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老楞佐(執事、殉道)【殉道的榮光】

2021-02-17 佳音喜訊

1、福音內容

福音(誰事奉我,我父必尊重他。)
恭讀聖若望福音 12:24-26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上主的話。

2、分享【殉道的榮光】

  兄弟姊妹們,今天的的福音,是教會專門為紀念老愣佐聖人而編排的。為主殉道,是進入主懷抱的捷徑,離開世界、即是主的懷抱。這個過程、這個途徑的時間非常的短。這邊一砍頭,那邊就是永生。但是,基督徒能從一個平常無奇的生活,走到為主殉道,實屬不易。拿我來說,都沒有真心的敢有一次這樣的祈禱!倒是常常有深怕殉道機會到我頭上的恐懼之心,我自己也服了我自己了……

 我個人也常常覺得,我已經做了神父,努力為教會服務,多做善事豈不更好,我何必要去夠【殉道的榮光】,我不是那塊料,這句話的背後就是:千萬別輪到我的頭上,我還想多活幾年呢!!話又說回來,別說我自己不願意,就是我願意,我也不配!因為我不是真心願意,打心眼裡的選擇!

  天主的獎賞,不是給沒有準備的人的。聖老楞佐既是願意為主捨身致命的人之一。257年華助良皇帝頒布仇教令之後,次年,西斯督二世教宗遇難,在解往刑場的路上,老愣佐執事向教宗表達了他的心願,三天之後,他也隨教宗去見天主去了。老愣佐執事受的是【烤刑】,而且是長時間的火烤而死。

  砍頭,十字架、火燒、其他折磨型的刑罰,是殉道者為主作證的代價,但是對於我們平信徒也許是:災禍!損失!我們最多會因為殉道者的勇敢、壯烈而老實幾天,在堂裡祈禱時會身形虔誠一下,或者是一聲嘆息……僅此而已……       

 

 我們平時都在尋找自己所需的物質和人際關係,解決我們自己的需求,而對於鄰人、路人、乞丐、流浪者,弱小者的需要幾乎不太注意,也很難主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即便是流浪者與真正的乞丐、或者飢餓的人,也是他們真正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才會有憐憫之心,對他們實行微弱的幫助。所以,對於殉道者為主的福音所交付的代價,我們會心生恐懼,緊張,繼而躲避、逃跑的。一個人,一個團體的生活習慣,接觸的文化、以及對周圍事物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更新的。我們的眼裡一直都是在尋找自己的需要,就很難抽時間,或者專門流出時間來注意他人的需要。哪怕我們熟知主的旨意,主的誡命,教會的訓導、勸諭,或是本堂司鐸的不斷的宣講與鼓勵,我們仍然很難【逆行我們固有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

  耶穌生活在人世間的時候,祂一直都在尋找罪人、身心有傷痛的人,所以,耶穌走到哪裡,都在施救,罪人、病人、甚至死人,只要祂碰見,就會施救。而經師法利賽人,看到耶穌就像找點毛病,所以,他們找不到耶穌的【錯】,竟然在主的救恩內,慈悲中找茬兒。

  當老愣佐執事準備好為主致命之後,即刻將教會的錢財分施給窮人,當時的羅馬總督看見此事,就藉機找茬,向老愣佐索要財富,找機會除掉他。然而老愣佐帶給總督的是瘸腿的、瞎眼的、殘疾的、窮苦的人,聖人把這些弱小者當作教會的財富。如若教宗西斯篤二世與老愣佐執事,沒有平時相似主的慈悲、愛心的對待貧窮弱小,老弱病殘,把財富和物質分享、分施給窮苦的人,又如何會最後捨棄自己的性命,為主殉道呢?!

  殉道者的生活相似吾主,為愛貧病弱小,甘願走上刑場,捨棄生命,吾主在他們殉道的時刻,光榮 了為祂殉道的聖者們。就像天父在十字架上光榮了祂的聖子——主耶穌一樣!

  教宗西斯篤的殉道,聖老愣佐執事的殉道,就像麥子落在地裡死了,結出了百倍的果實,二聖的殉道,使羅馬城幾乎都皈依了天主,異端教派也隨之衰落、甚至徹底的滅亡……殉道者的血即是新教友的種子,我們要記住這句話,不管我們有沒有機會被主蒙召,為主殉道,我們都要向殉道的聖者們學習,忠於基督,善待他人……

結語:親愛的家人們,我們靠主的恩寵,滅掉一次的自私和貪慾,我們就能生出愛心,去幫助窮人,我們依靠主的恩寵,滅掉的欲望越多,我們就越能結果更多的愛的果實,我們向窮人、鄰人做芥子一樣大小的愛德的事情,我們內心的【愛】、【善】,能在主的光照下,結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果實。我們死於罪惡、死於自我,就一定在主內活於基督的!也許,我們的【死】,真的不會是自己的日後的【活】,也許更多的兄弟姊妹,會因著我們為基督死,而選擇活於基督的。光榮歸於主吧……

  

