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走進蘭大 「網...

2020-12-14 每日甘肅網

「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走進蘭大

「網紅院長」單霽翔帶著師生們暢遊故宮

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網紅院長」單霽翔

  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話六百年宮牆舊事,觀新一代文化傳揚。12月10日下午,蘭州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由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中國銀行、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蘭州大學承辦的「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舉行。蘭州大學上千名師生在紅牆、黃瓦、藍天為背景的唯美意境中,跟著「網紅院長」單霽翔感受故宮建築魅力,聆聽百年文化傳承。

  單霽翔以《堅定文化自信 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報告開場,文化力量讓文化更好傳承;做好最大四合院的看門人;世界之最文化遺產資源給人們帶來些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傳承不缺文化資源缺的是人文關懷;把工作當學問做,把問題當課題解;打開中門擋住車放開人;故宮地下庫房97萬件文物,9371間房子每間都變得乾乾淨淨,1200棟古建築上沒有一根草;擇一業終一生,7年清理文物180.629萬件文物;文物修復、文物數位化、文化創意產業不斷上網絡熱搜;故宮亮燈、我在故宮修文物、一個時尚故宮博物院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實踐經驗……一個個躍然眼前的詳實數據,一張張修復改造前後的圖片對比,一個個文物工作者善待文物的工匠精神,一次次獨特魅力彰顯的文化個性,引發現場驚嘆唏噓聲不斷,雷鳴般掌聲不絕。

  單霽翔說:「故宮博物院是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載體,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讓故宮巨大的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人文關懷、讓文化資源為人們的現實生活做出貢獻是具有更大意義的事情。現在,故宮博物院『紅牆、黃瓦、藍天』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努力,我們終於在今年紫禁城600歲生日到來之時,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了下一個600年!」

  蘭州大學副校長曹紅回憶了國家資助政策3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尤其是2003年與中國銀行合作開展國家助學貸款以來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得到了大幅提高,蘭州大學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救助目標。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王學軍表示,「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由學界泰鬥領路,高校師生參與,不僅能大大激發學習熱情,傳播傳統文化精粹,共享民族五千年積澱的寶貴精神財富,更對提升高校文化底蘊、樹立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創造與進步有著深刻意義。

  「今天的講座,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博大壯美,更不禁從內心升騰出濃濃的文化自信。」「其風趣幽默的講述,引得我和周邊同學笑聲連連、掌聲不斷。」「單老師從故宮的環境治理、擴大開放、文物保護、文化創新等多方面向同學們展現了開放的故宮、多彩的故宮,為我們蘭大師生奉獻了一場精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盛宴,講得真是太棒了!」聆聽完講座的同學們說。

  單霽翔簡介

  故宮學院院長、原國家文物局局長,研究館員,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為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2014年9月,獲國際文物修護學會「福布斯獎」。出版《文化遺產·思行文叢》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洪山 張澤斌 文/圖

