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誠品書店用20%的賣書空間,把其它業態也做火了!

2021-01-16 老魚


凡有文化情結,追求時尚生活的人士來到臺灣,逛「誠品書店」是絕對不能割捨的選擇,因為「誠品書店」已成為臺灣的一張「文化名片」。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一個奇蹟,成立26年,經歷15年漫長的虧損期之後,在愈發激烈的書店市場成長為獨特的文化品牌,所依賴的是經營模式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對核心本質的堅守。


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在誠品門店裡,其圖書銷售區只佔到總經營面積的20%到30%,其他銷售區域則為自營服飾、文創、家居、美容、餐飲、兒童、教育等。


這不僅徹底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提升誠品的服務功能和集客能力之餘,更重要的是,收入和盈利有了更多渠道。



一份2010年的數據顯示,在當年的誠品營收比重中,商場事業部佔59.2%,文化事業部(書店)佔33.6%,餐飲收入則佔7.2%。到了2013年,誠品營收130億臺幣,書店營收佔30%左右。


誠品旗下擁有書店、畫廊、誠品生活、餐旅、行旅等自營品牌。這些自營品牌極具個性特色,符合時下消費者的潮流品味,為誠品的文化標籤增加光環。這些經營內容布局、想法創新,而且又遵循誠品「連鎖而不複製」模式,對誠品整個產業鏈發展有著進一步的推進作用。




下面,為大家呈現誠品旗下部分自營品牌。看看誠品如何從一家書店開始,逐步將經營觸角延伸,最終形成了「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把人文、創意、藝術、生活融入商業。

展演部分,誠品最初在敦南店裡規畫了藝文展演空間,而今,誠品每年舉辦超過5000場藝文活動,並在2013年成立專業的展演事業,開展具知識、創意、體驗、感動四大層面的展演內容。



誠品電影院以播放藝文電影為主,規劃有「誠品選片、專題策展、兒童主題、院線首映」四大主題,提供國內外藝文電影、獨立製片、華文創作電影、紀錄片、動畫等豐富內容。誠品電影院亦運用多元文創資源,舉辦一系列跨界藝術策展活動,策劃專題影展,其中兩個影廳備有舞臺,可提供工作坊、座談、論壇、電影首映會、記者發表會、企業及貴賓專屬包場等多元化應用。


誠品電影院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領軍設計,帶領聲學、燈光、內裝頂尖團隊專業施作,採用最先進的專業設備,打造絕佳的觀影空間,期許提供藝文電影愛好者專業舒適的觀影經驗。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2013年秋天,誠品表演廳於松煙店,開展新的多元藝文表演空間。誠品表演廳戮力規劃多元自製節目,以「享樂、跨界、親子、沙龍」四個主軸,延伸策畫精緻豐富的演出內容。


誠品表演廳由伊東豊雄設計團隊,結合永田音響及佐佐木睦朗設計畫等多個劇場專業團隊共同建構,設有361席座次,不僅是提供原聲傳遞的專業音樂表演場域,更適合各類型的跨界演出、大師班、論壇講座、研習營、記者發表會等多功能使用。誠品表演廳期許成為廣大藝文觀眾及國內藝文團隊心目中,最優質及最專業的表演場所。知性與感性交融的藝文風景,於此展開。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臺灣誠品書店成立至今26年,在金錢帳簿上虧本15年,卻在理想帳簿上一路盈利,成為正宗臺灣文藝氣味的代表。某種程度上,也是那句臺灣俗語「天公疼酣人」的體現吧。誠品書店不但重視場所氣質和空間美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



發展至今,誠品已成為臺灣最具規模的文化場域,21萬種書目,逾40萬種文具、影音等各式非書商品。誠品書店旗下有誠品兒童書店、誠品文具館、誠品音樂館、誠品知味、blackpages CAFÉ等11個自營品牌。



誠品兒童書店涵蓋兒童刊物、繪本、青少年讀物、影音、益智玩具等項目。書店會定期舉辦多元面向的兒童書展。同時,誠品兒童書店也重視孩子與人的交流互動,規劃說故事時間、親子講座、童書達人分享會、DIY體驗和藝文生活教育,透過多元活動推動小區和家庭閱讀,為兒童閱讀世界開創寬闊視野。




已入駐:誠品臺北敦南店



誠品風格文具館以「店中店」的概念,讓藝術展現於空間擺設中。文具館內涵蓋誠品設計、禮品、文具三大主軸,引進全球獨具創意的特色商品,巧妙陳列的主題性展示傳達當季流行信息。




