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你中獎的時候,已有人從中撈金千萬

2020-12-12 時事新論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你中獎的時候,已有人從中撈金千萬

推薦語:據知名調研機構發布的《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細分領域發展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及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飲料行業呈現出整體良好的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中國軟飲料市場規模達到13230億元。

不過說到飲料行業,不知道大家近年來有沒有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市場上的飲料品牌越來越多,但是它們卻統一不再利用以前風靡全國的「再來一瓶」促銷手段。

也就是說,以前飲料消費者最為喜歡的「再來一瓶」徹底消失了。

依稀記得,學生時代的夏日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喝瓶冰鎮飲料,大家之所以熱衷於購買,本身並不是因為飲料有多好喝,最重要的是因為買飲料還有「再來一瓶」的誘惑,這種中獎的心理可是十分吸引人的!

在那個年代,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各大商家紛紛開啟「開蓋就有獎」、「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折算下來的話購買飲料就十分優惠了。

而另一方面,在消費者大量購買消費的同時,飲料生產廠家也會獲得不錯的業績,這種促銷手段其實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那既然是這樣的話,為什麼現在飲料廠家卻把這種皆大歡喜的促銷方式取消了呢?

經過我們的調查了解後,終於搞清楚了其中的「貓膩」!

原來並不是飲料廠家不願意這麼搞促銷,而是他們被一些不誠實的經銷商「坑怕了」。

眾所周知,「再來一瓶」的中獎字樣都是直接列印在塑料瓶蓋兒上面的,製造工藝並不算複雜,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廠家回收瓶蓋換購的規則,大量回收不中獎的瓶蓋,將其「改造」成中獎瓶蓋,然後低價出售給零售商,零售商再讓廠家回收。

那麼如此一來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況?

最終的情況則是,經銷商變相的可以從廠家手中拿到大量的「低價中獎飲料」,而飲料廠家則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據悉,在紅牛飲料賣得最火的生活,有人通過紡織生產一批中獎的瓶蓋,就獲利高達近千萬元,而這些瓶蓋的來源因為在經銷商上統一收購,並沒有標識來源,查起來也十分困難。

