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葉店裡總是沒人,但卻很少倒閉,難道是茶葉暴利嗎?

2020-12-14 騰訊網

文:百川

中國的茶葉歷史非常悠久,同時中國也是著名的「茶鄉」,中國茶在國際上也廣受好評。宋朝黃庭堅的詩句中就曾說過「粗茶淡飯」,當時喝茶和吃飯一樣都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同時從古時候也流傳過「茶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話,茶一直都是我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茶葉店也是在我國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

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路邊裝修的古風古色的茶葉店,一般還都是紅木家具,看起來非常高大上,但實際上卻鮮少有門庭若市的時候。常常都是只有老闆或者一些茶妹妹在店裡呆著,看著也不急不躁的仿佛無所事事一樣。即使偶爾有客也不過三兩人,主人也就陪著品品茶,不急著推銷。

然而從裝修到租金都是一筆不小的錢,這些店看著沒什麼生意卻總是開了十幾年,還鮮少聽說茶葉店倒閉的呢?明明附近的飯店和服裝店的老闆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批了,但這小小的看起來沒生意的茶葉店卻仿佛這條街上的「釘子戶」一樣,屹立不倒。因此,對於外行人來說,都覺得茶葉賣這麼貴必定有暴利。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其實這也是茶葉店特有的生意模式。大部分門店的生意從每天的人流量都可以看出。而且這些門店往往也會選擇人流量最大的地區,比如地鐵站或者火車站等地,而這些店從每天的貨架商品的更迭和促銷信息的不同都可以看出生意好壞。

尤其是服裝店和飯店等,最需要的就是人流。只有第一時間能吸引住人的眼球,吸引他們進店就能成交一筆生意。這也是這些店更新換代快的原因,競爭壓力過大,就難免會面臨倒閉的危機。他們需要的是曝光度,必須緊跟市場,實時推出新的點子,否則按照大眾趨勢流行的速度,很容易就被淹沒於時代的浪潮中了。

而茶葉店則相反,並且茶葉店也分為不同種類的。第一種就是批髮型的茶葉店,這種茶葉店一般不會裝修的特別豪華,所有貨架都擺的爆滿,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茶葉倉庫。這種店的針對客戶就是行內的生意人,都是幾百斤拿貨的。

第二種就是普通的零售類茶葉店,主要銷售的對象就是附近小區的業主和親朋好友。不過也是薄利多銷,而一般這種店鋪都有著固定的消費圈,大部分都是熟悉的人,直接和老闆訂貨之後去拿貨,鮮有散客。

最後一種就是豪華版的茶葉店,大部分都是裝修奢華,如果喝茶還需要按照時間計費。這種店鋪的茶葉是真正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價格確實昂貴,否則無法支撐住如此多的投入資金,所以這種茶葉店不適合外行人進去,可能只是喝點茶,買點茶葉上萬元就沒有了。

而我們平常看到的茶葉店客人如此少的主要原因還是消費者種類不同。茶葉其實算是比較奢侈的消費品,因此是送禮的好選擇。用茶葉來送禮也是現在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中國喝茶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首先不用擔心送錯。其次就是好茶葉的檔次比較高,幾千元、幾萬元一兩的普洱如今也不算罕見,更是不乏百萬一斤的茶葉。而送茶葉和其他商品相比起來更加低調,也更容易彰顯品質。

其次開茶葉店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入門的。一般開茶葉店的家境都很不錯,本身就喜歡喝茶,通常手上都有一定的關係網存在,熟人不需要進門都直接下訂單。而且還會有固定的企業採購等,比如單位福利或者辦公室必備的招待用茶,都是較大的訂單,因為價格昂貴,也基本很少有散客進來。

再加上如今的網際網路電商行業的發達,茶葉也可以在電商上銷售,只有品質好就不愁沒有銷售門路。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中國是人情社會,幾千一斤的龍井,得年收入多少才捨得買來自己喝?因此大部分都是因為送禮才會下狠心買這麼貴的茶葉,所以每到節假日都是茶葉店最賺錢的時候。

