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推開門瞬間淚奔,裡面全是女兒器官的受捐者:她的身後,還有137萬人

2021-02-09 意林

讓生命換一種方式在其他人身上延續下去,這或許就是器官捐獻的意義所在吧。

小說《黑的雪》中寫道:人的命運就像天上飄落的雪花,它們原本都是潔白無瑕,落在何處卻不能自由選擇。

人生如雪花飄零,但我們又比雪花幸運。雖無法決定出身,卻也可以做許多選擇。

最近,一位小女孩的選擇溼潤了無數網友的雙眼。她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究竟可以有多美。

她的名字叫丹丹,有次看救助節目的時候,視頻中小朋友的悽慘讓她情緒翻湧。

「這些小朋友太可憐了,有病不能瞧,我以後長大了要去學醫。我當醫生,我給這些小朋友看病,我來治好他們。」

然而,生命猶如七月的天氣,晴朗的天空在頃刻間變成狂風暴雨。2014年12月31日,即將迎來元旦,但丹丹的家裡卻迎來了一道霹靂。

丹丹被確診患有惡性腦膠質瘤,這個病情極為兇猛,僅僅數天之後,丹丹就在2015年1月5日的凌晨去世。

世間最痛苦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何況丹丹才僅僅6歲。沉浸在悲傷中的父母,想到了女兒從醫救人的夢想,做出了一個幫助他人的決定。

他們同意捐獻女兒的器官: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兩隻眼角膜。

後來,他們接到了感激的邀請。當推開房門時,他們的情緒瞬間失控,裡面全是受捐人員的圖片和感謝。

女兒的器官成功救治了5人,聽說這些原本備受折磨的患者,因為器官移植正常生活後,兩人忍不住淚流滿面。

「等於又多了好幾個丹丹。只要他們好好活著,比什麼都強。」

器官捐獻,聽起來很遙遠,實際上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座城市,都有許多動人的事跡。

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有位湖南媽媽的悼念在網上流傳:「今天是高考日,你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生前是媽媽的希望,走後是媽媽的驕傲!」

女兒陳薇薇,是一位18歲的妙齡女孩。她本應參加今年的高考,卻不幸在5月14日剛過完生日後,匆匆離開了世界。

去年8月的時候,她不幸查出伯基特淋巴瘤晚期,原本溫馨的家庭瞬間冰冷。

巨額的費用與化療的痛苦,使她數次想要放棄。但父母、老師、同學們的關懷,社會愛心人士默默的幫助,助她撿起了抗爭的決心。

今年1月初,父母終於湊齊了費用,他們奔赴武漢進行了手術。這次手術很成功,陳薇薇的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原以為能夠盡情享受青春的綻放,卻不料癌細胞捲土重來。面對著更加兇猛的病魔,她默默思考最壞的打算,想著盡最後的力量回饋溫暖過她的世界。

「媽媽,我要是真不行了,就把我的遺體捐獻出去吧。」

薇薇去世的第二天凌晨,母親同意了遺體捐獻。她想起了女兒堅定的眼神,想讓女兒走得有價值。

18歲,正是花季的年齡。沒有綻放是花朵的遺憾,也是世界的遺憾。

內心純淨的人,即使身處黑夜,眼中也一片皎潔。這種皎潔就像是月色,凡她所在的地方都被照亮,人們在不知不覺間感動。

2008年,一名叫陳紹松的貴州小夥高中畢業,應徵到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樂山市支隊服役。700多個日夜裡,他恪盡職守、艱苦訓練,被授予「上等兵」警銜。

2010年退伍後,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工人:開鏟車、開挖掘機。

三年前,他收穫了甜蜜的愛情,與愛人喜結連理。兩年前,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同無數小夫妻一樣,他們的生活平淡而溫馨。