並且這裡邊也涉及到廠家的信譽問題,如果全部不予以兌換,那麼飲料生產廠家的信譽肯定會爛大街,到時候經銷商和消費者都不買帳,那麼損失則更為嚴重。

所以,現在飲料廠家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坑自己」的情況,已經取消了「再來一瓶」這樣的促銷活動,取而代之的最新的營銷手段則是「一元換購」、「買一送一」等最直接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飲料常見的「再來一瓶」,為何沒有了?你中獎時,已有人獲利千萬
    其中買一贈一或者再來一瓶是最常見的促銷活動。一開始的再來一瓶的活動是由青島啤酒發起的,當初青島啤酒推出市場後,發現銷量打開的不大。於是推出再來一瓶,那時候還是十年前。當時再來一瓶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迅速幫助青島啤酒拿到大量的市場。但真正讓再來一瓶風靡全國的卻是飲料業的巨頭康師傅。
  •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推薦語:這些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增加,大家對於各種各樣的飲料也是越來越離不開了。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份額,很多品牌就會選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比如最為經典的就是「再來一瓶」這個促銷手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來一瓶」這個營銷方法,確實讓很多消費者欲罷不能。但是我們發現,最近兩年時間,飲料「再來一瓶」的優惠已經在市場上徹底消失不見了,至於背後的原因,也只有飲料廠家心裡最清楚。
  • 廠家為何不再做「再來一瓶」的活動了?你中獎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當然,使得「再來一瓶」這一活動登峰造極的則是康師傅,在2009年時,康師傅選擇了「再來一瓶」的這種促銷方式,其贈飲的規模高達15億瓶,中獎率更是達到20%,相當於每買5瓶酒能有一瓶中獎,如此贈飲規模,使得不少競爭對手「瞠目結舌」,畢竟,這一贈飲規模已經抵得上有的飲料品牌數倍的銷量了,也正因如此,康師傅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培養出了消費者的這一購買心理——要是買飲料沒有
  • 「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你只是獲得一瓶飲料,誰從中賺了幾千萬?
    依稀記得,學生時代的夏日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喝瓶冰鎮飲料,絕對是解渴又降溫的最佳之選,最重要的是還有「再來一瓶」的誘惑!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各大商家紛紛開啟「開蓋就有獎」、「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如果打開瓶蓋發現「再來一瓶」,就相當於一瓶飲料打了五折!
  • 為何飲料廠商不做「再來一瓶」了?你中獎的同時,別人牟利千萬!
    文:夜梟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在一次語文考試的過程中,優惠的「惠」字不會寫,於是便拿出飲料,打開瓶蓋,想要看到「謝謝惠顧」4個字,沒想到瓶蓋裡卻刻著「再來一瓶」,哭笑不得。「再來一瓶」的活動,可以說是不少當時學生黨的青春。由於仍在上學,手裡並不富裕,小夥伴們只得湊錢買飲料,期盼著能夠多中幾瓶。然而近年來,我們不難發現,「再來一瓶」的活動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掃碼抽獎等活動。由於操作繁瑣,中獎率低,人們也是漸漸失去了興趣,開始懷念起過去「再來一瓶」的日子。
  • 為何現在飲料很少有「再來壹瓶」?你中獎的同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再來壹瓶」,以及衍生出來的「再來一包」、「再來一罐」等等類似的玩法。記得以前買飲料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先看有沒有中獎,最多有一次連續中了4瓶,肯定有不少比我還運氣好的人。但近年再來壹瓶的活動似乎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為何廠商不做"再來壹瓶"活動了?最先開啟再來壹瓶模式的鼻祖是青島啤酒。當時啤酒市場競爭激烈,青島啤酒的地位並不穩定。
  • 為什麼廠家不再做「再來一瓶」活動了?你中獎時,有人已牟利千萬
    對於90後來說,「再來一瓶」的字樣應該非常熟悉了,以前在喝飲料之前,總是會先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有的幸運兒甚至一口氣中了6瓶,這種未知的驚喜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當然,一些飲料廠商也靠這種營銷模式大賺了一筆。
  • 廠家為何不再做「再來一瓶」促銷了?當你中獎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在最困難的時候,青島啤酒利用「再來一瓶」的營銷戰略,在啤酒市場上翻轉了局面。「再來一瓶」不僅讓青島啤酒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購買,同時也讓青島啤酒這個品牌在國內家喻戶曉。「再來一瓶」營銷模式慢慢地引起了許多商家注意,紛紛仿效。在眾多的公司中,能將「再來一瓶」做的最好,又能將此推向高峰的莫過於康師傅了。
  • 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了?獲利者已賺百萬
    對很多80後、90後的人來說,小時候去商店買飲料,第一時間都會率先確定瓶蓋上是否印著「再來一瓶」的字樣。運氣好一些的時候,買一瓶飲料就能連續開出3-4瓶「再來一瓶」,於是小時候僅僅拿著攢下來的瓶蓋,就能喝到不少免費的飲料了。要說,商家的這種營銷模式還是很牛的!