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商業運行模式。因此那麼多的茶葉店沒有人來,卻總能支撐到周圍的大量門店倒閉。其背後一定有自己的生財之道,而茶葉店老闆所處的位置和所處的圈子一定也有所不同,這才是他自己的生意經。所以這門生意難做嗎?也不難,但是首先得有能力跨過這個門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茶葉店裡客人很少?不管啥時候路過都沒人,為何店鋪還在開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市面上有不少茶葉店,有些還開在租金非常貴的地段。可是相比其他店面來說,茶葉店裡的生意並沒有人來人往那麼火爆。不管啥時候路過,店裡總是沒有人,就連進去逛的人都沒幾個,為何這些店鋪還在一直開著?
  • 為何街邊茶葉店一天到晚沒客人,卻很少有倒閉的?過來人揭開內幕
    我們平日裡外出逛街時,目光敏銳的人們總能發現茶葉店的「奇怪」現象:無論是在市中心的街道上,還是在任何角落,有些茶葉店能幾十年如一日地開著。這些茶葉店鋪很有派頭,但生意似乎很冷清。有很多茶葉店小妹坐在店中,很少有忙的時間。而且茶葉店通常會有一兩個茶藝師在那裡賣茶,或者當有人來的時候,他們才會沏沏茶,介紹茶葉,看起來非常輕鬆。
  • 茶葉店裡沒人,但卻是個「暴利行業」,他們是靠「什麼」賺錢?
    所以過去的時代在中在和海外的國家社交中,也常常將茶葉作為饋贈的禮品。現在的家庭中喝茶的可能比較少了,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大部分人也都比較習慣喝咖啡,或者其他的飲品。但是現在大街小巷的茶葉店也還不少,但是應該也有不少人發現,不管是高檔的茶葉店還是普通的茶葉店都沒什麼人,幾乎都只有老闆在店中。
  • 為何茶葉店幾乎沒有顧客,卻能照常營業而不倒閉?內行人道出門道
    現在,年輕人喜歡喝飲料,對喝茶不太感興趣。喜歡喝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還有一些成功人士喜歡喝茶,基本上,辦公室裡會有一套茶具。客人來的時候,他們可以泡茶,談工作,或者聊天,氣氛比較輕鬆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看到身邊的人喝茶,所以常常會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喝茶的人很少。 而且茶葉的貯藏時間也比較長。一些喜歡喝茶的人一年不會買很多次茶葉。買了茶葉後,往往會進行保存。當你需要喝的時候,只放一點點。
  • 國內多數茶葉店幾乎沒什麼客人,但還是能開下去,很少有倒閉?
    導語:國內多數茶葉店幾乎沒什麼客人, 但還是能開下去,很少有倒閉?行外人永遠看不到行內人怎麼賺錢的,其實茶葉店類型也多,比如加盟店、自營的、經銷商的。我們再來看一下,什麼樣的人經常買茶?散客偶爾進店消費買日常飲用茶,這類客人消費單價也不大,逢年過節公司單位發福利買茶,需求量大。所以,企業單位採購是佔據主要的營業額,這些單位都是定點買茶的。而個人散客買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單位企業都是直接要送貨上門的。他們不會來店鋪選的。所以,自然在實體店很少看到這類客人,一般都是銷售員在維護渠道。包括經銷茶商也是一樣的。
  • 國內多數茶葉店幾乎沒什麼人進店,卻還能開下去不倒閉?
    國內多數茶葉店幾乎沒什麼人進店, 卻還能開下去不倒閉?小編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國內多數茶葉店幾乎沒啥客人,但是這些茶葉店,往往開了很多年,每次路過這類似的茶葉店時,從來不曾看到有客人聚集的在店內購買茶葉,而這樣的店,卻能長期開業經營,沒有倒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一點兒也沒有錯。行外人怎麼看都看不明白。