已入駐:蘇州誠品



誠品精品文具館獨立於基礎事務性文具用品之外,以精緻優雅的辦公文具用品為主,引進國際知名歷史悠久的品牌。



誠品也在此充分發揚跨界合作的設計精神,誠品與和碩聯合科技共同推出「eslite x PEGACASA」聯名品牌,以臺灣設計、製造、素材為核心精神,兼顧環保與實用功能,在自然材質與工藝美學中找尋完美平衡。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誠品敦南店



誠品音樂館成立於1999年,至今引進超過23萬種影音出版品,包括各類多元且具深度的主流與非主流音樂商品,涵蓋全球各地世界音樂、後搖滾、前衛創作以及臺灣地下樂團等音樂形態。除了販售一般廠牌之外,誠品音樂館還常常獨立進口許多小廠牌的唱片,讓喜歡挖寶的樂迷驚喜萬分。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誠品敦南店




誠品自2007年展開黑膠文藝復興運動,結合主題展覽、音樂演出講座及黑膠商品展售等主軸,開創與黑膠樂迷分享交流的平臺。每年不定期舉辦黑膠市集,成為黑膠音樂熱愛者的年度盛事。


誠品音樂黑膠館坐落於誠品生活松煙店,為全臺首家黑膠主題專賣店,超過8000片不同的樂種選擇,每月策畫側重臺灣音樂、彰顯在地精神的黑膠主題展。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誠品生活中友店



誠品松煙店打造全新品牌living project,以「美好生活提案」為定位,採用「家」的概念規劃空間分布和商品組合,透過「揀選價值」詮釋誠品生活主張。


living project分為八大區域,導入國內外88個頂級生活品牌,其中13個為松煙限定,包括日本百年毛巾Uchino、瑞典百年刷具Iris Hantverk、美國的餐具品牌be HOME,以及把香皂當作高級訂製服經營的COUSU DE FIL BLANC。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生活零售產品、餐廳、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其文創平臺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誠品生活文創平臺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根本,堅持「連鎖而不複製」的經營理念,進行多元化的通路經營。目前臺灣、香港、大陸共計有46處服務據點,讓顧客自在地體驗獨特的城市人文空間,探索遊逛式的光譜生活。



誠品生活秉持扶植新銳理念,2013年首度跨足時尚,將獨特流行選品觀點結合富有時尚創作潛力的新銳設計師,建構展售合一的流行創意平臺AXES。它被譽為臺灣時尚設計圈裡的霍格沃茨。


AXES集結逾30位華人新銳設計師,將深具人文、知性、設計感、藝術的流行風格,融入服裝、飾品、包款、配件、鞋款與藝術花藝。


另外,它還有一個「Project X」聯名商品的計劃,每年春夏和秋冬各一次跟某一位AXES的設計師合作開發單品、包裝銷售。這個聯名商品必須符合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容易入手的價格;再來是要容易搭配、好穿搭,也就是說要跟你衣櫃既有的衣服很容易融入與搭配;最後,一定要有設計細節,讓顧客體驗到「設計」對整體視覺的加分。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誠品生活2013年推出自營文創品牌expo ,採取「博覽會」的概念,運用誠品生活自有通路優勢,開闢平臺予微型文創工作者交流、展售,將源自生活的新創造、新概念一次呈現。創作者不但可以在此發表創意,expo更成為創業圓夢與市場溝通的重要橋梁。


expo與超過150個臺灣新銳設計品牌合作,提供生活良品、創意雜貨、臺灣好食、手作禮品、美容好物等。目前,expo有6家實體門市,銷售逾3千多種商品。




已入駐:誠品松煙店

本著「將美好事物帶入生活」的理念,誠品生活餐旅事業由餐旅設備代理銷售跨足門市餐飲通路服務,服務客群亦由B2B的餐旅企業用戶擴展到B2C的廣泛消費客群。





誠品酒窖由誠品自營代理頂級歐陸葡萄酒及香檳,包含法國Bordeaux、Burgundy、Rhone、Loire、Alsace、Champagne等主要知名產區,以及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奧地利和紐西蘭等地優質酒莊產品。除了豐富酒藏,誠品酒窖亦展售各式專業品酒器具。




已入駐:誠品敦南店、誠品信義店、誠品臺中店   




eslite Café緊鄰著書區。店內服務以義大利LAVAZZA咖啡和法國HEDIARD茶飲為特色,並提供健康無負擔的簡易輕食。



已入駐:誠品敦南店、誠品信義店




Tea Room裝修風格為法國路易十四的皇室風格。位置鄰著誠品書店的美食書籍區,讓沉浸於紙上佳餚的讀者們同時感受到陣陣香氣與優質飲食空間的迷人氛圍,營造出一個結合知識人文與味覺饗宴的獨特空間。