  • 曾備受追捧的「再來一瓶」,為何突然消失?廠家「無奈」說出實情
    購物時,相信許多人會習慣性地看著瓶蓋,奢望看到「再來一瓶」的文字信息,意味著可以憑此瓶蓋到店裡免費再取一瓶飲料,運氣好的人甚至可能連喝幾瓶都是免費的,花幾元錢就可以喝上許多瓶飲料,這樣的好事相信每個人都想碰上。
  • 日本飲料巨頭深耕中國17年,卻被誤是中國品牌,一年撈金55億
    飲料似乎也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必需品」。從當下飲料市場的分類來看,其市場劃分越來越細化。除了中國本土的飲料品牌之外,也有不少的國外飲料品牌湧入中國。其中,有一家日本的飲料巨頭深耕中國17年,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這家飲料巨頭就是養樂多。其實,更準確的說,養樂多應該是一種酸奶飲品,每一瓶養樂多至少含有100億個特殊活性乳酸菌。
  • 獨家:東鵬特飲「再來一瓶」被訴不兌換索賠 董事長林木勤服嗎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廣東東鵬特飲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與一日用品店產生買賣合同糾紛。公司為推廣產品,開展「再來一瓶」有獎促銷活動,但在商家接受消費者獎蓋兌換後,東鵬特飲公司一直未支付其相應的產品,不知董事長林木勤怎麼看?
  • 【禁毒攻堅】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千萬小心!
    【禁毒攻堅】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千萬小心! 經調查,毒品上家蘇某在飲料中私自添加γ-羥基丁酸這種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一種新類型毒品。喝了添加這種物質的飲料後,會讓人產生幻覺、成癮等不良後果。
  • 為什麼二維碼紅包會替代飲料瓶上的再來一瓶?
    在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前,飲料承載了許多人的快樂記憶,到了如今,可樂甚至有了快樂水的稱呼,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原來經常出現在瓶蓋裡的「再來一瓶」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個個二維碼,掃碼之後可能會有紅包,遊戲禮包,會員積分等各種內容,而不再是我們熟悉的內容了,那麼各大飲料生產商為什麼要換成二維碼呢
  • 百事可樂冠軍蓋中獎率遭疑 被要求公開中獎名單
    全省目前只有兩人兌獎記者在百事可樂飲料上面的包裝紙上注意到,此次「集瓶蓋,贏2010元現金大獎」活動在遼寧區域將產生100名大獎得主。而瀋陽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銷售部的劉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大獎的不多,截至目前,他們只確認兩名市民中獎。
  • 國宴飲料涼涼,國產可樂消失不見!中國碳酸飲料之路為何多坎坷?
    文,筆生金,總編:張平在飲料市場中,碳酸飲料無疑是寵兒,尤其是在盛夏時節,碳酸飲料幾乎就成了飲料消費者的首選。瓶蓋猛然開啟,寒氣瞬間瀰漫。冰涼沙口,勁道十足,一飲難盡。碳酸飲料俗稱汽水,汽水的味道一般,主要是飲料中的氣體給人一種刺激的感覺,在碳酸飲料中,可樂的名氣最大,而且一直在市場上有著非常好的口碑。而說到汽水和可樂,就不得不聊聊我們本土的汽水飲料。相比於外國品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我國其實也有本土汽水品牌,但遺憾的是,我國的碳酸飲料發展之路充滿坎坷!
  • 國產飲料消失之謎:匯源果汁、健力寶、亞洲汽水等飲料都去哪了?
    以北冰洋為例,1毛5一瓶的橘子味汽水,在80年代初產值過億,甚至還出現在1983年的第1屆春晚上,嶗山汽水也不甘落後,85年全國市佔率一度達到20%,天府可樂甚至遠銷海外,一路買到可樂原產地美國,但是就這樣群雄各霸一方的盛況確是在一夜之間消失。街坊:以前有一個叫做旭日升冰紅茶,然後有個牌子叫做夏天樂,夏天樂我沒有見過了,然後旭日升冰紅茶好像也已經不見了。
  • 一瓶飲料=18塊方糖?多款熱門飲料含糖量測評結果來了
    首先,檸檬茶不單單是「茶」,更是「糖水」,一瓶含有近15塊糖;碳酸飲料和冰糖雪梨類的果汁,一瓶相當於12顆方糖。最值得關注的,是乳酸菌飲料,它絕沒有想像中那麼健康,它是含糖量「爆表」的隱形冠軍。因為平均每100毫升的乳酸菌飲料含糖量就已經超過15g,目前市面上的乳酸菌飲料,一般是350~380毫升,含糖量已經接近13塊糖,如果是每瓶乳酸菌飲料達到500毫升,相當於喝完一瓶攝入至少17~18塊方糖!
  • 一瓶國產飲料竟讓老外「到了天堂」?!
    喂喂喂,最後那個,你家開超市的嗎?請給我來一箱!別說小朋友了,至今仍喜歡衝來喝喝,比X巴克、X點點的咖啡奶茶什麼的好喝多了!喝起來和雪碧、七喜味道相似,口感清涼,甜中帶酸,炎炎夏日來一瓶冰鎮的萊蒙汽水,那滋味哪是一個「爽」字了得!小時候還覺得「萊蒙」這個詞很高端有木有?其實後來才知道,它只是英文檸檬(lemon)的音譯罷了.
  • 河南小夥喝啤酒中大獎,3元換購500聽,「其實就是再來一瓶」
    河南南陽一名小夥子購買了一瓶嶗山啤酒,結果中獎了,中獎信息顯示是3元換購青島原釀500聽。而客服給出的解釋為這裡所說的500聽通俗來講就相當於平時所說的「再來一瓶」。一些企業之前玩文字遊戲坑蒙拐騙消費者習慣了,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網絡發達了,那種靠玩文字遊戲來欺詐消費者的套路已經行不通了。如果玩不起就別玩,別再搞這些低級趣味,讓消費者寒心的事情了。也有人說沒準也就是啤酒廠在以此為噱頭在打廣告,以此方式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讓更多的人群去了解去接觸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