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SEIKO第一款陀飛輪機芯創下表界一項新紀錄

2021-02-24 上海手錶回收交易中心

2020年是GRAND SEIKO誕生的60周年,原本按照品牌計畫,今年他們會大肆幫自己「慶生」,然而2020上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以GS想要慶祝的動力和心情都Down了下來;而在全球慢慢習慣與疫情共處之後,即使新冠肺炎的疫苗還沒有著落,但人們的生活依舊逐步回到正軌,因此最近我們看到GRAND SEIKO先後落成雫石高級時計工坊新大樓、在臺北101開設旗艦點⋯⋯等,可以說是動作頻頻。

除了一些與品牌拓展有關的計畫一一實現,要慶祝周年裡程碑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推出新作品,GRAND SEIKO原本在3月時就已經發表了一些為了慶祝品牌60周年所打造的新品,後來也有其他新品陸續揭曉,然而它們的驚喜程度可能都比不上GS最近發表的一款概念作品。

▲T0陀飛輪概念機芯為GRAND SEIKO用來慶祝品牌60周年的獻禮,主要特色在於首開表界先例將恆定動力系統與陀飛輪裝置整合於一。

GRAND SEIKO日前發表了品牌第一枚陀飛輪概念機芯T0(T-zero),顧名思義這枚機芯目前還沒進展到可以裝配在表殼裡開始市售的程度,但是光是機芯所表現的特點,已經夠讓人對於它的未來感到期待。相較於歐洲制表品牌,GRAND SEIKO開發出陀飛輪的時間算是很晚的;在T0之前,SEIKO集團曾在2016年CREDOR的Fugaku陀飛輪上實踐其首款陀飛輪計畫,不過由於GRAND SEIKO已經跳脫出來成為獨立的品牌,因此這次的T0機芯嚴格來說才是GS的首枚陀飛輪機芯——作為紀念其60周年裡程碑的獻禮非常合適。

▲為了達到更精準的走時水準,T0機芯的複雜度比起一般GS機械機芯更高。

從目前GRAND SEIKO公布的照片來看,T0機芯乍看就是一款偏心顯示的陀飛輪機芯,陀飛輪設在6點方向非常醒目,而從機芯正面12點方向的」CONSTANT FORCE」字樣,可以透露出一些有關這枚機芯主要特色的線索。你可能已經猜到這枚機芯是結合恆定動力系統的陀飛輪,先前歐洲制表品牌不乏製作出搭配恆定動力系統的陀飛輪,從這個角度來看,T0似乎不算創新之舉,不過身為GRAND SEIKO的60周年紀念大禮,T0機芯絕對不會只是一枚遵循傳統框架的舊瓶新酒而已。

▲機芯背面同樣經過鍍黑處理,同時細膩的打磨也讓人看得賞心悅目。

T0機芯的特別之處在於GRAND SEIKO首開表界先例把恆定動力系統與陀飛輪裝置整合於一,也就是兩者是位在同一軸心上一體成型,這項技術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透過陀飛輪的不斷旋轉再加上恆定動力系統規律地輸出動能,這枚機芯被期待可以樹立GRAND SEIKO機械錶精準度的新巔峰。

目前T0還是屬於實驗性質濃厚的作品,離正式量產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但據說這枚機芯的部分設計理念與品牌2020年新開發出的9SA5機芯息息相關,後者在機芯結構上共有3大層面的新設計,促使其每日誤差可以控制在-3~+5之間,合理推測T0機芯的精準度絕對比9SA5機芯更上層樓,也期待GRAND SEIKO能夠早日將T0機芯由概念化為實質產品的那天。

