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自己和解,才能更好的治癒內心的傷痛。
放下一切,你才能好好活。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這是另一個為我們。
我們需要了解我們內心,了解自己的心理訴求,學會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看待這個世界。
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說的就是人對於認識自己的必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首先學會認識你自己,像水一樣鑄造你自己。
學會認識你自己,與自己內心裡另一個你對話,了解真實的你,而不是別人眼裡的你。
學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你的優點還有缺點你都統統知道嗎?在別人眼裡的你是你所希望的你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只有認識自己了,你的心才會從裡向內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需要從別人的眼裡認識自己,從而與真實的自己做比較。
對於別人眼裡的優點,我們繼續保持,對於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但是不要過分聽從別人的看法。
我們畢竟不是活在別人的眼裡,只有足夠了解自己,充分認識自己之後我們才能佐證,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我們才會走向更好的自己,從而一步步變成最好的自己。
在這之前,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前,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我們有時因為缺乏'經驗和常識而走錯路。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很多的知識,掌握足夠的技能,明白許多的道理。
我們需要哲人、前輩來指引我們。
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在自己的內心裡搭建一個高臺,明白現實與理想中的差距。
在內心裡構築一座精神的高臺,去引導我們走到正確的道路上去,不至於迷失自己,懈怠自己。
我們應該有一顆像水一樣的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在道家學說裡,水至善至柔,有時綿綿,有時密密,微時無聲,巨時洶湧,
與人無爭的時候容納萬物,滋養萬物,,人生之道,莫不如此。
水至柔,像夏天裡的一股涼風,熨帖你心頭,水至剛,水滴石穿,海枯石爛,韌性十足。
鑄造自己的內心,才能學會更好的包容。
至柔至剛,剛柔並濟,才能使自己的心更強大。心強大了,我們才能夠強大。
古人一直認為人是用心來思考的,發展到現代,我們知道,其實不然。
現在我們明白,只有心強大了,你善於接納的東西越多,心界大了,我們才能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2·認識你自己,才能與自己和解,你才會有更大的可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小布穀,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成長,請帶上這封信》
這是一位媽媽寫給自己孩子的話。讀來,感覺被慢慢的溫柔包圍,像四月裡的風。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當作是我們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有些時候,我們迫於現實去做一些我們所不願意的東西。但這些事情又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我們抗爭無法,才要學會慢慢接受,以一種自己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完成。
對於不喜歡的事情,我們往往會刻意逃避,但現實不容我們選擇,我們只好迎難而上。
對於非做不可但自己不喜歡卻又無可奈何的事情,我們需要學會與自己對話。
找到原因,對症下藥,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也只是需要我們包容的事情之一。
當我們被內心的痛苦牽引時,就需要與自己對話。
學會用溫柔撫平自己的內心,讓心得以平靜。只有當心平靜下來,才能看到痛苦的根源,從中找出解決的辦法。
當我們學會自我療愈,就是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時候。
學會和解了,當這件事情再次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能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去面對它。
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能夠消減內心的戾氣。我們都樂於與一個善良溫柔,平易近人的相處,與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會感到輕鬆。
我們所說的平易近人的人就是看起來沒有戾氣,一片祥和,寧靜之氣。
就如同下面這些禪詩,能夠讓自己浮躁的心平靜下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抑或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又或是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
這些詩句讀來都能讓人心靈平靜。
自己的心平靜了,你周圍的磁場就會發生改變。你熱愛這個世界,就越會被溫柔以待。
我們已經學會與自己對話,學會自我療愈痛苦,學會容納萬物,學會像水一樣剛柔並濟。
我們看到了喧囂紅塵中的寂靜,內心平靜,我們也會包容喧鬧,自喧囂裡感悟自己的寧靜。
願我們都有一顆像水一樣的心,剛柔並濟,不至於過於鋒利刺傷別人。
願我們都有一顆像水一樣的心,有心胸包容一切,也有鋒芒,不至於受人欺辱。
願你我都能專注與自心,學會與自己對話。
心強大了,我們看到就多,懂得也會更多。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望我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