  • 茶葉價格參差不齊,那麼賣茶算是暴利行業嗎?
    所以在有的人身上,換工作或者換行業就像吃一日三餐那般平常,什麼有利潤有搞什麼,什麼能賺錢就賣什麼,久而久之不知道為什麼賣茶也在大家的印象中變身成了暴利行業。其實要說真正的暴利行業,怎麼才能是暴利呢?一本萬利?小約知道在以前網絡還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茶葉的價格真的是,你說多少都有人信。因為什麼呢?
  • 沒有多少客流的茶葉店,為何很少「關門」?其經營模式被揭開
    但是,雖然城市中各個角落都有賣茶葉的店鋪,但我們發現這些地方並非是每天顧客盈門,但這些店鋪卻少見有倒閉的。而且有些茶葉店的裝飾還非常的闊氣,甚至還會有專門茶藝師,給顧客演示茶道,看著開個茶葉店的成本應該也不低。但為什麼在沒有客流量的情況下,門店還都能屹立不倒呢?
  • 一家快倒閉的茶葉店,買茶記
    本期想分享和一家(也許快倒閉的)茶葉店的奇妙緣分。 茶葉根據製作方法和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六大類。 為什麼oxidation和fermentation都出現了呢?在六大類茶葉中,黑茶屬於「後發酵」,會有一部分微生物參與,所以叫做post-fermented tea.
  • 為什麼茶葉店沒有客人,還能一直營業?它到底靠什麼賺錢
    茶葉店在街道上一直都是很不起眼的存在,生意也是非常冷清,幾天下來也基本看不到幾個人進去。但是,周圍很多店鋪都更新換代好幾次,茶葉店卻一直不倒閉,而且還有越開越多的現象。這就讓我們非常奇怪了,難道茶葉店有什麼副業嗎?他們不靠賣茶葉賺錢?
  • 街上空蕩蕩的「茶葉店」為何不會開垮?老闆說出實情
    導語:街上空蕩蕩的「茶葉店」為何不會開垮?老闆說出實情如今的人越來越在乎健康了,日常飲用品也很少直接喝開水了,而是喝點茶,茶葉在國內歷史悠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朋友來了,都是好酒好茶好菜的招待。但有一個問題,很多人搞不懂,為什麼國內的茶葉店空蕩蕩,常日幾乎沒有什麼客人進門,卻為什麼不會垮掉呢?茶葉店老闆說出實情。首先,很多茶葉店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比如給單位或者一些企業直接送貨,一次都是幾千上萬元,茶葉利潤又還可以了。所以,很多時候一個月送幾單,基本可以賺錢了。
  • 99元3斤的茶葉為什麼在網上這麼火?比實體店的茶葉貴?
    但我們要知道,線上與線下的經營方式很不一樣,線下茶葉實體店基本靠老客戶照顧生意,而線上特別是如今直播電商,基本上靠流量,基本每天都要面對新人新事物。不是說老客戶沒有,只是大多數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新人。網購除了有便利的優點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產品是看得到但摸不著,而且圖片基本都是經過美化的,一些看起來很鮮豔的綠茶,有可能是經過美化圖片後的陳茶。
  • 茶葉店搞活動促銷方法
    也許此刻你在小區門口正經營這樣的一家茶葉店又或許是在本地茶葉批發市場經營這樣的一家店這都無所謂,我們開茶葉店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有一位大佬不是說了嗎人家說的真對,但是,現實卻總是很殘酷,隨著經濟的不景氣,以及網際網路的衝擊,茶葉店的生意越來越不景氣
  • 為什麼小區裡的菸酒店幾乎沒有人進去,卻一直沒有倒閉?
