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畫筆記錄城市風景,用建築設計留住在地文化,用空間思維設計茶器,他在誠品行旅開講,分享生活、設計、旅行的點滴

2021-01-19 設計家傳媒出版

時間:2017年5月19日 

地點:臺北誠品行旅

主辦:設計家傳媒出版機構  

承辦:簡一大理石瓷磚


由《設計家》傳媒出版機構主辦,簡一大理石瓷磚承辦的2017多元、共生臺灣設計論壇於5月19日下午在臺北誠品行旅舉行。屆時來自臺灣和大陸的兩岸設計師代表們將對諸多相關議題進行觀點的分享與互動交流。

屆時,通過邀請嘉賓分享觀點與案例,十多位來自長春、吉林、大連、佛山、南陽、梅州、汕頭等城市的設計精英將和臺灣設計精英,共同對諸多相關議題進行觀點的分享與互動交流。當代臺灣設計的多元化面貌如何展現?多元文化下臺灣社會設計現狀與展望?如何把握多元、共生文化的設計理念?兩岸設計精英將就此展開交流與對話。




許 華 山  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臺灣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碩士、臺灣建築師公會第十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暨建築師考試實務認證小組,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第十二、十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建築師公會第十五屆教育委員會委員,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第一、二屆城鄉委員會委員,臺灣金門大學 2005-2014 建築系兼任講師,臺灣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創意設計學士班兼任講師。許華山的創作實踐多元化,涉及建築室內設計,家具產品設計等多方面,手繪作品也非常棒。


獲獎:

1999 臺北市承德路·吉利街、實踐街口天橋建築設計競圖首獎(2003完工)

2001 宜蘭縣三星鄉大洲火車站復建工程設計競圖首獎

2001 文建會歷史建築點子獎優選

2002 臺南公園公共家具設計及公共自行車站設計競賽獲獎

2003 宜蘭縣三星鄉安農溪泛舟中心設計 競圖首獎

2009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榮獲TID獎

2010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榮獲TID獎

2011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HKDC AWARD)銅牌

2014 產品設計——樂山茶具系列,榮獲金點設計獎


繪畫作品





代表作

Giwas Ali 原住民手工藝推廣中心

此建築位於花蓮的原住民保護區,山巒環繞,一旁有鐵路經過,建築融入自然環境,貌似存在,隱約間又不存在,如同旅途上的一處桃花源。業主為推廣原住民文化之文創公司,以本廠址為基地,提供原住民文化一個展演平臺,同時也延續與教育原住民下一代自身的文化根源與美感。業主與建築師四處訪問當地原住民,期望建設出象徵著當地獨有文化並融入自然環境的空間,使內涵在建築中由內而外釋放能量。

主建築設有展演空間,定期展示原住民藝術家手工藝品,以及餐廳空間,採用當地健康的生鮮食材,由卑南族廚師料理,原住民食材結合義大利佳餚,戶外木棧道與草皮可舉辦居民市集、原住民舞蹈表演等活動,戶外保留了兩顆原生種茄苳樹,亦種植當地植被與防蚊蟲植物。

貴客可漫步在木棧道上欣賞建築與自然景色的互動,室內外皆有災害防治、氣流的考量,建築以不破壞土地為原則,減少梁柱結構,亦架高建築地坪,家具則由建築師許華山親自設計的手感餐具與桌椅搭配。

以原住民平日生活為想法——「看山、看海、看星星」,樂觀、熱情、尊重大自然的民族性格與山林大地悠然共處,因此本建築秉持著與環境共生的概念,將建築材料回收再利用,如模版再利用為戶外木棧道、原廠址鐵皮屋的金屬浪板與CV型鋼作為建築底層支撐,使用節能減碳材料與工法,如屋頂薄層綠化具有隔熱效果。

主建築中央山脈走向,又如雙手歡迎旅客的到來,也賦予當地候鳥落地棲息展翅的意象,一旁的錐形公廁取自原住民堆疊稻草放狼煙的文化,後期又增設了員工宿舍、原住民風味餐、食品加工場等,以老貨櫃屋建造,亦延續著主建築的元素,貌似飛雁落田的群鳥,而主建築屋頂金屬造型則如蓄勢待發的老鷹,意為原住民新文化推向國際的展望。


臺北Jamei Chen Maison概念店

由服裝設計師陳季敏所領導的Jamei Chen品牌,囊括服飾、生活家居、輕食料理、藝廊等空間主題,期待以一個家的感受,單純呈現Jamei Chen Maison概念店的完整藍圖。


本案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六段的林蔭大道上,一棟四層樓透天屋,建築師許華山為此提出:Four in one的設計想法,分別將四個不同熟悉性的空間項目整合為一,利用四張格局特色的桌子比喻四個樓層,如同所有決定與溝通都在桌子上進行,組砌成一張富有內涵與共同價值的桌子概念。