相關焦點

  • 殉道者
    說沒有人能超越對威脅、拘禁的恐懼(乃至對失去生命的恐懼),顯然不符合常識,人類歷史上每一次變革都伴隨著無數殉道者的犧牲。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過,如果一個社會中開始湧現大量的殉道者,就預示著它所屬的文明開始走向覆滅。蘇格拉底是殉道者,面對一場被詭辯操控的大眾審判,他超越死亡恐懼,堅守住了自己內心的真實。
  • 【榮耀的冠冕】 兩種殉道者
    在末後的日子,殉道者的犧牲為著將來到的神國而預備。就像歷史(就是前邊說過的)所發生的那樣,在這末後的日子也會有兩種殉道者:一個會在靈魂裡受苦,另一個則是在身體上受苦。我們來看第一部分:                    什麼是在靈魂裡受苦?
  • 山西7位殉道修女老照片及簡介
    真福雅芒定修女唱著歌去面對殉道,因為她想她跟基督相偕的日子到了。當她被砍頭時,奉獻了生命,為求天主感化那些使她得到殉道恩典的中國人。那是在一九○○年七月九日,她還未滿廿八歲,是在太原府殉道者中的最後一位。她有三位姊妹也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的修女,四位表兄是方濟各會的會士。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廿四日教宗碧約十二世宣她為中華真福。
  • 今日彌撒視頻(2020.12.02)紀念聖女彼彼亞納童貞殉道
    紀念聖女彼彼亞納童貞殉道III classis【紅】貞女為獲得天國,犧牲了一切。今天我們所慶祝的聖女,便是忠於自己的淨配——基督,直至於死的。我們在她身上所慶賀的,便是貞德和殉道的雙重勝利。聖女彼彼亞納(童貞殉道St.
  • 【見證如雲】湯瑪士傳教士的殉道故事 – 朝鮮平壤大復興是如何開始的
    ——他們將他殺了,全然不知道湯瑪士到朝鮮是要幫助他們,這位才27歲的年輕宣教士,帶著基督的愛千裡迢迢來到亞洲,好不容易抵達了朝鮮,卻從此殉道在大同江邊。這粒落在土裡的麥子,最後結出了許多的子粒來。特土良說「殉道是教會的種子」,他這顆朝鮮教會的種子就這樣灑在朝鮮大同江邊的沙場上。
  • 水蛭和殉道者
    「一個殉道者。」紅色圓餅被劃破,在血液中流出血液。造反了。身材頎長的白色長方形向水蛭的朋友走來。「受死。」他撞了上去,卻失去了原本的鋒利。他被彈回原來的地方。一個魔法師,他正在溶解。「你好,白砂糖。」白色長方形說「或者我該叫你,血糖。」
  • 「horny dressing」邁入天堂之門的殉道士
    由一排強光源發射而成的一面牆,被設計師瑞克·歐文斯 (Rick Owens) 稱之為「通往天堂之門」,而穿過光束踏上T臺的模特們則是「觸電而死的殉道士」。身穿潔白裹身長裙的開場模特,像是要被獻祭給一個地位顯赫的紳士,壯烈肅穆的氣氛,在秀場伊始便蔓延開來。
  • 教會紀念諸聖嬰孩殉道,不忘兒童的悲慘處境
    12月28日普世教會紀念諸聖嬰孩殉道。誰是殉道的諸聖嬰孩呢?新約聖經四部福音書中只有《瑪竇福音》簡短地提到他們,而且與耶穌聖誕很有關係。
  • 堂吉訶德:不是瘋癲可笑的殉道者,而是跪在現實面前的逐夢人
    從這一角度來講,堂吉訶德是理想的殉道者。 堂吉訶德與作家塞萬提斯的「二重奏」 縱觀作家塞萬提斯提斯,塞萬提斯一家的命運就像他小說中的情節曲折離奇,極具戲劇性。經濟窘困一直是塞氏家族揮之不去的陰影,由此導致的生活混亂、官司連連、糾紛不斷也就情有可原了。
  • 比利時信條|第31條|論牧師、長老與執事
    德布利乃為蘇格蘭東南部地區說法語教會之英勇牧師,曾於一五六七年在瓦倫欣地方殉道。此信條約分三部分:三位一體的神與從聖經中獲得認識神的知識(一至九條),基督創造與救贖之上(十至廿三條),以及聖靈在教會,並藉教會成聖之工(廿四至卅七條)。德布利廣泛引用聖經,並常用代名詞「我們」來將此信仰上的承認變為個人化。
  • 聖若翰洗者殉道(紀念): [ 不畏強權和酷刑,堪作基督前驅;忠於真理及使命,為主預備道路.]
    >
  •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烏甘達殉道諸聖 早禱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烏甘達殉道諸聖(簡式
  • 執事的重擔與話語
    話語的執事需要有重擔,這一個就是神的話的重擔。先知們所得著的重擔,只有藉著話卸出去。如果我們沒有得著話,我們就不能將這個擔子卸掉。物質上的擔子,是用手卸掉;屬靈的擔子,是需要有話才能卸掉。我們如果找不出話來,這個擔子仍舊是沉重的。乃是我們找到話的時候,我們才能卸下擔子,裡面才能覺得輕鬆。
  • [諸神推薦]「那名執事…」
    雖然塞巴斯蒂安總是淡淡地說: 「我只是一名執事罷了」,但舉止、知識、品味、料理、武術等等沒有任何事能難得倒他!比如身為執事要-能幹。凡多姆海伍家即將有客人來訪。負責準備工作的人員臨時掉鏈子。比如身為執事要-最強。謝爾在書房被人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