    一個早幾年賣書賣垮了實體書店,最近又開始賣茅臺準備賣垮菸酒店的男人……不過電商涉足菸酒並非新鮮事。新鮮的是,經過多年圍剿,人流量明明看著也不大的街頭菸酒店們卻都頑強地存活了下來,讓人不得不好奇這背後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致富秘籍——是因為傳說中的暴利?還是頂風作案摻假?又或者是存在什麼不可描述的灰色鏈條?
  •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茶葉貴?一定是你不知道這兩個原因
    提起茶,相信大多數人除了擔心自己不會品茶之外,最大的顧慮就是茶葉價格了。在很多人眼裡,茶葉簡直就是暴利,價格昂貴不說,加上茶葉品質優劣難辨,似乎一走進茶店就註定會被「任人魚肉、隨意宰割」。除了少數茶葉是真的貴以外,大部分茶葉價格其實都還適中。那為什麼普遍大家會覺得茶葉貴?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同樣的一泡茶,為什麼茶葉店的茶總比自己泡的好喝?
    要說熱鬧麼,在這條步行街上,它的所在真的能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要說它僻靜吧,又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下午茶時間又或者是其他的時間,總是能看到茶館裡坐著一些人聊著什麼。小約自是不屬於那種坐在茶館裡與人談工作企劃,談生意的一類人。卻很喜歡與朋友在中午的時候去茶館裡坐上一坐,看看茶館裡的「店小二」們給人衝泡茶。
  • 每月賣90萬杯茶,這家茶葉店卻沒打過廣告
    如果顧客試喝之後覺得很滿意,就會一次買走多種茶葉回去自己搭配喝,不得不說是很高明的手段。同時,所有的T2茶葉都是紙盒加塑膠袋的包裝,一旦拆封,就需要裝到密封性比較好的茶葉筒裡,這時候你可能就會順便從旁邊的茶具區裡再順便買上幾個茶葉筒。T2也提供各種禮盒套裝,禮盒的包裝設計都十分别致而時尚。
  • 喝了那麼久茶葉,你可知道茶葉為什麼好?
    我們總是聽到老人說:「喝茶好!" 養生的說:「喝茶好!」醫生說:」喝茶好!「總之各種好。 那麼為什麼說好?茶葉中含兒茶素。如何挑選兒茶素含量高的茶葉?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茶葉的種類。 茶葉分為不發酵茶葉,發酵茶葉,半發酵茶葉,全發酵茶葉。 通常不發酵的茶葉兒茶素含量最高,發酵的茶葉在製作過程中,使鮮葉中的兒茶素氧化,流失。 看看我們市售的茶葉都屬於那種?考慮美容,抗癌功效,綠茶是您最佳的選擇。
  • 小喜年|冰箱能存放茶葉嗎?為什麼?
    有的人認為,冰箱能存放食物,同樣也能存放茶葉。這個觀點對嗎?我們首先要把冰箱存放食物的邏輯弄明白。為什麼冰箱能存放食物?冰箱通過低溫來保存食物,是有科學道理的。但一般需要保鮮的食物我們才會放在冰箱,不需要保鮮的食物只需要自然存放就好,茶葉也一樣。那麼什麼茶能放在冰箱,什麼茶不能?綠茶綠茶「喝新不喝舊」,很多人喝綠茶主要是因為綠茶的鮮爽口感是其他茶類所不能比的,所以綠茶要麼在短期內喝掉,要麼就放在低溫處密封保存,減緩綠茶的氧化速度來給它保持新鮮。
  • 為什麼相同等級的茶葉會有差價?
    為什麼相同等級的茶葉會有差價?試驗樣品中,有四分之一的樣品出現虛標等級現象。那大連茶葉市場情況又是如何呢?街頭茶店:同等級茶葉售價差幾百,茶葉級別廠家定?5月28日,記者走進西崗區一家茶葉店裡,順著導購人員熱情地指引,記者看到店內擺放有多種茶葉,盒裝茶包裝精美,而售價也從幾十到幾百不等。在塑封好的包裝盒外,記者看到有多款鐵觀音都標註為「特級」,而價格從每100克60元、80元、120元到200元不等。為什麼相同等級的茶葉會有價差?這個等級又是誰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