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音內容
福音(誰事奉我,我父必尊重他。)
恭讀聖若望福音 12:24-26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上主的話。
2、分享【殉道的榮光】
兄弟姊妹們,今天的的福音,是教會專門為紀念老愣佐聖人而編排的。為主殉道,是進入主懷抱的捷徑,離開世界、即是主的懷抱。這個過程、這個途徑的時間非常的短。這邊一砍頭,那邊就是永生。但是,基督徒能從一個平常無奇的生活,走到為主殉道,實屬不易。拿我來說,都沒有真心的敢有一次這樣的祈禱!倒是常常有深怕殉道機會到我頭上的恐懼之心,我自己也服了我自己了……
我個人也常常覺得,我已經做了神父,努力為教會服務,多做善事豈不更好,我何必要去夠【殉道的榮光】,我不是那塊料,這句話的背後就是:千萬別輪到我的頭上,我還想多活幾年呢!!話又說回來,別說我自己不願意,就是我願意,我也不配!因為我不是真心願意,打心眼裡的選擇!
天主的獎賞,不是給沒有準備的人的。聖老楞佐既是願意為主捨身致命的人之一。257年華助良皇帝頒布仇教令之後,次年,西斯督二世教宗遇難,在解往刑場的路上,老愣佐執事向教宗表達了他的心願,三天之後,他也隨教宗去見天主去了。老愣佐執事受的是【烤刑】,而且是長時間的火烤而死。
砍頭,十字架、火燒、其他折磨型的刑罰,是殉道者為主作證的代價,但是對於我們平信徒也許是:災禍!損失!我們最多會因為殉道者的勇敢、壯烈而老實幾天,在堂裡祈禱時會身形虔誠一下,或者是一聲嘆息……僅此而已……
我們平時都在尋找自己所需的物質和人際關係,解決我們自己的需求,而對於鄰人、路人、乞丐、流浪者,弱小者的需要幾乎不太注意,也很難主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即便是流浪者與真正的乞丐、或者飢餓的人,也是他們真正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才會有憐憫之心,對他們實行微弱的幫助。所以,對於殉道者為主的福音所交付的代價,我們會心生恐懼,緊張,繼而躲避、逃跑的。一個人,一個團體的生活習慣,接觸的文化、以及對周圍事物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更新的。我們的眼裡一直都是在尋找自己的需要,就很難抽時間,或者專門流出時間來注意他人的需要。哪怕我們熟知主的旨意,主的誡命,教會的訓導、勸諭,或是本堂司鐸的不斷的宣講與鼓勵,我們仍然很難【逆行我們固有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
耶穌生活在人世間的時候,祂一直都在尋找罪人、身心有傷痛的人,所以,耶穌走到哪裡,都在施救,罪人、病人、甚至死人,只要祂碰見,就會施救。而經師法利賽人,看到耶穌就像找點毛病,所以,他們找不到耶穌的【錯】,竟然在主的救恩內,慈悲中找茬兒。
當老愣佐執事準備好為主致命之後,即刻將教會的錢財分施給窮人,當時的羅馬總督看見此事,就藉機找茬,向老愣佐索要財富,找機會除掉他。然而老愣佐帶給總督的是瘸腿的、瞎眼的、殘疾的、窮苦的人,聖人把這些弱小者當作教會的財富。如若教宗西斯篤二世與老愣佐執事,沒有平時相似主的慈悲、愛心的對待貧窮弱小,老弱病殘,把財富和物質分享、分施給窮苦的人,又如何會最後捨棄自己的性命,為主殉道呢?!
殉道者的生活相似吾主,為愛貧病弱小,甘願走上刑場,捨棄生命,吾主在他們殉道的時刻,光榮 了為祂殉道的聖者們。就像天父在十字架上光榮了祂的聖子——主耶穌一樣!
教宗西斯篤的殉道,聖老愣佐執事的殉道,就像麥子落在地裡死了,結出了百倍的果實,二聖的殉道,使羅馬城幾乎都皈依了天主,異端教派也隨之衰落、甚至徹底的滅亡……殉道者的血即是新教友的種子,我們要記住這句話,不管我們有沒有機會被主蒙召,為主殉道,我們都要向殉道的聖者們學習,忠於基督,善待他人……
結語:親愛的家人們,我們靠主的恩寵,滅掉一次的自私和貪慾,我們就能生出愛心,去幫助窮人,我們依靠主的恩寵,滅掉的欲望越多,我們就越能結果更多的愛的果實,我們向窮人、鄰人做芥子一樣大小的愛德的事情,我們內心的【愛】、【善】,能在主的光照下,結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果實。我們死於罪惡、死於自我,就一定在主內活於基督的!也許,我們的【死】,真的不會是自己的日後的【活】,也許更多的兄弟姊妹,會因著我們為基督死,而選擇活於基督的。光榮歸於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