回到一個簡單的生活,不浮華的設計態度,猶如Jamei Chen品牌一貫低調的服裝設計思考,彼此連帶關係,同時呼應本案所大肆敲定的執行方向。

不單純僅從純室內的思考角度,而是以建築層面來看待概念店的內外關係,低調融入當地綠蔭的環境條件,秉持純粹、環保的設計精神,儘可能對於現有的環境避免產生太大的破壞,一樓入口旁的側牆,利用種植植栽的方式,日後讓植物攀爬而上形成一道植生牆,希望透過植物的自然調節來使室內溫度可降低約3-5度,達到建築與室內減熱的功能。

分別將各樓層的部分窗戶面積開大,一至四樓都能看見不同樹梢綠意的景象,除了能為室內帶來充足的明亮視野和空氣對流,建築外觀側牆保留的柱子結構,於灰、黑的面貌之下,展露出乾淨利落的現代線條。

將空間視為一個展演的場地,不單純只是陳列產品的功能,回歸到材料與空間呈現上,都是一種記錄生活的記憶方式。

許華山表示,「這些材料其實不是最重要,反而希望透過這些材料的運用,使之自然低調,若如此才得以彰顯人處於空間中,所得到的的寶貴感受」。從形塑出來的空間寶地裡,透過時間的翻轉、空間的切換,每個人的觀察角度與感官體驗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發生。


臺北內湖餘公館

流動之氣,明亮之心,安定之所在


在實踐夢想的路途上,疲憊的心靈總會引領我們的腳步,去找尋適合放鬆的地方,「家」它不僅是居住空間,更期待能從中得到完全的安定感和心情的轉換。

不刻意去劃分室內各區域位置,而透過開放式的居住空間,以南北軸線,借力道引導外在天然元素(空氣、陽光、線與水)及再生天然材(老檜木、洗石子與磨石子、水泥、模版)之運用。

無論身處哪個角落,輕易的用心感動內外環境的每一段對話。


臺大新象——永績任務

一個熟悉且讓全家人維繫多年感情的家,面臨老化的身體,希望藉由在改造而呈現出更健康的角色,以迎接家人賦予的永績任務。

借南宋陸遊,「遊山西村」一詩中,「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映入本案設計之中。

本設計,除必要性刻畫出室內各區域之位置外,另外則透過開放、串聯,來詮釋獨特之空間演繹。

自然引導外在天然元素:(空氣、陽光與水),破除原有不規則平面所造成不對流之氣。

再生環保綠概念:老柚木——地板鋪陳、老檜木——定製家具、再制牛皮——上下樓層空間延伸、甘蔗板——屋頂及西曬外牆隔熱、外牆透氣孔、衣帽架創作之順勢運用,以整合出空間應有的基調。希望人在空間中感受陽光的明亮,而不是光線照射之熱度,亦透過格局之轉折,讓空間畫面產生一明一暗的光影層次,對於界定的關係更加明確,不同樓層之延伸性,更是讓人挑起探索的心,冀以追求「桃花源」之意境。


茶具作品

樂山品茗杯為陸寶藝匯系列作品,特邀亞洲著名建築師許華山跨界創作,將源自建築領域的有機設計概念延伸到茶器設計,亦融合自然界竹子之元素,讓茶杯擁有獨特卻流暢的線條,採用素雅純潔的白瓷為器,品茗之時,可感受到來自自然的樂趣與寧靜,亦能體會到現代生活與文化的獨特,讓忙碌奔走的都市人重新親近自然,樂山茶組榮獲2014年臺灣金點設計獎之榮耀,以及入選臺灣鶯歌陶博物館2014新品評鑑獎。