但上天是喜歡從高空拋物的頑童,不幸被砸中的人,除了面對外別無他法。

今年2月份,陳紹松感覺自己視力模糊,當地的醫院建議他到省會貴陽的醫院做檢查。結果讓人崩潰,他腦部長了腫瘤。

由於家庭不富裕,社會各界紛紛伸出了援手,陳紹松進行了手術。

但悲劇的是,他在術後腦血管破裂出血,被醫生診斷為「愈後不良」。

當得知確診結果後,陳紹松陷入了短暫的思考,然後向家人說出了捐獻器官的想法。

「大家捐款幫我做了手術,雖然手術結果不理想,但我希望我的生命更有意義,我想幫助更多的人。」

▲ 手術室醫護人員為陳紹松舉行了沉重而莊嚴的緬懷儀式

4月27日上午,陳紹松的家人遵從了他的遺願。他有3個器官成功移植給了病人,挽救了3條生命。

汪國真在《獨白》寫道:「我願意像茶,把苦澀留在心裡,散發出來的都是清香。」

心懷大愛的人,正像紫砂茶壺中的茶,苦澀藏心底,無風香自溢。

在大量捐獻器官的人員中,有一類人格外醒目。他們本身患有殘疾,飽受社會的不公。但在臨終的時刻,想的卻是曾幫助過他們的人。

杭州盲人推拿師童豐,年僅3歲時被遺棄到了一個幼兒園,布條上寫著出生於1970年6月2日。

時值寒冬,他被送到了杭州市兒童福利院,取名為「童豐」。在福利院和小夥伴的關懷下,他也確實擁有了一個豐富的童年。

無論生活再艱難,也要靠自己的雙手生存。當16歲學成推拿後,他選擇回到福利院工作。

「是福利院把我養大,我要把所學的技能用在福利院的孩子身上,為他們做點事」。

曾經被溫暖的他,用同樣的方法溫暖著孩子,他成為了孩子們心中的「童豐爸爸」。每次聽聞孩子的呼喚,他的臉上總洋溢著笑容。

2007年,他認識了一個北京的姑娘,對方並不在意他的缺陷,兩人在相識3個月後登記結婚。4年後,他們的孩子降生。

愛情、家庭、孩子,對於普通人來說正常不過,但對於童豐則是遙不可及的夢。如今夢想實現,他珍惜著點點滴滴,一家人甜蜜至極。

他不僅把所有的積蓄交給了妻子,而且當嶽父生重病時,賣掉了唯一的房子為嶽父看病。

但這麼善良的一個人,卻再次受到了命運捉弄。今年6月28日,童豐因冠心病、心跳呼吸驟停在家中暈倒,經過10餘天的搶救後,仍然回天乏術。

他去世後,妻子決定捐獻器官,完成他回報社會養育之恩的心願。他的肝臟,改變了兩位患者的命運。

越被命運愚弄的人,越被生活欺凌的人,越懂得生存和感恩的美好。

有時候,捐獻器官會實現一種夢境。那是種很奇怪的感覺,但又非常真實。

嚴磊是一名從業7年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沒想到竟然收到了一封來自捐獻者女兒的婚禮請柬。

那名女孩叫小劉(化名),除了邀他參加婚禮外,還有一個小請求:「婚禮那天,能不能幫我拍下現場視頻,發給接受我爸爸器官捐獻的人,請他們替爸爸看一眼我穿上婚紗的樣子。」

小劉的父親在兩年前突然去世。因為在樓梯上摔倒,導致了嚴重的顱內傷,手術後也沒有醒來。

在住院的第9天,嚴磊找到了小劉母女。經過多次溝通,「器官捐獻可以救活別人,相當於父親的生命在延續」打動了小劉。

後來,小劉父親的腎臟挽救了兩名腎衰竭患者,一對角膜帶給了兩名患者光明。

在小劉看來,父親最大的遺憾是未能親眼看女兒出嫁,所以她特意定在了6月21日父親節舉行婚禮。她想讓那些受捐者,代替父親看自己出嫁。

為什麼不直接邀請受捐者參加婚禮呢?因為捐獻器官是雙盲原則,雙方的家屬不能見面。

嚴磊深受感動:「我會去參加婚禮,拍下不顯示新郎、新娘正面的視頻,轉交給4名受捐者——讓新娘的父親以這種形式見證女兒最幸福的一刻。」

一位角膜受捐者在了解小劉心願後動情地說道:「沒有捐獻,我可能再也沒有復明的機會,因為你們的善舉,讓我過上了新的生活。我會替劉大哥見證女兒最幸福的時刻……」

溫柔的人,如同山中清爽的微風,如同林間斑駁的陽光,理應被世界溫柔以待。

「死亡不代表生命的終結,而是代表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正悄悄改變著許多人對生命的認知。截至2020年7月30日,已經有1375881人在網上成功登記。

回到開頭丹丹的故事,讓我們暫時進入受捐者的第一視角。

「叔叔阿姨您好,我今年14歲,現在上初二了。我接受了丹丹妹妹的左腎移植後,目前身體狀況還不錯。只要定期檢查,每天吃一些增加免疫力的藥。」

「丹丹的父母,你們好,我是接受丹丹右腎移植的患者。今年41歲,是浙江省樂清市人。2015年手術之後,身體狀態恢復得不錯,真是做夢都沒想到。」

殘酷的是,每年有30萬器官衰竭患者急需移植,但只有2萬人有這種幸運,存在著極大的缺口。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

