅喊出了一個瘋狂的口號,還弄出了一個瘋狂的本土決戰計劃,被稱之為「決號作戰」這個作戰本身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日本人打算和美軍決戰於本土,說白了就是被動防禦。
  • 清朝躺著都贏,日本早透支了
    日本在19世紀80年代不敢全面跟中國交惡,但是已經在國策中制定了侵略計劃,並在東亞諸國的外交過程中不斷和中國對抗。當時的清政府仰仗著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還能在日本面前挺起腰杆,畢竟1880年的日本海軍只有一些魚雷艇和近海艦船。
  • 專家:要打就打橫須賀
    其中橫須賀基地可同時停泊包括航母在內的各種艦艇300餘艘,它也是美國本土以外唯一一處具有航空母艦母港機能的港口,目前作為美國「裡根」號航母的母港,擅闖西沙領海的「馬斯廷」號飛彈驅逐艦母港也在此。而關島軍事基地是美軍西太平洋作戰體系的重要戰略支點和聯繫本土與東亞的重要樞紐。目前它主要是作為美軍戰略轟炸機、攻擊核潛艇的前沿作戰基地以及彈藥燃油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