相關焦點

  • GRAND SEIKO第一款陀飛輪機芯創下表界一項新紀錄
    GRAND SEIKO日前發表了品牌第一枚陀飛輪概念機芯T0(T-zero),顧名思義這枚機芯目前還沒進展到可以裝配在表殼裡開始市售的程度,但是光是機芯所表現的特點,已經夠讓人對於它的未來感到期待。相較於歐洲制表品牌,GRAND SEIKO開發出陀飛輪的時間算是很晚的;在T0之前,SEIKO集團曾在2016年CREDOR的Fugaku陀飛輪上實踐其首款陀飛輪計畫,不過由於GRAND SEIKO已經跳脫出來成為獨立的品牌,因此這次的T0機芯嚴格來說才是GS的首枚陀飛輪機芯——作為紀念其60周年裡程碑的獻禮非常合適。
  • Grand Seiko推出T0恆定動力陀飛輪機芯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自1960年第一枚Grand Seiko(冠藍獅)腕錶誕生以來,對高精準的追求一直是每一枚Grand Seiko時計和每一次創新的根本。今天,Grand Seiko推出第一款概念作品,這也標誌著品牌60周年歷史中一個新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 寶格麗刷新紀錄!日內瓦秀史上最薄陀飛輪計時自動表
    (Breitling)等品牌,昨起至29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辦Geneva Watch Days表展,寶格麗果然留一手,將創下第六項世界纖薄表款紀錄的OCTO Finissimo 超薄鏤空陀飛輪自動計時腕錶,留在這場盛會發表。
  • Grand Seiko 推出 概念機芯:全球第一個同軸恆動陀飛輪 T0 Constant-Force Tourbillon
    Tourbillon」,這是全球第一款在同一軸上集成恆定動力機制與陀飛輪複雜結構的機械機芯,能夠同時抵禦發條扭矩變化和地球引力對走時的影響。同軸恆動機制與陀飛輪組合於6點,恆定機制可以補償發條扭矩隨時間的變化,為擺輪擒縱提供均勻動能,而陀飛輪則讓擒縱結構避免受到重力影響,最大限度降低走時誤差。Grand Seiko 還對部分齒輪進行了特殊鍍層處理,減少組件之間的摩擦力,從而適應雙發條盒輸出的較大扭矩。
  • 雙重三軸球體陀飛輪,PURNELL Escape IIS Treasure 2020新表
    型號:CP13BDWD/直徑44mm 18k 白金表殼,表殼鑲嵌326寶石/時間指示、三軸陀飛輪、動力儲存顯示/CP13手上鏈機芯,動力儲存32小時/防水30米/限量13隻以高速陀飛輪著稱的瑞士腕錶品牌PURNELL 推出Escape雙重球體系列旗下新表款Escape IIS Treasure ,也是品牌首見專屬女性的大複雜功能表款。
  • 三大名表品牌之一第一次用金坨子做了陀飛輪機芯,要價130多萬...
    重要提醒:微信公號新的閱讀規則會讓你一不小心「丟了」最喜歡的公號。如果想隨時看到《鐘錶遊》文章推送、及時收到最新的名表信息和知識,請做以下操作:1,在你閱讀的每篇鐘錶遊文章後面點「在看」;2,置頂公眾號,並把鐘錶遊設置為「星標」公號;3,經常在鐘錶遊文章下留言評論;4,經常轉發分享鐘錶遊文章。這可以保證以後能第一時間及時收到鐘錶遊每篇新文章。
  • 頂級陀飛輪機芯欣賞
    現在製造一款陀飛輪已經不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因為數控加工技術已經可以讓微小尺寸的零部件生產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然而,設計和製造一隻輕便、美感和精準的陀飛輪,這項工作依然十分困難和複雜。每小時震動28800的新款陀飛輪機芯新材料的加工和應用,讓陀飛輪的機芯更薄更輕
  • 歐米茄推出首款獲大師天文臺認證的手動上煉高抗磁中置陀飛輪
    如今,全新碟飛陀飛輪的推出更揭開這個故事的全新篇章,這款新表是歐米茄史上首款獲得大師天文臺認證的手動上煉中置陀飛輪之作,制表工藝顯然又更進化。▲每隻表皆由經過千挑萬選的歐米茄陀飛輪閣樓工坊(Atelier Tourbillon)鐘錶師手工打造,並且需要整整一個月的專注工作才能完成。
  • 寶格麗OCTO Finissimo鏤空計時陀飛輪7年內第6度創下超薄表紀錄
    2019年OCTO Finissimo超薄自動上鏈計時碼錶等等,2020年寶格麗又來破紀錄,新款OCTO Finissimo超薄鏤空陀飛輪自動計時碼錶憑著僅7.4mm的厚度,7年內第6度替品牌締造又一項超薄表世界紀錄。
  • 寶格麗BVL150機芯,寫下世界最小陀飛輪裝置紀錄
    ,不過也許考量到這是集團第一次不搭大展的便車、完全獨立的展出,幾大品牌端出來的表款似乎有較過去來得更強一些,而BVLGARI寶格麗的這款Serpenti Seduttori陀飛輪尤其是這次數一數二精彩的力作,雖然作為女表受到的關注稍微打了點折扣,但以表款的內容而言即便將它拉進年度一線新款的陣容中也毫不遜色。
