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貨品牌書寫文化自信

2020-12-06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內容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句話道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價值與關鍵鎖鑰。文化自信有多維度的意涵,也有多維度的呈現與表徵方式。近年來,中國「新國貨」日益崛起,「新國潮」逐漸流行,成為備受矚目的經濟現象。新國貨既是中國硬實力的展示,也是中國軟實力的表徵。每一個產品都是一種文化的隱喻、一種文化精神的具象呈現。新國貨全方位投射、引領著當代國人的文化自信及國家認同。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句話道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價值與關鍵鎖鑰。文化自信有多維度的意涵,也有多維度的呈現與表徵方式。近年來,中國「新國貨」日益崛起,「新國潮」逐漸流行,成為備受矚目的經濟現象。新國貨既是中國硬實力的展示,也是中國軟實力的表徵。每一個產品都是一種文化的隱喻、一種文化精神的具象呈現。新國貨全方位投射、引領著當代國人的文化自信及國家認同。

  闡釋傳統魅力 展現國家形象

  新國貨廣告通過唯美的品牌敘事方式闡釋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顧客提供了新的審美體驗。當代中國,消費者本土意識不斷覺醒,購買能力不斷提高,從而孕育出一種新的審美取向。國貨品牌廣告通過挖掘品牌的傳統文化質素,用唯美的語言詩意化地對其進行意義闡釋與魅力再現,激活了人們腦海深處的傳統文化因子,也喚醒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記憶密碼,引發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新想像與新認同。新國貨也因此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市場爆發力,取得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如今的新國貨更加體現民族文化認同,「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同時「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

  強大的民族品牌是國家形象的名片,優秀的民族品牌可以提升國家形象。知名民族品牌的形象與實力表現的是民族國家的形象與實力。中國「新國貨」以其新品類、新技術、新審美、新材料、新渠道等「新」文化,在國際市場實現了彎道超車,品牌競爭力大大增強。經濟效益同時伴隨著社會效益,屢獲市場佳績的國產優秀品牌在國際社會成功傳播了中國國家形象,展現了中國改革成就與制度優勢。可以說,每一個「新國貨」品牌都是一則中國故事、一張中國明信片,都是一道展現中國國家形象的流動風景線。其中頗富代表性的諸如中國高鐵、中國超算、中國大飛機和中國火箭等高科技產品,風生水起的電商品牌,聞名中外的家電品牌,精工製作的手機品牌,特色鮮明的服裝品牌,風情萬種的美妝品牌……都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中國「新國潮」風尚。「新國貨」以自己的品牌故事和品牌氣質詮釋著時代精神和價值取向,展示著中國美學、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構築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注重細節品質 體現工匠精神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製造大國到品牌強國,就是以工匠精神,積尺寸之功;又是以高端品質,彰大國實力。「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等內容,是一個國家製造業傲立群雄的前提與支撐。國際盛讚的「德國品質、日本設計、義大利高級定製」,其實都是「工匠精神」的凝聚。中國政府也開啟了對工匠精神的重塑決心,中國實業界對工匠精神身體力行。企業一方面用商業、科技、創意等進行加持,另一方面追求完美的質量,極致的材料、工藝和設計。眾多國產品牌開始定位於中高端市場,注重細節品質,逐漸培養起了中國的「工匠精神」。華為集團要求每個華為人都要樹立一種執著、精益求精和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小米公司提出科技美學,追求通過「一隻鋼板的美學之旅」,給人們提供一種極致的審美體驗與沉浸。「海爾智家(600690),定製美好生活」,以獨具匠心和高端品質,帶給人們智慧高端的生活品質及體貼慰藉的人文關懷……國貨需要藉助「工匠精神」去進一步實現自身的蝶變。

  品牌「智」造彰顯科技實力

  中國民族工業要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這其中彰顯了國家對重塑工匠精神和提升科技實力的呼喚與期待。國家意志凝聚了社會意志,國家利益代表了社會利益,國家邏輯尊重了市場邏輯,國家價值融合了市場價值,因而迅速生發出極大的現實效應。從製造端來講,知名高科技企業都是以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硬核科技為企業品牌賦能。從消費端來講,年青一代對黑科技產品越來越熱衷,展現了一個潛力無限的市場。在製造和需求的雙輪驅動下,中國製造逐漸彰顯中國智造。近年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成果頗為引人注目,諸多企業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人工智慧的應用與轉化。多家網際網路企業用大數據和雲製造等高科技手段助力「國貨品牌」發展,如阿里的「新國貨計劃」、京東的「國貨當潮計劃」等。越來越多的渠道方主動出擊,用高科技手段助推國貨當潮,使其在資訊時代完成品牌的華麗轉身。

