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蔣文 通訊員 邵明亮
6月27日晚11點,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水利局六樓燈火通明。當天,涼山州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了防汛緊急會商視頻調度會。
提前半小時通知開會,用1小時進行分析研判和工作部署。這種緊急且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涼山州水利局副局長王卓早已習以為常。
王卓的另一個身份是四川省水利廳援彝工作隊領隊。在安排防汛工作的同時,他特別提醒越西、美姑等地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巡護,防止工程受損。王卓的細心和謹慎,緣於他深知這些工程建設的不易。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今年上半年完成飲水安全掃尾工程建設,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副部長田學斌、陸桂華和國務院扶貧辦有關領導先後多次赴涼山州現場暗訪督導;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現場辦公會,就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部、省、州、縣聯合發力,頑強奮戰,不勝不休。
截至6月30日,包括越西、美姑在內的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已完成600處在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任務,並加快個別水毀工程的修復,全面解決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取得了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工作的決定性進展。
啃下最硬骨頭全面解決44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農村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是水利扶貧的硬任務、頭號工程。我們水利部門要想黨中央所想,急貧困人口所需,想辦法,勇擔當,讓農民兄弟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為脫貧攻堅戰作出水利人的貢獻。」鄂竟平部長在去年12月暗訪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工作時指出。
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於一體,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四川省乃至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吃水難的經歷,一直留在美姑縣樂約鄉巴姑村貧困戶海來偉曲的腦海裡。「從水塘打回來的水必須先放半天,得讓沙子沉到桶底。有時打回的水裡還漂著蟲子。」回想起以前取水、吃水的情景,這位66歲的老人仍然唏噓不已。
「我們吃上了自來水,還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6月28日,海來偉曲走進廚房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來。他高興地領著記者到廚房、衛生間看用水情況。
「孩子們現在都穿得乾乾淨淨,農村飲水問題的解決,不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條件,而且改變了村民的思想觀念。」在布拖縣火烈鄉菲土村,村主任偉什扯拉說,現在村裡一半家庭都有了洗衣機和太陽能熱水器。
菲土村的改變,讓當地村民,尤其是貧困群眾直接受益。
「過去家裡條件不好,用水也不方便;現在自來水進了家,洗菜、洗衣都非常方便。扶貧工作隊還給家裡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菲土村貧困戶勒吉沙爾指著家裡的水龍頭連說,「供水工程『瓦吉瓦』(彝語,意為好得很)。」
據了解,2015年至2019年,涼山州累計投入資金18.95億元,全面解決了4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同時鞏固提升了181萬人口飲水安全。
從全省來看,「十三五」以來,四川省陸續實施了一大批骨幹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產業用水保障等水利項目,全省已實現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受益人口1299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9萬人。
工程全面掃尾600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完工
6月27日上午,一場現場培訓會在布拖縣託覺鎮日拍村剛剛完工的供水站舉行。來自全鎮10個村的15名管水員,正在聽託覺鎮副鎮長阿育小強用彝語講解管水員的日常管理職責。在這個供水站完工之前,日拍村只有一處集中供水設施。
「由於老的設施水源為山泉水,季節性缺水問題嚴重,去年12月20日新的日拍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開工建設,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具備通水條件。」來自四川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都江堰站的副主任工程師楊大鵬,見證了這處集中供水點的整個建設過程。
今年,涼山州7個未摘帽縣加快600處在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
新建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第一步是找水源,但由於涼山州季節性缺水嚴重,加之部分地區水文資料缺乏,尋找到穩定水源非常困難。
「哪裡有水?我們只能自己找、問老鄉。由於地形等原因,難度非常大。」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劉強說,「有一次,我們對一處工程現場查看,當時進水很大。幾天後,涼山州水利局的同事再去看,發現水源乾枯了,只能重新架設管道。」
楊大鵬清楚記得,今年6月1日,他獨自前往位於布拖縣特木裡鎮吉乃村三、四組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現場,核查形象進度和施工質量。由於車子上不去,他只能徒步爬到半山腰的施工現場。
「那天溫度也高,沿著坡脊往上走很吃力,50多分鐘過去了,還沒見到工地。那會兒我汗流浹背,再加上高山缺氧,瞬間頭暈目眩、胸悶氣短,不自覺地坐到了地上,10多分鐘才緩過來。」楊大鵬表示,核查工作都如此艱難,其建設的艱辛可以想像。
日拍村管水員吉力爾聰告訴記者,現在日拍村新的供水站建成了,配合原有的集中供水設施,村民們不用擔心冬季缺水了。
截至6月30日,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的600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全力開展幫扶多支幫扶力量鏖戰涼山攻堅飲水安全
「今年3月到4月,水利部派出一支隊伍長駐涼山州進行暗訪摸底。『五一』之後,又組織36人的暗訪隊伍,用16天的時間,對涼山州7個縣進行暗訪督戰,共暗訪了184個村1381戶6256人,其中貧困戶1265戶、貧困人口5749人。」王卓介紹,除了水利部的大力度暗訪督導和超常規密集調度會商等硬招實招外,針對涼山州深度貧困縣缺人員、缺技術的問題,四川省水利廳更是舉全廳之力,在廳長胡云的帶領下,所有廳級幹部悉數上陣,先後派出多支幫扶力量,數百名精英骨幹晝夜駐守現場,奮戰在涼山州水利扶貧攻堅的最前線。
今年年初以來,圍繞「600處在建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5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6月底前全面完工」的目標任務,四川省水利廳已有水利綜合幫扶隊、技術幫扶隊、援彝專家服務團、督戰專班和「管理補短」駐村工作隊等5支幫扶力量在涼山開展幫扶、督戰工作。
在美姑縣樂約鄉巴姑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記者看到一排排整齊的新房,儼然一副小場鎮的模樣。自來水裝到了廚房,衛生間安裝了抽水馬桶,在當地幫扶的省都江堰東風渠管理處周克飛笑著向鄉親們詢問水好不好喝,海來偉曲羞澀地點頭微笑,不停地說:「好喝!卡莎莎,卡莎莎(彝語,意為謝謝)!」
「工作組既是『督戰隊』,也是『戰鬥隊』;既有『督』的任務,更是『戰』的主體。」省水利廳副廳長李勇藺介紹,各工作組通過明察暗訪發現問題,與當地相關部門一起研究解決辦法和處置方案,「問題就地解決」。
「我們按照戰時的決心、戰時的舉措、戰時的紀律,要把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總決戰真正打贏打勝,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圓滿的答卷。」四川省水利廳廳長胡云表示。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四川省按照對88個貧困縣資金、項目支持「雙過半」的要求,全力支持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維修養護工程建設,累計建成各類農村飲水工程216萬處,工程受益人口6234.6萬人,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6.4%,自來水入戶率達80.4%,農村居民飲用水條件顯著改善。
7月1日—2日,田學斌副部長第三次到涼山州暗訪督導,他說:「大家要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不停頓,不懈怠,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慎終如始,把每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奮力拼搏,以求實效,打造農村飲水安全『涼山樣板』,堅決奪取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切實讓貧困人口長期穩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和『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