相關焦點

  • 「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
    為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國粹文化傳承,10月30日下午,2020茂名市「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為學生們普及戲曲知識,將戲曲藝術引進校園。演員現場示範基本動作。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教育局、財政局和茂名開放大學主辦,茂名市粵劇團承辦。在做好常態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現場來自茂名市粵劇團的演員們用清脆鏗鏘的梨園雅韻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戲曲國粹視聽盛宴,讓廣大師生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讓師生們看得如痴如醉,演到精彩處,掌聲、叫喊聲不絕於耳。學生們不僅學到知識,還欣賞到精美絕倫的演出。
  • 「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青島黃海學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12月8日上午,青島市「非遺進校園」揭牌儀式在青島黃海學院體育館舉行。此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青島市手工藝協會、青島黃海學院承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校園中的普及推廣與傳承。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首先,學院依託課堂,構建了文化育人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文化育人,著力推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主陣地的積極作用,將思政課堂與專業課堂相結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其次,學院致力加強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有機融合,打造了「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再者,學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
  • [迎黨代會]舉旗幟、聚民心、展形象,文化引領助力育人格局新風尚...
    ——堅持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在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中3次獲得全國示範項目;堅持以高雅藝術、文博育人等形式彰顯傳統文化。——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構建「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端發布」的全媒體傳播新格局,獲批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與新華社等合作推出多項融媒體作品,堅持講好「交大故事」。
  • 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石舉辦
    2020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同創鐵路校區舉辦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助力文化藝術育人,12月19日,2020首屆河北文化藝術名家校園文化書畫展在省會河北同創教育科技集團校區熱烈舉辦
  • 戲曲國粹進校園 文化傳承在身邊:戲曲進校園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
    12月8日上午,由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主辦,市演藝中心承辦的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為全校師生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展現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其中,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河南省豫劇院二團演員徐俊霞戲劇知識講座尤為精彩,她對戲曲歷史發展、戲曲文化特徵、戲曲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此次講座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還結合表演、示範、互動等方式,一邊講一邊演示,並邀請同學上臺,通過一對一的指導,讓同學們體驗戲曲的基本功。戲曲基本功展示中,高潮迭起,掌聲不斷。戲曲小課堂上,師生積極參與,精彩紛呈。
  • 廣西舉辦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成果展
    關注新華網  【原標題】廣西舉辦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成果展  12月9日,2020年廣西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成果現場展示暨總結交流會在廣西藝術學院舉行,全區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者相互交流資助育人經驗,展現我區資助育人成果。
  • 我市舉辦「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此次活動是我市開展的「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被譽為「流動的科技館」。「科普進校園」活動是由市科協策劃、主辦,深入鄉鎮科普神經末梢,以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的公益科普品牌。今年以來,「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我市7所學校,受益師生近萬人次,廣受好評。在河源市2020年全國科普日校園科普聯合行動活動現場,機器人表演引來孩子們圍觀。圖片來源:河源日報「『科普進校園』活動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為未成年人提供科技教育服務,從小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 「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潮陽區桃園學校
    7月23日,由中共汕頭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教育局主辦,廣東潮劇院承辦的「2020年汕頭市戲曲進校園潮劇傳承發展『壯根繁花工程』」走進潮陽區桃園學校,來自廣東潮劇院的潮劇名家和優秀青年演員為該校100多名學生表演了潮劇經典唱段,精彩的節目讓學生連呼過癮,零距離感受到潮劇傳統文化的魅力
  •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
    來自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關大中小學,以及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校團委和孟憲承書院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一起探討校園大師劇創作,深入交流大師劇育人實踐,共同見證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成立。
  • 雙牌上梧江民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進社區文藝活動」
    雙牌上梧江民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進社區文藝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02 10:32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藝術愛心巴士帶著小龍馬進故宮,Simon Ma馬興文為自閉症兒童帶去愛...
    2019年4月22日下午13點30分,Super Art Bus藝術愛心巴士帶領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機構的15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到故宮博物院。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由中國文聯出版社與故宮出版社在故宮紫禁書院開展「一起進宮品書香,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整個公益活動在中國文聯出版社社長朱慶與故宮出版社副社長錢傳強共同落彩代表健康傳承寓意的小龍馬上拉開序幕。
  • 「中國夢·非遺行」 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走進平陰縣東三裡社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7日訊(通訊員 蔡曉陽) 騰雲密雨向前行,非遺傳承啟新聲。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以社區為中心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築牢新時期基層思想文化陣地,8月6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濟南市文化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平陰縣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中國夢非遺行」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先後走進平陰縣榆山街道東三裡社區、錦水街道前阮二社區。我市近10位非遺傳承人通過展演展示、互動交流等方式,分別為兩個社區居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特色鮮明的非遺盛宴。
  • 以詩詞文化育人 促校園內涵發展
    「從2017年開始,南實師生攜手校園版中國詩詞大會走過五年,成為一張有分量的南實名片。」南實校長林景飛表示,在南實幸福「1+N」的教育體系中,詩詞大會是「N」項活動之一,最終都是為了踐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這一理念。以詩詞育人的氛圍正在形成文化浸潤,對學校的內涵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都大有裨益。
  • 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實施...
    3、「黃河文化傳承志願者」及「渭南好故事」,走進校園,走進企業,走進鄉鎮,開展「黃河故事會•在身邊」主題巡講活動;推出「跟著故事遊渭南」旅行日記,將「故事裡的渭南」直觀的呈現到老百姓的「吃、住、行、遊、娛、購、教」中,助力黃河金三角區域文旅融合。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沙田鎮中心小學
    11月26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沙田鎮中心小學舉行。本次活動有木偶戲、古琴、詠春拳、粵曲、醒獅這些非遺展演,以及以上表演類項目體驗課和茶山公仔、燈籠仔非遺手工體驗課。系列活動營造了一個人人學非遺,傳承非遺的濃厚氣氛。
  • 「梅韻流芳—校園傳承版梅派藝術經典」活動在京舉行
    (原標題:「梅韻流芳—校園傳承版梅派藝術經典」活動在京舉行) 2020
  •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校園文化景觀育人機制
    近年來,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進「以文化人」工作,在兼顧自然與人文的基礎上,立體式打造了「校園八景」「公寓文化」等一系列校園文化景觀,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景觀育人機制。生活即教育,賞景即學習。通過打造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把學生們的生活空間變成教育空間,把日常賞景休閒的過程變為學習過程。通過觀其景、品其文、悟其蘊、明其道,將校園文化的精益傳達給學生,有效拓展「以文化人」工作的落實維度,拓寬育人工作時間及空間上的邊界。自然為基礎,人文為內核。打造校園文化景觀不僅需要從自然角度開展思考、落實規劃,人文因素更為重要。
  • 山東:「蓓蕾藝術」綻校園,傳統文化薪火傳
    人民網濟南12月7日電 (肖家鑫)11月27日下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會進校園暨山東省文化館「蓓蕾藝術工作站」文藝演出,走進濟南萬象新天學校。活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文化館、共青團濟南市歷城區委、濟南萬象新天學校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