每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都提升了精神的力量,增加了靈魂的厚度。

他們小小的身體,化作閃爍於星空的流螢,照耀著世間的你和我。

相關焦點

  • 父親推開門,瞬間忍不住了,裡面全是女兒器官的受捐者……
    6歲女孩捐獻器官救5人,父母聽說受捐者生活正常,忍不住淚流滿面。
  • 盤點平凡父親非凡愛 英國男子兩捐器官救幼女
    即便父親不是「高富帥」,也算不上「精英男」,只是平凡的「路人甲」,他們對兒女的愛一樣高大、堅定而深沉。  帶著腦癱女參賽  「世紀父親」美國密西根州男子裡克·范貝克帶著腦癱女兒馬迪參加半程馬拉松、鐵人三項等戶外比賽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馬迪現年15歲,兩個月大時經診斷為腦癱患者。
  • 父親看到女兒作文後當場淚奔 女兒申屠佳穎《孟婆湯》全文閱讀
    然而,總決賽現場卻發生了意外的一幕——一位在考場外等待的父親,一眼認出了女兒的筆跡,他默默瞟了幾眼文章,當場淚奔了。  看到一個大男人當眾哭起來,在場的工作人員都很震驚。等到小編和同事們看完那篇《孟婆湯》,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  這份字跡秀麗得宛如印刷的稿卷,出自金華市東陽中學高二(16)班申屠佳穎之筆。
  • 【父親節】李健唱了一首寫給父親的歌,聽到第一句就淚奔了...
    【父親節】李健唱了一首寫給父親的歌,聽到第一句就淚奔了...每一次演唱會上,他都會坐在舞臺中央的階梯上,為父親獻上一首歌,身後的幕布上投映的是父親當年寫給他的信件,信紙已經發黃陳舊,字跡卻蒼勁依然。他說:「這輩子能為父親唱首歌是他最大的幸運。」
  • 女兒去世半年,父親聽到了她的心跳|大鵬講故事
    就在最近,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比爾·康納(Bill Conner)先生再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談及他的女兒以及他們為人體器官捐獻所做的一切。這是一個催人淚下,感動了億萬人的故事。3年前的2017年元月份,比爾20歲的女兒艾比(Abbey Conner)在墨西哥度假勝地坎昆度假時,不幸在遊泳池溺水後昏迷。她被緊急送往佛羅裡達州的勞德代爾堡。
  • 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今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移植的缺口很大。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人、不少家庭不願捐獻遺體,幫助他人。那麗江的情況如何?
  • 「南方都市報」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在活動中,捐獻者家屬代表和受捐者家庭站上了舞臺,講述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 瞬間一:白衣天使最後的願望 20年前,梁曉寧和丘遠軍相識於湖北中醫藥大學。青春年少,愛在萌芽。他們騎著自行車橫穿在武漢的長江大橋上,面對著楚江漢水,立下了一生的誓言。
  • 女兒寫了篇考場作文 父親偶然看到當場淚奔!
    總決賽現場發生了意外的一幕——一位在考場外等待的父親,一眼認出了女兒的筆跡,他默默瞟了幾眼文章,當場淚奔了。看到一個大男人當眾哭起來,在場的工作人員都很震驚。等到編輯和同事們看完那篇《孟婆湯》,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
  • 澳洲奇葩母親帶女兒做陰部整形,對醫生說:私處太醜沒人會想跟她做愛!
    澳洲一位母親認為女兒的陰部太醜,擔心「沒人願意和她做愛」,乾脆帶著女兒去做陰部整形。據《每日郵報》報導,這位母親告訴醫生,女兒Alana的陰部與一般女人不同,顯得很醜。(圖片來源:《每日郵報》)她擔心Alana會因此遭人嫌棄,這才帶女兒來做整形手術。母親說:「如果一直這樣,沒人會願意跟她做愛的。」醫生認為,健康角度來說,Alana完全沒必要做手術。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作為直系親屬,患者的妻子、女兒原本已同意了捐獻器官,但有一天,醫院裡突然來了一堆親戚,其中一位自稱是患者侄女的女士當場提出「不能讓叔叔死無全屍」。就這一句話,這讓原本已經籤了協議的母女倆打起了退堂鼓。 米梓鑫多次聯繫那名患者的侄女,誠懇希望跟她談一談,可對方始終避而不見。一連幾天,米梓鑫終於堵到了這位女士。