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脹論第三十五

2021-02-12 蓉行天下

提示:此篇文稿注音、音頻錄製均為  周蓉 蓉行天下  原創,請尊重原創。歡迎各位轉發,謝謝!如需轉載請務必聯繫本編輯,謝謝!

本篇論述了脹病之概念、病因、分類,並以臟腑分證的方法,闡明五臟六腑脹的症狀、脈象及治法。由於本篇專論脹病,故名「脹論」。

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 kuò(擴) 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若匣匱 xiáguì 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 shè,異名而同處 chǔ,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羶 dàn 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胃之五竅者,閭 lǘ 裡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三裡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 yuě,四肢煩俛 mèn(悶),體重不能勝 shèng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 yàng yàng(怏怏)然,腰髀 bì 痛。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 zhuó,冬日重 chóng 感於寒,則飧 sūn洩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 chēn 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lóng。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 sè 其空 kǒng (孔),謂之良工。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 huāng,而中 zhòng 氣穴者也。不中 zhòng 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 huāng,則氣不行;上越中 zhòng 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月爾) zhěn(診),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 fú,惡 wū(烏)有不下者乎?

張登本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內經》研究專家,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運六氣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兼職博士指導教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國際研究院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內經》學科暨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內經》學委員會顧問,甘肅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先後在全國10餘家雜誌、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0餘篇。獨著或主編出版專著、教材、教參30部,擔任副主編、編委,或主審著編出版教材、教參、專著16部,擔任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第一、二版主編。代表著作有《內經詞典》《內經的思考》《黃帝內經通解》《難經通解》《全注全譯黃帝內經》《全注全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二十論》《張登本解讀五運六氣》等。其中《內經詞典》獲陝西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管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主編的《中醫學基礎》教材被評為國家級中醫藥教材,曾被評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等。

魏清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名中醫,重點專科帶頭人;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首席專家;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中心主任、真氣運行研究室主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世界針灸聯合會中醫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次獲得國家榮譽,2011年2月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郭春園式的好醫生」榮譽稱號,2017年8月被國家衛計委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先後主持完成、參與省級科研16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13項,參編論著6部,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並舉辦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項目近30次,多次赴國內外進行學術專題講座及交流。 擅長運用針灸、中藥、氣功等中醫醫療技術、保健方法診治各類疑難雜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診療思路,同時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積極開展「八段錦」「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活動,並向社會廣泛推廣。微信群「每日經典群」倡導者、發起人、班主任。

每日經典群

由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魏清琳教授倡導成立的【每日經典】誦讀群於2月5日開班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誦讀經典的熱潮,同時得到了國內許多醫藥專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並由專業義務管理團隊為每一位參與者服務。截至2月29日,已有22個微信群組、近7200餘人響應並加入到了誦讀經典的活動中,使誦讀經典的「旋風」從西北的蘭州刮向全國各地,以特殊的方式聲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周蓉——(微信:13919261123),原甘肅省廣電總臺新聞綜合廣播資深主持人,現在西北師大附中圖書館工作。她聲音沉穩大氣、溫暖親切。希望在誦讀中傳承經典,感悟經典。