採用誠品獨家代理法國HEDIARD茶葉和義大利LAVAZZA咖啡,搭配歐陸輕食和精緻小點,以親切價格提供高級享受。




已入駐:誠品信義店




the first餐廳坐落於誠品松煙店三樓,主廚善於使用在地食材佐以西式料理手法,創新合宜融合東西方食材及技法,襯以歐洲頂級餐瓷呈現出內外兼美的雅致料理,此外, the first餐廳還提供臺灣高山茶。




已進駐:誠品松煙店


來源:新店商    作者:Panda

老魚訂閱號

6000個零售地產拓展與招商實名制通訊錄、和10萬俱樂部會員交流與合作!中國泛商會(CRC)由北購聯、東北商業網發起成立的——中國商家新店拓展精英俱樂部。以推動中國零售地產業快速發展為己任,微信平臺旨在協助開發商、品牌商拓展進行推廣和宣傳!

註:加超級通訊錄,請添加【老魚】微信號:dbmall 申請註明:城市+品牌名/項目名+本人實名


相關焦點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誠品書店落戶上海陸家嘴 儼然成滬最高大上的書店
    去臺灣必做的一件事,當然是去誠品書店逛一下啦!它儼然已經成為了臺北的文化地標。現在,誠品書店即將來到上海,有著不可複製信條的書店設計者會因地制宜帶來什麼樣的設計呢,一起來看看吧!誠品書店為何這麼火?
  • 虧本15年,開創書+零售模式,誠品書店28年商業路
    昨日晚間,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他67年的生命中有28年和誠品書店一起度過。誠品是國內書+零售運營模式的鼻祖,用做商場的思路來升級書店,書店成了新文化的休閒場所。1989年3月,吳清友在臺灣開了第一家誠品書店。在創始之初,誠品就不走尋常的書店經營路,以書的品牌為核心,增加了藝術空間,售賣畫作和藝術品。
  • 誠品書店:典型的複合式經營成功代表
    誠品書店是臺灣最大的連鎖書店。誠品書店植基於推廣閱讀、激發創意、深耕文化、提升心靈的理念,成立23年以來,在硬體的空間規劃,軟體的中外文書種、藝術文化活動的推廣以及複合式的經營手法上,努力創造出既具本地特色、又具國際視野的文化景觀。
  • 網紅書店的誕生,蘇州誠品書店如何做到日接待55萬人?
    而此時,它的主要盈利來源卻不是賣書,而是來自商場和餐飲。賣書則僅僅只佔到了它的盈利的三成左右。 2020年臺灣首家誠品書店宣布於5月正式謝幕。並且在誠品書店的官網上,舉辦了一系列的「熄燈倒數」活動。
  • 連賠十五年的誠品書店失去了創始人,卻留下關於零售業的思考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這一開,就賠了整整十五年。用吳清友自己的話說,「與新華書店不同的是,同星巴克相同的是,誠品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1989年,誠品就讓自己的經營模式涵括了多個文創產業,誠品畫廊、誠品酒窖、誠品Café於同年成立;1999年,誠品敦南分店開創24小時不打烊創新營運模式,為大眾提供了全新的城市閱讀生活;2005年,誠品在信義分店開始真正從以書為主轉型為書和生活並存的形態,書和非書以及相關服務業態都開始圍繞誠品書店建構……從西門町店到敦南店再到信義店,28年裡,誠品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場書店零售販賣模式
  • 論一個網紅的誕生,誠品書店如何做到日接待55萬人?
    誠品書店作為書文化新的產業鏈創始者,它的存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它賦予實體書店另一種意義:原來書店不止可以賣書,還可以賣文化、情感以及交流。與此同時,誠品書店也不單只是作為一個書籍的展示點,它更多的夾雜了文創、餐飲、商場等多元化的產業鏈。
  • 誠品書店:典型的複合式經營成功案例
    誠品書店是典型的複合式經營的成功代表。讓我們看看誠品書店如何從業態布局、運營模式、盈利方式、自營品牌等方面,實現成功的複合式經營?在誠品書店的複合式門店中,其圖書銷售區只佔到總經營面積的20%-30%,其他銷售區域則引進了服飾、文創、家居、美容、餐飲、兒童、教育等多種業態。這些業態的引進,不僅增加了誠品的租金收入,更大大提升了誠品的服務功能和集客能力。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誠品書店的經營之道
    因此書店的發展空間與盈利空間並不大,加上高額的租金,書店還是沒能給誠品帶來利潤。而這種局面似乎進入了死循環,有忠實的消費者卻始終沒辦法給公司帶來營收和利潤。直到1995年,這一年也是誠品發展過程的重要轉折點。
  • 誠品書店:從連虧15年到46家門店 成功並非靠賣書