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當孩子的父親含淚說出這句話時,詹亞男(右圖)頓覺心好像被針扎了一下,瞬間紅了眼眶。那是2018年的夏天,正值農忙時節,奶奶把農藥放在桌子上,8歲男孩放學回家誤服。雖緊急就醫,但醫生拼盡全力也沒能留住孩子。這個小天使捐獻的肝臟、腎臟以及角膜,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使兩人重見光明。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佟鑫說,為保證器官捐獻的公平、公正、公開,器官協調員的工作內容之一還包括見證器官捐獻摘除手術的全過程,某種意義上,她也算是陪患者走完最後一程的人,手術前,協調員會念出捐獻者的名字,隨後所有人會向捐獻者默哀致敬。每一次,她都由衷地敬佩那些偉大的捐獻者。
  • 軍嫂崔光霞:捐獻女兒器官四年後,她又做出這樣的決定
    她也是一名軍嫂,丈夫曹丁是駐西藏某部的一名上尉軍官。4年前,3個月大的女兒不幸夭折,痛失愛女後,她和丈夫毅然捐出女兒的器官,成功救助了3名器官衰竭的兒童。如今,她又為自己填寫了一份《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承諾自願捐獻遺體器官。女兒突患重疾,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崔光霞和丈夫曹丁都是柘城縣新城區曹莊村人,崔光霞愛崗敬業、熱情外向,學生們都很喜歡這位像大姐姐一樣的老師。
  • 《一個人的籃球隊》續,夫妻倆正努力走出喪子之痛,父親給受助者...
    這支隊還有一件16號球衣,他就是永遠也不會出現的葉沙。這些號碼剛好組成2017年4月27日,那一天,熱愛籃球的16歲少年葉沙不幸離世,捐獻了自己的心、肝、肺、腎、眼角膜等,給了7人重獲新生的機會。(點擊連結詳見早前報導)受捐者用這種方式紀念著葉沙。而這兩年,遭遇喪子之痛的葉沙父母,又是如何走出陰霾?「謝謝,謝謝你們讓我兒子的東西繼續保留在這個世上。」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面對痛苦的父親,劉源不知道該怎樣說出「捐獻」二字。  「那天孩子的爸爸和我聊了三個多小時,一直在回憶過往的生活情景,後來我倆去醫院附近的小飯館吃了一頓飯,兩個人喝光了一瓶二鍋頭,他哭了,我也跟著哭……」  最終,這位父親選擇捐出孩子的器官,男孩捐出了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角膜,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還讓盲人重獲了光明。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命運多舛她突發腦溢血死亡捐獻者陳阿姨今年63歲,是安陽某單位的退休職工。她曾經有一位女兒,孩子十幾歲時,得了骨癌去世了。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去見家屬之前,劉源內心很忐忑,應該怎麼勸說,門是開著還是關著,發生衝突怎麼逃跑,他都想了一遍。但當孩子父親站在自己面前時,劉源還是開不了口,只聽著這位父親回憶男孩和家人的感情,還有考卷上的一個個好成績。到了飯點,兩人來到一家涮肉館,要了一瓶二鍋頭。幾杯酒下肚,孩子父親紅了眼眶。
  • 重慶首例外籍器官捐獻者:部分身體活在5個中國人身上
    女兒來接她,她迎出去,女兒故意沒叫她,走到她面前,「我都沒認到是我女兒」。還一次,她去女兒家,找錯門口,走到別人屋裡了。  自己做不了鞋之後,「娃娃給買了多麼好的鞋子」,她一下就踩到水坑裡。一位親人深夜去世,她趕過去,別人說她像從泥巴裡滾過去的。她儘量不去吃酒席,「前面是什麼菜不曉得,我從來不揀菜,別人給我就吃點。」
  • 風雪中,父親肩扛女兒的行李箱前行!這背影看哭多少人……
    女兒默默拍下父親的背影。楊紫穎說:「我剛下車,準備拉著行李箱走。爸爸覺得路上的雪太多,路也不通,這麼新的箱子,拉著會把裡面的衣服弄溼的,爸爸乾脆就把行李箱背了起來。」父親的「背影」觸動了無數網友:那些關於爸爸們的故事1凌晨兩點的火車站一位父親邊等待女兒邊拗造型被女兒的一聲「爸」給破了功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患者的妻子、女兒原本已同意了捐獻器官,但有天醫院裡突然來了一堆親戚,其中一位患者侄女當場提出「不能讓叔叔死無全屍」。就這一句話,讓原本已經籤了協議的母女倆打了退堂鼓。米梓鑫多次聯繫那名患者的侄女,可對方始終避而不見。過了幾天,米梓鑫終於「堵」到了這位女士。「患者已經腦死亡,現在全靠機器維持生命,對他的妻子、女兒來說,每一天都在苦苦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