  • 厲害了我的寶格麗,竟然造出了最小的陀飛輪機芯
    寶格麗在OCTO系列,Divas' Dream系列和Serpenti系列都有數款新品發布,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Serpenti Seduttori鎏光蛇影系列陀飛輪腕錶。表殼的整體厚度也只有8.9毫米,這在搭載陀飛輪機芯的高端腕錶中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績,可以說寶格麗的這款鎏光蛇影系列陀飛輪腕錶是寶格麗珠寶工藝和制表技藝的完美結合。
  • RM27-04 NADAL 納達爾陀飛輪腕錶發布
    剛剛RichardMille裡查德米爾對外發布了其明星之明星表款RM27的最新款:RM27-04,RAFAEL NADAL陀飛輪腕錶,慶祝品牌與網球巨星Rafael Nadal拉斐爾納達爾十年合作。RM 27-04 RAFAEL NADAL陀飛輪腕錶TitaCarb®材質,限量50枚RM27-04機芯:,
  • 陀飛輪的新浮空美學,寶齊萊馬利龍雙外緣陀飛輪腕錶
    今年巴塞爾表展上,寶齊萊CARLF.BUCHERER便以馬利龍雙外緣陀飛輪腕錶(Manero Tourbillon Double Peripheral),表現陀飛輪的新姿態。此款馬利龍雙外緣陀飛輪乍看與一般陀飛輪腕錶無甚差別,甚至就設計來說,還頗為淡雅清爽。
  • 精工的T0恆力陀飛輪概念機芯
    這個陀飛輪並非精工首先推出的。2016 Credor Fugaku陀飛輪錦標賽。同樣,這也不是第一款將 remontoire (恆力機構)和飛輪一起使用的手錶,但是 Grand Seiko首次使用了這個品牌唯一的飛輪。陀飛輪和陀飛輪在同一軸上組合使用。
  • 超薄陀飛輪,極致的時間輪舞
    此款Master Ultra Thin Tourbillon Moon超薄大師系列陀飛輪月相腕錶搭載全新983型自動上鏈機芯。自此,這款機芯成為積家陀飛輪機芯的支柱傑作,並於2019年採用全新高端潤飾進行了顛覆性創新設計。積家工程師們以978型機芯為原型,為Master Ultra Thin Tourbillon Moon超薄大師系列陀飛輪月相腕錶開發出全新983型機芯,增添了月相和「瞬跳」日期複雜功能。
  • 富豪和二代們的激情又被RM27-04納達爾陀飛輪燃爆了
    創下品牌耐力新紀錄定價:約820人民幣從2001年(那一年也正是納達爾轉入職業網壇,開啟真正的網壇傳奇)第一塊完全顛覆傳統的陀飛輪腕錶RM001,到2013年震驚世人的世上最輕的陀飛輪腕錶RM27-01(連錶帶一起僅重19克!)
  • 陀飛輪旋風再起
    、由制表鬼才Giulio Papi主持的APRP SA機芯廠為香奈兒打造的山茶花和彗星陀飛輪。、2016年推出厚6.85毫米的手動上鏈三問腕錶、2017年推出厚5.15毫米的自動上鏈小三針腕錶、2018年推出厚3.95毫米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錶、2019年推出厚6.9毫米的GMT自動計時碼錶,寶格麗不斷在超薄領域締造世界記錄,今年則帶來厚度7.4毫米的Octo Finissimo鏤空計時陀飛輪自動上鏈腕錶,第6次刷新超薄紀錄。
  • 衝擊傳統的複雜力作,來自瑞士的HORAGE K-Tou陀飛輪腕錶
    而後續的機芯調校,同樣需要細心與高超的技術,才能生產出一枚精準的陀飛輪腕錶,所以過去絕大多數的表廠並不敢輕易嘗試生產陀飛輪。但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打造陀飛輪並沒有昔日困難,但是量產所需的資金、技術與人力,同樣是一道不易跨越的天險,因此瑞士表廠所生產的陀飛輪表款,動輒百萬元臺幣起跳,而最便宜的瑞士制陀飛輪,從來沒有低於14900元瑞士法郎。
  • 你要一隻好看的陀飛輪?還是要一隻精準的陀飛輪?
    自從人們開始將陀飛輪移植到腕錶之上,「陀飛輪無效or有效論」就成為許多愛表人士的討論焦點。當我們排除機芯結構本身的不完美(輪系運作不順暢或定位不精確…),以及不夠仔細的調校與組裝步驟,陀飛輪理論上用於懷表與腕錶之上,都是相對精準的一項裝置。
  • 史上最薄自動陀飛輪,打破世界紀錄,寶格麗腕錶
    從2014年的Octo Finissimo超薄陀飛輪開始,2016年Octo Finissimo超薄三問,以及2017年的Octo Finissimo超薄自動上鏈後,今年品牌再加碼,推出Octo Finissimo超薄自動上鏈陀飛輪,厚度僅3.95mm,成為目前世界最薄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錶。縱使沒有任何複雜功能,超薄本身就非常的複雜。