相關焦點

  • 「設計」新廣州:用「繡花功夫」規劃城市空間
    設計,讓城市煥發新活力。近年來,廣州提升精細化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用「繡花功夫」規劃城市空間,讓城市「脈動」激發人才湧動,實現城市空間煥發新活力。 12月1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組織召開「老城市 新活力——設計的力量」講座,邀請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和園林科學等方面專家開講,吸引了380多名廣州市各相關單位負責人聆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崔愷認為,城市更新不是要把建築都變新,而是實現內在品質的提升,保留老資源、老印跡和老味道。
  • 誠品書店跨界酒店!臺灣首家藝文旅館「誠品行旅」開業!
    就在上個星期,臺灣首家藝文旅館,誠品書店旗下新品牌「誠品行旅」正式開業,該酒店坐落於臺北市著名的松山文創園區,毗鄰臺北市政府以及101樓,據悉,這裡的前身是「臺北總督府專賣局菸草工廠」 ,自2011年才轉型改為「松山文創園區」,政府進而利用古蹟空間,提供了文化創意產業進駐和設展。
  • 與書共眠——走進臺灣首間圖書主題旅館「誠品行旅」
    原標題:與書共眠——走進臺灣首間圖書主題旅館「誠品行旅」  新華網臺北3月7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如果可以,我願住在一間書店裡。」   或許不少愛書人都曾有過這種想法。而如今,在臺北新開業的誠品行旅,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被真正結合在一起——住客不僅能領略全颱風景、更可以與上千本書「共眠」。
  • 【分享】誠品書店用20%的賣書空間,把其它業態也做火了!
    誠品旗下擁有書店、畫廊、誠品生活、餐旅、行旅等自營品牌。這些自營品牌極具個性特色,符合時下消費者的潮流品味,為誠品的文化標籤增加光環。這些經營內容布局、想法創新,而且又遵循誠品「連鎖而不複製」模式,對誠品整個產業鏈發展有著進一步的推進作用。
  • 安藤忠雄——在旅行中自學建築設計的天才
    1965年,24歲的他展開了7個月的歐洲建築之旅:從橫濱港搭船到納霍德卡,轉乘大車經西伯利亞鐵路前往莫斯科,從莫斯科到芬蘭、法國、瑞士、義大利、希臘,再到西班牙,最後從南法的馬賽繞經非洲的開普敦,再到馬達加斯加、印度、菲律賓之後回國。這一段環遊歐洲的旅途,讓他近距離地體驗了各種各樣的建築。
  • 第一家誠品書店即將謝幕,但它留給我們的好設計永不謝幕
    誠品書店一直堅持,每一件上架的物品,都要與「人文、藝術、創意、生活」有關,堅持不售賣升學用的教科書。 這樣的堅持,讓誠品書店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家擁有「藝文空間」的書店。  1999年,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在敦南店首創了24小時不打烊的創新經營模式,這也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
  • FR-EE建築設計助力城市更新
    因此通過設計考量整體建造的方方面面,適應不斷發展的城市和人的需求十分重要。在墨西哥有這樣一個偉大的建築作品,它的構思來源於雕塑,其自由的形體成為墨西哥城的一個現代標誌,同時也是一個功能化的展覽空間,它就是索瑪雅博物館。它由FR-EE建築設計傾力完成,意在強調共同價值觀,並成為塑造未來文化地標的建築。
  • 創意思維枯竭,如何尋找設計的靈感?
    作為一個插畫師,也是一個設計師,不能讓自己的思維枯竭,除了去參考插畫師大大的作品,我們的靈感還可以來自於紀錄片。本片分享十篇紀錄片,希望對正在設計的你以及正在設計路上的你帶來幫助。02十篇紀錄片一覽《抽象:設計的藝術》這是由 Netflix 公司於今17年2月份出品的,是關於文化創意時尚工業的藝術紀錄片,《抽象:設計的藝術》探訪全球創意藝術名家,分享謝謝活躍於世界頂級設計領域舞臺的設計師所持的創意藝術理念。
  • 時代建築 | 2017年第4期 | 設計作品 | 吳光庭 | 可見的建築再造與可視的空間:臺北「富藝旅」舊屋改造設計評論
    馮琳、鬍子楠以現象學的視角觀察張應鵬的蘇州相城基督教堂,分析了建築師在設計中對於科學理性、人神關係和主體體驗的反思,以及設計中反映出的宗教空間對回歸生活世界的探討;張婷分析了王方戟的七園居圍繞骨架、功能、場地、體驗的設計過程;相南分享了叢林旅店——齊雲山樹屋的設計體會;王暉以「距離感」為核心討論了日本大小建築事務所在杭州的雲樹酒店的設計;吳光庭以時間軸為脈絡分析了郭旭原和黃惠美的臺北「富藝旅」的改造設計
  • 誠品書店創意海報設計集錦……
    ,本著追熱點的態度,去了解了一下「誠品書店」……「誠品書店」自89年創辦第一家以來,一直秉持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善、愛、美、終身學習)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誠品書店」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品牌理念,同時,海報設計中這樣的理念也融入到了其中,大家都說:創意來源生活,生活創造創意。在此,誠品無論是從設計經典、元素拼接、字體排版、塗鴉設計、手繪操作、顏色運用、圖片實物、黑色背景等設計理念上,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視覺感官之美呢?