  文化價值系統需要物的承載、彰顯與闡發。同樣,物質體系的背後也一定凝結著精神與價值。文化與物互為表徵。這場席捲而來、影響全球的中國「國貨潮」就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投影,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意義。它既展示出民族品牌崛起的經濟意義,也表徵著東方美學復興的文化價值;既有軟性文化的「賦魅」,也有科技及硬核文化的「賦能」;既凝聚民族復興的夢想,又引領時代發展的潮流。新國貨,新形象;新國潮,新文化。新國貨正揚帆起航,駛向藍海。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洋集團與近代社會變遷研究」(18ZDA197)階段性成果)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

相關焦點

  • 國潮和本土意識: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文/李光鬥 2020年是中國國貨新潮流的高光之年。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本土品牌線上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72%。當下中國年輕一代對國貨的接受度、喜愛度可以說是過去幾十年來最高的,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 又到雙十二 經典護膚品牌春娟實力詮釋國貨自信
    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的興起,不少新國貨品牌憑藉細分領域明星產品突圍而出。僅在美妝領域,就出現了眾多網紅新國貨品牌。同時,越來越多老牌經典國貨也重新綻放生機。在護膚品中,有著四十年歷史的國貨經典——春娟,就成為了各大電商平臺上炙手可的品牌。雙十二臨近,以春娟為代表的一大批國貨精品都在積極備戰,用實力詮釋國貨自信。提起春娟,對於70後、80後而言,可謂是一個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記憶。作為一個專注黃芪護膚40年的經典國貨品牌,春娟有著強大的實力背書。
  • 堅守文化內核,天貓國潮「國貨典藏館」引領傳統文化破圈生長
    通過線下實體展出和線上賦能品牌數位化轉型,天貓國潮讓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連接大眾消費者,為品牌商家提供豐富的文化輸出平臺,從而推動國貨潮流趨勢進一步向上發展,引領國潮文化全面煥發蓬勃生機。強化文化自信,提升中國品牌質感「國潮」文化的核心是消費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強大自信和敬畏熱愛,其營銷核心則是對品牌內核的塑造與呈現。在2020年新的環境下,天貓國潮圍繞老字號,新銳,巨頭3大賽道全新布局國潮營銷,此次聯合吳曉波頻道和金物獎共同打造的「國貨典藏館」正是一次國貨品牌文化輸出大事件。
  • 國貨強勢崛起,《新國貨》細數鮮為人知的品牌進化之路
    國人態度轉變背後透露出的,是物質與精神文化極大豐富的今天,新國貨運動正在快速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面對他國高高在上的姿態和東方文化被誤讀的行為,國人已經可以更從容自信地表達拒絕。「價平物美」的國貨能夠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離不開在產品競爭、消費者洞察、營銷推廣等方面的齊齊發力,新國貨的出現不僅在改變世界對中國產品的偏見,更是在重塑國人對中國品牌的信心。從追光到博弈新國貨運動中回歸的大國自信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把60後、70後稱之為「追光的一代」。
  • 天貓國潮「國貨典藏館」落地杭州,打造中國品牌雙11國貨大事件
    採集時代鮮活樣本,典藏國貨品牌發展歷程國貨典藏館承接2020雙11天貓國潮「挺消費、撐國貨」主題,首期精選61家優質國貨品牌的111件商品進行展出。通過採集新時代中國本土品牌鮮活樣本,天貓國潮向外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全新網際網路浪潮和數位化技術賦能下的全新風採。
  • 溫變粉專業生產商 盛色科技書寫新的國貨傳奇
    長期以來,進口就是好東西似乎是約定俗成的,但是隨著中國高鐵、華為等企業在世界嶄露頭角,中國製造業煥發新的自信,各行各業的生產企業也卯足勁書寫屬於自身行業的國貨傳奇。盛色科技為目前國內溫變粉、光變粉的專業生產廠家,長期從事功能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行業應用,憑藉雄厚的研發能力,服務眾多國際品牌和智能產品企業,與眾多中國企業一道書寫新的國貨傳奇。
  • 「後浪」更愛國貨 文化自信讓「新國貨」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消費集中體現了文化自信,疫情之後的2020年堪稱「國貨崛起之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人的購物車裡裝著的有八成都是國貨。
  • 國貨嚴選創刊詞:致敬國貨,致敬經典!
    國貨 當時間的指針指向2020,一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運動正在B站,知乎,豆瓣以及神州大地轟轟烈烈的開展,線上線下,交相呼應,隨之而來的是
  • 國貨品牌火起來