    二十多年的付出,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不僅僅只是賣書,而是融合人文、創意、藝術和生活。   在誠品門店裡,其圖書銷售區只佔到總經營面積的20%到30%,其他銷售區域則為自營服飾、文創、家居、美容、餐飲、兒童、教育等。   這不僅徹底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提升誠品的服務功能和集客能力之餘,更重要的是,收入和盈利有了更多渠道。
  • 誠品知味—誠品開始賣果蔬生鮮了!
    29年前橫空出世的誠品書店賣書加文創的「複合式經營」模式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核心價值理念
  •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身後的中國書店業
    在2005年寫下的文章中,錢小華用熱切的筆觸刻畫誠品書店:「深入臺灣人的生活層面和觀念層面,它是現代書業神話的創造者。」  「(誠品)把我們的想像空間放大了。原來我們想,書店就是一個書店,其實書店可以變成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變成影響更多人的精神空間。」杭州楓林晚書店創辦人朱升華說,誠品在當時就是行業標杆。
  • 誠品書店跨界酒店!臺灣首家藝文旅館「誠品行旅」開業!
    (贏商網記者3月13日報導)如今的商業,越來越多元化發展,尤其是近一兩年來,「跨界」成為了時尚的話題,不少做餐飲的、做服飾的、做書店的都在原來單一的零售業態上,融入許多新花樣,讓消費者感受體驗式商業的魅力。
  • 被稱為「全球最酷書店」的誠品,不只是一家書店
    開一家人文藝術書店是他在三年前就萌生的想法,而直到經歷了一次生死關,他才更加清楚,「自己想做的並不只是一家書店,而是一處能讓身心安頓、心靈停泊的場所」。1989年3月12日,第一家誠品(即老敦南店)在臺北仁愛圓環開業。
  • 誠品書店拓展計劃、3大複合經營模式與自營品牌全解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誠品的書店與商場業務營收對比。 在誠品書店的複合式門店中,其圖書銷售區只佔到總經營面積的20%-30%,其他銷售區域則引進了服飾、文創、家居、美容、餐飲、兒童、教育等多種業態。這些業態的引進,不僅增加了誠品的租金收入,更大大提升了誠品的服務功能和集客能力。
  • 誠品開始在書店裡賣魚賣菜了
    新型書店的創新玩法越來越多了,在過往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被引進書店裡的品牌,或許業態不同,但調性卻相似,或文藝、或時尚、或休閒,或精緻。 但最近,作為文藝書店的鼻祖——誠品書店,在店裡開了個生鮮市場,開始賣魚。 6月9日,誠品書店信義店完成近3年最大的改裝,重新開幕亮相。
  • 誠品書店蘇州分店明年開業 體量居各分店之首
    文青們翹首以盼的誠品書店蘇州分店,將於明年開業。這是誠品第43家分店,也是大陸首家旗艦店。誠品蘇州位於園區金雞湖東,毗鄰圓融時代廣場,將打造成一個結合文化、商務、觀光、休閒、自然、住宅於一體的城市文化綜合體,超13萬平方米的體量,將居誠品在兩岸三地所有分店之首。
  • 兩岸三地開了49家書店的誠品,賺錢邏輯是什麼?
    在誠品書店,書的擺放,不是大量的豎叉在書櫃裡,而是用了更多的平面擺放,所有這樣的氛圍,都是為了讓你願意停下腳步,來看一下書。誠品打破了傳統書店的既定模式,誠品書店不只是賣書,而是糅合書店、商場、餐廳、藝術空間、音樂館等多種形式的業務有機組合,它更像是一種「複式經營商業」。走進蘇州誠品書店,在領悟、佛學有關的書籍邊上,就可以看到精緻茶具的陳列和銷售。
  • 落幕中的「誠品書店」
    開一家人文藝術書店是他在三年前就萌生的想法,而直到經歷了一次生死關,他才更加清楚,「自己想做的並不只是一家書店,而是一處能讓身心安頓、心靈停泊的場所」。1989年3月12日,第一家誠品(即老敦南店)在臺北仁愛圓環開業。
  • 誠品書店吳清友:「連鎖而不複製」的書店如何經營?
    廖美立曾透露,誠品第一家店的首月營業額只有60萬元新臺幣,但到了當年年底,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元新臺幣。   但即便是這麼好的營業成績,誠品還是虧了15年。原因在於,吳清友在做自己想做的東西。誠品敦化南路店營業面積1653平方米,廖美立說,虧損主要由於店租太貴。   與常規書店不同,誠品不但賣書,裡面還安排了龐大而昂貴的商業空間作為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