  • 【遊走設計】臺南老爺行旅LOFT風格設計酒店
    ,國內多家設計類媒體、行業協會參與的中國公益設計遊走行,旨在全球範圍內領尋找最有態度的設計項目,並藉由體驗式分享沙龍形式打造設計分享、設計體驗、設計交流、設計學習、設計推廣的平臺。20014年《遊走設計》第一期活動在青島涵碧樓落地,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肯定。2015《遊走設計》也將在線上為設計師推薦好的設計案例。本次網易【遊走設計】推薦人們走入富有文化意趣的臺南老爺行旅酒店,體會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玩味隨處可拾的驚喜與樂趣,感受臺南的摩登時代新面貌。
  • 誠品生活大陸首家旗艦店今日蘇州開業 200家品牌亮相
    誠品未來在兩岸,皆依循所處的社會環境、人文背景,與民眾共同珍視、發展在地文化。「誠品生活採集×蘇州」的場域內,可見蘇扇、核雕、蘇繡、緙絲、桃花塢年畫等蘇州五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工藝煥新呈現,從容挑選一系列頗具吳風古韻的文創商品,還能親自拿起針線、畫筆參與實演,通過人的參與,憑藉手的溫度,使珍貴的傳統手工藝再次回到尋常百姓生活裡。
  • 旅遊達人喜琳:臺北購物 體驗臺灣生活美學
    《攝影旅遊》、《風景名勝》、《攜程自由行》等雜誌作者。愛旅行,愛生活,愛做夢,愛用圖片和文字記錄行走中的點滴故事。從2008年開始,一直在網易博客上撰寫與旅行相關的美食、文化、生活品味類的文章。 達人推薦購物城市:臺北 達人絮語: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有許多當地年輕人開辦的文創店或是設計小店,比如最早的文創店鼻祖蘑菇,集餐飲、書店、雜貨於一身的好樣思維。
  • 雙十一書單|給建築及設計美學愛好者
    近年愈來愈多人對建築設計感興趣,但好的設計不只外觀美輪美奐這麼簡單,每個獨特設計的背後,都埋藏設計者的精心巧思,甚至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 香港三聯特別精選10多本建築及設計藝術類書借,在每本書的字裡行間,均散發每位設計師對創作設計的熱情。讀者即使足不出戶,也能飽覽各地建築,從一磚一瓦、一柱一梁中,讀懂豐富的人文價值。
  • 【警察故事】用畫筆記錄工作點滴
    【警察故事】用畫筆記錄工作點滴 2020-12-18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南毛屋:設計的原點是50年後的建築
    2011年毛森江在臺南漁光島開始建造他的民宿毛屋,為了能夠蓋出五十年後,甚至一百年後仍很漂亮的房子,他,不斷地研究可以和自然共存的生活建築。3米高的清水混凝土牆將外界與院子做了阻隔,極大地保護了隱私,主體建築使用大面積落地玻璃,採光極佳。圍牆與住宿空間隔了近兩米,靠圍牆做了水瀑,水瀑之下有一方魚池,養了六隻錦鯉,魚池旁置一長凳。坐在魚池旁,耳邊流水潺潺,庭院中陽光灑落,光影稀疏斑駁。院中大樹庇蔭,無形的風在有形的空間中遊走,風、光、水、綠,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ttg * 蘇州國際設計周回顧 | 城市鄰居計劃 8 天蘇州記憶
    我們和來到這裡的每位小夥伴一起,跟著擁有奇妙人生經歷的作者,在文字中尋找「為旅而居」的答案,探索旅行和生活的新可能😎 ttg station · Fishers' Livingroom2020 蘇州國際設計周期間,
  • 酷+設計先鋒|郭焱:設計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今年夏天,郭焱走進南方的一個古村落,用畫筆描繪古村落的質樸與怡然。因為喜歡畫畫,且設計工作需要手繪方案,用手繪記錄沿路風景已成為郭焱的生活習慣。作為一名藝術生出身的郭焱,成為一名設計師是順其自然的。2003年,他開始做設計,至今也有18個年頭了,擅長精品酒店、養生餐廳、養生spa、5A級辦公、園林景觀的設計。
  • 跨界房地產 蘇州誠品書店領航「城市文化綜合體」
    記者7月1日走進蘇州「誠品居所」,探訪它神秘的真面目。  記者看到,目前該建築群還在建設中,尚未封頂,被密密的腳手架所包圍。事實上,坐落在金雞湖東CBD核心區的蘇州誠品,並不只是單純的書店而已。誠品書店(蘇州)營運總監郎正中介紹說,蘇州誠品將成為一個集文化、商務、觀光、休閒、自然、住宅於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
  • 誠品、微熱山丘、小日子......和我門在旅行中探索臺灣的精品創意
    對於企業而言,誰能有效地利用」人文美學「、」品牌設計「打動年輕人的心,與年輕消費者建立可持續的平等溝通關係,運用設計思維激活內部創新,實現轉型升級,誰就將贏得新消費環境下的勝利。  吳若萍臺灣誠品生活通路發展事業部 襄理文創經營 x 品牌招商連鎖不複製的城市文化地標經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