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綠圈圈 聽今天的故事
「啊,不行了不行了,報告老師,還有幾分鐘下課?「
「5分鐘!」
「老師,還有幾分鐘下課啊?」
「4分鐘!」
「蒼天啊,這麼久才過去1分鐘!」
(心裡狂喊「我的身體就像一團火,再不下課,火就要噴了,抖腿也拯救不了我!」)
叮叮…
噓噓……終於尿出去了。
舒服啊,在這一刻人生仿佛得到了救贖,感覺自己像升天了一樣。
一個人在廁所裡,熱淚盈眶,然後輕輕鬆鬆地走出去……
這麼感人刺激的憋尿經歷,估計大家都體驗過。
你不憋一次,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多能憋!
不過,不管是因為偷懶(被窩太暖和/電視劇太好看/球賽夠激烈…),還是身不由己(考試中/長途車上…),都不應該把憋尿當成一種習慣。
因為長時間憋尿,真的很傷身!
排尿系統
要了解憋尿是咋回事,對身體有啥影響,就得先了解排尿的工作過程(點擊下面的視頻看看吧)。
尿液從腎臟流出,由輸尿管輸送到膀胱。
當尿液注入膀胱時,膀胱會像氣球一樣膨脹擴大。
當膀胱脹滿了,裝不下更多的尿液時,膀胱壁就會收縮,然後尿道內括約肌打開,尿液就通過尿道排出體外。
尿道內括約肌是啥東西?
它是一種環形肌肉,分布在尿道與膀胱交界處。
當你想憋尿時,括約肌就會關上;當你想排尿時,你會無意識地打開這扇大門。
那我們是怎麼知道自己的膀胱滿了?
怎麼知道自己該什麼時候尿尿?
其實,在膀胱的器官壁裡,分布著很多很多牽張感受器。
當膀胱裡的尿量增加時,就會牽拉這些感受器,然後它們通過神經給骨髓的中樞區域發送信號。
中樞區域收到信號後,立馬給膀胱發出一個反射信號,收到信號的膀胱會作出反應,輕微收縮括約肌,增加膀胱的壓力,從而讓主人知道該尿尿了。
不過,雖然我們有尿意,但有時不能或者不願意立馬去廁所,這時候,就會開啟「憋尿」模式。
我們的大腦會發射另一個信號來控制尿道外括約肌,能防止尿褲子。
尿道外括約肌是一種盆底肌,它能支撐尿道和膀胱頸。
如果沒有盆底肌或者盆底肌鬆弛,你咳嗽一聲,打個噴嚏,大笑都可能會使膀胱漏尿。
這種尷尬,生過孩子的媽媽們感受最深刻。
有了功能正常的盆底肌,就能讓尿道和膀胱頸封閉著,直到你準備好排尿。
憋尿的壞處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憋尿,你會不會覺得這尿只要憋住就勝利了,只要不尿褲子,就不會讓人笑話了?
但其實,憋尿會對身體產生巨大的傷害。
1.尿滯留
就像我們的皮筋,如果總是拉過頭,它就會失去彈性,膀胱也是這樣。
長時間憋尿會使膀胱過度充盈,膀胱壁壓力增大,影響膀胱的收縮功能。
因此,就會出現尿不全,總覺得有一兩滴尿液尿不出去。
2.尿路感染
尿憋久了,膀胱壁受壓,黏膜變薄,保護層會受損,很多細菌容易進入,感染尿路,小便的時候可就很不舒服了,你會覺得痛。
3.傷腎
膀胱就像一個水庫,水庫滿了,排不出去,肯定會影響上遊水源的流入。
時間久了,會影響輸尿管的功能,膀胱裡的尿液可能會逆流而上,回流到腎臟,引起腎積水,腎感染等等。
4.排尿性暈厥
憋尿時間太長,會導致排尿速度特別快,膀胱的體積急劇縮小,引起大腦充血不足,人可能會暈厥;繼而引發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隱疾,比如心肌梗塞。
如果沒有及時救治,就可能引發死亡。
5.膀胱破裂。
當尿量達到150-200ml時,膀胱壁擴張;
當400-500ml時,尿意就讓人很不舒服;
當尿液超過1000ml時,膀胱可能會炸掉。
膀胱破裂,尿液進入腹腔中,造成腹膜炎。
……
憋尿的壞處還有很多,如果醫生沒有特別囑咐,最好別經常憋尿!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年輕體壯,不怕!
可是一直憋著,不會焦躁不安嗎?不會忍不住抖腿嗎?
反正啥也幹不好!
可是不得不憋怎麼辦?有啥拯救措施?
你可以少喝水,事前上廁所;
憋久了排尿後,多喝點水,衝洗膀胱;
憋尿很久去小便的時候,蹲著、坐著更安全……
你還敢不敢經常憋尿呢?
你憋過尿嗎?
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吧!
留言點讚的前5名將會獲得
《超級大橋通車了》1本!
趕緊行動吧!
快讓親朋好友幫你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