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提問,自己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向對方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話,對方要求自己要加13%的稅點。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其實,一般銷售方開票與不開票出現加價的問題倒是常見,這開專票和開普票也有價格差異,說明對方可能另有隱情。
1. 對方企業到底是什麼身份
按照正常邏輯,如果是開具13%的個點的發票,那麼對方的身份應該是一般納稅人,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那麼開具專票或者是普票,其稅負都是相同的,不存在說開專票稅負高的問題,也就自然不應該出現加價。所以,一種可能的原因,可能對方其實並不是一般納稅人,而因為客戶一定要求開具13%的發票,那麼就想另找單位來開票,如果這樣的話,才會產生當中加點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對方的財務是新人,對開票的稅點問題產生了混淆。或者對方的貨物有什麼問題,所以故意找開票的問題來推諉。
2. 碰到這樣情況的處理
首先,肯定不能接受這樣加點的開票。如果對方並不是自己開,而是去找人開,這當中可能會涉及到虛開發票的問題,平白地將自己企業陷入風險。
其次,考慮還要不要和這家企業合作。如果這家企業本身是一般納稅人,那麼跟對方商談,不加價的情況開具13%的發票,如果對方是小規模納稅人,那麼要求其開具3%徵收率的專用發票。
最後,需要重新考慮供應商的選擇。企業本身作為一般納稅人,對供應商的選擇更需要慎重。一定要排除掉供應商不規範,給企業帶來的財稅風險。有些企業上遊走逃失聯,那麼自己也受到牽連。所以,如果供應商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那麼要考慮其運營的規範性,以及長期合作的可能性。同時,企業應當測算下自己的採購成本和稅費負擔,嚴格把控供應商的身份,對於大金額的採購,還是儘量選擇一般納稅人為好。
總之,這不僅僅是一個加點不加點的選擇問題,而是應該全面分析成本和風險,還可能要涉及到更換供應商,企業都需要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