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農村飲水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鍵,是實現群眾幸福生活的重要措施。威寧自治縣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一項重要「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來抓,破解群眾「吃水難」,有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確保群眾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 飲水之困 威寧自治縣地處烏蒙山腹地,是貴州省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2020年,總人口154.94萬人,有貧困戶12129戶,貧困人口38257人,是貴州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 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四周河谷地區山川深峻,地型切割強烈,地塊零星、石漠化嚴重,平均海拔2200米,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80%水資源分布在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的河流,水資源匱乏、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嚴重,山多地少、石多土少,山上存不住水,「靠天吃水,水貴如油」這是威寧自治縣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長期以來,人們的取水方式主要通過石梘槽、木梘槽,土溝、背水、挑水、拖水吃、屋面水集於水窖飲用。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落後的取水方式,導致水困瓶頸,吃水難的問題。 破解水困 2015年以來,威寧自治縣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來抓,在全縣上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人飲大會戰」。 截止2020年6月份,威寧自治縣共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215處,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1568處,分散式工程647處,概算投資10.1億元,解決全縣127.5231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一是升級改造農村小水窖30206個,覆蓋35049戶163614人;二是實施補齊短板項目302處,概算總投資7337.08萬元,鞏固提升83179戶384325人(建檔立卡人口18596戶80833人)飲水問題;三是實施城鄉鞏固提升工程34個,解決33個鄉鎮(街道)集中供水片區飲水安全及鞏固提升問題,涉及218個村(社區)900個村民組146237戶68912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786人),項目總投資84233.72萬元,供水規模為79600m3/d,已全部通水運行。 通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破解了群眾「吃水難」,有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確保群眾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 水夢成真 「很長時間以來,吃水難是困擾我們村的長久之痛,祖祖輩輩的人們為水而犯愁,為水而抗爭。為了解決吃水難題,先輩們為之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太多的悲傷。為了能在發洪村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又是挖水池,又是打旱井,到處尋找地下水源,想盡各種辦法來解決人們飲水的難題。找水的情景,一幕幕、一樁樁難以讓人忘杯,辛酸、感動的往事,揮之不去,而今,千年飲水夢終成真,家家戶戶安裝了自來水管,喝上了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有的人家還買了洗衣機和太陽能熱水器,過上了好日子,開始了新生活。」牛棚鎮發洪村主任虎排雲感慨地說。 發洪村位於牛棚鎮政府西北面14公裡處,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全村739戶,農業人口3393人,其中,貧困戶132戶,貧困人口562人。牛棚鎮發洪村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00餘萬元。截止2020年6月份,建成小水窖550個,徹底解決了全村3393人(其中貧困人口562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破解「吃水難」,讓群眾渴上「放心水」,昔日「人背水馬馱水」已成為了歷史。 飲水思源 八月的秋日,炎熱未退,熱情奔放的八月,洋溢著新生活的氣息。 牛棚鎮發洪村,藍天白雲,晴空萬裡,勤勞的群眾正在地裡忙著採摘烤菸,一片忙碌的景象。 「以前別人嫌我們這裡山高坡陡,沒水喝,要到六七裡路遠的地方去挑水喝,現在我們這裡安裝了自來水管,做飯、洗菜真方便,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渴上了乾淨水,過上了好日子。」71歲的潘鐵秀老人一邊招呼我們坐下,一邊扭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地往下流」, 潘鐵秀老人和小孫女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以水為源,新氣象,新生活的開始。 「小水管承載大民生」,千年飲水夢終實現,一條條 「供水管網」與星羅棋布的鄉村飲水工程相連,通向威寧的村村寨寨,把清潔、乾淨、衛生的飲用水引到農戶家裡,水管的一頭連著群眾,另一頭連著希望,讓群眾感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開啟新生活,懷感恩之心。 「加大整改銷號力度,動態補齊短板弱項;緊盯薄弱環節,加強對深山、高地、偏遠等易反覆地區、集中安置點和貧困戶飲水現狀的監測,對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切實發揮應急預案作用,確保在乾旱、水汙染等應急狀況下,切實保障群眾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局長程宗榮說。 2020年,威寧自治縣農村集中供水率92%、自來水普及率86%、供水保證率91%、水質達標率95%。 威寧自治縣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通過安排幹部深入村寨召開小組會、院壩會,製作標語、張貼明白卡、創建宣傳欄,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千方百計講解政策標準、讓群眾形成節約用水、健康飲水的生活習慣。
馬麗琴
編輯 冉阿建
編審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