    國貨品牌火起來  2020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大會推出國潮創新榜  老乾媽、回力鞋、衛龍辣條……中國老品牌在國外市場火了,也喚醒了我們的文化自信。故宮文創、大白兔唇膏、瀘州老窖「斷片雪糕」……傳統品牌走花路引爆國內市場,國貨也隨之有了新名稱:「國潮」。
  • 正在崛起的文化自信
    文創IP增量加持 文化自信厚積薄發近些年,歷史、文化等IP進行文創開發正呈現出井噴態勢,各類文創產品席捲國內消費市場。從博物館聯名到企業跨界,從國潮興起到新文創崛起,一個個帶有中國元素和傳統風格的IP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國潮」和「新文創」,其背後彰顯出正在崛起的「文化自信」的力量。
  • 「新國貨」——老字號品牌,左右沙發的進階之路
    「人人都愛中國造」,是由央視網推出的助力品牌行動的直播活動,此次活動以「支持國產 賦能品牌」為核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中國經濟雙循環。這次紅星美凱龍作為主辦方,讓這次驚喜狂歡夜的直播專場活動不僅是大牌雲集,更是驚喜連連。央視主播天團朱廣權、陳偉鴻、龍洋攜手高圓圓進行直播專場活動,為觀眾帶來全球頂尖設計和超級家居家裝福利。
  • 國貨品牌大行其道,如何助力國潮文化長盛不衰?
    1.品牌借勢煥新,給予用戶全新體驗  品牌借勢國潮升級煥新,既能藉助文化IP影響力拓寬品牌受眾群體,還能讓文化IP自身充電,刷新大眾認知,感受文化的同時還能時刻保持新鮮感。  2.國貨品牌向海外進軍,擴大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國貨品牌聲勢在國內持續高漲的同時,開始朝向國際化靠攏,在全球範圍內激起海浪。
  • Chinese Brands:文化自信助力國貨復潮|CULTURE
    5月15日是第四個中國品牌日。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增強中國品牌自信,人民日報新媒體攜手知名博主李佳琦和中國風歌手霍尊開啟了「愛上中國風」的帶貨直播。Austin Lee and Huo Zun are promoting the bucket hat that Li Ning co-branded with People’s Daily.
  • 巨量引擎打造首個國貨IP「國貨品牌計劃」,聯合共創國貨黃金時代
    說起國貨,你會想到什麼?  是營養力max的植道豆奶?  還是寶寶最愛的貝特佳奶粉?  亦或是你在家裡「葛優躺」的左右沙發?  國貨品牌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也承載著時光的記憶和中國文化的變遷。
  • 登頂國貨面部精華榜 潤百顏力壓國外品牌引領新國潮
    以產品自信比肩國際大牌近年來,中國化妝品市場風向發生變化。2012年,國貨品牌僅佔據國內化妝品市場7.6%的市場份額。而2019年的中國化妝品消費市場,國產化妝品已佔56%的市場份額。"Z世代"年輕消費群體成為化妝品市場消費主力,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大品牌,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才是他們的心頭好,國貨時代已經來臨。
  • 品牌當道!「國潮熱」如何打造國貨IP?
    因此,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擁抱國潮、爭相打造新國貨IP正在崛起的「文化自信」,助推了國潮之風的演繹;3.「國潮」崛起的內在動力,是老國貨品牌多年來的自我革新。為什麼越來越多品牌在尋求文化營銷呢?其次,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文化需求,特別是隨著經濟越發達,就對文化需求更高。第三,消費本身,不僅是為了滿足功能需求,背後還有複雜的感情需求。
  • 新國潮 要彰顯中國文化內涵|口紅|國貨|消費者|故宮口紅
    在這個轉型的大時代,中國企業和品牌的迅速崛起,帶動的是新國貨的復興。國貨越來越「潮」,傳統國貨IP頻頻跨界出招,但國潮商品如何擺脫當前的同質化現象,決定著國潮風的未來。美妝、服飾、飲品成載體近年來,國潮風「密集轟炸」,從服飾界到食品業,都有其身影存在。
  • 國貨當自強!珠江鋼琴—中國樂器民族品牌的龍頭企業
    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斷覺醒。年輕人的時尚關注點,亦不再局限於國外品牌。當李寧、安踏、太平鳥等國產品牌頻頻亮相巴黎紐約時裝周,以其蘊含的具有明顯辨識度的中國元素及美感,持續驚豔著世界,既標誌著國產品牌的自信和力量,同時也為國際時尚界注入了新鮮的、奇異的、既復古又帶著現代自由氣質的血液。
  • 姚軍:堅定文化自信 提升品牌價值
    ,培育並發展了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產業集群和品牌。以文化自信為主心骨,文旅融合講好品牌故事。華僑城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業態創新,推動「文化+節慶」「文化+科技」等業態深度交融。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優勢,不斷挖掘項目當地文化內涵,創造具有示範性的文化旅遊項目。在全國近百座城市,以旅遊的方式挖掘、傳播經典文化,講好文旅融合的生動故事。
  • 國潮來襲 520京東攜手百家男裝品牌打造新國貨專場
    (原標題:國潮來襲 520京東攜手百家男裝品牌打造新國貨專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