公  眾  號:蓉行天下
喜馬拉雅:周蓉a喜馬拉雅

歡迎投稿:1437920271@qq.com

相關焦點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疑難字注音版)
    全國「五運六氣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兼職博士指導教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國際研究院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內經》學科暨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內經》學委員會顧問,甘肅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先後在全國10餘家雜誌、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0餘篇。獨著或主編出版專著、教材、教參30部,擔任副主編、編委,或主審著編出版教材、教參、專著16部,擔任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第一、二版主編。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九針論第七十八(疑難字注音版)
    因本篇主要討論九針的形狀和用途,故名「九針論」。黃帝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矣,餘猶不能寤wù(悟),敢問九針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岐伯曰:夫聖人之起天地之數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周痺第二十七(疑難字注音版)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痺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jiàn不容空(孔),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jiàn不及下針,其慉xù(蓄)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gēng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疑難字注音版)
    因本篇論述的內容都與經脈有關,但又不專論經脈循行等,專論各經病症的鑑別診斷,故名。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huì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zhuì(墜),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渡)水跌僕pū,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zhuó而為病也。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靈樞經 || 經筋第十三(疑難字注音版)
    張登本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內經》研究專家,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運六氣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兼職博士指導教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國際研究院特聘專家,中華中醫藥《內經》學科暨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內經》學委員會顧問,甘肅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先後在全國10餘家雜誌、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0餘篇。獨著或主編出版專著、教材、教參30部,擔任副主編、編委,或主審著編出版教材、教參、專著16部,擔任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學基礎》第一、二版主編。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疑難字注音版)
    黃帝問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shēng數shù。餘願聞要道,以屬zhǔ(囑)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shà血而受,不敢妄洩。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曆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gēng立,冬陰夏陽,以人應yìng之奈何?願聞其方。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shù,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wéi之奈何?
  • 古籍閱讀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第三【第二篇】
    延伸閱讀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一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二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三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四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五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上古天真論【第六篇】古籍閱讀|黃帝內經之四氣調神論
  • 《黃帝內經》解讀2
    《黃帝內經》解讀*2(內容來源:公眾號白衣靜思)第二節 《內經》的流傳一、《內經》的流傳1、《素問》:原傳世9卷,南北朝時期亡佚一卷。(一般認為運氣七篇、和《六節藏象論》中有關運氣的一段為王冰補錄)(王冰補錄後仍缺《刺法論》、《本病論》。經林億等校正後《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為今《素問》原形。2、靈樞:曾用名:《九卷》、《針經》(皇甫謐命名)、《九靈》、《靈樞》(最早見於王冰次注的《黃帝內經素問》序和注中。)
  • 【經典】「心腦一體,共主思維」,從《黃帝內經》論「腦病」
    《黃帝內經》中的藏象理論秉承了這一旨意,於是在腦的功能「總統於心,分屬於五臟」的背景下,運用諸如煎厥、薄厥、肉苛、癲癇、狂證、頭痛、眩暈等病證論證該理念的合理。腦主神、主思維,這是中國人固有的看法。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一看法逐漸被心主神、主思維所取代。
  • 自我康療140:解讀《黃帝內經·靈樞·衛氣失常論》
    自我康療140:解讀《黃帝內經·靈樞·衛氣失常論》    問寒問暖問疾苦,無為有處有還無。
  • 《內經》解證 | 《黃帝內經》任督二脈循行解析(下)
    如《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中說:「今《甲乙經》及古《經脈流注圖經》以任脈循背者謂之督脈;自少腹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是則以背腹陰陽,別為名目耳。」《太素·骨空》卷十一在引用《素問·骨空論》中督脈的腹面上支路線後,指出「有人見此少腹直上者,不細思審,謂此督脈以為任脈,殊為未當也。」均提到這一情況。上述變化最終可追溯到《難經》,甚至於《內經》本身。
  • 清濁《黃帝內經》的「元概念」
    公眾號內回復「福利」,可以獲得一本《圖解黃帝內經》的電子書在中醫典籍
  • 黃帝內經79集全(視頻教程
    點上面「脈脈養生」關注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黃帝內經-倪海廈 作者:倪海廈 倪海廈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並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
  • ​經典誦讀《黃帝內經 素問》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原文】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譯文】   黃帝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互相轉移的情況是怎樣的?   岐伯說:腎移寒於脾,則病癰腫和少氣。脾移寒於肝,則癰腫和筋攣。肝移寒於心,則病發狂和胸中隔塞。
  • 陸文榮: 以《黃帝內經》挖掘中華傳統醫學智慧
    在此,我僅以道醫與中醫的共同經典《黃帝內經》為例,闡述《內經》「天人相應」的宇宙觀、「身國一理」的人體觀、「形與神俱」的健康觀、「形神並調」的治療觀等道學思想。我國的傳統醫學在漢代以前已經成熟,醫學典籍在《漢書•藝文志》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在黃帝內經中我們了解一些養生知識
    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傳世之作給中醫帶來的功勳不可估量,其中記載了大量養生之法。讓我們在這充滿貪婪欲望的生活中尋求養身之捷徑。上古天真論說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上古之時,我們認為黃帝時候就已經是上古之時了,但黃帝問說明上古還比黃帝時期要遠。
  • 《黃帝內經》中的情志養生
    《黃帝內經》將「五志」分屬於五臟,即心誌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憂,腎志恐,並以此將情志與五臟密切聯繫起來。由於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現形式,故常稱其為「神志」。《黃帝內經》認為情志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基本體現,由五臟所生,同時又能反作用於五臟,進而影響人體臟腑功能活動。故《靈樞·本藏》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天天堅持喝牛奶,究竟是養生還是傷身
    至少在徐文兵、梁冬對話《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並不這樣認為。徐老師說,其實牛奶適合小孩子,成年人應該少喝,老年人應該儘量不喝牛奶,為什麼呢?很多人對牛奶過敏,即傳統所說的「乳糖不耐壽」,意思是說,牛奶喝多了,會出現肚子脹、打嗝、放屁、拉肚子等症狀。怎麼辦呢?我們就把牛奶的陰寒給「化」一下。比如說,在牛奶裡面加一點熱性的中藥,你可以加點乾薑,加些肉桂、蓽菠(一種熱性的藥),或是桂皮。為什麼要用乾薑而不是生薑呢?
  • 《黃帝內經》·瘧論篇第三十五
    黃帝問道:一般來說,瘧疾都由於感受了風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時間,這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說:瘧疾開始發作的時候,先起於毫毛豎立,繼而四體不舒,欲的引伸,呵欠連連,乃至寒冷發抖,下頜鼓動,腰脊疼痛;及至寒冷過去,便是全身內外發熱,頭痛有如破裂,口渴喜歡冷飲。黃帝道: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請說明它的道理。
  • 《黃帝內經﹒靈樞》的書名「靈樞」是什麼意思?
    作者曾經指出,《黃帝內經》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提出了其人體結構觀是「形與神俱」,人體生命分為「形」、「神」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